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庚南星
 6月10日,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结果揭晓,热依扎无缘最佳女主角,成为无数网友心中的“意难平”。
虽然近年大荧幕女性主义题材数量不断攀升,但不得不承认,热依扎饰演的李水花,仍是今年开年以来的最大惊喜。
在此之前,大众对她的认知还停留在《甄嬛传》里拽言拽语的宁贵人,或是她在社交媒体上那些大胆直爽、爱憎分明的言论。
人们被热依扎棱角分明的性格吸引,因而或多或少地疏于关注她作为演员的才华,直到她在《山海情》里将一个隐忍、乐观、坚强的西北农村女性角色诠释得入骨三分。
热依扎一直想做一名好演员,依靠直爽的性格圈粉无数,又在去年幸运地成为一名母亲。
娱乐圈已经很少见这样鲜活生动的女星,无论是她的角色,还是她屏幕之外的生活。
01
做自己,比很多事更重要
很多人都敢说,娱乐圈的“活人”越来越少了。
剑拔弩张的舆论氛围下,谨言慎行成了一些明星的挡箭牌。他们不再张扬个性,鲜少触碰公共议题,力求避免争议,这意味着作为个体真实而独特的那一部分也要一并缩紧,隐藏在名为“人设”的保护伞之下。
明星把微博当朋友圈用的日子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公式化营业,网友们与其说是在接触“真情实感的表达”,不如说是在浏览“无情的发博机器”。
此情此景下,热依扎的真实存在显得更为难能可贵。
2019年夏天,她穿着那件著名的黄色吊带现身机场,素颜配上帆布包,将“随性”二字写在了脸上。随之而来的攻击包括批评她着装暴露、衣领太低、腰不够A4、不守“女德”, 热依扎用一件吊带作为试剂,测试出了社会对女性的苛刻程度。
很多人都未曾注意到,中国女明星身穿深V礼服走红毯,常常将领口缝上一些,这几乎演化为不成文的规矩——她们需要一种所谓正确的、安全的美。
但这些规矩没有改变热依扎。她甚至鼓励女生们在评论区里分享曾被身材歧视、性别歧视的经历,并买了十件自己的同款吊带送给这些女孩,还带上了话题#吊带无罪 身材不脏#。
同年,热依扎在微博“一战成名”,她像一个只身抵挡洪流的战士,将恶评一一回怼。
此前,她公布自己患有重度抑郁与焦虑症——又是一种娱乐圈罕见的“少数行为”,质疑与攻击随之而来,有的人认为她在借此炒作。
她选择“正面刚”,不知疲倦地与谩骂她的网友辩论,甚至将众多恶评p上自己的照片,完成了一场对恶意的大型解构。
热依扎带着少见的坦诚与倔强释放出一个信号:对她来说,做自己,比很多事情更重要。
惹人喜爱、令人满意或许可以让人处在一种舆论上的安全状态,但热依扎并不追求这种安全,比起那些流于表面的讨好,她更愿意忠于自我。
02
“做自己”被滥用了
但有女儿之后的热依扎,似乎变得更温和了。
浏览她的微博可以发现,除了工作方面的更新,几乎所有内容都与孩子有关。
女儿用纸巾为她擦脚,她猜测是闻着味了,笑称“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红色的天线宝宝小波微笑着扭动身体,她为这张动图配文“女儿大概长这样”。
临近六一儿童节,她贴出一份宝宝出游所需物品清单,从奶瓶液到焖烧杯,不一而足。
曾经那个随时准备战斗的热依扎似乎渐渐淡去了,为人母后的她充满平和的喜悦,忍不住分享幸福的点滴,也时常与网友交流育儿心得。似乎就像姜思达所说,“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之后似乎都会变得很peace,不像年轻时的那种表现”。
热依扎并不否认这种说法,她坦言,产生这种改变的首要原因是“真的很累”。为人父母,需要给孩子营造正向的情绪氛围,这意味着她要时刻处于一种高频的情绪状态。
但她并不认为“做父母”与“做自己”是矛盾的,也不认为母职一定要以牺牲自我为代价。
“‘做自己’到底是什么?这个词被滥用得太广了。”热依扎曾经反复思考过这个词的含义。很多人夸她很酷,很real,但她扪心自问,并没有那么享受当时的自己,那种状态更像是被压抑已久的反弹,一种不服气的应激反应。
做了母亲就要放弃自我,类似的措辞暗含着一个前提:曾经的那个自我是完美的,所以是弃之可惜的。热依扎却忍不住反问:“回顾自己的前半生,步步都走对了吗?也没有。”
