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男好性感”的热搜让氧叔颇为意外,并非觉得这热搜很尬,只是以前的印象里,余男这类非第一眼美女不仅让人很难get到美感,甚至总被观众吐槽丑。这位10年拿了8个影后,默默贡献精湛演技的女演员,如今却凭借潜入夜店探案的女刑警一角出了圈,属实惊喜又意外。
还没来得及欣慰大家越来越能接受世俗标准外的美,一些有争议的声音又冒了出来...
虽然早就见识过各种著名厌女言论,颜值优等生刘亦菲都会被评价“她那样的在我们这嫁不出去”,但看到这类发言还是不禁想问,即使这个女明星业务过关,出道多年也没有什么负面新闻,真的会对女性厌恶到生理不适的程度吗?或者真的要把厌恶夸张到这种程度吗?
上周氧叔的神话系列讲了男性话语权下的“奔女”和“贞女”(👈戳一下复习),其中有一条评论对两类女性所蕴含的男性厌女心理分析的很到位,不过她们身上所展现的仅是隐形的厌女心理,今天氧叔仍是以神话题材为脉络,通过讲述神女被降格和污化的过程,更干脆直接的深究这份厌女心理,为啥?至于吗?
▲推荐《厌女》一书
西王母——面目最复杂的复合型神话人物
传说中的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可以说是中国远古历史中最具神秘色彩的神话人物。她的形象和事迹都具有善恶的两面性,一方面她是主管刑杀和瘟疫的凶神、恶神,另一方面,她是赐予人们长寿百福、后嗣兴旺的吉神、善神。
中国女星中,具有西王母这种亦正亦邪的毁灭性气质氧叔想到三位女性余男、潘虹、刘晓庆
余男,方颌、且颌角靠下,气质硬朗绝不单薄,利落短发进一步削弱性别差异,减少女性柔弱属性,尽显中性与刚性。她像一头散发着荷尔蒙气息的矫健母豹,难以征服更无法驾驭,原始野性的不带有一丝男权压制的谄媚和讨好。
她可以代表最早的西王母形象:令人畏惧的半人半兽,人的身形,虎牙豹尾,狞厉而威严。头发蓬松,善于吼叫、居住在昆仑山的洞穴里,驱使着飞禽猛兽。
掌握巨大权力,展现着生命和人类心理黑暗的、深不可测的方面。

▲作品来自:AaZhong
余男的这双眼睛也邪气的非常特别,如西王母身兼冥神和山神合二为一的地狱妖神,具有统治黑夜与冥界的恐怖气息。
首先是不留余地的眉眼间距,能容忍的情绪波动范围非常逼仄,再是跋扈粗重的眉毛,面无表情的时候也像横眉冷对;黑白分明的眼珠展示着断然弃世的绝决,正如西王母对人类的生命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掌管五刑残杀和瘟疫,甚至有时又会降灾,一时弄得天下骚动。
▲作品出自:Judy0501(这幅图中的西王母眼睛斜视和余男一摸一样...)
后来西王母变为赐人福寿的女神,握有不死药,还能赐人福寿和子嗣、化险消灾,这时的西王母形象可由潘虹代言。
同样是端庄底盘的方颌,比余男更加精细的鼻骨和克制的唇温柔和蔼的五官形状和布局,让她看起来具有生养、呵护天下生灵的慈善心肠。作为生命之神,西王母神话的世俗母性化在东汉达到了顶峰,她开办蟠桃会、降雨救百姓、领着各路女仙点化苍生。
从潘虹年轻时照片可以看出,她和俞飞鸿、惠英红等都是原生面部自带大龄感的女性,那时的她,神态就带有莫问得失的淡然,颇具无需娇艳竞芳的女仙领袖风范。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光刻下了自然的纹路,赋予她雍容华贵的风采,更不失司命女神掌天地赏罚的神威。
中国古神话中历来存在着一个辩证的观念,不仅是善与恶,还有生神与死神——创造生命之神与刑杀生命之死神乃是同一个神,西王母正是结合了“生”与“死”两面的体现。

