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是北半球国家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日光直到晚上10点半以后才完全消失。
在超长的炎日之下,是一颗颗骚动的心,经过了大半年的封禁之后,人们都期待一场说走就走的暑假旅行。
但是,各国政府在开放自由旅行方面,仍然遮遮掩掩。英国非常艰难地将欧洲的巴利阿里群岛、马略卡岛、伊维萨岛和梅诺卡岛,以及加勒比的百慕大、巴巴多斯、维京群岛等度假圣地开放到绿色名单,这意味着前往上述地区的英国人不用在回国后封闭14天。
英国努力扩大朋友圈,但首先遇到了欧洲的反对,法国、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大陆仍然禁止英国度假者进入,因为即使疫苗打到了60%,英国的感染人数仍然持续飙升,如今每天稳定在1万人以上。
等会,英国不是打疫苗在世界上保持领先的几个国家吗?
对,还有以色列,这个号称已经完成了65%接种的地方,刚刚完全开放仅仅10天,感染人数从0回到了100+,又开始让人们在户外重新戴上口罩。
更让人不解的是智利,这个南美接种率第一的国家,已经实现了60%接种率,然而,每天确诊病例仍然以两三千的数量持续着。
英国、以色列和智利可以说疫苗接种的优等生,但都在超过60%接种率后出现了疫情反弹。
这种状况让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之中,疫苗对疫情到底有没有作用?如果人们憧憬的群体免疫墙无法实现,那人类又该如何是好?
01  
疫苗接种后,世界变好了吗?
今年3月22日,以色列的疫苗接种比例达到60.01%,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突破6成接种率的国家。
这条消息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就在相同的时间,以色列的每日确诊病例跌破了4位数大关,从此一路向下,一个月后再向下砸穿百位关口,让每日确诊人数缩小到两位数以内。
并且以色列对外公布数据,97%的新冠死亡病例是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反之只有3%的人在接种过疫苗后死亡。
以色列接种的主要是辉瑞、摩德纳、阿兹利康(AZ)等欧美疫苗,而且在国家紧急状态下推行,在众多发达国家中成为疫苗接种优等生。
以色列的成就成为了人类的希望,它印证了人们的两个观点,第一、疫苗的确可以有效地限制疫情传播,第二、接种疫苗后得病可以大幅度减少死亡率。
接下来在接种率上争先恐后的是英国、加拿大、智利三国,虽然晚了两个月,但他们几乎同时在6月第一周达到了6成接种率的门槛。
而与此同时,以色列在6月第一个星期的感染率为个位数甚至出现了0感染。
为何6成接种率是如此关键的指标呢?那是因为,流行病学认为,如果一个群体有6-7成的人产生病源抗体,将可能将传染率压制到1以内,从而导致病毒失去传播途径,最终消失。
这就是从去年疫情爆发以来,人们一直在念叨的群体免疫,只不过通过大量人群自然感染的方式被否定,人类期待的通过疫苗的群体免疫即将到来了。
这种态势,让全世界欢欣鼓舞,战胜新冠疫情的曙光已经在地平线上出现了。
欧洲大部分国家在6月以来开始解除新冠封禁,西班牙在6月1日取消宵禁以及大区间的人员流通,并且宣布在地中海的离岛的马略卡等地允许英国游客入境。
第一批渴望度假的英国人蜂拥而至,不让欧洲人在夏天度假,跟杀了他们没有区别。
整个春夏之交,全世界的抗疫前线弥漫着乐观气氛,就连一度爆表的印度疫情也开始掉头向下。
人们开始走上大街庆祝解封,医学界开始松了一口气,经济学家开始讨论经济复苏,但是……
西班牙解封,年轻人蜂拥而出庆祝,憋坏了。
但是,就在英国达到6成接种率之时,人们发现他们的每日感染数突然触底反弹,5月下旬感染数箭头反向拉起,突破2000。
伴随着接种率越来越高,每日感染数也越来越高。
6月17日,英国每日感染数重新站在了1万之上,一直到熊叔下笔时,人数还在不断攀升已达16000,差不多成为欧洲最后的山峰,相比而言,几乎彻底放开的西班牙仅维持在三四千的水平。
另一个优等生的智利情况也不容乐观,4月以来,主要接种来自中国疫苗的智利,每日感染数长期处在五六千以上的水平,目前日增仍有3000人以上。
而且,更让人揪心的情况发生了,代表着人类希望的以色列,在6月下旬疫情突然反弹,6月21日感染数重新回到了三位数,6月24日达到了229例日感染。
本来已经全面开放的以色列只感到菊花一紧,连忙呼吁老百姓重新戴起脱掉的口罩。
而已经接种了十亿剂疫苗的中国,南大门广州、深圳,在五六月间接受了新的疫情冲击;苦苦守住海岸线一年多的台湾,也被病毒溃围而入,造成前所未有的紧急状态。
这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个月之间,之前非常乐观的抗疫形势发生了如此惊人的转变?
