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climate central.org/Mingjia Zhou/flickr
撰文 | 夏志坚
责编 | 常春藤
01
“碳中和”如今成为媒体高频报道的对象
百度资讯指数显示,2021年4月27日,“碳中和”资讯指数达到740多万,而在半年多前的9月21日——即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中国减碳承诺的前一天——该词条的百度指数仅为37。百度资讯指数表示了新闻资讯在互联网上对特定关键词的关注及报道程度及持续变化。(注:因搜索关键词的不同,这一数据仅供参考)
在政府和媒体的频频曝光之下,“碳中和”概念也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人们不断将聚光灯投向以企业为代表的生产端。但与此同时,经济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对实现“碳中和”的影响却似乎被忽略了——即家庭消费以及个体生活方式在减碳上的巨大潜力。
02
家庭碳排放贫富分化严重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0排放差距报告》(Emission Gap Report 2020,以下简称《报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约有2/3由家庭消费产生。
2020年9月发表在《环境研究和公共卫生》(Environmental Researchand Public Health)上的一篇论文也指出,由于消费各种商品和服务,家庭部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占比超过60%。
因此,在寻求碳中和的过程中,家庭产生的碳排放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报告》就指出,为实现《巴黎协定》1.5℃目标,个人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需要在2030年之前减少大约2-2.5吨CO2当量,并在此基础上,在2050年前再减少0.7吨。
居民日常的碳足迹,图片来自co2living.com
家庭碳排放由家庭成员的一次次消费行为所产生:坐飞机旅行、开车上下班、使用空调、购买衣服乃至日常烹饪……消费行为需要经济能力的支撑,这也意味着由消费产生的排放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高度的不平等,贫富分化严重。
仅在交通方面,全球收入前10%的人群,就使用了45%的陆地交通能源和75%的航空能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收入后50%的人群使用的陆地交通能源和航空能源的占比分别只有10%和5%。由于当前的交通运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化石能源,因此交通领域贡献了全球大约1/4的能源相关碳排放
有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前10%的人群,产生的碳排放占到了全球碳排放总额的大约36%-49%,而收入水平位于后50%的人群产生的碳排放所占的份额仅为7%-15%。更令人咋舌的是,收入前1%的人群所产生的碳排放,很有可能大于甚至是两倍于收入后50%人群加在一起的排放量。碳排放的“贫富分化”程度可见一斑。
全球不同收入群体的碳排放比例差异巨大
若要实现《巴黎协定》的1.5℃目标,年人均碳排放量需要在2030年前减少到2.1吨,这就意味着,社会中收入前10%的富裕人群需要在未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将自己的年碳排放量减少到目前的1/10,前1%的人群需要将年碳排放量减少到目前的1/30,而收入处在后50%的人群则可在现有排放量的基础上增加大约3倍。
减排的压力几乎都落在了富人的头上。当然,还有那些在消费方面并不节制的国家。
03
碳排放的转移
目前,各国对于碳排放量的统计,通常是基于生产过程产生的排放(production-based emissions),在设定国内和国际减排目标时也往往以此为依据。
为了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民众生活和消费方式所带来的碳排放,统计学家们提出一种新的碳排放统计方式,即基于消费产生的排放(consumption-basedemissions)进行计算。
当一件商品(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生产出来之后,大体有两个去向:国内消费以及对外出口。理论上,当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商品完全在国内消化,那么基于生产过程产生的排放和基于消费产生的排放应当相等。
不过,随着各国间贸易往来愈来愈频繁,企业生产的商品可能不只是用于供应国内市场。当一个国家生产出来的商品被运送到另一个国家消费,从基于消费产生的碳排放的角度来说,碳排放也随之发生了转移。
简单来说,当A国生产的一件商品出口到B国,并为B国消费者购买使用,那么生产这件商品所产生的碳排放也被一同转移到了B国。因此,对于进口国B国来说,其碳排放随着商品的进口而相应地增加;而对生产国A国来说,其碳排放则随着商品的出口相应减少。
因此,基于消费计算碳排放量,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民众生活和消费方式所带来的碳排放,同时将其与基于生产计算的碳排放量进行比较,也能反映碳排放如何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转移。
例如,根据科学数字出版网站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国,2018年,美国基于生产的碳排放量为54.2亿吨,基于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为57.7亿吨。这就意味着,美国净进口商品所蕴含的碳排放量为3.5亿吨,达到其基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量的6.46%。
从人均水平来看也是同样的情况。2018年,美国基于生产的人均碳排放量为16.58吨,而基于消费的人均碳排放量则为17.63吨。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2018年,中国基于生产的碳排放量为99.6亿吨,基于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为89.6亿吨。这就意味着,中国通过商品的形式,净出口的碳排放量高达10亿吨,是其基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量的10.04%。
