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源于中国航天技术集团
封面图高楠-摄
2021年6月17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6小时后,神舟十二号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自动交会对接。
3位航天员入住“天宫”,成为中国空间站的首批“住户”。
为期3个月的“太空生活”,从这一天开始。
穿云破日,万民欢呼。
图 | 源于央视新闻
三位航天员带着中国人民的祝福和期待出发了。
图 |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清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现场。(郭超凯 摄)
目前,我国的空间站还没有全部完成,目前那里只有天和核心舱和货运飞船。
货运飞船里准备物资,天和核心舱里用来住人。
今年5月,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
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图 |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于是,这一次,三位宇航员就成了天和核心舱的第一批“住户”。
因为要长期驻扎,所以一个舒适的空间必不可少。
舱里为他们准备了110平的“三室一厅”大平层。
大平层分生活区和工作区。
生活区内有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太空厨房和就餐区。
图12 | 仓内景,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在饮食上,还给他们配备了120余种营养丰富、口感良好、保质期长的航天食品。
毕竟丰富的三餐是航天员们保持精力充沛的基础。
虽然还是要把自己装进睡袋睡觉,但这次他们可以从“站着睡”变成“躺着睡”了。
睡眠质量又上一个台阶。
神奇的是,这次外太空之旅还有WiFi相伴。
设计师们给航天员个性化定制了一款“移动WiFi”和一个智能家居生活空间。
航天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APP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运动模式等。

设计师尽力为航天员提供较舒适的环境,并非没有理由。
航天员长期生存在空间站中,可能会引起身体和精神问题。
因缺乏重力导致的骨质疏松和肌肉退化;
无重力环境下,血液重新分布,可能引起视力障碍等等。
所以设计师会尽力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舱内空间。

