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天是父亲节,祝所有的爸爸们节日快乐!我们常说,父亲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为孩子撑起一篇广阔的天空。但是相比物质,精神上的支持和陪伴更加珍贵。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一位六岁小朋友的爸爸光录,他便是一位跟孩子“高质量”陪伴和互动的爸爸。他本身国学功底深厚,自女儿两岁多开始开始引导孩子识字、背古诗词、对对联,并且为她搭建了一个通识知识体系。如今六岁女儿米乐,喜爱说文解字和吟诗作对。识字三千多个,背诗词七百余首、对联二百余联。知识量和在国学方面钻研思考的深度让人为之惊叹。
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米乐爸爸是如何为孩子搭建通识教育的知识体系的吧。全文篇幅较长,深度内容较多,建议大家可以先收藏转发,再细细品读。
米乐爸爸把各学科详解进行了整理,欢迎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学科详解」即可获得。
 周日
视野 🌏
全文共8806字,阅读时间20分钟
🌿🎨🌏
米乐,六岁女童,喜爱说文解字和吟诗作对。识字三千多个,背诗词七百余首、对联二百余联。不爱阅读,酷爱提问,以不停追问直至问倒别人为乐。
平素所学以国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系为纲,学科为目。注重对知识进行层次划分和轻重揖让。在思想探究和艺术感受两方面用力较多。
光录,米乐爸爸。所学专业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先后服务于管理咨询业与新闻业。
一贯秉持“用教大学生的思路教幼儿”之观念,给娃搭建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逐科系统教习人文社科通识。
微博上曾有人说,过去博客是自己最重要的知识来源,后来变成了微博,现在变成了抖音。附议者甚众。方今之势,知识被便捷切成了末,思考被知识秒成了渣。
随时随处唾手可得知识碎片,不同类型、不同层级,有用、有益或有趣,零碎、零散或凌乱。没有体系的知识,便像遭了窃的家,物品散落一地,失了归属,没了章法。知识体系之于知识,就如同家具之于生活物品,是个分门别类的框架,是个检索查找的法门。
自从给娃各科启蒙以来,常被铺天盖地的各类资料瞬间淹没。即便甄选出了精品,也常被碎了一地的知识,整得无可奈何。遂决定趁早给娃搭个知识体系,不仅有利于培养结构化思,以及体系感,而且有助于促进独立思考,并增加思维深度。
人的大脑类似一个“关系型数据库”。随着人的成长,记忆力衰退,理解力增强所谓理解,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类比、关联、想象,从而认识新知识。
人越成长,学新知会越发依赖“旧识”。旧有知识越丰富,可类比、关联、联想的“触点”也就越多,新知的学习能力也就越强。如果知识不够丰富,那么新知,尤其是碎片化的新知,由于缺乏“触点”,和既有知识关联不起来,以后想调用时也想不起来。
因此,在幼年,就应着手搭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使“触点”尽可能星罗棋布,学大部分新知时,都可以“就近”找到“触点”关联起来,“长”到“知识树”上。长此以往,将来便可以广博、淳和,避免狭隘、偏颇。
Part
1
知识与知识分类
知识,最初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之后,有关“知识”的定义,不计其数,众说纷纭。
01
“最初”的知识分类
西方学者在追溯知识分类的历史时,通常认为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对知识进行分类的人。
亚里士多德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此外,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著作涉及形而上学、伦理学、神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修辞学、诗歌、美学、法律、风俗,甚至还有玄学。他曾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把知识(科学)分成三类:
理论知识——以求知本身为目的的知识,即为求知而求知的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和第一哲学(形而上学)
实践知识——探求作为行为标准的知识,包括伦理学、家政学、和政治学
制造知识——寻求制作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与有艺术价值的东西的知识,包括修辞学、诗学和辩证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纯技术的知识比纯理论的知识卑贱得多,发现有实用价值的东西的人比不上那些发现有理论价值的东西的人,理论知识高于技术知识,理论价值高于实用价值。
亚氏之后,许多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知识分类中来。包括但不限于,哲学家、神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管理学家等,当然还是哲学家们热情最高,毕竟知识学是哲学的组成部分。笛卡尔、狄德罗、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罗素、福柯等都曾有过深入研究及论述。
毛泽东的知识分类——知识只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毛选第三卷)中提到的:
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外还有什么知识呢?没有了。
这是政治家的视角,与学者不同的不仅是化繁为简,还有高度致用
02
百科全书的分类
“人类知识目录”——百科全书的奠基人——狄德罗的分类
十八世纪,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的主编德尼·狄德罗,以及副主编让·勒朗·达朗贝尔在他们的百科全书中,为人类编纂了一个总结了当时整个知识系统的知识地图,标题译成英文为“Map of the System of Human Knowledge”,学术界称之为“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之树”(the tree of Diderot and d'Alembert)或具象人类知识系统(Figurative system of human knowledge)。
