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阅读上篇和中篇。
(字数:6896)

再度被抓
1978年2月12日,泰德怀疑警察知道了他的行踪,所以他偷了一辆红色的甲壳虫向西行驶,逃离塔拉哈西,开车沿着几个海滨城市走走停停,中途还晒了一天日光浴,十分悠哉。
车主报警后,彭萨科拉的巡逻警察在公路上发现了泰德。他把泰德截停问话,泰德回答他自己叫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是一名消防员。但是警察在泰德的车上意外搜到21张信用卡、3张女性身份证、一台电视机、一副黑框眼镜和一条格子花呢长裤。警察将泰德带回了警局。
警方让他就21张信用卡解释一下,泰德又改口他叫“肯尼斯·迈斯纳”,今年29岁,是一名佛罗里达大学法学院的学生。
肯尼斯·迈斯纳可能是泰德偷的信用卡主人之一,当时真正的肯尼斯正在塔拉哈西,他看到电视里有关“神秘男人肯尼斯”的新闻后致电警方,说“那不是我,我好端端地在外地呢”。
有些可笑,泰德已经是跨州逃犯,是被控一级谋杀罪的连环杀人狂,警察竟然还认不出他是谁。对比之下,泰德的信息战就打地很超前,他在逃窜到塔拉哈西后,还不忘偷一个电视机,随时关注警方的消息进展。
第一次越狱时泰德即使在深山中还在关注着新闻,被抓回后能准确叫出记者的名字,而警察光弄清他的身份就需要好几天,消息实在太不灵通了。
泰德在彭萨科拉警局越来越没耐心了,他想沟通,想交流,这时他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许久不联络的伊丽莎白。泰德跟警方提出,他要跟女友通电话,以抚平他被羁押期间出现的负面反应。(交换)条件是,告诉警察他到底是谁。
泰德和伊丽莎白倾诉,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维持正常人的生活,但还是办不到,因为他总是觉得脑中有一个邪恶的声音在指挥他杀人,这个声音快把他吞噬了。
伊丽莎白冷冰冰地回答,我不能理解。这通电话以泰德暴躁的吼声结束。
彭萨科拉警察终于知道,他们不是只抓了一个小小的偷车贼,而是杀死至少30人的狂魔泰德·邦迪。
面对泰德,各州警察(终于开始)同仇敌忾,他们放下揽功的私心,决定泰德在哪个州利于被定罪,就将他引渡至哪个州,一定要让泰德死刑。
因为塔拉哈西的监狱管理严格,泰德先是被送至塔拉哈西。警方就30起谋杀案向他问话。但其中只有2起是有决定性证据的,也就是泰德第二次越狱后,在佛罗里达大学附近杀死的两个21岁女孩。
泰德笑着说,当你掌握我杀死两个人的证据时,或许我已经杀了上百人了。
在一个夜晚,警长来监狱探访泰德,说要带他兜兜风。但泰德刚走到车旁边,车里就突然下来了三个身穿白大褂的口腔医生,他们仔细观察了泰德的每一颗牙齿,并制作了齿模。假设他的齿模能和丽莎臀部的齿痕对的上,那么泰德或许将被顺利判刑。
(牙科医生正在制作泰德的齿模)
不过,泰德依旧有自己的秘密武器,那就是他自己。这一次,他仍要为自己辩护。
为自己辩护
有关泰德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他为自己辩护是极其经典的片段。
他的一个单面是邪恶不羁、狂妄无畏的杀人犯;另一个单面是,英俊潇洒、口齿清晰、风趣幽默的法学高材生。这也是我为这篇文章起名为“泰德·邦迪的双面人生”的来源。泰德也自吹自擂为“连环杀人狂中的达芬奇”。
过于相信自己是他为自己辩护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没有钱请律师,只有公设律师能帮他辩护。但泰德认为给他安排的5个公设律师没水平,尤其是第一辩护迈克·密涅瓦(Michael Minerva)。
第一辩护迈克打心眼里觉得泰德就是个杀人犯,从两人接触最初就不停劝泰德:承认吧承认吧,起码承认最后杀死的三个人,然后你在庭上装可怜就好了,这样也许还能判个无期。
迈克还为此联络了检方,检方其实心里也很没底,觉得自己很大程度要败诉。所以两方合计了一下:如果泰德认罪,就免去死刑换成75年的有期徒刑。其实也相当于无期了,检方认为只要泰德不在外继续害人就可以了。
泰德答应了,这让迈克松了一口气。但是以泰德的性格怎么可能善罢甘休,他其实心里早就打着别的算盘,他答应只是为了拖延时间。
