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神的养育
作者  |  Erika Christakis
编译  |  赵晴
随着抱抱一项一项拿下秋千/滑梯/摇马/游泳,我和他一起花在儿童游乐场地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时候我会观察同在游乐场的其他家长,他们中的很多人会拿个手机,埋头自顾;还有一些家长,会在滑屏的间歇,拿起手机对着孩子拍几张照片。
我慢慢发现,和孩子单独在一起的时间,我越来越不爱拿出手机来。因为一旦拿着手机,陪他玩儿这件事立刻就变成一个负担,我也会用各种方式来应付他,打发他走开,免得影响我划屏;
而一旦放下手机,当我把注意力全放他身上的时候,我就不再是陪他玩儿,而是和他一起玩。我们会有共同的快乐时光。有过好几次,在睡前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我在看手机,抱抱会抓手机直接塞到枕头底下——这是他对我的抗议。
我老公是个拍照狂人,手边常年至少三个相机。我生抱抱的时候,他因为不确定哪种镜头+相机组合最适合拍新生儿的脸,就带了下面这一堆。我从麻药中醒来,看见这一窗台,第一句话是,这些都是你的?!
很多时候,对他来说,陪儿子玩儿=对着儿子拍照。为了这个,我跟他有过一次专门的对话,我告诉他,我们不需要这么多儿子的照片,但是儿子需要一个跟他用眼神和语言(而不是镜头)来交流的爸爸。
这一点有多重要呢?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1
文章作者是谁?
文章的作者,Erika Christakis,是一位儿童教育专家,下面这本书的作者;她曾担任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讲师,也是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这篇文章,是她发表在《大西洋月刊》2018年7月刊上的专栏。在翻译的时候,文章做了一些删减。
以下为Erika Christakis文章正文。
#2
成人-儿童的双人信号系统
对于儿童的成长发展来说,父母倒是不必为孩子屏幕时间操那么多心,反而应该担心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在电子设备上。
现在,在很多糟糕的事情中都能看到智能手机的影子——交通事故、睡眠障碍、同情心丧失、人际关系问题、或者是一个马戏团小丑骑在独轮车上你却错过了没看见。全社会对于电子设备的声讨似乎达到了峰值。
即便如此,一个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比起沉迷于屏幕的小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心不在焉的父母。
的确,现在的父母与孩子面对面相处的时间比历史上几乎所有时期的父母都多。尽管女性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急剧增加,但相比60年代的妈妈,今天的妈妈花在照顾孩子上的时间却多得让人惊讶。然而,父母和孩子相处的质量却越来越低。父母的身体虽然在线,但他们注意力却往往掉线。
这些家长正在经历着琳达·斯通(Linda Stone科技专家)20多年前就指出的 "持续的注意力分散"(continuous partial attention)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伤害了我们,也在伤害我们的孩子。
电子设备导致父母-孩子的互动方式前所未有,也改变了人类自古以来的情绪提示系统。在这个古老的情绪提示系统中,响应式沟通(responsive communication)是它的核心,它也是大多数人类进行学习的基础。
这种成人-儿童之间的双人信号系统构建了大脑的基本结构。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主任、儿科医生杰克·尚科夫(Jack P. Shonkoff)称其为 "发球和接球 "的交流方式;心理学家凯西·希尔什·帕塞克(Kathy Hirsh-Pasek)和罗伯塔·米奇尼克·戈林科夫(Roberta Michnick Golinkoff)则称之为为 "对话的二重奏"。
来自不同地域的父母在与婴幼儿交流时,通常都会使用高音调,简单的词句,参与性强的对话,以及夸张的表情。成年人大概不会喜欢别人用这种方式对自己说话,然而婴儿却乐此不疲。
一项研究表明,当11个月和14个月的婴儿接触到这种互动的、有情绪呼应的对话方式时,他们在2岁时知道的单词数量是没有接触过这种说话方式的婴儿的两倍。
晴注:在一个经典的“无表情脸”的实验中,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心理学教授Edward Tronick让一位妈妈先后用不同的方式跟一岁的婴儿互动。当妈妈跟婴儿有眼神交流和肢体互动的时候,婴儿的情绪状态是放松的,充满回应的。
然而,当妈妈面无表情的面对婴儿的时候,婴儿显示表现出明显的好奇,妈妈怎么有点不对劲啊?接下来,她试着吸引妈妈的注意,企图唤起妈妈通常的反应和互动;在几次尝试失败后,婴儿变得越来越焦虑,开始哭闹。当成年人刷手机的时候,无意之中,我们呈现给孩子的,就是这样一张无表情脸。
#3
我们无意中可能造成的伤害
儿童发展的核心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发展。在一个实验中,9个月大的婴儿从一个真人那里接受了几个小时的普通话训练,就可以分离出语言中的特定语音元素;而另一组婴儿通过视频,接受了完全相同普通话训练,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根据天普大学教授和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希尔什-帕塞克(Hirsh-Pasek)的说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对话的重要性。她告诉我:"语言发展是学校成绩的唯一也是最佳预测因素,而强大的语言技能的关键是幼儿和成人之间一来一去的流畅的对话。"
对于儿童的早期学习来说,成人-儿童这个情绪共鸣提示系统至关重要。当它被干扰时(比如来了一条短信,大人去看了一眼Instagram),问题就出现了。
