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语言学的书,学到一对概念 —— 「外向世界」 vs 「内向世界」。
什么意思呢?举例,比如A对B说“看,猫!”,此时如果身边真的有一只猫,这个描述就会有外向世界的明确“指向”,就是这只猫。
但同时,A所说的“猫”,可以并不是代表那只猫,它可以是猫1、猫2、猫3....,是抽象概念的“所有猫” —— 这就是我们内向世界的表述。
可以看见,外向世界描述客观的存在,而内向世界则是人根据外向世界映射而来的抽象意识。在内向世界中,一切有客体、无客体的都可以存在,全看自我大脑的探索能力。
看到这里、想到这里,我就不经想起来自己曾经写过的一篇内容,背后似乎拥有一种共同的逻辑。今天推荐大家回看,希望这类思考内容对大家的心智成长有所帮助:

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在探索客观规律
不论你是哪种人,你想做什么,我们都需要对客观规律进行理解,然后利用规律、符合规律去取得自己想要的。
那何谓两个方向?
大致可以理解为: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或角度去看事情,进而帮我们更好的理解规律、解决问题。
1.0 第一个方向是:「向外探索」
向外,意思是自身之外,目的就是认识世界。所以你也可以叫它“探索世界的底层逻辑”。
向外探索的观念假设,这个世界(宇宙)存在了N条决定一切的法则,而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
①没有超出它的范围 
②如果想做的更好,就得拟合它。
1.1 规律的抽象层次
宇宙法则.....听上去像是“万有引力”?或什么“超对称理论”这样的深奥理论吧?
它们只是其中比较底层的、高级的规律。引致的具体现象可能是多元宇宙这种复杂的理论,也可能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苹果落地砸到人”这样的现象。
这些客观规律之间,是有梯度级别的。有的高度抽象,有的则非常具体。
一般来说,越抽象越本质,比如物理公式。
为了方便理解,我建议可以把所有规律可以按照“抽象程度0-10”打分。
用一些经典的纪录片来举例吧:
许多底层物理规律的抽象程度可能是8-10分的程度。
我非常推荐一个纪录片叫《粒子狂热》,讲述希格斯玻色子是怎么被验证、发现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它的抽象等级非常高,接近与探索宇宙基本法则了。
而有一部叫做《算法-现代生活的秘密规则》的BBC纪录片,则简单易懂,因为它讲的各种计算机算法,以及怎么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属于中等抽象级别的客观规律,可能只有5-6分。
如果你去看一部关于饮食减肥方法论的纪录片,找到如何吃东西最健康,那么这个东西的抽象层级可能就是2-3分,每个人都可以看懂并应用。
这些越具象的规律并非比抽象的更加低级,而是更加偏向于某个具体领域的运用,指导的范围更狭小。
1.2 从我们身边找规律
接下来,如果沿着那些高维规律往下递推,可能就会衍生到生态规律气候规律(为什么有梅雨季?),再到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为什么会股灾?)
到达微观后,可以是一件件具体的任务(Jobs),可以是为什么会肥胖、如何赢得一盘游戏,以及为什么你和你女朋友总是吵架的规律性现象。
你注意到这里的“为什么”了吧:
我认为“为什么(WHY)”是最伟大的问题,因为不断地问why是一种探寻客观规律、迫近客观规律的过程。只要这样去迫近,任何现象总能找到其规律。
说回我们熟悉的商业营销领域,我们不断能把广告做好是因为符合心智规律,能把初创品牌做大是因为符合市场规律:
还记得数月前,与一位增长飞快的运动服饰品牌创始人聊天,我请教她是怎么0-1的。
她与我分享了当下KOL投放的一些经验:在没有识别工具之前,他们人工识别的准确率极低,投放的ROI只能在1的边缘上下徘徊。慢慢的,依靠着人工实验+自己的产品素质过硬,他们越来越顺手,渡过了早期的0-1。这里的规律似乎就可以抽象成:产品差异 + 精准投放。(背后人的因素很大)
而她们现在到达了5这个阶段,她就在咨询我关于如何通过emotional branding帮品牌上一个台阶的问题。其实这时,复杂因素陡然放大,除了产品好、KOL投放ROI高,她们需要能打动认知留下记忆的message,需要大规模投放,或者是所谓能突破圈层的好创意。我给她的建议偏向于回到实用价值的信息,但用情感和创意的方式表达。
因为我总结的规律是:一个实际上还没有reach更多潜在群体的品牌,过早做价值观营销太早了。这种总结,来自许多假大空的概念和社交传播战役,我们做得多了,知道哪些没用。
你看,营销行业比较容易出现人为经验为主的规律。它的抽象层级不高,可能只有3分,但是对实践的指导也越具体可行。
总而言之,我们生存的小圈子、社会以及宇宙,正是由一条条本身互相影响和递进的规律规则着的。借用数据化的思考,我们的一切行为,例如一次加入购物车的行为、路边一颗砂砾的滚动,都可以被某种程度数据化。就像是记录游戏数值一样,可以被记录下来,进而进行研究、对比、预测下一步。
向外探索,认识世界。这个方向与许多理论都不冲突。
比如你依然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圈、专注于哪里;
你依然要脚踏实地,接地气的做事情;
它只是帮我们养成一个习惯:“我们其实可以凡事都问为什么,进而刨根问底的提升抽象层次,更宏观的看待世界对我们的影响”。
2.0 第二个方向是:「向内探索」
向内探索的目的,我认为就是“认识大脑”。这不仅仅是那句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有局限,我们要做的是认识普遍人性。
其实向内与向外探索是完全分不开,因为:“你看在我文字的当下,是带有主观性的。”
这种主观性在任何情况下不会消失,只会增强或减弱。评价这种主观性的标准也多种多样,没有一个简单的“好”or“不好”。这种主观性既然100%不可避免,就导致了被误导与蒙蔽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在科学方法中,人类想出了类似“双盲实验”的方法去解决“实验参与者本身带有主观偏见”这个问题:
2.1 那么具体探索啥呢?