同样地,从人均水平来看,2018年,中国基于生产的人均碳排放为6.97吨,这个数字约相当于美国的42%;而基于消费的人均碳排放则为6.28吨,相当于美国的35%。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考虑贸易因素,中国人均碳排放也已经大幅高出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全球基于消费的人均碳排放为4.77吨,中国人均碳排放量比全球人均高出了31.6%。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基于哪种统计口径,大部分国家在变得富裕的同时,其碳排放量往往也会增加,作为过去30年里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体,中国的情况并不令人意外。
不过在近30年里,仍有一些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其基于生产和消费的碳排放均出现了下降,这其中既有早早完成工业化进程的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等,也有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相对不那么富裕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碳排放持续增长,减排压力大
回到中国的情况,由于中国的碳排放无论在总量、人均、还是历史累计排放占比上,均已大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因此在人类减碳窗口期越来越短的当下,无论是从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维护气候正义的角度,应尽快达峰和实现碳中和,如今这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并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这张图展现了全球主要经济体,截至2019年的历史累计排放占比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已经仅次于美国和欧盟,占比达到13.31%。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人口总数相近的印度,目前历史累计碳排放占比不到中国的1/4。
04
如何实现低碳生活?
在减排压力无可避免、家庭消费又占据碳排放主要份额的情况下,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尽早到来呢?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择低碳生活,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名为“避免-转变-提高”(Avoid-Shift-Improve)的行动框架。
如其字面意思所揭示的那样,“避免”指通过直接减少消费来达到减碳的目的,例如减少旅行的频次、减少家电的使用、减少衣物的购买等。
“转变”则指将消费习惯转向更为低碳的选择,例如用步行、骑自行车或公共交通来替代私家车出行,等等。
“提高”则意味着通过提高效率或用低碳技术替代原有技术来减少碳排放,无需改变潜在的消费活动,例如提高燃油车的能效,或者将燃油车转为电动车等。
根据《报告》,交通、居家能源使用以及食物三方面分别占据了家庭排放的17%、19%和20%,从这三方面改变生活方式,不仅可行,而且有助于减排和减缓气候变化。
以交通为例,仅仅减少长途飞行的次数就能带来可观的减排量。比如,欧盟排放最高的前1%的家庭,约41%的碳排放来自乘飞机旅行,而对于排放后50%的家庭来说,飞行产生的碳排放只占家庭排放的不到1%。每减少一次长途飞行,平均就能减少相当于1.9吨的CO2排放。
此外,日常出行更多地骑自行车、步行和搭乘公共交通,或者开电动汽车,也有助于减排。有数据显示,如果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的市场份额达到60%,到2050年前将减少超过600亿吨CO2排放。当然,前提是充电的电力来源是可再生能源。
对于居家能源使用来说,通过采用低碳取暖、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节能家电、对建筑外墙加装隔热材料等方式,也能带来不小的减排效果。
例如,家庭消耗了全球29%的能源,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占到了全球碳排放的21%,其中绝大部分能源消耗用于供暖和制冷。而据估计,在接下来的30年时间里,每一秒就有10台空调被售出。从2017年到2050年,空调和冰箱产生的碳排放有望上升90%。
对于食物消费来说,将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转为以素食为主的饮食结构,具有非常大的减碳潜力。例如,成为严格的素食主义者每年平均的减碳量将达到0.9吨。
此外,避免食物浪费、更多地食用本地食材,也能带来不小的减碳量。避免食物浪费每年平均能减碳0.3吨,食用本地食材每年平均能减碳0.4吨。
当然,归根结底,一切行动的改变首先都要源于观念的改变。要实现低碳生活,首要之事便是改变以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为人生价值的观念。
 “当代生活方式是不断上涨的碳排放的基础。显著的减排要求消费和行事方式的巨大改变——尤其对于全球的富人来说。”《报告》写道,“高排放人群——尤其是那些有地位的人——的社会影响力,在塑造什么是值得追求的和影响民众在共同问题的合作意愿上可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过将改变的希望寄托于有名望的富人身上,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在距离实现碳中和期限越来越近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为自己、他人以及下一代做出更好的选择。
正如《报告》所写的那样:“在生活方式实现改变的地方——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社区——都能促进更大范围的改变,透过同辈影响传播这些行为,重塑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期待的。”
制版编辑 | Morgan
赛先生
启蒙·探索·创造
如果你拥有一颗好奇心
如果你渴求知识
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欢迎关注我们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