该分类法是当时百科全书派智慧的结晶。百科全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其容量的大小,条目的深浅,而在于其结构的完美,对知识的有序整理
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将整个人类知识树的根归于理解,在“理解”之下分为三大分支——记忆,理智,想象,分别对应三个大的科目——历史,哲学,诗歌 这与中国文化中传统的“文史哲”分类十分相似,此处的“诗歌”已非其本意,而是更高层面的艺术(Art)相关内容了
虽然同样的“三分法”,但罗素不同于狄德罗,他在《人类的知识》一书中提出,从知识来源的角度分类: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内省经验。当然,历史上知识的分类法还有很多。
比如主流分类法曾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
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四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科学
五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形式科学、应用科学
03
图书馆的知识分类
美国图书馆分类法
美国图馆分类法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简称LCC或LC,又称“国会法”),以及《杜威十进位制图书分类法》(【美】麦吉尔·杜威发明,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System,简称DDC)
DDC对世界图书馆分类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已译成多种文字,并被许多英语国家的大多数图书馆所采用。DDC最新版本共可分为10个大分类、100个中分类及1000个小分类。
欧洲主流图书馆分类法
《通用十进制分类法》——比利时bibliographer(目录学家。情报学家的前身)P.-M.-G.奥特勒与拉封登仿照DDC的体例,修改了一些细类划分后,提出了UDC(通用十进制分类法/国际十进制分类法)
《布利斯书目分类法》——西方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简称BBC或BC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五大部类(马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22个大类。使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基本采用层累制编号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科图法),五大部类(同中图法),25个大类。编号采用两位数字,首位数字体现十进制特色。采用数字等级层累制。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人大法),四大部类(总结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图书)。编号也是按数字等级层累制。
04
学科的分类
在各种知识分类中,学科分类无疑是最为系统且实用的。既有学术性质,又有教学功能,还能指导实务,能更有效地完成培育人才、知识传承等社会发展任务。
故此,不论是美、德、日等发达国家,还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订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中国最新一版的《中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共设5个门类、62个一级学科、676个二级学科、2382个三级学科。此外,还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本科专业共703个。
不论是哲学家、科学家,还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都认为,当前时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新生职业也日趋多样,知识会越分越细,学科也会越来越多,而且新学科的产生速度还将越来越快。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令人担忧的。
Part
2
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了解了知识定义以及知识分类之后,就可以开始构建知识体系了。目前来看,要想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众多知识分类中,选用学科分类无疑最为方便,可操作性也最强。因为每一个学科,自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也是一个标准知识的集合。学科体系,则是无数个关联的标准知识的集合。
在学科体系上做了一些调整后,终于搭起了一个“米乐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为知识建立起了秩序,除了整体性、层级化的脉络感以外,作用有三:
一是在吸收“新知”时,可知“新知”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层级与位置,便于拾遗补缺,并可与同类或相关的“旧识”进行关联,形成网络或脉络;
二是在调用时能够快速找到相应的知识资源、以及知识项,方便检索和提取;
三是有利于拼接组合,可依“知识项”的关系远近,进行模块化交叉组合,形成各层次创新。这一点格外重要,有过“头脑风暴”经验的人应该体会的到。
由此可见,知识体系是一个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有利于大脑建立更有效的突触连接,向上可拓展广度,向下可挖掘深度,而且还可以解决信息零碎、散乱导致的“信息缺失错觉”和“信息过载”。
曾有人不无揶揄地说,喜欢研究知识体系的,大多是学社会科学的人,而学自然科学的人通常不大会去想这些问题。为什么呢?