我认为是探索「人们大脑 输入、处理、输出的方式」
输入→处理→输出,实际上是现代脑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简化,实际上这个过程很复杂,比如它更可能是接近下图这样的:
再具体点,我们是去探索这个过程中的弱点和盲点。
人性的弱点,虽然表现各种非理性行为上,但本质上还是来自认知层面的误区,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大脑的构造决定的。
比如,相信很多朋友有听说过三脑理论了:
这个理论由神经科学家Paul Maclean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肯定不完美,但已经足够有启发。
我们的大脑不是被上帝或谁设置成这样,而是一步步进化而来,所以一些原始大脑的优良传统也被保留了下来:比如遇到危险,爬虫脑会启动生存系统,帮我们迅速判断要不要逃跑。
比如遇到异性,杏仁核会启动情绪系统,帮我们产生各种情绪。而且一般来说,这种情绪要么是正向要么是负向的,不存在中间地带 —— 这也使得为什么我们容易出现误判。
总体来说,能让我们跟动物区别开来的最大差异在我们的外脑部分。但有违常识的是,我们的大脑极少启动这个部分,用理性去帮我们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分析怎么解决。
人性的弱点主要是一种人类认知方式上的缺陷,而认知的盲点,是指我们天生所知有限。
Ray dalio大概说过:“我们不知道的远比我们知道的多。而相比你所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也重要的多。”
同样,巴菲特也提出了能力圈的概念,要求人们在能力圈内投资:
芒格说多元思维模型就那么几百条,也不多,但他也承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种方式。换言之,不是所有人都能搞得定那些深奥规律的。
所以,在我们漫漫人生旅途中,发现自己有所不知,并且真心请教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必然发生的。
可惜,这并不是简单的事儿。而且智者们发现,越是聪明和认知能力强的人,越容易在这点上栽跟头。
其实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人性弱点 —— 当你带上我们的情绪和自我,谦逊将远去。
2.2 找不同领域的规律
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这几年商业领域最为追捧的大师们,包括芒格、巴菲特、ray dalio等等全都是金融投资圈的大佬.....是不是他们这个圈子里有智慧之人的密度特别高?还是说就他们特别会总结规律?
其实还真是这样,这正是我想借此分享的一个可能的认知误区:
理性的读者一定很崇拜这些理性圣人(我其实叫他们机器人),但他们的原则、法则、规律不仅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有的时候会让你陷入思考而不是行动
为什么?
因为金融投资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站在对抗人性第一线,而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一次次决策,和背后的计算分析工作。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 —— 总结市场和人性规律。
换句话说,Steve jobs是不会总结出这些规律原则的,但这不妨碍类似的创造者,创造出了一样了不起、甚至更了不起的社会价值。
所以合理利用某些领域智者的原则,不要陷入纯粹思考的误区。
也可以说,向内探索不是在那里抱着头冥思苦想,自怨自艾或者沾沾自喜。好的做法可能是继续前进,观察、记录、改进。
3.0 做个小总结吧:
向内探索、自我认知的程度,会非常影响我们向外探索的收益值。
反过来,向外探索的程度,也会是每一次向内探索的反馈器。
今年最喜爱的一句话来自山本耀司: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向外探索是一个照镜子的过程。
我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这个过程始终在运用我们的认知能力,这个过程越丰富,每个人自然也更有机会看到真实的自己,不断进化。
我相信,始终从这两个方向去找规律,会成为我的人生乐趣。

怡叔的知识星球上线了。打算分享一些还没有形成长文、日常的思考洞察。更新频率,不是很固定,但你可以向我提问了,欢迎谨慎考虑后关注: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