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 | 《扬名立万》剧照
关注日常生活中被默认为常态的问题,往往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认知,比如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权力是如何让人变坏的?
关于这个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你认可这个基本假设吗?日常生活中,哪些权力让你做了你本不愿意做的事?
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对权力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东西有更深的思考。
在任何存在结构的社群,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或者像鲁滨逊与星期五这样的经济体中,权力都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货」,其地位与市场中的货币相当。
然而,人们似乎不太愿意公开谈论权力,讨论如何获得权力、使用权力,其中的心得与体会通常只会「私相授受」,如「传子不传外」般神秘。究其根本,是因为在朴素的世人和高洁之士看来,虽然权力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其获得与维系,不免与贪腐、厚黑、残忍、冷酷这样一些特质挂起钩来。
因此,在商业社会或商学圈里,人们津津乐道海市蜃楼般美丽的「领导力」,而不是直言不讳地谈论权力。其实,正如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教授德博拉·格林菲尔德在《权力》(Acting with Power: Why We Are More Powerful than We Believe)一书中所言,「决定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对世界的影响的,不是我们拥有多少权力,而是我们如何运用权力。」已故创新大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也讲过,「如果你想帮助他人,就要做管理者。如果干得好,管理者是最崇高的职业之一」。
权力可以作恶,也可以为善。那么,权力何以向善?这需要从了解坏的权力为何发生开始。
一、坏的权力为何发生
INSEAD(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曼弗雷德·凯茨·德弗里斯把他的一些研究对象——企业家或高管称为「至高无上的囚徒」。为什么一个人会蜕变为贪得无厌的享乐主义者,人格分裂的伪君子,搞PUA的恶霸,自以为天纵英才的自大狂,以及骚扰下属的「花花公子」呢?
权力本身就像一个恶魔,驾驭不住它,就会被它奴役。
德博拉的实验表明,「在头脑中没有权力概念的情况下,我们在社会上为人处世时会小心翼翼,秉持所谓的自我监督,尽量远离麻烦;我们会恪守本分,根据具体情况,先考虑给他人造成的后果,再决定是否追求自身利益;可一旦大权在握,我们的个人目标就会占得上风,从而忽视他人的福祉或观点。」
也就是说,掌权让人解除了自我抑制,并将他人物化,视其为实现个人目标的物品或工具。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心智原本不太正常、不太健康的人反而在权力竞争中占了优势,赢得了肥缺。
例如,通过威胁、恐吓来维系控制力的恶霸,表面看是脾气太过暴躁,但他们对属下进行嘲讽、辱骂,本质上是为了将不安全感从源头转移到PUA的对象身上。而自大狂则对尊重、钦佩和权力有着超乎正常的需求,内心深处很可能是为了「向那位陌生的、不在乎自己或伤害过自己的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花花公子呢?「为一种绝望的不安全感或压抑的挫败感寻求解脱的宣泄」,因为不断测试和证明自己男性力量的社会压力非常之大,以致于总是感觉自己不迷人、不受欢迎、软弱、无能或不被重视,等等。
似乎应当建议掌权者定期去看心理医生。但是,这大概是最不具可行性的策略了,除非能像盗梦空间一样去「改写」他们精神世界的「源代码」。否则,不如教育、鼓励受到坏权力威胁、侵害的个体采取恰当的策略,进行有效的防御或斗争。
二、受害者,坏权力的「帮凶」
有意思的是,滥用权力的人往往也最具诱惑力。
几年前,有一部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引起热议。除了正义战胜邪恶带来的美感和酣畅淋漓,剧中的反派人物「祁同伟」也收获了大量同情,其原因即在于此。