大致是自然科学学者处于强势地位,社会科学学者不甘弱势,于是就找个凌驾于“知识”之上的“全领域知识框架”研究研究,以平衡心态吧。这话起码有两到三成是对的,因为说出了一个现实社会的无奈,但也暴露出一个问题——认知的局限。
认知的局限,通常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或所学专业来理解整个世界。对于不了解的东西,会下意识地纳入自己既有的知识范畴去理解。
比如,晋惠帝问,百姓饥荒何不食肉糜?农户问,皇上下地去是不是用金锄头?学经济的是否习惯用“资源与配置”的眼光去看待育儿,而忽略情感的投入;学政治的是否习惯用“权力与平衡”的眼光去看待高考,而无视孩子的意志?
学得够多,才有能力站在别的学科角度,看到自身所学专业的局限和偏见,才能不被自己的长处绊倒。能时常变换视角看问题,就是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的益处。
知识体系有了,下面的问题就是怎么把这个刻进娃的脑子里。
近年来,通识教育愈发受到重视和提倡,从大学到小学。说明人们在享受知识专业化、深入化所带来的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需要回避知识细致化、琐碎化所带来的个体认知欠缺的弊端。通识教育,是西学知识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各国人才战略的必然方向。
“通识”一词,并非要更新“常识”常识,是社会对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准公理性质,不需要证明。主要与生活相关,知道“是什么”即可,不需要问“为什么”。比如,要尊重他人,不要妨碍别人等。一词的老旧过时,而是针对“专识”而言的,为专业人士补齐基础知识。因此,“通识课”虽都是入门课,但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完整,二是精确
完整——需呈现出一个学科(通常是一级学科)完整的体系结构;
精确——通俗讲解一个学科的基本/首要原理。在“是什么”以外,还需要回答“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等。不如此不足以称“补齐”。
通识教育的重点在“通”,更在于“育”。在这个意义上,“知识”本身就不是最为重要的了,而更多在于“开放、多元的心态”的培养,各种方法的学习,以及思考能力的锻造。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
林语堂说,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
关于“知识鉴赏力”他也做了简要说明,有教育的人是一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这我们叫做鉴赏力,有鉴赏力便有风雅。一个人必须能够寻根究底,必须具有独立的判断力,才可具有见识。
Part
3
微涉猎——米乐学文科
现在的童书,不论中文英文都有大量自然科学的内容,如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甚至还有不少工程及技术科学方面的内容,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生存环境各方面已有很多涉及,但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内容还相对不足。
所以,我觉得需要在人文社科领域给米乐多建立些“触点”。希望可以利用社会科学,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帮助她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利用人文科学,如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帮助她理解自己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发现生命的意义、找到内心的幸福
故此挑选了24个学科,带她逐一领略其中风景,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一同把属于她的“知识树”培育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古代中国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学问极为丰富。“人文”一词最早现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就能掌握时节的变化;注重道德伦理文明文化,就能教化万方,天下大治。
所有人文学科的价值是为提高我们的见识,见识才是修养。人多多少少都应读一点人文社会科普,自然科学往往是教会我们怎么生存,而人文社会科学能教会我们如何生活。与自然科学比起来,学习人文学科得到的更多的是理解,而不是规律。终有一天,一些曾以“科学性”自诩的人文社会学科,会不再以科学为目的,而是以科学为途径,回归人文。
我们一起看关于人文社科的入门书籍,米乐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引导下经常能问出一些触及学科根基的基本问题,甚至不用引导,也能问出一些学科的“根本问题”来。我按学科进行了一些整理摘录。如果您有兴趣详细了解,欢迎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学科详解」即可获得。
微涉猎
24科的学习,是一个十分有趣,也十分具有挑战的过程,我叫它“微涉猎”。微涉猎有两条路径,一是学科的主要且有趣的问题,二是“极简学科史”。
“微涉猎”的学习方式,我们采用的是——分波次浅尝辄止。
第一波次,先接触有趣的问题,以及最浅显的概念,随后就去踏下一科的门槛了,所以进行得很快。一轮学完后,再回来重头开始第二波次深入一些的学习。
此时与上一轮最大的不同是,出现了一点点“全局观”。不再是一无所知,而是在某科的学习中,可以随时蹦出些其他学科的概念,有相同的、相近的,或许是并不相关,但“对仗”的(主要是受了“对对子”的影响)。这就是有了一点点星罗棋布的“触点”了,或至少是打下了“桩子”。
比如,在人类学的第二波次中,讲到“仪式与秩序;时间与权力;历法与秩序;我与非我”等,她就扯出了宗教学、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里的相关概念等。她很陶醉于在某一科中发现其他科熟悉的概念,有种“到处遇故旧,随时有欣喜”的感觉。
又如,米乐说,人是五种动物。我晕!就算四不像,也才四种啊。人怎么是五种动物了?她说,人是高等动物,人是社会动物,人是政治动物,人是经济动物,人是情感动物。这不都是你说的吗?你可别否认哦,虽然我没有录音,但是我记忆力好,而且还没老呢,不会忘记的。
上述整理出来的提问中,有些问题是她甫一听见某些概念的最初反应,有些是略作思索或关联想象之后的问题,有些则是在课程进行中边学边想的随时提问,还有一些是“二周目”的提问。故此深浅不同,差异悬殊。其中有些“最初反应”和“望文生义”,是不是与我们作为外行时的反应颇为类似?
