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胡一刀&无影刀
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就已经在美国传播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份最新研究成果,为这个结论提供了更多证据。
为什么说更多?因为早在去年底,美国疾控中心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拜登政府会如何对待这个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有专家告诉补壹刀,拜登政府可能会以此作为工具,采取对内和对外两种操作。而在对外方面,我们要警惕美国人借机掀起新一波对华“病毒溯源”舆论攻势。
1
先说说NIH的最新研究。
在NIH一项名为“我们所有人”的研究计划中,志愿者们会自愿提供自己的血样,该项目目前已经有28万人登记并且提供了样本。
这次,NIH的研究人员从这些样本中选取了2.4万人的血样进行抗体测试,它们的采集时间从2020年的1月2日到3月18日。
结果,至少有9人的血液中存在新冠病毒抗体。换算一下是1万人中有3.75人感染,这个比例还是很大的。
9份阳性抗体中,最早的有去年1月7日来自于伊利诺伊州的,1月8日来自于马萨诸塞州的,还有2月3日来自于威斯康辛州的,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诺伊州、马萨诸塞州以及威斯康辛州的首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的时间分别是去年1月24日、2月1日、2月5日。
研究人员称,由于感染新冠病毒后大约需要两周时间产生抗体,所以研究结果指向的是,一些志愿者早在2019年12月就已经被感染了。报告指出,新冠病毒早在那时就已在美国本土低水平传播。
至于研究的可靠性,研究人员为了保证准确,对这些样本进行了两次不同的抗体测试,极大降低了“假阳性”的出现概率。
研究人员称,最新的发现表明,去年早期美国政府只建议对有旅行史和有相关接触史的人进行检测的政策遗漏了一些病例。
有专家说,令人担忧的是,新的报告显示病毒“社区传播”比以前记录的要早。美国如今公认的新冠肺炎“零号病人”的确诊时间是去年1月21日。
显然,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实脉络还需要更多研究细节加以拼凑。
将美国新冠肺炎感染首例时间向更早推进的,NIH的报告并非第一个。
早在去年11月底,美国疾控中心(CDC)就在《临床感染疾病》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说科学家对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间收集的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7389个样本中有106份存在新冠病毒抗体。
这些感染样本中,有39个样本采集于2019年12月13日至16日。
要说,国立卫生研究院可以算作美国医学研究最权威的官方机构,隶属于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它在联邦政府研发经费中的份额仅次于国防部。美国疾控中心也是一个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官方部门。
所以这些结论应该是可靠的。
与其说他们得出了结论,倒不如说他们验证了美国人心中的一些疑惑和猜测,如果真的是1月21日才有病例,疫情扩散怎么会那么迅猛?
还有,去年5月,特朗普宣称,美国从去年1月11日就开始已经开始研发疫苗了。而那时,按官方说法,美国还根本没有新冠肺炎病例……
实际上,把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时间往更早推移的,不仅是美国。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不断爆出意大利、法国等国有可能也早在2019年10月到12月就已经出现了新冠病毒。
看来,要找寻到新冠病毒真正的来源,我们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早在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就在美国低水平传播”,这个惊人的消息会给拜登政府带来影响吗?
补壹刀询问了几位国内研究美国问题的专家,他们都认为拜登政府可能会利用这个消息,把坏事变“好事”。通过政治化的操作,针对明年的中期选举,把这个事情变成对特朗普和共和党的“定点攻击”武器。
因为即便按照现在美国研究人员的发现,新冠病毒于2019年12月就在美国低水平传播,时间比正式报告确诊病例要早数个星期,那也是特朗普政府的工作失职,甚至有可能是特朗普为了2020年竞选和保持美国经济的靓丽成绩,而故意隐瞒了。
所以,拜登政府肯定会抓住“在2021年1月20日上台前,任何事情都跟自己没关系”的这一原则,或者穷追猛打,或者选择到合适的程度,适可而止。
就在“新冠病毒于2019年12月就在美国低水平传播”的消息传出同一天,约翰·霍普金斯冠状病毒资源中心公布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5日下午,在美国近3350万累计感染病例中,死亡人数已经突破60万。
支持民主党的美国传统精英媒体,如CNN、《纽约时报》等都对这个事情进行了比较大篇幅的报道。目的很明显,强调美国死亡这么多人,都是特朗普及他领导的政府“抗疫工作糟糕”带来的直接结果。
报了特朗普之前动不动就批他们“FAKE NEWS”的仇。
美国媒体称,美国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不到5%,但死于新冠肺炎的美国人约为全球总数的16%。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从1到突破10万,用了94天;从10万到20万用了112天;从20万到30万用了83天。