1979年6月1日,针对佛罗里达大学附近姐妹公寓的庭审开始。在公设律师陈述后,泰德起立,突然对着法官、检方、证人、陪审团、以及来自全美50个州,超过250名媒体记者慷慨陈词,控诉他的公设律师不信任他且水平低下,他要为自己辩护,他有十足的信心能被无罪释放,因为他“的的确确是无辜的人”。迈克惊愕至极。
全美哗然。由于主辩律师换人,换成了他自己,案件择日审理。7月,该案件被转移到迈阿密法庭审理,这次泰德有了自己的律师团:迈克名义上还在其中,但迈克本人极度抗拒再接触泰德,根本没有动身前往迈阿密,于是泰德又选择了一位年轻律师玛格丽特·古德(Margaret Good)加入,再加上之前的公设律师,泰德的律师团共有四人,当然他自己一定是最主要的辩护人。
泰德这次举动吸引了不少少女来观看庭审,她们明知泰德是杀人狂,还是觉得他有魅力,忍不住要靠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来观看的女孩,她们都迷迷糊糊地说不清为何而来,只说觉得泰德虽然是连环杀手,但也不会伤害自己,有几个女孩在庭审结束后还拜托律师给泰德递小纸条,当然律师一概拒绝了。
泰德的形象的确很有魅力,尤其是当他身着西装,面带笑容地在法庭侃侃而谈,给人一种他是社会精英的错觉。而当你知道他其实是杀人狂,几个州的警察都抓不到他,这种巨大的反差感会让人觉得他是绝对的主角,永远的胜利者,似乎这次庭审也不在话下,他一定能被当庭释放。
(泰德身着西装)
可是稍微懂一些法律的人都知道,泰德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他的法学课满打满算只上了一个学期的量,刑辩能力可能连一些在校学生都不如。
泰德认为迈克没水平,找了更年轻的玛格丽特;实际上玛格丽特根本没接触过大刑事案,她只是觉得机会不错,想都没想就接了这个案子,几乎提供不了一点帮助。不过就连玛格丽特都认为,泰德没有为自己刑辩的能力。
1979年7月,该案正式再次受理。泰德在法庭上情绪不稳、古怪脱序,陪审团和法官有时都不能明白他在说什么。泰德先是怒斥监狱住宿条件不好,说灯光太差影响他看书,又说监狱伙食差,他想吃乳酪三明治却一直吃不到。法官真的去泰德的房间看了一下,说的确灯光很暗,允许泰德这几天去旁边的会议室看书。
看到法官如此重视他的言论,泰德洋洋得意。第一个证人(佛罗里达大学附近姐妹公寓室友)上场,她说她当日看到泰德杀完人从公寓离开了,语气笃定。一位公设律师盘问她:“你看到了泰德的眼睛吗?”“你看到了泰德的眉毛吗?”“你看到了泰德的嘴巴吗?”......
公设律师连连逼问,证人只能都以否定答案回应,气势渐衰,最后说她只是瞥到了泰德的身型,只持续几秒的时间。
无疑,这位律师的辩护能力是十分优秀的。但泰德突然对这位律师很不满意,要求他下场。律师在众目睽睽下愤而离席。
泰德心里怎么能接受任何人抢走他的风头呢?他才应该是那个绝对主角。他仿照刚才公设律师的盘问方法,亲自盘问起第二位证人:第一个到达案发现场的警察。
按照以往的案件审理流程,嫌疑犯怎可能自己盘问证人,但法庭确实给了他这个机会,多多少少也算网开一面了。
泰德问这位警察:“死者是什么姿态?死时什么表情?手脚怎么摆放?伤口是什么样子?”,警察无厌其烦一遍遍重复,每次答案都很明确,连法官都开始提醒泰德,你这些问题问过好几次了。这让泰德给陪审团的观感是:他不像在盘问,倒像是在通过警察的言辞追溯当时的杀人回忆,寻求快感。
泰德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高估了唇枪舌战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因为还有一项决定性的证据还未亮相。在庭审的中后期,一位来自迈阿密的牙科专家展示了泰德的齿模:泰德的牙齿形状独特,上门牙稍稍有点歪斜,门牙有几个特殊的棱角,和丽莎臀部的齿痕是完全吻合的。因此泰德有极高的可能是杀人真凶。
(牙科专家在庭上解释咬痕证据)
7月24日,在经过6个小时的讨论、审验超过100项证据后,法官和陪审团一致认为,泰德是杀死佛罗里达大学附近两个女孩的真凶,最终泰德以两项一级谋杀罪、三项谋杀未遂罪被判处死刑。
在庭审的最后,所有人起立聆听法官的最后发言,这时泰德已经有些站不住了,他的脸上也没有了笑容。法官真挚地对泰德说,“我与你毫无私人恩怨,只是对你个人感到可惜,你本可以走另一条路,成为法学的精英,拥有光明的未来,但很可惜没有。祝福你吧。”之后法官离去,泰德几乎在搀扶中离场。
曾经相信泰德的摩门教教友愤怒地将他逐出教会。而在泰德的身边,大概只剩下两个人还相信泰德是无辜的,一位是泰德的妈妈,一位是泰德的朋友卡罗尔·布恩。
