撰文:文朝

受访者:John Lu
对很多华人来说,移民海外是一个“表面光鲜,实则辛苦”的过程。
John Lu,1978年出生在台湾,1992年跟随父母移民加拿大。
跟大多数移民一样,他们学习语言,适应新的文化和环境,重新开展事业和学业。
在加拿大西海岸的一栋老房子里,全家人风风雨雨走过近30年,老屋也承载着三代人的记忆。
父亲的心愿
2019年,John的父亲突然在家中风去世。
除了感叹人生无常外,看着年久失修的家园,John心里也有不少感触。
“好几年前,非常节俭的父亲当时对我说过,打算再利用老屋的木料重建后院。不过他年事已高,修缮房子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2020年,John回加拿大陪母亲,没想到遇上疫情。
“算是因祸得福吧。反正被封锁在了家中,于是我决定依照父亲生前的想法,来重建后院。”
他决定把老屋好好修缮一番,看能不能恢复到如从前一样美丽的模样。
后院的新生
对John来说,修缮房子既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也是对孩子的“实践教育”。
第一步就是断舍离。清除掉全家人几十年的杂物,并把车库内加盖的房间拆除。
拆下来的木材、地板、墙板和隔热材料,都会用在小木屋的修建上。
因为要保留建材的完整性,拆除工作变得比较麻烦。
尘土飞扬,老鼠乱窜也是常态。
室内部分修缮完后,接着就是后院的重头戏了。
由于常年没人打理,后院已经“野”化。遍地荆棘很难靠近,藤蔓互相缠绕也很难拉动,地下如小腿般粗的根茎,也让翻土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12月底,天气还非常冷。整理完的枯枝让女儿们帮忙折断,这也是未来生火课的第一步。
四周半倒塌的围墙也要拆除,2米6长的墙板,就算两个汉子搬也很费力,他一个人只能硬扛。
要想把这些老木料回收利用,变成小屋那美丽的杉木外衣,准备工作可不少。
烂的木头要切掉,只留下好的。
拔钉子,把钉在一起的木头撬开,每天后院里都是敲钉的声音。
切割刨。

重刨过的老木料回春了……
刷上一层漆,焕然一新。
木材有了,地也要翻新。后院的建筑垃圾,清理出不少。

地下有很多粗的根茎和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光地要拉平就费了不少劲。
整地还有一大关键,就是填石。
石头哪里来呢?其实只要花点时间上网搜一搜正在修缮房屋的人,再花体力去别人家帮忙挖,就能得到免费的石头以及木材。
John马上就设计了新的教案,带孩子去捡石头。
孩子们一家家地捡,十分开心。
满满一车,满载而归。
杂物清理了,地也整好了,材料也有了,小木屋正式开建。
先盖木平台,也作为后续工程的工作空间。
把旧的地板重新铺上。
木屋架子搭好了,初具雏形。
还是有买些新的建筑材料,填补墙面。
认真工作的男人最帅了……
最喜欢在屋顶上工作,视野很棒,能吹着风躺着小憩片刻~
考虑到防水持久度,屋顶的覆盖层还是得花钱买。
虽然红雪松抗腐蚀能力很强可直接用在户外,不过还是让孩子们再刷上防水UV层,因为这是他们可以独立担纲的项目。
孩子们够不到的高处,就由孩儿妈妈处理。
一家四口,搭配干活,其乐融融。

这些岩绵除了隔热、隔音一流,且完全防火。
接着开始上内墙板,肉眼可见的岁月的痕迹。
孩儿妈把墙做平,孩儿爸上漆,完美。
John知道自己的母亲一直都很喜欢可以往上掀的窗台,所以依她喜好来规划连接平台的这一面。随后又更近一步地把左边的墙设计成可拆卸,让使用空间更有弹性。
内墙的颜色和彩绘,都是母亲自己操刀。
屋内的灯,别具一格。
把坏了底座的落地灯的灯座拆下,装上LED黄光灯泡倒着悬吊,小钩环上扣上装过香草冰淇淋的塑胶桶。
大方简约的吊灯,带来温暖的照明。成本为零,且可随时更换不同款式的灯罩。
小木屋的另一面是工作区域,堆放着园艺工具,另外也做了简易的雨水回收系统。
他计划以后有空再来升级设计和储藏量,最终目标是能提供日常饮用水及灌溉用水。
靠墙的狭窄空间也利用了起来。
小屋目前还是靠延长电线供电,但未来应该会装上太阳能板让小屋有独立的电力系统。
为了提升小木屋的生活品质,当然也要来颗声控音响。
Hey Google, 播放爵士乐……
最终,小木屋华丽丽地诞生了。