进入2021年,尤其是特朗普明知自己大选失利又不愿承认,直到拜登上任之前,美国累计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快速攀升。经过短短36天,当地时间1月19日,累计死亡数字超过40万。
而34天后,到2月22日,美国新冠疫情死亡病例超过50万。在这30多天,美国平均每分钟就有两人死于新冠肺炎。
拜登在当地时间14日,也承认死亡总人数逼近60万。他说,虽然美国的新病例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但“仍有太多人失去生命,现在还不是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如果说拜登还不好意思公开,在疫情“数字”上踩特朗普和共和党的话。那么,民主党这边似乎就没什么顾忌。
民主党政客们说,自拜登上台后,由于出台了比较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且狠抓疫苗接种工作,所以疫情形势出现了好转。
这两天,美国多州宣布全面放松防疫措施。打头的就是民主党两个重要州——纽约州和加州。
纽约州州长科莫15日宣布,纽约州成年人口的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70%,州政府正式决定取消绝大部分防疫措施。纽约州内的办公楼、商店、餐厅等各类场所可以不再实施社交距离、限制人流量等,但在地铁、学校、医院等场所仍需佩戴口罩。
加利福尼亚州,在同一天宣布,开始取消“居家令”等防疫措施,商店、餐厅等将不再限制人流量;完成疫苗接种者将可以不佩戴口罩。位于加州的迪士尼乐园,也将向所有人开放,此前只是对加州居民开放。
民主党方面这么着急“亮成绩”,也是因为想把有关疫情的负面消息都撇清。谁该为这60万死亡病例负责?拜登政府肯定会说,是特朗普政府的无能,为明年的中期选举造势。因为从目前看,明年中期选举时特朗普仍是共和党的“主心骨”。
另外,拜登政府的抗疫工作其实目前也遇到了“瓶颈期”。据美国CDC数据显示,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美国已有52.6%的民众至少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完成接种者占到总人口的43.9%。但近7日日均接种疫苗剂数仅为95万剂,远低于峰值时期的330万剂。
按照当前的接种疫苗进度,不少美国专家和媒体预测,到7月4日,将很难完成拜登定下的70%成年人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目标。
3
在补壹刀与几位美国问题专家讨论“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就在美国低水平传播”这一话题时,有专家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值得我们现在就开始加以警惕并做好应对准备。
就是,拜登政府可能将这一看上去对美国不利的“新发现”,应用到外交和对华“病毒溯源”施压上。
这个问题,未来会以这样一个逻辑链在美国政客的操弄下发生演变:
第一幕:拜登政府和民主党说“这是特朗普政府的失职导致的”;
第二幕:特朗普和共和党政客不会示弱,反而会习惯性甩锅给中国,渲染“这是因为中国隐瞒疫情暴发,导致美国民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了,并传到美国,所以拜登政府应该向中国追责,否则就是对华软弱,甚至是配合中国”。
第三幕:在当前美国舆论环境下,以及“对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拜登政府很可能将这个话题作为一个外交工具,利用自己的国际话语优势,向外界灌输“美国都自查出新冠病毒首先出现时间在2019年12月,中国暴发就应该更糟,更应该继续进行调查溯源”的思想。
从现实来看,拜登政府正在炒作“病毒溯源”问题,并且作为“团结欧洲盟友”的一个抓手。
比如,刚刚结束的G7领导人峰会,先是在峰会召开之前,拜登与英国首相约翰逊于会晤后的“联合声明”中声称,“支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冠病毒起源展开独立调查”。
之后,在G7峰会后公布的“联合公报”中,美国人又把这个议题塞了进去,“呼吁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牵头,就新冠病毒(COVID-19)作‘透明’的溯源调查”。
可见,美国人在所谓的“溯源调查”问题上为了制造攻势,费尽心机。
对于上述两个动作,中国驻英国使馆随后在官网以答记者问形式作出回应,直指美国等一些国家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有着“昭然若揭”的政治目的。
一位专家告诉补壹刀,其实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就是,既然美国研究人员在2020年年初采集的2.4万名美国人的血液样本发现,新冠病毒于2019年12月就已经在美国出现,比当时卫生官员首次确认病例在美国出现在时间上还要早几周,那就应该允许世卫组织对美国进行溯源调查。
因为从科学的态度出发,新冠疫情在全球都有存在,那么在任何一个存在疫情的国家,都有可能是病毒起源之地。在我们明确知道疫情暴发之前,全球化让各个国家的人员和物流联系十分频密,悄然之间,病毒很有可能被携带传播。
所以,如果确定新冠病毒于2019年12月就已经在美国出现,美国就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允许他们自己所倡导“独立调查”,进入美国进行溯源调查。而不是将这个问题继续作为外交工具,搞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攻击。
那样做,显然不利于全球抗疫工作的推进。
图片来自网络
戳我~
戳我~
戳我~
往期精彩回顾:
加勒万冲突一周年,印度扩军备战是又想挑事吗?三重剧痛等着它!
拜登为何放下私仇主动约普京?吴大辉:就是想腾出手来对付中国!
来了!中国人期待已久的重拳反击
拜登启程,为“下一场冷战”招募盟友!
过去24小时,华盛顿很忙!
日本外务省资助中国大V风波,到底怎么回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