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精算视觉」的 第359篇 原创文章
导读:抄底不是投机,而是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
2月18日,在A股3700点左右的时候,我写了篇文章(《“一夜暴富”的浮躁心态,正在摧毁我们的投资价值观》去提示投资风险,告诫大家不要盲目追高
当时,评论区就有很多人喷我“引发恐慌、庸人自扰”——
“全球央行都在放水,不把钱投到股市里,难道放在银行里贬值吗?”
那种感觉仿佛就是,我在阻止大家“发家致富”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面,股市便开始“一泻千里”,大A股直接跌去了今年以来的所有涨幅,股民和基民们一片哀嚎遍野。
不过,即便是“损失惨重”,很多人仍旧“心存幻想”
这种心态像极了人们在赌场中输红了眼,心有不甘,于是哪怕是借钱,也要加大筹码,将输掉的钱一次性赚回来,重回人生巅峰。
他们管这种操作,叫做“抄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天,很多人都在讨论“抄底”。
打开各种炒股软件,大家都在问:“市场到底部了吗?可以抄底了吗?”
你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想,他们会拿巴菲特的经典名言来回应:
“人们贪婪的时候我恐惧,人们恐惧的时候我贪婪。现在人们都在恐惧,因此我觉得是时候贪婪了。”
听到这种推论,我只能笑而不语。
只是听过投资大神的只言片语,就觉得自己掌握了投资的精髓,这种勇气,恐怕也只有梁静茹能给了。
要我说,很多人对于“抄底”好像有一种误解。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抄底”就是把股市暴跌当做机会,然后在低位买入,在高位卖出,好在短期内赚取丰厚的收益。
这个逻辑,是不是仍旧有点“投机”的感觉?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带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去做投资的人,很少能够沉得住气,等到真正可以“抄底”的机会——
要么就是在股市疯狂上涨的时候心痒痒,索性冲进股市,然后遭遇“滑铁卢”;
要么就是在股市稍微出现回调的时候匆匆入场,却发现自己“抄在半山腰”。
实际上,“抄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人这一辈子,也未必能够等到几次“抄底”的机会。
虽然回头去看,每个人都能在股市的曲线中找到抄底的“绝佳位置”,但是当我们置身其中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够冷静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出理性的判断呢?
更何况,就算市场真的到了人人都已经认可的“底部”,大部分人也没有可以进场抄底的“资本”。
因为,不是任何资产,都可以用来抄底
只有那些流动性好、可以灵活变现的资产,才能够在“抄底”中发挥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金融资产可以并且适合用来抄底呢?
金融资产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权益类、固收类和现金类
每一类资产都有其对应的属性,也会在不同的市场周期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先来说说权益类资产
权益类资产就是指拥有资产所有权,但是投资收益并不固定的资产类别,比方说股票、股票型基金、房地产等。
权益类资产最大的特点就是,资产价值会伴随投资者的主观情绪出现大幅波动,因此在股灾的恐慌情绪中,投资者大多会抛售自己持有的权益类资产,导致权益类资产的价值出现暴跌。
而且,权益类资产的流动性通常不太好
虽然大多数权益类资产可以临时变现,但是在变现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亏损。
因此,权益类资产是我们抄底的“目标资产”,肯定不能被用来抄底。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我们持有的权益类资产越多,可能遭受的潜在损失就越大。
再来说说固收类资产
固收类资产就是各类债券等到期还本付息型产品。
这类资产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在到期时资产没有逾期或违约,投资的收益就是固定的。
投资固收类资产,主要看资产的信用评级,因为信用评级代表了这类资产在到期时发生逾期或违约的概率。
在金融危机当中,信用不佳、风险等级较高的固收类资产会直接逾期或违约,令投资者颗粒无收,甚至亏损本金。
不过,也有一些安全性较好的固收类资产,可以变现卖出,或者通过质押换出流动性,来抄底权益类资产。
比方说,保单贷款就可以提供等于保单现金价值80%的流动资金,这在金融危机当中就是一笔宝贵的流动性
最后来说说现金类资产
现金类资产就是现金、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流动性较佳的资产。
毫无疑问,现金类资产属于抄底的最佳工具,因为在金融危机中,现金资产几乎可以“购买一切
但问题是,由于我们不知道金融危机究竟何时会发生,因此长期配置过多的现金类资产,也会导致资产整体的收益率偏低。
很多人从2018年就在等金融危机,但是等到今天,如果一直持有现金,就相当于损失了若干年的投资收益。
那么,哪类资产才是最适合用来抄底的呢?
