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总能在热搜评论下看到这样的“请求”:
这要是拍成电影,我一定买票!
这要是拍成电视剧,我一定充VIP!
这不,它来了。
你们果然没有食言——
播出6期,热搜12次,相关话题破15亿,讨论量过10W+……
Sir不仅看到数据。
更看到数据背后,国片观众久违的兴奋与安慰。
这次,“流量”终于用对地方。
你好,先锋
一部纪录片,人民日报新媒体、微博和新世相联合出品。
6集,一集一人。
60分钟浓缩6份先锋人生。
刷屏不意外——
这6人,在各自领域默默耕耘,以偶然或必然的方式,成为红极一时的人物。
两位医生:
眼科医生陶勇,恶性伤医事件中被砍伤,左手神经受损,至今无法恢复到伤前水平。
感染科医生张文宏,2020年语出惊人(非贬义),不断洗刷热搜;
两位运动员:
打破黄种人纪录,7次冲进10秒俱乐部的百米飞人苏炳添;梅开二度助中国女足拿到东京奥运会入场券的足球小姐王霜。


两位“极限职业者”:
珠峰登山队长次落,海上搜救机长宋寅。
6人,曾经给无数人带来感动和安慰。
但感动和安慰,却很快淹没在随后而至的八卦等嘈杂声中。
多亏《你好,先锋》。
这些上了热搜又很快消失在热搜的英雄,才有机会留下自己的专属影像。

摘下标签。

以主角的身份。

以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人”的身份。
01
如此重量级国片,你们一定有很多好奇。

别急。
三个问题,Sir一层一层拆。

第一个问题,要拍什么?
这些人的事迹,说出来几乎家喻户晓,还有什么可拍?
首先,还原背景
每个人的开场,恍如大片。

海上,失火渔船,因为无法制动彻底沦为海浪傀儡,越飘越远。
甲板上,有三个等待救援的船员。
他们死死地盯着远处飞来的直升机,等待它再丢下一根救生绳。
彼时天空下着雨,光线很暗,直升飞机需要在短暂的时间里,悬停救人。

风急,机晃,人盼。

只有她,全程聚精会神,稳稳握紧手中的操控杆。

翻版《紧急救援》?
珠峰上,攒动的云朵,呼啸的山风。
一个个黄色的帐篷仿佛匍匐待发的士兵。
一群穿着登山服的人,神色紧张,如临大敌。
现代版《攀登者》?

跑道上。
起跑前,被拉紧的小腿肌,远处是裁判准备起枪的手势。
冲过终点,脸部的抽搐。
真实版《超越》?
都不是。
他们中,有些人或许已经成为银幕原型,或许正在成为创作者的蓝本。
但《你好,先锋》并非传统意义的“大片”。
——比“大片”更直接,更尖锐,更不加伪饰。
还原背景,为了拉近距离,增强临场感。

背景里那个人,才是主角。
当时ta在想什么?

高兴什么?
怕什么?
……

《你好,先锋》试图用摄影机捕捉这6张不凡的面孔下,平凡的流露。
震撼,不仅来自大片般的视觉冲击。
更是动人心魄的四个字——
真人真事。
以及,对“真人真事”的零距离凝视。

02
第二个问题,“先锋”怎么解?
最笨的办法,拆开来读:领先+锋利。
看这六位就知道,他们生来普通,也始终平凡。
而先锋之处,不过是他们在某个时刻,比普通人多迈过了一步。

陶勇,迈过痛苦。
有时候希望比光明更重要
王霜,迈过质疑。
什么也没想
就是抱着球

走到了点球点上
证明给大家看
我王霜,就是王霜
苏炳添,迈过心魔。
我们不是过了28岁就跑不动了

就看你想不想跑
搜救队长宋寅,迈过恐惧。
紧急的时候
越要把自己的心沉下来
还有张文宏。
回想新冠,Sir依然心有余悸。
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蔓延速度最快、涉及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发传染病,我们付出了惨痛代价。
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发,除钟南山外,另一个持续不断更新真实情况的医生是他。
从他嘴里蹦出来的消息,直爽又中听。
大众为疫情慌乱初期,亲身演讲为大家科普传染病。
华山医院的医生在一线奋战数日后,无人替换,他一声令下。
“党员先上”。
全国大范围隔离居家后半程,大家都蠢蠢欲动。
他一句话让你我继续安静——
闷死病毒:
安心在家,其实是在和病毒作战。

一年时间里,张文宏每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肉眼可见的憔悴和疲惫,黑眼圈也越来越重。
疫情期间,张文宏停了3个月的门诊和查房,住在集中治疗点,楼下就是指挥部。
“醒着就做事,累了就睡觉。”
《你好,先锋》既是回望,也是一次“热搜后续”:
飓风来时,我们无法感知他当时扛下多少压力。
飓风过后,我们更难以感受,他心中积压多少困惑与郁结。
第4集里的他,黑眼圈还是有点重,眉头总是紧着。
如今虽然疫情常态化,确诊数字稳住,可他眼前依然堆满了事。
1、重开门诊,重新查房。
2、教学,带学生。
3、各种讲座和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的组建和对接。
4、完善基层感染科的应对体系。
……