一方面,权力本身就极具魅力,它产生的爱屋及乌效应会让掌权者显得光彩照人,所以人们天然愿意接近权力,亲近权力;另一方面,如果当事人的成长经历恰巧缺乏安全感、充满无助感甚至有被虐待的过往,就越渴望一个强大的权力来帮助自己、保护自己。
但是,坏的权力会毫不客气、轻而易举地利用后者的不安全感。因此,如果想要避免成为待宰的羔羊,首先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注意危险的信号,提防那些不接受「不」的人。这些人「善于展现魅力,善于吸引、引诱和操纵他人。……要小心提防那些认为你很出色,同时对几乎所有人都表现出不尊重或蔑视的人,因为他们在试图巩固对你的控制」。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他们只不过在累积「渣」力,迟早要你痛哭流涕。
其次,要表现出足够的「钝感力」。坏的权力渴望当主角,这需要人来当配角。然而,如果被选中的「配角」十分「玻璃心」,反而会激起坏人得寸进尺的兴趣,因为这让游戏变得更加刺激。相反,如果表现得漫不经心、非常冷淡,坏的权力就会去寻找别的目标。
再次,了解自己,不要自责。被虐待了,还和虐待者一起谴责自己,「领导讽刺了我,是我不够好,做得不对,我应该感到愧疚」,似乎很不合乎常理。但实际上它很可能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观念的推论。那些信奉「公正世界假设」,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人,就很可能走到这个怪圈中来。难道不应该相信世界是公正的吗?应该,但必须注意,它通常是逆向发挥作用的,所以,很多人都认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谴责受害者」则屡见不鲜。在此情此景中,认为自己可怜、可恨而已。
第四,不要表现得像受害者。你不要向周围的人发出这样的信号,我逆来顺受、渴望取悦他人;我胆小怕事,求你放过……相反,当你遭遇攻击时,要表现出淡定从容、阵脚不乱,要表现出明确的立场、显著的偏好和坚定的决心。因为施虐者比其他人更懂得「捏软柿子」,你至少要表现出自己是个硬骨头。
五,坚守底线,友好但坚定地拒绝恶行,并表达不悦。你要尽可能让自己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同时敢于说「不」。例如,当别人打断你说话,你就要告诉对方,「我还没有讲完」。
第六,与盟友齐心协力。在社交媒体时代,你就算在组织里找不到盟友,也可能在组织外找到盟友,例如Metoo运动。
最后,积极共情。共情不是妥协、让步,而是积极倾听,理解掌权者的绝望和压力,承认对方观点的合理性,表现出真正的兴趣。这是谈判专家能够成功的原因。不过,对普通人来说,也许难以做到。但是,也应注意,有时候恶行是自我实现的预期,理解他人而非敌视,很可能会阻止坏的权力。
三、「好人」无欲无求,不愿入局
说「不」也许能阻止作恶,但未必能带来善,有可能只是把伤害转嫁给了其他人。没有比好人、心智稍微正常一些的人竞逐权力、掌控权力能更有效地推动权力向善了。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且「能使枉者直」。如果「直」人置身事外,等于拱手把权力、正义、良善让给了「枉」人。
可是,好人不免「慈不掌兵」,不免忧虑迷失其中。其实,权力不可避免。从功利的角度讲,除非祖业殷厚或上天赏饭吃,否则拒绝权力就等于接纳平均线之下的境遇与人生。再则,人人都要面对自我,而自我通常非常复杂。权力有助于深挖更完整、更真实的自我,而非止于冰山一角,局限于一个人的个性、习惯和感觉。
好人不是要当老好人,更不是要做无欲无求、高不可攀的圣人,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正常人。只要祛除对权力的偏见,方法得当,足堪其任。而德博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合意的工具包。
首先,要洞悉权力的本质。谈到「权力」,人们的第一印象通常是「控制」,是谁说了算,谁说了不算。的确,「权力是控制他人及其结果的能力」。但问题是,为什么有人愿意接纳他人施加的控制,以他人的意志为行动的遵循?因为被需要,「一旦别人需要你,就会取悦你,赋予你控制权」,「权力取决于他人对你的需要程度,尤其是为了获得不菲的奖励和避免惩罚」。
「被需要」意味着权力是一种供方占优的「供需关系」。因此,获取权力的第一件事是发现需求,而非凸显特质。诚然,诸如财富、名望、魅力、美貌、雄心、自信等可能带来权力,但并非权力本身,不必然转化为权力。只有在满足需求上具有竞争优势,才能获得稳固的权力,而和「客户」建立良好关系无疑是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为耀武扬威的硬实力固然让人畏惧,但收获的不过是短时的宾服,是脆弱的权力;如沐春风的软实力则有利于在更长时期内获得、巩固和扩展地位和权力。