说好的疫苗能够建立群体免疫,从而遏制病毒,人类最终可以战胜新冠疫情的剧情呢?为何没有如期上演?
02  
变种病毒,没有尽头的较量?
巴西马瑙斯市的一个情况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这里在去年6月遭受了疫情的冲击,到了6月60%的人口都被感染过一次。
按照科学家预先设想的模型,马瑙斯已经能够达到群体免疫的阈值,但在今年1月,马瑙斯的病例出现了巨大的回升。
这一峰值发生在一种称为P.1的新变种出现之后,这表明之前的感染并未对该变种提供有效的保护。
巴西科学家对马瑙斯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100%是P.1变种,也就是说变种病毒击破了自然形成的群体免疫墙。
建立群体免疫,一直是人类希望克服新冠病毒的美好愿望,但事实却将这种愿望打碎了。自然免疫墙不行,那疫苗建立的免疫墙呢?
把时间拨回2020年11月,英国疫情第二波气势汹汹地席卷三岛,一天两三万的确诊,让英国政府吃惊不已,发生了肾么事?
英国卫生部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对一组9月份采集自肯特郡的病毒样本进行检测,科学家发现这组病毒有点问题。
在基因测序后,科学家发现他的冠状突刺发生了突变。
科学家告诉我们,在这组病毒的突刺蛋白中检测到超过4000种突变,科学家还告诉我们新冠病毒SARS-CoV-2会时常发生变异,这在病毒演变中属于正常现象。
病毒为何会发生变异?科学的解释比较复杂,打个比方,病毒也属于某种意义上的生命,他们也要生存,为了能更好地生存,病毒会在传染不同的人的过程中产生变异,从而达到更好地寻找宿主,更好地生存的目的。
这组来自肯特郡的变异病毒,复制了一种叫Orf9b的基因,它能产生一些病毒蛋白,封锁人类体内一种叫Tom70的蛋白,Tom70本该产生干扰素,为人体免疫系统报警。
肯特变种却把Tom70蛋白封锁了,相当于一个贼把商场监视器封闭了,得以悄悄潜入。
英国变种的变异情况,不明觉厉。
肯特变种从英国到欧陆,再到美国,在去年年底带来了疫情第二波和第三波高峰,这是关于新冠病毒第一次变异的报告。
到了今年5月31日,世卫组织把英国变种标记为ALPHA(阿尔法)。
随后,南非变种B.1.351,世卫代号BETA;巴西变种P.1,GAMMA,接踵而来,分别制造了令人担心的一波一波疫情。
新冠病毒极尽生存之能事,换上各种马甲将自己乔装打扮,一次次地向人类免疫系统发起进攻,新冠变种最狡猾,传播能力最强的一次变种也在孕育之中。
今年4月,疫情的高峰推移到了印度,因为大壶节的缘故,上亿的印度教教徒因为信仰走入恒河,经历12年一次的大节日。
毫无疑问,这个大日子(持续将近两个月)是印度大流行的重要推动力,印度的疫情最高峰时每天有三四十万人感染,死亡人数也保持在日三四千的程度。
大壶节事关信仰,谁也没辙。
2021年3 月 24 日,印度卫生部报告称,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该国第二波疫情的早期热点)测序的冠状病毒中有15-20%在刺突蛋白中携带了两个特别令人担忧的异常突变:E484Q 和 L452R。
这两种病毒变种分别被命名为河童和DELTA,而印度病毒变种成为了目前影响人类的最新的对手。
印度变种非常狡猾,它可以帮助病毒逃避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剑桥大学研究表明,两种突变都可以让只接种了一针辉瑞疫苗产生的抗体,比接种两针的低4-6倍。
除此以外,印度变种潜伏期更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瑞纳·麦金泰尔教授在对印度变种研究后发现,这种变种隐藏很深,经常能够躲过14天的酒店隔离期,因此造成了更隐蔽的传播路线。