谁都没办法不揪心:
坐在沙发上发呆,是张文宏最奢侈的一个动作。
成为标杆后,依旧是琐碎但不得不面对的日常。
这些日常,最终又指向哪里?
片中一个细节:
疫情后,他回了一次家乡浙江瑞安。
吃到馋了好多年的砂锅,回到曾经的校园走廊、操场。

最重要,他隐约从回忆中坚定了答案。
抬头望去——

“甄综术艺,以应时需”。(瑞安中学校训)
这便是张文宏的“先锋”所在。

他成为标杆。

并非迈过“平凡”,而是迈过对“平凡的不甘”。
03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纪录片?
众所周知,纪录片普遍噱头少,流量低。
再加上《你好,先锋》的主旋律色彩。

主旋律+纪录片……

是不是一听就觉得沉闷,觉得不好看?

别误会,Sir不反感主旋律。

Sir反感的是僵硬、刻板、千篇一律的主旋律
正如曾经的“主旋律大片”。
假大空,喊口号。
可当它经过与现实主义的融合实验,弱化空洞的宏大叙事,转而去刻画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

以撤侨为背景的《红海行动》,以初代珠峰攀登队为原型的《攀登者》,以四川航空改编的《中国机长》,还有,去年的抗疫剧《在一起》……
成绩,口碑,你们都看到。
仅此而已吗?
Sir觉得不会。


《你好,先锋》作为纪录片,也是主旋律作品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先锋”。
冲击程度绝不输以上列举的作品。
举几个例子。
女飞行员宋寅。
曾在《紧急救援》上映前期刷了一波屏。

原型和辛芷蕾站一起,也没输。
无关外貌,而是举手投足:
短发利落,笑容大方,身量笔直。
她有什么特别,能被拍成电影?
身为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搜救机长,她至今安全飞行3160小时,执行救援任283起,参与救出222个人
她有多牛,值得让我们敬佩?

未知状态下,救援飞机飞行员的危险概率,是宇航员的5倍轰炸机飞行员的10倍民航飞机飞行员的54倍
回忆电影里那次惊险救援,宋寅脱口而出。
再神奇的编剧,也难写出这样的“金句”:
“我没有想过做一个独立的女性,我想做的是一个独立的人。我觉得我首先要成为自己,才能够是遇险者的希望。”
还有,百米运动员苏炳添。
29岁,还能跑出本人甚至国内最好成绩9秒91,把中国百米成绩拉入新里程。
29岁,是短跑运动员快退役的年纪。
怎么做到的?
体育迷应该还记得那个镜头:
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百米半决赛,他起跑后20米内领先了博尔特,一度打乱闪电阵脚。


△ 牙买加闪电还在终点瞅了一眼隔壁赛道的小苏
尽管还是输,但这20米让苏炳添相信,有机会。

苏炳添不奢望创造奇迹,但他想“计算奇迹
他和教练兰迪·亨廷顿一起,分析每一次起跑,分析每一次落地点脚发力是否最科学,最省力。
再刻苦的演员,也难“演”出这毫厘之差。

以及,眼科医生陶勇。
镜头里,他安慰着一位母亲。
这位母亲看向不远处的儿子;
又握起那只为她儿子做过手术,至今还缠着纱布的手。
失声痛哭。
“还疼吗?”
陶勇只是继续安慰,露出微笑。
再牛的导演,也不敢轻易刻画一个如此复杂的人物:

“我救助的是患者,伤害我的也是患者。褒奖我的是患者,诋毁我的还是患者。”
这便是《你好,先锋》的震撼之处。

——未经提炼,略显粗糙,毫无防备的真实。
这也是我们需要《你好,先锋》的原因。
它并非让我们像在刷热搜一样瞻仰英雄事迹,把他们的牺牲与奉献制成教条与口号。
真实背后。
自有人性之间的相互感染。
个体与个体的隔空击掌。
正如Sir看完全片后,始终忘不了一个画面。

片中自称“只是一个小主任”的张文宏,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原来他曾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
也是个起早贪黑,天天喊穷的“打工人”;
也有“不切实际”的梦想,从小镇挤进大城市;
也会在而立之年,为养家糊口而烦恼;
最后,也差点顶不住压力,想要转行。
而现在,他也没比我们好多少。
事情一多,身体一疲。
他也会在开会时“开小差”,偷偷“钓鱼”。
然后马不停蹄——
接诊,查床,赶下一场会议……
Sir以为纪录片会止于体现张文宏的辛劳与担当。

错了。
画面一切,张文宏面向镜头。
笃定地对自己鞭策:
“你永远不知道,社会下一步会让你多做一点什么。”
会心一笑。

果然,张文宏不会讲半句“大话”。

这大概才是“先锋”二字,最微小,也最扎实的落点。
先己一步,自成利锋。
铺垫过后,正片开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莫妮卡住了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