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船高的科研考核制背后

最近网络中都在议论目前高校和研究所现行的人事预聘制到底合理不合理?这个效仿欧美科研机构的人才挑选办法,在饶毅眼中预聘制已经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迄今最佳的、行之有效的教师人事制度!那么其中的差异和痛点在哪里?就像国内一名青椒说的一样,对于考核制度没有任何的看法,毕竟在欧美国家,被高校和科研机构淘汰的科研人员也有很多,只是对考核制定的目标是否合理存在异议,科研创新并不容易,然而大部分高校都是以数量为考核依据,大部分考核任务都是十几年前可以聘教授,甚至是帽子人才的标准。那么科研考核为何会水涨船高?首先是国内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其次就是学术惩罚力度不够,学术不端的行为盛行,在利益的驱使下,滋生了大量“聪明式”的科研人员,通过一稿多投甚至学术造假来发表论文,特别是一稿多投,属于擦边球,不属于学术造假,但是别人一稿多投,你不投,那么你的学生就毕不了业,你的科研论文就会比别人少,这也是国内科研灌水论文滋生,高校科研考核水涨船高的重要原因。

施一公的担心

施一公作为和饶毅同一时期回国的海归高端人才,他们都曾是美国名校的终身正教授,都具备优良的学术道德风范,因此两人也经常会被网络攻击,具有北京大学人文气息的饶毅以敢说闻名,被攻击可以理解,但是低调的施一公,却是因为学术水平高,发表大量CNS论文引争议,甚至自己的学生颜宁也会被攻击成只会用冷冻电镜的科研操作工,属于拿CNS论文灌水的科研学者。然而对于国内这种一稿多投、甚至学术造假的科研论文灌水行为,施一公曾在政协会短短5分钟的发言内提及3次担心,指出虽然中国目前的科研论文和专利成为全球第一,但是论文水平低质,专利的单项价值更是严重的缩水。其中背后的原因都是缺乏严格规范的学术审核制度,为发论文而发的一稿多投灌水论文泛滥,无效低质专利充数严重。

科研代表作制度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一稿多投其实更多的是无奈,一方面是考核的压力,更多的是大部分高校为了提升学术数据,要求在读研究生必须有SCI论文才能毕业。因此为了顺利送走毕业生,各种一稿多投的水论文现象屡见不鲜,一稿多投属于比较有良知的学术不端,很多人是被无奈的压力所逼迫,毕竟还有大量为了毕业和升职称而造假买卖论文的人群,因此清华大学早在2019年就率先改革,不再要求在读博士研究生有发表SCI论文的要求。国家也发现了中国科研的发展弊端,因此才会推出"破四唯"的政策,山东省也出台了科研代表作制度:申请科研重大项目,代表作不超过5篇,普通科研项目,科研代表作不超过3篇!
目前国内对学术不端行为,都是以惩罚学生为主,对于相关导师的惩罚力度很轻,这也是国内学术不端风气盛行的原因之一,国内一些课题组非常的庞大,通讯导师基本属于名义上的导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实验动态,很多时候都是科研造假被曝光后,才想着去补救,毕竟国内一些已经成名的科研大牛,不会轻易用造假数据来提升身价,属于得不偿失,但是国内不规范的科研署名制度,让一些科研大牛也难免陷入学术丑闻之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