在24科中,可以最早接触哲学,因为日常生活中充满哲学问题,但却应最晚学习哲学,因为哲学的深入学习容易影响心性。智慧的火种是烫人的。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Part
4
知识之上——精神
“知识体系”搭好,也知道怎么教娃了,是不就可以收工了?恐怕还有些未尽事宜需要处理。我们不能只着眼于“知识”,还应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只要抬头一望便能发现,在比“知识”更高的层次上有个叫“精神”的家伙。
人类精神产物除了知识以外,还有思想、情感与信仰等。思想催生出了哲学,知识发展出了科学,情感孕育了艺术,信仰产生了宗教。
在四个“精神产物”中,“思想”是个极大的话题,让它先去吃瓜吧。“知识”刚才通篇都在说,让它也冷静会。关于“情感”,只谈两句它孕育出的“艺术”。
艺术并不隶属于知识。而是与知识平级,处于同一层次。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不仅体现在理性、感性上,而是在方方面面都有体现。
比如,艺术与知识的修习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艺术生于情感,所以学习法,还得还原到情感上,才会有真正的进步。因此,艺术教育也与知识教育有着巨大的区别。以诗词为例,诗的语言,不同于生活用语,也不同于知识。诗中所承载和包涵的神、精、理、气、味……是超越语言,甚至是思维的疆界的。
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语言到不了这么远。如当成“知识”去教,能从中学到什么?如当成“艺术”去学呢?由氛围导入,经情感带动,会体会到什么?或许能更多地体会到意象、意境。集腋成裘,没准就能培养出“诗感”,甚至诗意的人格。
不仅是诗,语文的大部分内容也适用艺术教育的方式。如果按英语的学法(知识教育)来学语文的话………总之,不应把“语文”当作单纯的“语言学”来学。学英语是在学知识,无论多寡;而学语文是在学艺术,不论深浅。这是二者根本的区别。
另外,不论学习何种艺术形式,怎么强调艺术感受力都不为过。因为,现在娃们的艺术感受力被过多的技术淹没了。
关于“信仰”,在教育方面,可谈的并不多。之所以还要说一下,主要还是为了和“知识”作个对比。使我们能进一步认识到如果只关心“知识”,那么就是坠入了“只知其一,一无所知”的陷坑。
信仰,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生存的意义”的坚守。而宗教信仰则更为极致,是对超自然,超世俗的存在,坚定不移地相信。因为超自然,不能用科学实验来证明,因为超世俗,也不能用日常经验来证明,所以只能信仰。被称为“神学鼻祖”之一的德尔图说,“正因为荒谬,我才信仰”。
信仰对于知识是有超越性的,信仰使我们获得了挣脱知识束缚的可能。比如,为了信仰人可以献身,而知识更多是帮助人求生的。故此有人说,以信仰的力量或许才能弥补知识的无能。人活在世上,总是要信些什么的,无论是家庭、宗教、国家还是自由,终归都是信仰。
如果人类解构了一切,也就丧失了生存的意义,这种自毁倾向和虚无主义,才是真正值得警惕和深思的。
Part
5
知识之下/底层逻辑/知识的操作系统
Meta Knowledge译为“元知识”, meta意为“……之后”,具有超越、本体、起源等内涵,“元”字则有首要、重要、本初、根源之义。当“元”与某一学科名称结合之后,便使该学科获得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系统的反思功能。比如“科学学”就是“元科学”,即关于科学的科学。
之后出现了一批“元学科”,元数学、元哲学、元伦理学、元逻辑学、元教育学。这些“元”字头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把该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提出本学科的根本问题,比如“本学科存在的意义”等,并以超越的姿态展开讨论。
元知识,是一种超学科的知识控制和管理工具。元知识最早是从“专家系统”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专家系统”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兴学科,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一个专家系统由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解释部分、知识获取五个部分组成,分为“知识集”和“控制知识集”(知识的知识)两个层次。其中的“控制知识集”就称为“元知识”。
后来“元知识”由计算机领域走向信息管理、情报管理、文献管理领域。许多人不理解“图书馆学、情报与文献学”为什么要抬到那么高的地位,设为一级学科。因为它们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学问,本质上就是“元知识”。中国历代学人都非常重视“目录学”也是这个道理。
元知识是获取知识的工具性知识,以及判断知识价值的知识。
学习方法、读书方法、选书方法、检索方法、笔记方法、记忆方法、思考方法、研究方法等,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和知识价值判断。什么需要教,什么不必教,什么先教,什么后教,应该怎么教,哪种教法更有效率。
米乐曾问,总说“方法比知识重要”,那方法算不算知识?哈哈哈,当然算。方法不仅是知识,还是元知识,这就是“方法比知识重要”的原因。