John说,其实小木屋本身的建造只花了不到两个星期,而当中大多是卡在设计和修正阶段。
真正累人的是前四个月的修缮整理,以及材料的回收和处理。
不过看着内外环境的恢复,以及能够实现父亲的想法,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更别提建造费总共才1万台币(相当于500纽币)
看看前后对比图。
一家子都对小木屋爱不释手,他们在这里悠闲野餐。
亲子瑜伽。
女儿们练习体操。
练习画画。
孩子们有个开店梦,创业家要从小培养和引导。
三代同堂,温馨,幸福。

这个小木屋,也是他去年送给母亲的母亲节礼物。
“感谢父母曾经给我这么棒的成长环境,虽然累,但有家园可以维护,也是件幸福的事。”
John说,建环保小木屋只是第一步,修缮老屋的工作会继续进行下去。
而这个过程,也蕴含着他对孩子的培养——自学教育

“被质疑”的教育
John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大的今年11岁,小的9岁。
John从大学开始就自己做生意,陆续做过一些公关、教育领域的创业。而妻子作为英语考官,工作也十分稳定。
对于女儿的培养,他们都坚持自学教育,也就是自己在家教,边玩边学。

他坦承,自学教育最大的困难在于父母面对自己,处理好自己的内心的恐惧、心理的匮乏,还有对于人生的定义、学习的目的等。当然,也要有勇气面对“质疑”。
想清楚这些后,5年前,他们开始把重心从职场转到家庭上,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
自学教育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家里,孩子们会学习基本的中文、英文、数学课,以及体操、轮滑等运动课。
就拿学轮滑来说,John想教育孩子的是“持续的兴趣”。
大女儿的二手轮滑鞋,绑带早就坏了,每次练习都要用绳子重新绑。
二女儿的轮滑鞋则是朋友家孩子穿过的,鞋套太小就剪开继续穿。
John说,孩子们想学加上耐用的工具,可以学的不错。不想学,就算是最好的工具,还是学不好。
“在学习初期,最重要的都是引导孩子,让她们持续地有兴趣地想要学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而自学教育更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玩乐。夫妻俩会带着孩子去爬山,溯溪,做生态观察。
去年,一家人更是在加拿大完成了一趟3个月的露营车旅行
John说,在路上就是学习生活中的一切。
比如搭帐棚就是对住所的认识,经过风雨的洗礼后会想到结构的强度,在未来搭帐篷时会考虑到地势、风向及水流等,这些都是自然建构的学习。
孩子们运用手边的材料自己搭建
食材的准备是自然课,但如何煮得又快又好,是科学也是艺术,而跟妈妈一起做菜是生活。
John称大自然有无限的可能,任何东西都可以被观察、实验。
比如孩子们在营地发现很黏的树,通过采集和加工,她们认识了树脂,并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应用。
又或是为了练习生火,以不同的材质和方式做实验,这种学习更具意义,因为有明确的目标,且理论与实践并进。
采集树脂制作火把和黏胶
比较火种材料
John说在远离互联网的情况下,答案得靠自己寻找,观察力会变得更敏锐,思考会变得更完整,且想像力不会被局限,这都是绝佳的学习状态。
“我边玩会边观察及引导她们的逻辑推理,这是我唯一在乎的核心能力。”
搭建帆船
湖边夜观
John说这几年很流行的编程也是如此,提早学算法还不如练习深度思考,因为最终靠的是对抽象逻辑的想像与建构。
所以,虽然大自然教室里没有课本与电脑,但任何科目都是有可能正在进行中。
姐妹俩讨论画一些奇怪的设计图
用回收材料制作游戏
John觉得其实大部分时间,孩子需要的只是陪伴,父母不需要过度喂食。

只要孩子们保持爱笑、爱玩和好奇心,剩下的就交给大自然。
不过他承认,自学教育也有缺点,那就是孩子们同龄的固定的玩伴比较少。但在旅途中,孩子们的交友圈更广。
有超级户外玩家,分享在零下50度的地方工作的感受。
有动手达人,讲解三层原木大楼的建造过程。
有身患病痛的七旬老人,教孩子们“想做就去做”。

当然,孩子们也化身小姐姐,教小朋友观察昆虫。
女儿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父母如何沟通,在争执中妥协,修复种种不悦,一起面对困难和挑战。
其实这趟旅行对John来说也是挑战,改露营车、制作车边帐,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
他甚至会刻意显露出自己的无知,让女儿们看到他真实的一面。
“与其当个全能老爹,我更想让她们看到我勇于追梦的一面,如何克服恐惧,以及面对挫折的韧性。我希望她们看到的我,是个勇敢的‘自学的孩子’。”
John说:“教育无他,唯爱和榜样而已。”
△本文所有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其所有。
了解造屋详细内容
ifahomeschool.com
亲子教育最新动向
facebook.com/ifahomeschool
- End -

///
扫码关注「发现澳大利亚」
好吃、好看、好玩、好用
分享澳洲的精彩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