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潘文捷 实习生申璐 
编辑|姜妍
有着中国翻译界泰斗之称的翻译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于今日清晨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界面文化记者采访了几位和许渊冲经常往来的友朋,听他们追忆这位翻译家生前的点滴故事。
2010年12月2日,许渊冲出席中国翻译协会在北京举行“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暨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范祥镇:
他喜欢甜食还经常熬夜
中译出版社编辑范祥镇因为工作往来,经常去许渊冲家中。就在昨天,她的同事还在和许渊冲的保姆约时间,预备下周再去拜访。
范祥镇说,许渊冲家里几乎每间房间都有书,不管是电脑房、还是自己的卧室。即便是许家在对门给保姆租的一套房间里,也都有一整面墙的书籍。更不要提许渊冲家的会客厅,则是摆满了许自己翻译出版的作品。
在范祥镇看来,许渊冲虽然年纪大,但是精神状态一直很不错,上下楼都没有问题,他还喜欢吃甜食,尤其是奶油小蛋糕。甚至还有熬夜的习惯,白天困了就睡觉,晚上继续工作。有几次登门拜访时,她听说许渊冲当天早上五六点才入睡。
不过,在前几年爱人离世之后,许渊冲状态就不太好,“觉得他突然老了”。这段时间恢复了一些。每次范祥镇带媒体去访问老人家,都能够感觉到他“坦率、率真、乐意交流。”4月18日,许渊冲刚过完100周岁生日,出版社给他庆祝生日,并且推出了他的纪念版图书,“反响不错,央视、新华社都有报道”。
《西南联大求学日记》
许渊冲
中译出版社 2021
翻译家许钧:
他做到了生命不止,翻译不息
法语翻译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与许渊冲是相识三十余年的好友,但也曾公开表示过对许渊冲《红与黑》译文的不同观念。他告诉界面文化记者,他和许渊冲最后一次会面是在四年前。当时许钧与夫人、儿子和儿媳一道应邀去许渊冲家中拜访,“儿媳带着她的博士论文《许渊冲翻译思想研究》向许老求教,我们大概谈了一个多小时,临别前,许老还给儿媳提了一句辞——要创建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
谈及对许渊冲的印象,许钧回忆称:“他这一生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止,翻译不息。”在许钧看来,对于翻译,许渊冲有明确的目标并将之视为一生的事业——翻译可以把外部优秀的文化吸收进来,同时将中国的文化推向世界,通过文化的交流让世界实现“美美与共”。“这种翻译精神在当下这个时代显得更为可贵和迫切,从这个角度说,他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贡献是具有前瞻性的。”许钧说。
许钧还谈到尽管自己同许渊冲在翻译方法上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应尽量再现原作风格,表现原作者的个性;而许渊冲则倾向于在吃透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式增加才是更清楚地表达原作内容,“但是我们从来都是公开地论争与交流,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求真”。在许钧的印象中,许渊冲很少聊别的,就是聊翻译过程中的乐趣,对某些字词的处理,“有的时候我也泼一点冷水,但是他有他自己的原则和坚持”。
翻译的艺术
许渊冲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1
学者程朝翔:
他对培养人才特别认真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莎士比亚研究学者程朝翔告诉界面文化,他1984年在北大读研时,就上过许渊冲开设的翻译课。“他让我们对译本进行比较,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而且“上翻译课很有激情”。程朝翔担任外院院长期间,也曾经和许渊冲打过交道,“他是对培养人才特别认真的人,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
程朝翔看到,《许渊冲译莎士比亚戏剧集 (共4册)》共有13个剧,不是全集,但是已经算是翻译得比较多了。许渊冲生前曾说自己对《暴风雨》不大满意,但是也翻译完成了,而且在程朝翔看来,他翻译的莎士比亚是非常有特色的。“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一定要有深入的研究,没有研究的话,很可能会出问题。可以看出许渊冲的翻译有深厚的研究基础的。”程朝翔说,文学的意象翻译非常难以做到,可是许译却能够译得很准确,不仅如此,“每个时代有自己时代的语言,他翻译的更像现代的语言,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译本。”
对于许渊冲生前翻译的一些争议,范祥镇认为,虽然这些争议是存在的,但是许渊冲毕竟是难得出圈的翻译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翻译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他有译得好的,也有译得不好的,他自己都知道。”范祥镇的同事们曾经请他修改一遍即将出版的《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许渊冲会一一看完,并说出为什么会这样翻译。“他是有争议,也是真的有水平。”程朝翔则认为,翻译本来就是争议比较多的领域,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版本。在他看来,许渊冲的翻译速度快、准确度高,“而且他一直都在工作,一生都奉献给了翻译事业。”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采写:潘文捷、实习生申璐,编辑:姜妍、叶青,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