那“方法”有没有体系?有啊,方法的体系就是方法论。你现在不用学,种个种子,知道这个概念就可以了。等你长大点再学,那时你就会知道,就像知识有不同层级一样,方法和方法论也有高下之分。
米乐追问,比知识重要的是方法,那比方法重要的是什么?
这真的是一个好问题,非常好的问题,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她能沉静下来进行思考,方向也正确,这是初步深入思考能力的标志,我激动得送给了她一件礼物。她很惊讶,问了这么多问题,都只获得了赞誉,而这个似乎毫不起眼的问题竟然得到了礼物。
虽然“知识”的定义千千万,但它的要素——“实践、经验”却是共识。没有人否定,知识的产生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法论是用来管理知识的,被称为“知识的知识”,那在用知识也好,方法也罢,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该考虑对“问题本身”进行追问?是否会有“问题的问题”呢?
对一个问题的不停追问,追根溯源找到的最底层问题、“问题的问题”,就是“元问题”。抵达“元问题”后多半会发现,这个最基础、最底层的“元问题”又恰好是统摄一切的逻辑,达到了最顶层。
正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这种具有“起源-终极”/“底层-顶点”特质的“元问题”,是联结起“壁垒森严的知识”的法宝,能让我们回归对世界统合认知的道路。为何“打通”这词越来越流行?或许是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不能再把精力放在精致但却狭窄的知识上了吧。
尾声 
在接触“教育学”的时候,米乐曾提出一串尖锐的问题——学校会把我培养成什么样?你会把我培养成什么样?你对我的教育计划是什么?为什么要学那么多知识?
关于学校教育,基本可以看作是标准化,甚或是工业化的,而“差异化”的培养更多是在家庭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称之为“知识”。
中国从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育理念和体系,一直是“唯知识论”,对“真正的文化”触及甚少。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但用灵魂支撑、用价值观编缀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文化”。它超越了功利性与实用性,是孕育气质与精神的内核。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福柯说,知识就是权力;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
在面对“你会把我培养成什么样”这个问题时,我震惊了半晌才回答,“我希望把你培养成一个有灵魂的人,最好灵魂还能有香气”。从她诧异的眼神中,我知道她没有听懂。
关于教育规划,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用教大学生的思路来教幼儿,至少要以如此思路教小学生。落实的手段是,首先建立“体系化观念”,其次一定要学习各种方法,再用人文社科全科了解人性与社会,学习做人,最后是使用艺术教育方法培育修养。
当然,我也知道,在这个技术为主导的时代,工程、技术还是硬通货。所以,用人文社科教授做人,以艺术教育培育修养的提法,还只是存在于舆论层面,抵达不了观念层面。但没有关系,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对于教育规划的问题,我当时没有回答,倒不是怕她听不懂。只因为这是个大话题,需要挑选一个合适的时机。我很愿意把基于信仰、思想、知识、情感四方面的规划讲给她听,更希望她能参与进来,规划对自己的教育。
至于“为什么要学那么多知识”,就很好回答了,为了知道自己的无知。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以希腊文明的最高标准塑造亚历山大,使亚历山大从小就爱上了文学、哲学、博物学、政治学等。
亚里士多德告诉亚历山大,每多学一门知识就能把这世界看得更清楚一点,变得更聪明一点,同时也能更勇敢一点。
黑格尔说,亚历山大精神和事业的伟大,正是源于亚里士多德深刻的形而上学。
我们不得不注意一个愈加明显的问题。
当今的社会科学各科的一系列理论、法则、定律、模型等范式,在中国迅速崛起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巨大的挑战,动摇其根基的挑战。不是中国的社科学者在挑战它(恰恰相反,中国的社科学者一直在拼命信奉和追随它),而是它的各类范式在解释中国时都或多或少有点失灵。
原因不难理解,这些社科知识是建立于西方文明的世界观之内,面对完全异质性的中国文化及其上升势头,它们多少有点不知所措,在理论方面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漏洞,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也多了起来。
虽然我们因现代性和便利性为由,选择了以西学为框架搭建知识体系,但一定要保持清醒。西学的迭代是很快的,迭代的方式有相当一部分是推翻之前的定论。这种颠覆式发展,在西方科学史和思想史中都屡见不鲜,如今终于轮到了社科领域。故此,我们需要参照中国的世界观和知识不时地进行调整。