其次,向演员学习。第一,学习克服「表演焦虑」。即使是「老戏骨」也有表演焦虑,所以,当你担心害怕自己不够格、面对责任打退堂鼓、害怕因为失败被人看不起时,其实是人之常情;尤其是「演出」刚开始时,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了。演员的很多办法可资借鉴,例如彩排;通过「热身」来疏导焦虑;把注意力聚焦到自我以外的人和事上,「大多数情况下,别人对你其实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展现出积极情绪,它会相互传染,当你传递出热情,其他人会「返还」热情;关注当下,保持沟通,例如「要掌声」即是在和观众沟通。
第二,恪守剧情,「表演」自己。不要把表演视为一种虚假的东西,相信「表演就是做自己,做自己就是表演」。想要出彩,必须恪守「剧情」,不要盲目任性,要与场景、剧情保持一致,与社群的共享现实保持联系,了解他人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怎么做;当你选定了角色,即使是一个龙套角色,也要接纳它、忠于它;要准备好道具,穿好「戏服」,强化别人对你的印象,更帮助自己「入戏」,例如,高跟鞋鞋跟和地面碰撞声与古代官员出行敲锣打鼓让人回避或有异曲同工之妙;再比如,「别低头,王冠会掉」,即展现了道具力量;标记自己的「地盘」,只要一个人觉得在自己的地盘上,就会觉得安心、安全,并且自信。
第三,重视贡献,以集体利益为重。每个人虽然要努力成为主角,但也要做好当配角的准备。在某个具体的场合,出现了一个地位比你高的人时,喧宾夺主式的表演不仅无助于获得地位和尊重,反而适得其反。所以,演好配角,不要埋怨为什么主角不是我,更不要抢主角的戏,而是「专注于做好工作,专注于完善自己的技能,这表明你更关心自己对团队的贡献,而不是自己得到了多少认可」,同时「为集体利益愿意承担个人的风险,(因为)这才是最可靠的地位来源」。
最后,要刚柔并济。有时候,你要刻意夸大权力的影响,比如在肢体语言中表现出咄咄逼人,忽视对方,打断对方,拒绝对方,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人「我是这里的老大,我说了算」,等等;有时候,又要刻意淡化权力的影响,比如,低调、自嘲、寻求他人的帮助、尊重下属的边界、征求他人的意见以获得认同、把包括下属在内的其他人视为合作者,等等。
四、反思用人的标准
事实上,很多组织体系的顶级人物,积极推动权力向善,避免需求信息被扭曲、传递停滞,以增强整个体系的合法性,实现基业长青。
要做到这一点,选人用人以授予权力的标准,应该遵循德博拉所说的「有益」原则,「利用权力使利益相关者受益,以尊重员工和客户权利的方式实现经济效益」,具体而言是三个方面。
第一,从渴望取向到成就取向。无论经验还是理论都表明,积极游说、自我推销、努力拓展人脉、引起地位高者的注意的人,更容易在权力竞赛中胜出。但其中包含了太多随意和精心编织的信息不对称。研究表明,拥有强烈权力需求的专业人士升迁快,但出现丑闻的概率也高。因此,在选人时,应该兼顾候选人的成就动机,即执掌权力是为了做出更大的成就,而不是为了权力本身。
第二,从基于魅力、声望到基于奉献。普罗大众在选择追随对象时,常常折服于一个人的魅力或声望,上峰拔擢后生时也是如此。但是,正如哈佛大学研究魅力型领导的专家拉凯什·库拉纳教授所说,「依赖于连续不断的魅力型领导者的组织机构,从本质上来说是在碰运气」。另一方面,很多人的魅力都是包装的结果,而非他们真的如此。因此,比起魅力,奉献更为重要,这意味着领导者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人、可靠、热心、帮助他人。
第三,强调成熟导向。成熟的领导者会对权力的副作用保持警醒,会「意识到权力是一种存在于自身之外的资源,其目的是解决他人的问题」,优先考虑弱势群体的福祉,专注于对社会做出持久贡献的事业,愿意承担责任,为了团队胜利身先士卒,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然,无论如何,坏的权力都会存在。指望可以消除坏的权力,是无知,也是彻头彻尾的自大。但是,这不意味着,应该放任、纵容坏的权力,认为追求好的权力、善的权力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相反,我们应该采取切实的行动,为富有同理心、利他、以信任为基础的权力而不懈努力。
一起聊聊:
  •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坏权力」吗?

  • 你害怕或者期待掌握更多的权力吗?
  • 你生活中见过权力改变一个人的实例吗?
欢迎留言,谈谈你见过、经历过的权力游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