上文曾提到过这位女士,她和泰德曾是同事关系,被他的魅力所倾倒,在泰德第二次越狱时提供给他500美元资金。她和泰德的妈妈接受采访时都表示,泰德是无辜的,她们要上诉。
(卡罗尔·布恩)
1979年11月,泰德谋杀12岁女孩金·利奇的案件开庭审理。泰德已经被判死刑了,这次庭审就是走个过场,但当场还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这次泰德依然是自己的律师,卡罗尔·布恩作为嫌疑人的品格证人被他盘问,庭上卡罗尔对泰德的人品充满溢美之词,说泰德给了她正面能量。
这时泰德突然问卡罗尔,你愿意嫁给我吗?卡罗尔回答,是的,我愿意。
当地法律规定,在法官在场的情况下,法庭上的婚姻也构成合法婚姻。所以从这一刻开始,两人正式结婚了。
这次庭审和上次相比,泰德的情绪明显失控,他试图用他和卡罗尔在庭上出演的这番“求婚闹剧”影响陪审团:我今天结婚,你们怎么能给我判个死刑呢?
可惜的是,如上个案件一样,泰德又被判了一个死刑。
之后泰德又被关回了监狱。在等待死刑的过程中,泰德和卡罗尔在监狱里“建了一个小家”。他和卡罗尔经常在囚犯室里发生关系,几乎无所顾忌,守卫都见怪不怪了。1981年,卡罗尔给泰德生了一个女儿。
(卡罗尔和泰德以及他们的女儿)
可能有的同学会注意到,他们的女儿已经这么大了,泰德竟然还活着。
没错,在等待死刑的期间,泰德想尽了各种办法,试图推迟或扭转这个既定的结局。
1984年,美国建立了全国暴力罪案中心,泰德作为“以身作则的先驱”,多次和警察一起探讨案件,还自主看书钻研,给警察抓住“绿河杀手”提供不少思路(绿河杀手加里·里奇韦,活跃于上世纪80年代,堪称美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连环杀手)。
泰德试图证明自己有用。警察也认可他是有用的,但这对他的死刑裁决毫无影响。
不过因受其他因素干扰,泰德的刑期被一推再推:最开始定于1986年3月4日,后推迟到7月2日、11月18日,然后又推迟到1988年。最后最高法院出面,将最终行刑日期确定在1989年1月24日,不予更改。
在死前三天,泰德使出杀手锏:他愿意承认之前犯下的所有罪案,只是信息庞杂,他需要时间整理。他称自己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如果他死了那很多谜团永远都解不开了。言外之意是警察你们现在让我死,是你们的损失。
他和警察最后一次会谈,认下了其他州的十余起案子,但只告诉警方一些细枝末节。最后警方告诉他:不想说就算了,我们也不在乎了。
泰德很少见地情绪低落起来。或许是知道死亡已成定局,泰德哭了。
(泰德落泪)
43岁人生的终结
泰德曾接受多位精神学家的检查,纽约大学医学院教授多萝西·刘易斯曾判断他有躁郁症,后又提出可能是分离性身份障碍(多重人格)。泰德的一位亲戚作证说,她亲眼见过泰德“突然像变了另一个人似的”。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他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泰德的确有不少典型特征:他有魅力,但没有内在的个性,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尤其是不会产生内疚或悔恨的情绪。
还有专家认为他是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夸大自尊心、过度渴望被钦佩。这种人会花很多时间做白日梦,梦想获得权力与成功,这与泰德也很相似,他从童年时期起就常常幻想自己以后能当总统,长大后也热衷于政治,乐于表现自己。
专家们的结论各不相同,但都基本集中于以上几种。
1980年泰德接受过一位记者的深度采访,他曾对童年回忆大谈特谈,创造了虚假的美好回忆,以证实他的童年与他杀人无关。
但不少专家都认为,两者是一定是相关的。泰德也承认过:父亲角色的缺席、真实身世被隐瞒、暴躁的祖父与软弱的祖母构成的畸形家庭等等,都是他犯错的“根源”。
泰德在临死前的几年,总是将他的错误怪在别人身上。他怪原生家庭的不幸,他怪酒精泛滥、媒体紧追、警察提供证据(泰德认为警察不应去找证据);怪社会不禁止色情和暴力内容,怪电影上播出“偷信用卡”的情节,刺激他去模仿;到最后,他甚至怪受害者,“...她们散发出一种脆弱性,脸上就写着'我害怕你',这不是在鼓励我伤害她们吗?”