由于中国文明是原生文明,与西方文明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中国的知识体系也非常庞大,且与西方迥异,哪怕简述也要上万字,在此就不展开了。我们只要知道这个事实,切不要以为知识体系只有一套。
人类各文明处于不同阶段。以人的年龄段为喻,华夏和曾经的古印度文明已是中年,西方文明正值少年,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喜以积极进取的姿态争强好胜,炫耀性感和男欢女爱,以此为荣、乐此不疲。
西学方法也同少年心性,要证明自己有出息、有能耐,愿将精力放在求证上,不太愿意相信或接受求证不了的事物。
人的大脑就是一座战场,你不用自己民族的精神和信仰去充实它,那么外来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就会去侵略和占领它。被敌人或对手精神殖民,那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上面那个知识体系只是我个人的认知。在二十几岁时对知识“到底是什么”和“究竟有多少”,产生了好奇心,萌发了求知欲,花了近两年时间梳理出来。由于能为有限,学力不足,加之近十几年也未再做更进一步的修正,挂一漏万之说绝非夸张。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希望娃爸娃妈们能各凭所学,从专业角度,把这个体系修订得更完备更准确,或者将其中各学科填充得更丰满。哪怕我们日拱一卒,合众人之力也能共同为娃们打造一个结构完整、脉络清晰,且有趣实用的知识体系。
一个人的样子,是他读过的书,上过的课,爱过的人,做过的事,听过的故事与音乐,看过的风景与电影,一同刻画的。
参考书目
《人类知识起源论》[法]孔狄亚克著,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英]罗素著,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人类知识原理》[英]乔治·贝克莱著,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德]费希特著,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人类理解研究》[英]休谟著,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知识社会学问题》[德]马克斯·舍勒著,艾彦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论契合:知识的统合》[美]爱德华·O·威尔逊著,田洺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德]赫尔曼·哈肯著,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科学的结构——科学说明的逻辑问题》[美]欧内斯特·内格尔著,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人文科学认识论》[瑞士]皮亚杰著,郑文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社会科学方法论》[德]马克斯·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认识论》[法]埃尔韦·巴罗著,王长明、尚忠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工具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余纪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新工具》[英]培根著,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非正规科学:从大众化知识到人种科学》[法]舍普等著,万佚等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论知识结构》王通讯著,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
《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高路明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很多孩子看到发射视频后兴奋又好奇。航天技术是非常前沿的科技领域。许多家长想借此机会给孩子做航天科普,但由于自己对该领域知之甚少,不知怎么兼顾专业性和易懂性,深入浅出地给孩子讲。
对此,童行学院创始人&科幻作家郝景芳邀请了两位航天专家,想和孩子们一起连麦聊航天。关于航天领域难懂的知识,樱桃舰长将结合两位专家的视角和儿童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孩子们听,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6月22日晚7点半,欢迎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直播间和我们互动哦~
互动话题
你怎么看待以知识体系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习?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带孩子系统性学习知识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