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昨天看到某市七年级一张语文考卷的作文题,长这样:
作文题目先是用数据阐述了某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三孩政策应运而生。然后题目给了三个任务,让学生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其中的一个任务是这样的:以《孙权劝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进行“劝说”主题的整理课后,向父母表达自己期待再拥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的愿望并进行劝说。
看完这个作文题目,很多小伙伴瞬间就浑身不舒服了,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响应号召,但没必要拿学生开刀,这劝生的吃相也太难看了吧,简直不讲武德!”
是的,凡事大人怎么造作都成,但只要拿孩子当工具人,都是叫人不舒服的。
面,也许谈不上什么过分的事;但放在这个时代背景、政策热度、舆论环境之下,出题老师这一招很直接地可以理解为:引导学生劝父母弟弟妹妹。不客气地说,这就是一场“劝生PUA”
出题老师真的敢想敢干,我这里姑且称其为老师,但实际上我也很想劝上一句:早点退休吧,尽量别出来祸害下一代了。
您这是让孩子写作文呢,还是在利用孩子来衬托您那无处安放的“政治正确”呢?
作为语文老师,教作文首要前提是要教人写真情实感,怎么,师范教育当年没教会您么。的学生难道都想要弟弟妹妹吗,我想未必啊。出试卷又不是写微博,何至如此为了蹭热点都忘了本分。
先不说中国式作文本来就已经有很多遗留问题,比如套路化、单一思路化、堆砌辞藻假大空化......这些顶多是写作水准的问题;现在这七年级出题老师可就厉害了,直接给你来个“统一思想化”,反正国家在鼓励二胎三胎,所有同学!来!给我写!写一篇劝父母再生一个的作文!
这意味着啥?谁“劝生”劝得好,谁得高分。
给未成年的学生出题,没有一个开放式思考型选题,而是一道指定的、封闭的、下死命令式的命题作文,看把您给能耐的。
众所周知,生孩子是成年人的事,生或不生,也是夫妻二人的私密话题,政策可以鼓励,社会可以支持,舆论可以煽动,但你们现在逼着一个小朋友劝生,而且是不得不劝生(否则就没有分数),这不是PUA是什么啊喽喂!
但凡您还有一点人道主义和思辨精神,题目也应该象征性地问一问:“你想要个弟弟妹妹吗?如果想要,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跟父母提出?”
现在倒好,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表达想要弟弟妹妹的愿望并进行劝说......好家伙,孩子别上学了,您也别上课了,直接拎着孩子们戴上红袖箍去组个劝生大队得了。
假如我是那个正在考试的学生,我看到这题目我不会写,因为我不想劝父母再生一个,我说不出有一个弟弟妹妹会有什么好的,那我该怎么办?
只能得零分吗?
学生不是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口口声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一到考试却就偏有人喜欢出那种“机器人式”考题。
有些人啊,看起来好像是在搞教育,可完全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背道而驰,他们最喜欢在考卷上欣赏一群无脑复读机写标准答案。
当然,有些地方可能要的就是无脑复读机,对此我只能深表遗憾。
劝生这个作文题,别说让孩子来写了,你今天就是找一堆硕士博士院士来写也不见得不挨骂,我就想问问,非得人人愿意有个弟弟妹妹吗?非得人人想要劝说父母吗?

生育自由,咱们的政策还没说强制二胎或三胎吧?就连强制一胎也没有吧?那么这出题老师您是不是马屁拍错了地方。
群众们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如果某个爸妈需要孩子来劝才考虑生育二胎或者三胎,就……真的还有必要生吗?
最可恨的是,还拿《孙权劝学》来做比对,让孩子仿写。

这位出题老师,您怕是不光脑子进了水,理解力也漏了个洞。
孙权劝学,那是劝人不停止学习,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你用这个典故作为参照,让孩子劝父母再生一个,这意思是劝爹妈生孩子就跟劝别人学习一样正确且必须?
这么推导下去,贵市教育系统是不是还要教育小朋友们以“劝生”为优秀行为之典范?是不是谁回家劝生了还可以打卡积分,还能换小红花,期末多领一个奖章

说回这作文题,既然出题老师这么希望能用《孙权劝学》的方式来让学生劝生,那我来跟您掰扯掰扯这其中的吊诡逻辑。

孙权劝学,点醒吕蒙,让他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前提是(结局也验证了这一点):学习对他有用,让他成长,令他愉悦,使他有巨大收获,得益良多。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想劝父母生弟弟妹妹,他得让父母知道再生一个能得到什么啊,如果再生一个出来,又碰上这样的教育,这样洗脑的考试,家长陪读压力已经够大了,孩子还有可能被当成工具人回来给家长制造更大压力......那你说,父母再生一个图啥啊?
再生一个,好好的孩子,也会被这些奇葩操作把脑子搞坏,并且讨厌语文,讨厌学习。

我看还不如重点看看这作文题中的另一个要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还会再生一个吗?假如孩子劝你再生一个,你还会相信吗?生活如此讽刺,讽刺到连自己孩子的话,你都不知道他是真心的,还是只是因为一次作文考题而中了某些人的蛊......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