而且我们的三位英雄航天员无畏一切,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聂海胜说:
“要把空间站这个家布置好。”
刘伯明说:
“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中国足迹。”
汤洪波说:
“团结协作建设好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
风险之下,更见英雄一斑。
而且,他们是带着任务去的。
图 | 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聂海胜(中)、刘伯明(右)、汤洪波(左)
官方这么说:
简单来说,
就是在空间站里安全健康地小住3个月;
日常维护舱内设备正常运转;
做一些科学实验;
顺便再出舱漫游,观察周围环境和设备。
一句话——攒好经验,为后续航天事业打基础。
中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说:
“在这次的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女航天员刘洋、王亚平都会参与到飞行任务中。
此外第三批航天员已经选拔完成,其中也有女性航天员。”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上,科技飞跃,人才辈出。
图1 | 刘洋, 图2|王亚平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与天地相比,人如蜉蝣;
与沧海相较,人似谷粒。
脚踩大地,观过大海,人类唯独没见过天上的风光。
因此,“飞天”成了古人一直以来的梦想。
抬头望天,他们畅想天上有逍遥的神仙。
仰望月亮,他们认为那是月宫,里面住了嫦娥和玉兔。
图 | 嫦娥奔
就连星星,也是神仙的化身,比如牛郎与织女。
图 | 牛郎与织女
古人似乎将所有的浪漫和理想都寄托在了高不可及的天空之上。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两千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道出对天地万物的172个疑惑。
“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一千五百多年前,敦煌的飞天壁画形态色彩栩栩如生。
图 | 敦煌飞天壁画
千姿百态,道尽了古人对飞天的浪漫。
六百多年前,明朝士大夫万户自制47个火箭,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
不幸火箭爆炸,万户就此牺牲。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里说:“可上九天揽月。”
事实上,现在的我们的确做到了。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对古人想象力的验证。
天河漫漫,“北斗”群星指路。
于是我们给卫星导航系统取名叫“北斗”
羽化成仙,嫦娥奔月。
于是我国的绕月探测工程叫“嫦娥工程”。
图 | 嫦娥五号——晏泽华摄 (人民视觉网) 
火眼金睛孙悟空,可识万物。
于是我们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叫“悟空”
广寒宫明,玉兔捣药。
于是我国的首辆月球车叫“玉兔”
揽星九天,向天再问。
上古火神,名为祝融。
“祝”即“永远”,“融”为“光明”。
于是我国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叫“天问”
“天问一号”的火星车叫“祝融”
图 | 祝融号
“物”上天,人也要上天。
去看天外天,赏宇宙星河——这才是古人的终极梦想。
1999年,中国第一种载人航天器被命名为“神舟”。
图 | “神舟”号飞船点火升空
寓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中华“神州”的谐音。
2003 年10 月15 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中国第一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
杨利伟成为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宇航员。
图 | 杨利伟
自此,浩渺的宇宙里有了五星红旗的存在。
2008年9月27号,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我国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图 |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出舱
2021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发射成功。
图 | 神舟十二号
这是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古人把对“飞天”的梦想浪漫到极致。
我们就努力把梦想变成现实。
中国给航天工程取名引自古代的传说;
中国人踏入太空,替祖先们赏天上美景、宇宙奇观。
古人的飞天梦,中华民族正一步步实现。
图 | 高楠-摄
空间站是一个国家探索太空的基本场所。
也是人类离开地球后第一个落脚点。
但在国际空间站发展史上,一直都没有中国的身影。
20世纪,美国和苏联经常玩着太空争霸的游戏。
这也给后来美国和俄罗斯的宇航技术打下了基础。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同行资本制度,美国和俄罗斯选择联手发展。
1998年,美俄两个航天大国拉上16个国家一起搞了个国际空间站。
图 | 国际空间站
或许是害怕卧龙醒来,美国拒绝中国在其列,并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大力打压。
20世纪末,美国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骚操作。
欧美决议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航天技术也包括在内;
美国禁止包含一切美国元器件的卫星由中国火箭发射,
当时,我国卫星的芯片多数要依赖美国出口。
于是中国被迫停止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
国际空间站项目启动,有国家提议让中国参与进来,
美国以“中国在空间站研究技术有军事用途”为由拒绝;
(这里不得不提一嘴,中国一直遵循独立自主原则,从未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
进入21世纪,美国仍旧孜孜不倦地针对中国。
2011年,美国通过“禁止中美太空合作”的法案;
2013年,美国拒绝6名中国科学家参加在美举办的天文学术会议;
2019年,第70届国际宇航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因被拒签导致无法出席会议。
图 | 2019年10月21日,在第70届国际宇航大会开幕当天的第一场全会活动上,“中国(航天局)去哪儿了?”的提问被现场听众投票置顶。新华社记者周舟摄
尽数近三十年,中国遭受了太多的冷眼和嘲讽。
美国小心翼翼地藏着掖着他们的宇航技术,死防中国。
然而好景不长,国际空间站由于性能设备老化,故障频频,导致维护成本高昂。
俄罗斯前段时间宣布,将在2025年退出国际空间站。
图 | 小央视频
其他国家也无能力顶替。
美国无法独自扛起维护空间站的大旗,也不愿意斥巨资保养空间站。
于是,这个从1998年开始建设,到目前已形成的第四代国际空间站实属危在旦夕。
明明是全地球人的故事,中国从始至终都没有姓名。
但中国从来都学不会自怨自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被孤立又如何,中国向来自力更生。
图 | 中国空间站
1992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建成空间站的目标。
29年后,中国的空间站开始运行。
神州十二号发射成功,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人的空间站也叫“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空间站”。
空间站对外开放,中国欢迎各国积极加入。
目前,已经有27个国家申请加入我们的空间站。
图 | 中国空间站
但经过层层审核后,仅有18个国家获得批准。
而美国就是过滤掉的九分之一。
因为美国申报的项目在科学层面和技术上没有达到标准。
图 | 源于《面对面》
当美国固步自封坐井观天的时候,它最瞧不上的中国已经大步跨跃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按照目前发展,美俄国际空间站将在未来几年退役。
届时,中国的国际空间站将成为太空里唯一的空间站。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神州十二号发射成功也意味着将改变几十年来美俄主导的太空格局。
但中国的脚步不会停滞于此。
而按照此前的计划,2023年之前中国还要进行9次的发射任务。
其中有四次载人飞船发射,包括“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以及神舟十五号”。
有三次货运飞船的发射,包括“天舟三号、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
还有“文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的发射。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中国的航天事业,就像升空的火箭。
剑指苍穹,只待我们翱翔太空,探寻星辰大海。
从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的那一刻开始,
中国人正式迈出探索太空的第一步。
图 | 东方红1号
51年的时间里,从“人造地球卫星”到“在太空长期居住”,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汗水。
往昔我们落后贫穷,遭人白眼,仍在困境中茁壮成长。
任凭各路妖魔鬼怪横行,我自岿然不动。
如今卧龙腾飞,中国强盛,我们更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下一步,我们且看中国上天揽月,俯瞰山河,畅游星海。


文字为国馆读书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本文作者:橙子味的糖
/
版式设计:Gracedo

· 致亲爱的国馆家人们 ·
与历史对话,携伟人同行,同时代谈谈心
关注【国馆】视频号
我们用文化温暖人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