目前挑战疫苗效果的四大变种,可能让人类幻想的疫苗群体免疫泡汤。
过去人类设想的群体免疫墙是建立在病毒传染率之上的。
比方说,群体免疫的计算公式:门槛值=1-1/R0
根据此公式,如果新冠病毒的基本再生传染数为2.5,那么群体免疫的门槛就是60%。如果R0=3,群体免疫的门槛就需要67%。
但根据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测算,当前的新冠病毒R0值已经上升到了3.3到3.8之间,群体免疫的门槛值也随之上升到了70%到74%之间。
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一年经过无数科学家努力制造出来的疫苗,正在面临严峻挑战,新冠病毒正在想方设法与查杀它的抗体做斗争,提高杀死它们的门槛。
问题就在于新冠病毒会不断变异,但疫苗不会。
病毒很可能一再突破疫苗的防守,从而导致无法建立绝对有效的群体免疫墙,根绝疫情传播,让新冠病毒如SARS一般消失无踪。
那是不是说疫苗没用了呢?也不是,就如剑桥大学的研究显示,辉瑞、摩德纳等疫苗在第一针之后对变种病毒防护能力变差,但打完两针后的防御能力是值得信赖的。
中国科兴的新冠疫苗,在巴西的三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对重症的防护率也非常高。
而且疫苗还有效降低了死亡率,目前英国虽然7天感染平均数达到11000人,但死亡人数从3月压低到两位数以来,一直保持在低位,最近7天平均值只有14。
也就是说,疫苗已经成功地最大限度减少了死亡,如果按照14比11000计算,死亡率只有0.13%,也快接近流感的水平
而且就病毒本身而言,它也不敢太“凶猛”,毕竟死亡率高的病毒,经常是其兴也速,其亡也忽,太猛了,宿主还没传染给别人就死了,病毒也会随之殒灭。
这就是一种动态平衡,过去我们知道的某些特别凶的病毒,如SARS、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症等,一方面被人类寻找到疫苗或者特效药加以控制;
另一方面也因为致死率高,在一些干预手段下,比如通过封禁,切断传播链条,它也就消亡了。
但新冠病毒不是这种猛人,它会经常改头换面,会认怂服软,只为在人类身上更久地存活下去。
求变是病毒的精神,也是人类的死敌。
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两个结论:
1、人类得承认,即使有了疫苗,也不太可能彻底消灭新冠病毒。
2、疫苗大范围覆盖,可以将疫情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如何可控呢,去年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叫医疗挤兑,也就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突然爆发大量病患,将医疗系统资源密集占用,从而导致大量人因为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去世。
就目前英国的情况看,虽然疫情再度恶化,但恶化的只是感染人数,并没有发生医疗挤兑。
得出了这两点结论,我们就应该换个思路来看新冠疫情。
03  
拿出点勇气,换一种思路生活
今年5月13日,世卫组织向公众发出一则警告:“重要的是把这一点摊在桌面上:这种病毒可能会成为人类社群的另一种流行性病毒,这种病毒可能永远不会消失。”
虽然世卫组织经常很扯,也很没品,但在这个问题上,它算是老老实实地为人类抖出了底牌,想彻底杀死新冠病毒,已不可能。
但话风一转,世卫组织又开始很扯了,他们认为欧盟积极推动开放边界,希望兼顾旅游,重振经济的做法,值得商榷,需要抱着谨慎的态度。