(1989年1月23日,泰德(右)死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
泰德说的话真真假假,但我认为,其中色情影像的确对泰德的影响很大。
泰德很早就接触了色情视频,它们在泰德心中生根,融入他的幻想之中,直到他真正将这些幻想付之行动。几乎每一位受害者都被泰德强奸,一些女性的下体还被塞入异物。
不过,在每个青少年的成长中,他们都多多少少接触过色情视频。并不是色情视频本身煽动了泰德;而是爱幻想、反社会的泰德接触了色情视频后,变成了这个可憎的泰德·邦迪。
另外,初恋斯蒂芬妮甩掉泰德也对他影响颇深。
泰德杀死的女性年龄集中在20岁左右,普遍是长发白人女孩,长相和斯蒂芬妮高度相似。有人认为,泰德第二次越狱飞去了佛罗里达州,那里是斯蒂芬妮的老家,泰德过去就是想杀死斯蒂芬妮,只是当时斯蒂芬妮已经和家人搬到纽约了。于是泰德开始草率地杀人,希望早日被警方抓住。
但是,泰德之前已经重新追回了斯蒂芬妮并把她甩了,按理说心愿已了,为什么还需要寻找类似的女孩杀戮?
我个人认为,泰德最初是寻找替代品复仇,后来他的对抗对象已从斯蒂芬妮变成警察。他不断地挑战权威、从中汲取洋洋自得的自负感。这其实和他从小的自卑感也是分不开的(也可能是因自恋型人格障碍),他总是想当那个最重要的、最受瞩目的人。
以上是我对泰德心理浅析,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在泰德案发生之前,警方对“犯罪特写”还没有显著的认知,也没有“连环杀人犯”的概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除了泰德以外,美国还出现了几个著名的连环杀人犯,至此,警察渐渐对“连环杀人”有了认识,并针对此进行研究。
根据FBI对连环杀人狂的研究报告,连环杀人犯可能会有一些固定小习惯,这在泰德身上就得以验证。例如,泰德犯案前后习惯给他的车加油。除上文提到的卡伦案(滑雪度假地死者)中发现的加油单以外,警察后来又陆续发现了三张加油单,时间都卡在泰德杀人前后。
另外,一些资料显示,泰德对尸体会产生“战利品”般的快感。警方推测,泰德至少割下过12个受害人的头颅,把它们当成“战利品”带回家。警察在泰德女友家壁炉里找到过牙齿碎片,猜测泰德是把头颅割下来,在女友家焚烧掉。但是身体则会被抛在不同地方。
泰德分尸、抛尸的习惯也在不断变化。在早期,他会先利用花言巧语,将女孩骗到车上,在车里把女孩击晕,之后把她带到偏僻处(二级点,主要在此地实行强奸、杀人),杀了女孩后分尸。有时候他还会让女孩继续活几天,其中一位受害者在失踪后就活了7天。
泰德有时会直接在二级点分尸,并抛弃于此地,有时则会带着尸体去另一个偏僻的地方(三级点,即为偶尔的抛尸点)。二级点和三级点的距离不定,最远的一案中,两者距离达260公里。
一些资料显示,泰德也会将尸体带回家,在家分尸。这种可能性存在,但我猜测即使有,次数也不会太多。泰德很喜欢犹他州,就是因为抛尸方便,所以谨慎的他其实不太可能会在家中留下证据,毕竟外面天大地大,更便利安全。
在泰德犯案的早期三级点很固定:泰勒山。泰勒山位于西雅图郊外,就像泰德的“私人垃圾处理厂”,他至少在此地抛弃过6具尸体。尸体在山上会逐步腐烂,有小动物来啃食、并把碎骨带走,所以小动物间接变成了泰德的抛尸帮手,在初期带给警察很强的迷惑性。
泰勒山上,尸体碎片很难找全,大部分在已经变成了破碎的骸骨后才被找到,除了能证明死者身份,对案件侦破的用处已经不太大了。
一些女孩的尸体基本完整,没多久就被找到了;也有一些女孩的尸体最终都没找到,有时即使警察根据泰德提供的信息去找也一无所获。当然,泰德的话只能听信一半。
在泰德杀人的中后期,死者失踪地、二级点、三级点的距离会更近一些。例如卡伦案中,尸体发现地距离失踪地仅有5公里;12岁女孩金(湖城被杀害的初中生)最后在56公里外的养猪场被发现,比早期会近一些。二级点和三级点的界限在逐渐模糊,可能这也侧面证明,泰德的胆子越来越大了。直到最后几案,泰德已经变成“只追求数量”的攻击机器,肆无忌惮地闯入大学女生的住所、毫无顾忌地杀人。
或许是意识到死期将至,加入过教会、但从未真正信仰过神明的泰德在死前开始朗诵圣经。
1989年1月24日是泰德的死刑执行日。凌晨,监狱外的年轻人们成堆地聚集起来,他们放烟火、支烧烤架,欢歌载舞。有的人还制作了“泰德死刑”的衍生品:印有“烧死泰德”的短袖、电椅形状的徽章,他们沿街售卖,小赚一笔。
那时距离泰德第一次犯案已经过去15年,当时在监狱外的大学生们当时不过10岁,他们可能并不了解泰德,但也参与进了这一场死刑狂欢中。
凌晨五点,泰德吃完了最后一顿早餐:为死囚专供的牛排和鸡蛋。7点16分,泰德·邦迪在电椅上结束了他43年的一生。
泰德·邦迪是美国犯罪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为了抓捕他和同一时期的其他杀手,警方也逐渐探究出“犯罪特写”。如今,犯罪特写已经成为常用的刑事调查手段之一。泰德一生杀死这么多女性,而最后为他执行死刑的狱警,也是一位女性。
同一时间,监狱外数个烟花绽放。警长出门向大家示意,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人们追着承载泰德尸体的灵车,在马路上奔跑、欢歌,这普通的一天将永远不再普通。
参考资料:
纪录片《Conversations with a Killer: The Ted Bundy Tapes Season 1》