如果你觉得自己对金融市场的判断很敏锐,认定金融危机马上就会爆发,那么更多地持有现金类资产,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但是,如果你也不确定金融危机是否会在一年以内到来,并且你也不想损失货币的时间价值,那么对于一名普通的投资者来说,我个人认为,购买一些现金价值较高、回本较快、长线收益还算不错的储蓄型保险(比如增额终身寿险),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类产品的年化复利投资收益率在3%~3.5%之间,收益稳定无波动,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因为有银保监会严格监管),可以提供相当于80%保单现金价值的保单贷款,为我们的“抄底”提供灵活资金。
除此之外,如果有其他适合抄底的资产配置方式,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
说到3%~3.5%的收益率,不少朋友可能会嗤之以鼻,觉得这点收益连通货膨胀都抵御不了。
不过,储蓄型保险的优势,从来都不是赢在收益,而是胜在它的安全、稳定、长期和流动性好
忽略了其他几个维度来看收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不清楚这个收益是保证的还是预期的,也不了解这个收益率究竟能够持续几年。
有些朋友为了所谓的“抵御通胀”而选择了一些高预期收益的投资项目,结果是什么呢?是不是有不少都违约了、爆雷了?
有些朋友去年投资基金赚了30%以上还不放手,想今年再赚个30%,结果是什么呢?是不是最近跌得脸都绿了
最后算下来,一通操作,最后可能还真不如买份3%的储蓄型保险。
而在买了储蓄型保险之后,如果我们真的“有幸”遇到金融危机,用保单贷款来“抄个底”,就有很大概率会获得远高于我们投资预期的回报
当然,也有朋友会说,保险产品的早期现金价值很低,哪能像你说的那样用来抄底呢?
的确,很多储蓄型保险在缴费期内的现金价值,一般都不会比本金高。
但是,保单的现金价值高不高,还是要看具体产品。
首年现金价值是保费90%以上的趸交型产品还是有很多的,更何况还有一些产品可以动用万能账户来进行保费的预缴
而且,用保险产品来做资产配置,本身也不应该是一种短期逐利的心态,而是看重价值的长期积累。
我相信,在若干年前就已经开始买储蓄型保险的朋友,如今在保单中已经有不低的现金价值。
而我们今天购买的保单,就算无法“足额”赶上这一次的抄底,也仍旧有机会去赶上下一次的抄底。
未雨绸缪,提前备粮,不正是我们对待“抄底”应该有的心态吗?
那么,下一轮的金融危机什么时候才会来呢?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往后?
这个问题,绝对不会有任何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我们能说的,
就是
今天距离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13年,根据经济的周期理论,
在接下来几年中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绝对不低

我们能做的,就是为未来不知道哪一天会到来的“抄底机会”,做好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足够保守、谨慎、沉稳,哪怕外界环境再嘈杂,追高的情绪再疯狂,我们都不应该为之所动。
我们所坚持的“长期主义”,不是永远都不会有回报,而是我们放弃了短期的利益,去追求更稳健、安全的长期回报。
这个世界会给谨慎的人予以奖励
对于谨慎的投资者而言,我们在一般的投资环境中未必能赚得高昂的超额回报,但是谨慎却能令我们确保自己的资产不会因为激进的投资行为而大幅亏损。
虽然等待的过程很漫长,而一旦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没错,抄底的机会,就是资本市场对谨慎投资者最好的奖励。
愿各位谨慎的投资者,在这个疯狂的资本市场中,也能获得应有的回报。
想了解更多前沿的保险市场资讯吗?
欢迎加入我们的星球——
(已有超过2,210人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