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深圳率先开启了二手房指导价模式,为全市3000多个小区制定了二手房指导价,这招一出,彻底改变了深圳楼市的运行规则。在此之后,深圳市面上的所有房产中介在推销房屋时,价格只能小于等于指导价,如果高于官方给出的指导价,则不可以公开挂出,但可以私下成交。
现在很多当地的房产中介在挂牌房源时都不写出房源的挂牌价格,而只是把房源的其他信息写出,或者最多加一个小字体的官方指导总价在旁边。除了深圳以外,其他很多热点城市也开始跟进,二手房指导价呼之欲出,有些是针对学区房,有些则是类似深圳这种大范围的指导价。
另外一件看上去和二手房指导价没什么联系的事,就是近期不少短视频平台上的炫富内容遭到清理。只要是对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稍有了解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些平台上有很多房产、汽车、微商等领域博主喜欢发炫富视频来吸引流量,其中很大一部分炫富并不是分享自己的实际生活,而是商业编造。总之未来无论是真炫富还是假炫富,都将受到严格的限制。
网络炫富行为遭到批评
二手房指导价的诞生是为了落实房住不炒的楼市主基调,压低存量房产市场的流通量并主动降低二手房买家可以动用的杠杆空间;而限制短视频炫富则是为了打击奢靡之风。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在我看来,它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让相对不富裕的普通群体心理感到舒服了。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更多地照顾了屌丝的感受。
让大多数人不知道房价的实际成交价到底是多少、也无法在短视频上看到富人(不管是真富人还是假富人)的生活细节...这两件看上去不相关的事在各自落实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实现了这一点相同的功能。
先说说房价。在如今的大城市,房价已经成了每一个年轻人最敏感的话题,现在热点城市的80后、90后饭局,只要是说到房价,那这个话题可能就没完没了,因为每一个买过房或想买房的人都会有很深的感触。而各个小区楼下中介不断滚动放出的那些每平米单价10万+甚至20万+的房子、那些比过去一年增值500万甚至1000万+、两年翻倍、四年三倍的房子又会让多少人受到刺激?与其这样,倒不如只让买卖双方知道真实的成交价,其他人都不要看到的好。从这个角度看,这是指导价带来的一个附属功能。
据说是在指导价出台之前,深圳高层住宅二手房单价之最的小区
那么一线城市大多数人的收入是怎样的呢?我们还是以最爱搞钱、经济增速最快的深圳作为案例,2020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4878元(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来自由使用的收入,即一个人所有收入的税后净得),这样看来,人人都爱搞钱的深圳,收入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这背后是因为大城市的就业不止是那些创业成功的老板和那些来自计算机和金融行业的高薪员工,还有很多制造业的厂工厂妹、外卖和快递小哥,以及从事体力劳动的众多职业。根据《深圳统计年鉴2019》提供的数据,在2018年末,深圳共有1050.25万人就业,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从业者为53万人(这部分算是IT行业),金融业20万人,两者之和也只有73万人,占深圳市总就业比重只有6.9%。
我们看看外卖小哥,他们跑一单平均大概赚个五六元,所以如果他们要买一平米单价10万房子要跑两万单;如果每平米的单价是20万,要跑四万单,而且在过去这些年,房价的涨幅比这些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增幅要快很多。互联网的普及不仅让普通人知道了富人有多富,也让普通人有了更多和头部富人在一起的时间和空间。尽管对于来自农村或小城的务工人员来说,来到大城市后收入高于老家,但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透明化,也对他们的幸福带来了打击。
再看短视频,短视频这种信息载体在视觉上给读者带来的冲击和信息密度是之前的文字和图片远远无法比拟的,短视频上各种奢靡之风、各种岁月静好、各种游艇马术高尔夫,想象一下,无数996加班后的年轻人看到这些内容,你让他们知道自己一年的工资都不如其他人一天花的多,结果只会是两个:1他们感觉自己的奋斗没什么意义、2他们开始产生怨气,觉得不公平。
有人说“我炫富是我的自由”、“我爱花多少钱买房也是我的自由”,话这么说是没错,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自由是建立在另一批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平衡之上的。如果我也是一个管理者,我肯定也会尽量让普通人不要看到有钱人到底有多么有钱、不希望他们看到有钱人来钱有多快、也不想让他们知道有钱人生活有多舒服。
郑爽之前日进200多万的片酬引发全网轰动,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大多数人对于流量明星赚钱有多快多容易根本没有任何概念,所以在知道郑爽的真实收入之后,就被落差感打击到怀疑人生。郑爽肯定不只是个例,所有的流量明星的收入和她应该都在一个数量级的水平上。而娱乐圈还只是无数行业中的一个小众行业,只因为娱乐圈曝光度远大于其他行业,我们才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一窥究竟。如果所有行业高收入者的真实情况都给我们一览无余,是会打击到更多人怀疑人生的。
如果没有互联网,这些信息是不会那么容易被人知道的,或者说绝大多数普通人永远都不会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超过十四亿、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发展并不均衡,如果我们单独看北上广深杭这些头部城市,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产业类别、收入水平、市民的消费和享乐都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如果看广大内陆地区的县城和农村,当然还处在发展中阶段。
互联网的存在让这两个场景折叠到了一起,无论是天文数字级的豪宅成交价、还是短视频里奢靡成风的生活细节,都是折叠中最刺眼的部分之一,这会让很多人产生一种落差,他们可能不好意思说出来,但这种落差会深深地影响他们,甚至改变他们勤劳工作的斗志。
另外,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全国网民数量已经接近十亿,尽管中国的高学历人口占比正在快速提升(根据七普数据,中国人的大学生比例从2010年到2020年几乎翻倍),但由于互联网下沉的速度更快,这导致中国网民的平均素质明显下降。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会有很多人无法理性面对这些差距(无论这导致这差距的原因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这当然是一件不好的事。
中国网民学历比例 2000-2020
贫富差距是一个世界各地自古以来都存在的社会现象,没有差距反而是不正常的,但一旦差距很大,那就是有风险的。
经历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几乎所有中国人的生活质量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提升的幅度各有不同。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中国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句蕴含大智慧的话;而先富带动后富,又是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做出的长期展望。面向未来,要实现这一目标,财税领域的改革方向也是明确的:提高直接税比例、并且增加对资本利得和资产持有过程中的税收。
就在5月11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财政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的负责同志在京主持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及部分专家学者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是一个信号,外界猜测波及存量房的房产税(而不是上海重庆那种轻度试点)或许不久后就会在个别热点城市上线。
回到文章标题,二手房指导价和打击短视频炫富的这个共同点只是我开的一个脑洞,仅仅是作为今天主题的一个引子。但我们的社会应该思考怎样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怎样增加中低收入者的获得感,我们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中又怎样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左右都是相对概念,在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取各自之精华、去各自之糟粕,既要保护富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又要维护广大普通劳动者的权益;既要让企业家在市场中发挥自己的商业本领,又要改进分配机制以缩小贫富差距。只有这样,各个阶层的人才能更有安全感和获得感。
欢迎点在看、转发朋友圈、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