人类这份对母性至高无上权力的记忆,在文学作品中有大量体现,比如“古今中外一祖母”的贾母,她宽厚仁慈而又心狠无情,理性智慧而又糊涂护孙,她集慈爱的母性和无上的权威于一体,同时兼具善恶两面性,如同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统治着大观园这个女性的伊甸园。
然而,西王母形象随着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被改造的最为彻底。从最开始天地人间的统治者,无拘无束又可怕的半人半兽形象,一步步被世俗化和降级。
▲作品出自:鹿溟山
确实,在男权社会中哪能允许这样的女神存在?战国以后西王母脱尽了主刑厉的难以驯服的野性,凶神的一面也慢慢减少。原有的神职都被剔除或者干脆转移到男神身上,她不再掌有至高无上的神权,已经退居幕后、配夫生子,管理一些琐事,变成了一个极其普通的给凡人赐些福寿的女仙,面目也变成了容颜绝世的人间美少妇。
刘晓庆可以代言这个时期的西王母,经过毛戈平雾化含情眉眼的妆容润色,飞扬的眼睛带来的妖异昭然其上,远远盖过厚重方腮带来的威严霸气天尊范。
嫦娥——神话体系中最早的红颜祸水
随着男权文化在各个领域的霸权的最终确立,女性神话的迷雾慢慢淡去,为了继续巩固对女性的压制和统治,封建社会的男性以一种矫枉过正的方式,通过对女人的贬低和丑化来强化自己的权威,这种心理反映在神话女性改造方面,集中体现为对女神的妖魔化中。
最初嫦娥只是服用了不死药而变成了月神,她的故事和后羿无半点关系。这时的嫦娥形象可以由邱佩宁和颜丹晨代言,所居月宫,远道荒寒,仙子红唇润玉、柳眉微蹙,抱着玉兔独自徘徊往来。有寂寞、有清冷,但不容一丝一毫的亵诟。
▲《西游记》里的嫦娥拒绝猪八戒也就算了,《宝莲灯》里的嫦娥连天界第一美男二郎神都拒绝...
再后来就被加上了“偷盗”的恶名,“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这时嫦娥才开始和后羿联系起来。这种贪心或者耐不住寂寞的嫦娥形象,可以由脸蛋更多情、世俗情意更充沛的陈红代言
▲这版的台词很污
再后来,嫦娥被安上了“背叛”和“弃夫”的双重罪名,在男性心目中被定位为不忠实的妻子,因此也被安排了悲惨的结局,要么就是被囚禁在凄冷的广寒宫里忍受千年的孤独寂寞,要么就被变成了丑陋的癫蛤蟆。“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这个版本的嫦娥,可由妖气更重的姚笛代言,上眼睑线条曲度高、眼头尖细,重心靠后,眼尾上扬让这份妖气愈加放肆,变成轻佻,鼻子观感略笨重,下巴前翘,乖戾、冲动、少思虑。
终于,男权文化完成了对嫦娥的全面妖化,嫦娥从神变成了非人,从美女变成了丑陋的癫蛤蟆,从月亮的母亲变为窃药的月精。
同样被丑化的女神还有女魃,从帮助黄帝打败蚩尤,立下汗马功劳的女神,变成了秃头貌丑,性格淫荡,到处肆虐的令人讨厌的角色。中国男权神话系统对嫦娥和女魃一类女神的丑化和妖魔化,类似西方对现实世界“魔女"的消灭(比如中世纪烧死女巫),体现着男性主义文化中的“厌女症”心理。
▲作品出自:樂樂樂兮
掀开男性话语权的障壁
神话故事中女神被剥夺主宰地位,逐渐失势与降落,变成了“男人的”;对嫦娥、女魃的丑化,更是以伦理的名义,让不服男权管教的女性遭受全体民众的厌恶、排除和抛弃
这份厌恶在现代仍在继续,最近李雪琴拍摄的男人装引起不适观感,氧叔并不认为是网友所说的“丑”,而是一种女性形象的变化趋势,一本男性向杂志的性感公式,仿佛是千百年来将女性纳入男权秩序轨道的延续女子无才便是德,管你是什么名校毕业的才女,不还是恨不得把“我有胸”仨字写在脸上?
而那些无法被纳入轨道,不受支配和控制的女性,挑战着男性的权威,自然让他们既恐惧又反感
对比同是谐星的辣目洋子、金靖,还有性格鲜明独特的张雨绮、戚薇等男人装,她们展现的性感中有着女性的自由、反抗意识,甚至无法驯服的野性,这份让人心悦的性感并未被操刀阉割。
女神的降级不仅是古代妇女的写照,仍是反映现代两性关系的一面镜子。希望今天这份神女的溯源,能让你们在神话中找寻到女性真实的过去,希望女神文明的发现,能给女性带来把握自己身份的全新契机。
点个小

然后晚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