纪录片《Ted Bundy: Falling For A Killer Season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d_Bundy
https://criminalminds.fandom.com/wiki/Ted_Bundy
https://www.nytimes.com/1978/12/10/archives/allamerican-boy-on-trial-ted-bundy.html
https://www.phillyvoice.com/ted-bundy-garden-state-parkway-murders-new-jersey-ocean-city-christian-barth/
https://www.ojp.gov/ncjrs/virtual-library/abstracts/serial-killer-and-revelations-ted-bundy
https://www.alcatrazeast.com/crime-library/serial-killers/ted-bundy/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life/tv/2019/01/24/conversations-killer-ted-bundy-tapes-netflix-docuseries-revelations-what-we-learned/2655837002/
https://www.coloradoan.com/story/news/2019/02/07/ted-bundy-could-his-spree-have-ended-colorado/2731734002/
https://www.history.com/this-day-in-history/serial-killer-ted-bundy-strikes-again
https://www.abc.net.au/news/2019-02-01/ted-bundy-why-the-serial-killer-attracted-female-fans/10763676
https://www.cbsnews.com/news/ted-bundy-serial-killer-survivor-stori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p_gZN8H5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Di4UcP_gxM
https://www.netflix.com/hk/title/80226612
https://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20/11/ted-bundy-dorothy-lewis-documentary
https://people.com/crime/who-was-ted-bundy-a-look-at-the-serial-killers-trail-of-terror/
https://abcnews.go.com/US/timeline-ted-bundys-brutal-crimes/story?id=61077236
https://www.burlingtonfreepress.com/story/news/2019/04/29/ted-bundy-movie-extremely-wicked-mother-father-child-abuse/3616604002/
https://www.refinery29.com/en-us/2019/01/222447/how-was-ted-bundy-caught-arrested-story-netflix
https://www.goodhousekeeping.com/life/news/a47711/who-is-ted-bundy-serial-killer/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254991/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112005?from_voters_page=true
《Too Close to Ted Bundy》作者:Victoria Beale
《犯罪原因分析——以精神分析为视角》作者:湖北警官学院学报常谦,张三都
《犯罪心理画像在杀人案件侦查中的运用》作者:湖北警官学院学报张凯,马红平
《看守所设立犯罪人刻画机构刍议》作者:陈功
《变态杀人狂的邪恶真相》作者:顾建梅
《犯罪与变态的大脑》作者:杨书卷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心瞳瞳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版权归没药花园和创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我们
精选案件专辑 
关注后回复专辑名称 
连续阅读专辑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