对她来说,做自己的第一步,不是无限美化生育之前的自我、将身份的转变视作一种天然的放弃,而是先学会接受自己。
人在两三岁之前的记忆是模糊的,但热依扎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陪伴着她,因此补足了自己缺失的幼年记忆。看着女儿用尽全力学习翻身、爬行,哪怕没有成功,也绝对不会放弃,她突然被生命的力量唤醒了:原来我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也曾经这么努力地想要活着。
“人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总会觉得没有意义,但孩子给了我重启人生的意义。这种唤醒来自孩子,但始于热依扎的内心,通过一个生命早期的表现,她得以观照自己的人生。
可以说,成为母亲后,热依扎并没有失去自我,反而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03
成为母亲,就是成为自己
热依扎作为一个母亲所体现出的力量,在于她坚持的“做自己”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切实地体会过为人母的不易之后,依然选择如斯。
拍摄《山海情》期间,热依扎正处于哺乳期,每天需要吸七八次奶,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她的车中布满吸奶所需的物品,水盆、毛巾、奶瓶、吸奶器……剧组的风沙太大,吸奶之前,需要从头到脚清洁一遍,连指甲都要用消毒纸巾擦干净,这样一套流程,每天重复七八次。
那段时间,热依扎的乳腺出现化脓,为了不影响拍摄,只能采用抽脓的方式,针头刺进去的滋味,“是非常痛苦的”
很快,她的乳晕也开始溃破,刚涂上药膏不久,又得洗干净准备吸奶,如此反复,伤口迟迟不能恢复。
热依扎并非个例,从她出发,可以窥见万亿中国母亲的真实境况,其中不乏新手妈妈,正面对人生角色的骤变。
比如在前往银川拍戏途中,热依扎带了整整21袋冻奶,这正是无数只能在工作间隙存储母乳的“背奶妈妈”的处境。
再比如,由于国内母婴室覆盖范围的有限,她缺少吸奶的时间与空间,只能在火车站的角落里吸奶,这样的经历,热依扎毫不避讳:“我不觉得丢人,但是我无奈。”
这样的无奈,也属于所有在公共场合未能找到母婴室的母亲。所以当热依扎得知自家使用的品牌Babycare做了相关公益活动时,她感到很欣慰。
开诚布公地讲述这些经历,不仅是为了引起经验上的共鸣,热依扎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态度,鼓励更多解锁了人生新阶段的妈妈。
成为母亲,是一段挑战与甜蜜并行的旅程,生理与心理上的负担,并不意味着乐趣的缺失。
哪怕是在经历这一切之后,热依扎仍然感觉幸福,她发现“接纳自己”这件事,变得更容易了。
“我认可了自己是个付出型人格,我享受这种付出的快乐。”她坦诚道,其实发现自己很难不去聊孩子、喜欢孩子。
面对工作,她也变得更有底气:“哺乳期我都能挺过来,还有什么怕的?”
孩子能带来的,不仅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慰藉,更是一种全新的对生命的感知。拥有这种感知的人,永远不会停止自我发展。
生育之后,热依扎开始了新的自我探索,她逐渐看见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能给孩子、给世界带来什么。
“我有时也会脱离母亲身份去看女儿,我会觉得这个女人很聪明,我很崇拜她。”这些穿插在日常琐碎里的顿悟与舒展的姿态,共同构成稳定的精神中轴,它指向一个更坚固,也更可靠的自我。
对热依扎来说,成为母亲,就是成为自己。
- End -
本文为品牌方专稿,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庚南星
策划 | 张惠娟
统筹 | 孙   梅
排版 | 粟静姗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