世卫组织这两种表态,实际上让防疫陷入一个悖论,你不能一方面承认病毒可能永远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让人类为了防疫,永远不开放社会,重振经济。
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为-4%,许多国家陷入负增长。这一年多年,发达国家还能通过撒钱来让人们保持生活水平,但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国家,受到的创伤更大。
日前,几百名英国飞行员机组人员来到了威斯敏斯特游行示威,要求开放边境封禁,以挽救过去一年中被重创的旅游业。
仅仅在英国,就有超过 100 万个相关工作岗位岌岌可危,一些公司或者职位已经到了极限边缘。
旅游行业是受疫情影响的一个缩影,全球零售业、服务业、娱乐业、餐饮业等数以亿计的从业者都嗷嗷待哺。
2020年西班牙至少有6.8万家50名员工以下的公司破产,多数为餐饮业、旅游业。
另一方面因为长期防疫状态,时不时就来个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社会封闭,会产生其他社会问题。
与英国国家统计局(ONS)于去年6月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与成人抑郁症”的报告称,中-重度抑郁症的发病率为 19.2%,而在疫情前 9 个月仅为9.7%。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也表明,在去年3月的封禁时,美国人的抑郁症发病率是正常时的三倍。
在美国密歇根州,因为长期的封锁措施,已经在心理上殃及到了青少年。
根据密歇根大学健康实验室的数据,底特律公立学校学生中“令人震惊的有23%,在过去一年内曾认真考虑过企图自杀”。超过一半的人“经历过焦虑或抑郁的症状”。
长期无法上学的孩子们,要面对孤独、因设备损坏无法网课等各种困扰。
美国唐人街,昔日的繁华与疫情之下的萧条。
一边是饭碗,一边是心理,疫情已经闹了1年半了,这种无穷无尽的折腾导致的负面影响与日俱增。
封起来,切断人与人的联系,让人们出让自由以减低感染率和死亡率,是过去一年人类给出的应对方法。
但问题是,封也封了,禁也禁了,疫苗也打了,预想中的病毒灰飞烟灭的剧情没有发生。
现在也许到了人类必须接受现实,重新审视对疫情的认知和应对的时候了。
你不能如医学专家设想的那样,基于一个人都不能死的人道主义原则,让社会永远停转?
人类必须下决心,换个活法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
说一句没有一个政客敢说的大实话,当疫苗让重症率减少,让死亡率降低到流感水平时,人们必须做出一个硬核选择——
当接种疫苗后死亡率已经接近于流感之时,我们还要把新冠当作令人变色的老虎?还要动辄让社会停摆,边境封锁,严厉限制个人自由,把经济推向深坑?
还是把新冠当成流感来看待,勇敢一点面对死亡率的真相,回归正常的生活?
主要参考资料:
Five reasons why COVID herd immunity isprobably impossible
Coronavirus: Israel reimposes masks amidnew virus fears
Tracking SARS-CoV-2 variants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Indiancoronavirus variant?
新冠疫情如何能降级为“大号流感”?
新冠疫情:印度、巴西、南非及英国的病毒变种到底是什么?
为何英国和印度新冠变种病毒的传染性更强?
END
PS:为防失联,请加熊叔备用号,非常重要,直接搜ID或者长按二维码:
熊尼克,gh_d3713b18352c
熊叔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