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Min | 图文:整理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  :希伯来沙龙
优酷上可以观看 
该片的导演、主持人、统筹是同一个人,周轶君。她曾是新华社战地记者,也曾是全世界唯一驻加沙的女记者,后来活跃于《圆桌派》《锵锵三人行》等谈话类节目,开专栏,出书,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身份——两个孩子的妈妈。教育,也是她的切身之惑。
她走访了5个教育强国,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带着我们感受了世界上其他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每看完一个地方的介绍,大概心中都会产生一种“这种教育也很好”的感受。芬兰、英国、以色列,甚至是平时看不上眼的印度,都有很多值得回味的教育奥秘。
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0的系列纪录片,每一期专讲一个国家的教育,各自对应一个主题词:芬兰是“竞争”,日本是“集体”,英国是“精英”。
关注希伯来沙龙的读者朋友,大概也了解了不少创新大国以色列的教育故事,今天,我们跟着这部大受好评的纪录片再来深度看看以色列的教育到底是怎样的。
01
成为自己就是成功!
中国家长听到这话,该焦虑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和其他人竞争呢?怎么可能在社会上立足呢?如果任由孩子放任地发展,最终一事无成,岂不是贻误终生?
别急,以色列人自有一套培养创新人才的逻辑。
“当我失败时,我允许自己表露我所有的想法,这非常有意思。因为失败是非常人性化的东西,每个人都经历过失败。‘失败’这个词在英文中有消极含义,但在希伯来语中,“失败”可以指,你在路上摔了一跤,你犯了个错误,或者你可能不成功。以色列文化对待失败的态度是,我失败了,好吧,你失败了,那你现在要做什么,现在我要再试一次,从失败和错误中吸取教训,现在我要再试一次。总体上,以色列文化并不把失败视为结局。”
02
质疑一切
我们必须要有个观点,不是因为我们有正确或错误的答案,而是我们要质疑,我们质疑权威。
以色列,人均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创新企业和高科技公司。这个以犹太人为主的中东国家,战火纷飞,资源匮乏,可在这片远比海南省小的国土,却成就了“创业大国”的奇迹。
深究原因,这一定程度上是来源于犹太教的质疑精神。在常人的观念里,信仰不容质疑,教义即真理,但犹太人却质疑一切,热爱辩论,他们的圣经《塔木德》就有大量的辩论。
以色列人鼓励怀疑,鼓励发现问题。只要频繁提问、深入思考,总能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发现问题是人人都有的能力,并不是以色列人的专长。但是,一名以色列军官告诉周轶君,以色列人有一项独特的精神传统“chutzpah”——音译为“虎刺怕”,是希伯来语的词汇,意为“大胆地质疑,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种文化,几乎根深于每个以色列人心中。
“虎刺怕”的精神内核是鼓励人们在发现问题之后,把它大声地说出来。

敢于说出的“虎刺怕”并不意味着没有礼貌。
Leechy公司成员之一,16岁的纳达夫认为,“教育应该告诉我们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思考解决方案,去制止这些问题。”显然,创业带给这群孩子的成就感远远超过学校单一的知识传授。

这支高中创业团队,年龄从13岁到17岁不等。
03
孩子从小接触现实
片中萨拉正在实践的教育项目 名叫 “教育小丑”,每天会换不一样的发型作为和孩子们对话的开端。教育小丑的意思是,外表正常的一个人,不带面具,唯一化妆的地方是鼻子。另一位创始人会同样带着一颗红鼻子,来到正在上课的班级,和同学互动,通过互动和交流,学习新知识。
譬如,同学们害羞的性别问题,人体体味的问题。老师会利用推动边界的小游戏,给孩子们快乐,孩子们回家会告诉父母,我们今天坐在教室外面的板凳上,在做数学作业时,一个教育小丑过来和我们玩了这些,给他们增加一些乐趣。
疗愈型小丑是一种艺术形式。
当你想起一所学校时,喜悦通常不是你想到的第一个词,但当你去的是一间有教育小丑的学校时,那里有喜悦、有色彩、有幸福、有坦诚,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新的交流,那里有乐趣,如果你记起的一间学校是有趣欢快的,谁不想到这所学校来学习。
04
学会独立管理自己
喂饭、穿衣、哄睡……家长辛辛苦苦为孩子操办一切,看似为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殊不知这种爱正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他乡的童年》中还采访了以色列知名的教育专家埃亚勒·德隆,他主张把主动权全部交给孩子,他的孩子从小就自己把握作息,自己决定玩多久的iPad。他说,孩子比我更懂得什么才是对自己好的,我的责任是让他们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告诉他们每个小时应该做什么。
看完后,再次思考 “何为良好的教育?” 这确实没有特定的答案,但是无论如何教育孩子都需要营造出文化氛围,基于本质出发,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让孩子认识自己且自然地茁壮成长,因为,每个人的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