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饱受伪满洲国之苦后,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是被国家寄予厚望与重点扶持的“共和国长子”。“一五”期间(1953年-1957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辽宁省获得24个项目,与陕西省并列全国第一。国家对辽宁省重工业建设投资达43.6亿元,占全国同期重工业投资总额的20.49%。勤奋肯干的辽宁省人民没有辜负国家的信任,不仅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到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列全国第一位,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3.41%。那时,汇集了全省主要工厂的沈阳,被誉为“东方鲁尔”,一时风光无两。
下岗潮与经济失速
自1954年,辽宁省GDP排名升至全国第一位后,长期稳居全国前四名。直至1995年,排名一下滑落至第七位。紧接着,因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国企职工下岗潮便到来了,发展模式粗矿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的东北首当其冲。1996年,辽宁省企业职工下岗比例达14.2%,居全国第一位。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披露的数据,1998-2002年,辽宁省国企下岗职工人数约240万人。
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失速。2015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4.8%,在全国排名垫底。后被曝出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全省累计虚增财政约占同期财政收入的近20%,并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2016年,辽宁省实际GDP增速为-2.5%,在挤水分后,不仅成为当年唯一出现负增长的省份,更是在GDP排名中从第七位跌落至第十四位。而同年,黑龙江、吉林的GDP增速分别为6.1%和6.9%。
东特钢“躺倒”
先天的产业结构劣势或许是让辽宁省经济发展陷入窘境的主因,但在关键事件上的重大决策失误拖累了区域振兴的脚步。2016年3月28日,辽宁省第二大国有企业东北特钢发行的8亿元“15东特钢CP001”未按期足额偿付,构成实质性违约。此前公司在偿债资金未完全落实情况下仍公开发布了正常兑付公告。在持有人会议上连续否决了加速债务到期、提前偿还、补充增信等措施,又出尔反尔提出会严重伤害债权人利益的债转股方案。而其实际控制人省国资委及辽宁省政府,既没有提前协调、筹备兑付资金,在东北特钢发生首次违约后,仍毫无作为。先是拒绝了国开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提议,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提出任何切实有效、尊重投资者的解决方案,甚至在数次债券持有人会议中没有派出代表参加,对于接连的违约事件也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将对债权人和资本市场的漠视体现得淋漓尽致。之后陆续到期的债券悉数发生违约,违约债券本金累计71.7亿元。
不审慎、不作为、不担责,不尊重,“四不”的辽宁省让债权人寒了心,也让所有投资人对这个区域的信用生态失去了信心。2016年,辽宁省社会融资规模一季度同比增长40%,而东特钢“躺倒”后,二季度至四季度同比下降了32%、29%和24%。市场上的资金很快逃离,并在此之后的两年内持续撤退,2015-2018年,辽宁省社会融资规模平均增速为-15%。
华晨集团违约开启中国信用债市场的“雷曼时刻”
东特钢“躺倒”带来影响尚未消散,性质更加恶劣的华晨集团一系列“逃废债”操作再度震惊了市场。2020年10月23日,辽宁省大型省属国企华晨集团发行的10亿元“17华汽05”未能按期兑付,发生实质性违约。11月6日,华晨中国发布公告称,子公司辽宁鑫瑞与吉林信托签订协议,将持有华晨中国全部30.43%的股权用于质押融资,该股权于9月由华晨集团转让给同月才注册的新公司辽宁鑫瑞。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集团重整申请,距离首次发生违约,不到一个月。
华晨集团违约开启中国信用债市场的“雷曼时刻”。11月10日,永城煤电发行的“20 永煤SCP003” 未能按期筹措足额兑付资金,构成实质性违约。两家大型省属国企华晨、永煤在一个月内的连续违约引起了市场恐慌,信用债市场整体都受到了剧烈冲击,特别是类似区域的云南省、山西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受到了严重波及,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困难,二级债券被抛售收益率陡增。影响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引起了金融委的特别关注,11月21日,在金融委第四十三次会议上,明确表示对“逃废债”行为零容忍。叠加这期间市场震荡与博弈,永城煤电在几日后发布公告称与债权人达成一致,公司将先按期兑付50%本金,对剩余50%本金进行展期。然而对于弱资质区域和国企的直接融资再融资的影响却没有随之消失,市场信心仍脆弱,中国信用债市场的“雷曼时刻”持续至今。
维护区域信用生态是涅槃重生的基础
受到华晨集团和永城煤电无序违约波及,省内国企面临公开市场再融资困难的区域,陆续召开了与投资人的沟通会,并纷纷表态守住不发生债务违约的底线。2月23日,山西省国资委主任贠钊在与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举行工作会谈时表示绝不发生一笔违约。5月26日,全国债券投资机构河北地区调研对接会在石家庄召开,承诺国资监管企业确保不违约的底线。6月7日,云南省国资委在北京举行座谈研讨会,表明不会允许未来发生债务违约。6月22日,天津市召开债券市场投资人恳谈会,表示千方百计维护好信用生态,并提出将对出现公开市场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化解不力、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等行为,一追到底、终生问责。6月21日,“20永煤SCP007”完成展期后的首笔50%剩余本金兑付。6月23日,河南发改委表示牢牢守住不发生一起债券违约事件的底线。这些区域明白救助弱资质国企的价值,更明白维护区域信用生态是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未来的繁荣,“雷曼时刻”下,即便资金再困难,都一次次完成了刚性债务兑付,一次次的努力逐渐化解市场的担忧。
与之相反,辽宁省在事件发生后一直保持沉默,华晨集团的重组至今也没有实质性进展。区域营商环境难有起色,信用生态一次次被破坏,弱资质国企躺倒似乎成了习惯。截止今日,根据Wind口径,公开市场债券违约中,辽宁省逾期本金431.38亿元,位列全国第二位。其中地方国有企业逾期本金累计297.7亿元,涉及发行人37个,均位列全国第一位。伴随着的是,2020年,辽宁省社会融资规模同比下降55%,较2015年下降了79%。信用生态被破坏带来的结果是经济的长期低迷和人口数量的持续退坡。2020年,辽宁省GDP增速为0.6%,仅高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深受疫情影响的湖北省。人口方面,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辽宁省较10年前人口净流出115.46万人,几乎退回到了20年前的水平。同时,老龄化程度位列全国第一位。昔日的“共和国长子”竟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怎能让人不唏嘘。
回头来看,救助华晨集团曾是一次很好的重振市场信心的机会。然而面对这一次的关键事件,辽宁省再度严重地判断失误,仍选择了最没有勇气的“沉默”。不仅让自己的经济失去了扭转乾坤的机会,还开启了中国信用债市场的“雷曼时刻”,很多恐慌的投资人甚至退守“南宋版图”。公开债务是刚性债务,债券违约应该是在寻求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帮助后仍无力兑付的不得已之举。但无论多么的迫不得已,做出的决定绝不应该是千夫所指的无序违约。任何时候,选择对区域信用生态影响最小的方式是应有的担当。
辽宁省如何从失落的二十六年中走出来?维护区域信用生态是涅槃重生的基础。希望辽宁省政府这一次不再沉默,展现出应有的重视程度,通过实际行动积极推进华晨集团的债务重组,挽回市场对区域信用生态的信心,为辽宁省及整个东北的振兴迈出坚实的一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