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过好几年的招生拓展,也接过咨询热线。
每年,家长们几乎问着同样的问题:
你们是双一流吗?
你们的就业率是多少?哪个专业就业最好啊?
你们的保研率多少?考研率是多少?
你们的特色专业是什么?
你们的住宿条件怎么样?
......
百分之九十的问题是由家长进行提问的,除非是家长的方言实在听不懂,那个躲在父母背后的孩子才会走到前面来,怯生生地问几个问题,然后家长在旁边紧张地盯着,生怕孩子说错一句话。
电话咨询里、QQ群里几乎也都是家长,他们说我是某某考生,我其实特别想说,你不是某某考生,你其实是某某考生的家长。
很多时候,我会一边回答家长的提问,一边看那个躲在父母身后的孩子,他们有的很紧张,有的一脸木然,有的则是一脸的不以为意,有的游离天外┄┄
闲下来的时候,我就在想,他们到底想问什么呢?
所以,难得有学生本人来咨询或者亲自打来电话,我会忽然觉得开心,会很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哪怕那些问题很幼稚。
因为我总是觉得,未来的路,需要他们一个人走。
而家长只能在后面给予能给予的力量和支持。
02
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孩子的问题一般都是,老师,你能给我一个建议吗?你觉得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呢?
我一般会问:你喜欢什么呢?
他们会很茫然,我喜欢写作,我喜欢物理,我喜欢小语种。但是,听说这些专业不好就业,所以,我很纠结。
我无意去指责他们的纠结。
因为,谁也没有权利站在某一个角度对他们说,你们不要把眼睛盯在就业上,不要把眼睛盯在保研上,你要看你的兴趣爱好,看你的性格特点。
虽然,多少年前,我高考语文失利,却依然选择了我最喜爱的中文。
然而,现在已经不是多年以前。
因为,现在他们随意的一句话就能噎死你:兴趣能当饭吃吗?
答案是不能。
所以,他们会问:老师,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年薪可以拿到多少?
老师,这个专业以后考研率是多少?
老师,如果我被调剂到冷门的专业是不是可以转专业呢?
那些冷门的专业从来没有在他们以及家长的视线范围内。
他们错了吗?
答案是:没有。
错的不是他们,绝对不是他们。
你要是问他们,你们的兴趣是什么?你们的性格是什么?
他们会说:不知道。
他们是真的不知道。
没有人关心这个。
有个家长,因为孩子不听她的话,选了一个冷门的专业,于是她,给孩子偷偷地改成了金融。

孩子很不快乐,消极对抗,不学习,不上课,就等着学校开除。
她带孩子找到我这里来,经过无数次沟通,我对她说:不然尊重一下孩子的兴趣吧,他想重读。
家长很郁闷:我和他父亲都是为了他好啊。他喜欢的专业以后怎么能找到工作?
孩子的喜欢,从来也不在这个家长的考虑范围内。
03
然而,我还是想说,关于高考选专业,一定还是要看兴趣,如果不能用一定,就用最好吧。
我知道,大部分学生不会看兴趣选专业。
因为,兴趣真的不能当饭吃。
然而,兴趣有的时候也真的可以当饭吃。
未来,永远在远方,谁真的知道,未来的你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身在大学,我见过太多因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痛苦甚至无法毕业的学生,他们进入大学的时候意气风发,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就真的可以学会这个专业。
然而,真的不是这样。
所以,那个被父母偷改志愿的孩子后来选择了复读,现在,他已经在新的学校读完了大学二年级,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他很快乐。
恭喜他!
我想说我自己,高考作文跑题,只超过重点线39分,因为填报志愿不当,死档。于是,进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那个时候,它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我依然选择了那个我热爱的汉语言文学。
我的父母没有阻拦,只是在我选择之后说:语文都不及格,竟然还要选中文。看来真是喜欢。
我感谢他们的没有阻拦,或许是那个没有阻拦,成就了今天这个快乐的我,我可以敲下喜欢的文字,通过这种方式成就自我。
当然,我没有什么伟大的事迹,我并没有通过我的专业做过什么丰功伟绩,但是我依然感谢我的专业给我的人文底蕴与对人悲悯的情怀。
如果你们不相信我,可以相信华伦·巴菲特,他说:“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   
同学们:我在山东大学等你。 
陌上花开
微信号:didaaishang
  在喧嚣的世界,
      写下安静的文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