一位经济学家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他跟踪调查了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和儿童身体伤害的情况。在不同的地区,随着智能手机使用率的上升,儿童急诊室就诊率也在上升。这些研究结果引起了人们的一些关注,但大家关注的焦点都在于走神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身体伤害。
相比之下,手机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希尔什-帕塞克(Hirsh-Pasek)说:"当我们拿起手机或看着屏幕上一闪而过的文字时,我们就打破了对话的节奏,婴幼儿就无法学习。”
2010年代初,波士顿的研究人员偷偷观察了55名和孩子一起在快餐店吃饭的成年人。其中40名成年人在不同程度上专注于他们的手机,有些人几乎完全忽略了孩子(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更多都是在打字和滑屏幕而并非接听电话)。
意料之中的是,许多孩子都会开始寻求关注,但他们的诉求却往往被忽视。一项后续研究将225名母亲和她们大约6岁的孩子带到一个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提供一些食物给他们试吃,然后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四分之一的妈妈都会不自觉地使用手机,而那些使用手机的母亲与孩子的语言和非语言互动就会大大减少。
在另一个严格设计的实验,研究人员测试了父母使用手机对孩子的语言学习的影响。38位妈妈和她们两岁的孩子被带入一个房间,她们的任务是教孩子两个新词(blicking,意思是 "弹跳",和frepping,意思是 "摇晃")。
每个妈妈都得到一部手机,以便调查人员可以从另一个房间联系她们。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妈妈被电话打断,她们的孩子就无法学会这两个词;反之则全都学会了。
#4
平衡需求
平衡大人和孩子的需求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让父母无时不刻的关注孩子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任何时代的父母都会时不时的让孩子自己去玩儿。在某些方面,让孩子去看屏幕,这跟以往每一代父母用的那些哄孩子的手段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父母偶尔走神并不是灾难性的(甚至可能培养孩子的坚韧力),但长期的分心走神就是另一回事。
成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早已有成瘾的迹象:当手机使用被打断时,这些心不在焉成年人会变得焦躁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成年人不仅会错过孩子的情绪提示,甚至会误读这些提示。一个心不在焉的父母可能比一个全心投入的父母更容易发怒,以为孩子在故意捣乱,而实际上,孩子只不过是想得到关注。
短暂的、有意的跟孩子分开可以是无害的,甚至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对父母如此,对孩子亦然(特别是当孩子长大,需要更独立的时候)。
妈妈让孩子出去玩,爸爸说他需要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内集中精力做家务—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需求。但是,当父母明明就在孩子身边,却不参与跟孩子的互动的时候,这么做传达出的信号就是孩子不如电子邮件重要。
这种养育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和随机性,因为支配它的是智能手机的提示音和其中蕴含的各种诱惑。这应该是我们能想到的最糟糕的育儿方式—我们的人总是跟在孩子身边,因此阻碍了孩子自主性的发展,然而我们在情感上却只是时隐时现。
好在,小孩子天生就会想方设法从大人那里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我们转去一边的视线被一双胖胖的、责备的小手拉回来。
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孩子们就会试着帮我们改变,但最终,他们可能会放弃尝试。语言交流就像探戈一样,需要两个人来参与。罗马尼亚孤儿院的研究向世界表明,如果没有一个乐于参与其中的舞伴,一个婴儿的大脑能做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
晴注:关于罗马尼亚孤儿院存在大量研究。大西洋月刊去年有一篇专题文章,访问了现已成年的、一名当年从罗马尼亚孤儿院被领养的孩子。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20/07/can-an-unloved-child-learn-to-love/612253/ 
我们总是为孩子的屏幕时间操心,因为这比管好我们自己的手机要容易。我太理解这种做法了。我有一只年届中年,身体超重的腊肠犬,而我自己也已年届中年并且体重超重。我宁可操心狗的卡路里摄入量,让它只吃高纤维狗粮,也不愿意反思自己的饮食问题,放弃早晨的甜面包。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个典型的投射案例—把自己的失败转移到相对无辜的他人身上。对于屏幕时间来说,我们需要少做这种投射。
爸爸妈妈们应该允许自己从令人窒息的压力中退后一步,你无法为所有人做所有事。把你的孩子放进婴儿围栏里吧!少去参加几个体育比赛吧!你的孩子不会有事。但是当你和孩子在一起时,请放下你那该死的手机。
1
END
1
想了解暑期的逻辑思维学术营?
点击海报二维码。
- 往期文章 -
-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成长合作社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