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解读五卷系列
读过五卷的,会感慨自己白读了五卷;

没读过五卷,会惊叹有本这样的五卷。

各位看官,濠哥撰写的解读五卷系列已经完成了前几篇。无论图文和语音都非常用心,能看懂的,当认此言不虚。但读史料毕竟知音难觅,感兴趣者少。故期待分享转发、点赞、在看一条龙。
各位亲友,在昨天的文章《德胜文集卷五:着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中,濠哥写了这样一句话:用最权威的文献推导出最接近权威的结果
毫无疑问,濠哥现在撰写的这个解读五卷系列,依据的是五卷原本(即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并参照阅读文集系列(即毛泽东文集六、七和八三卷),这都是国内最最权威的革命历史文献,没有之一。
比较而言,由于当时尚未走出文革的大环境,1977年出版的五卷,基本上是一个洁本。22年后,正值改革开放之后最好的时期,1999年编辑出版的文集系列,少了些禁忌,则更像是一个全本。因此,濠哥在阅读和写作时一般都会将这两个版本对照着学习。
以濠哥个人的阅读体验看,德胜公作为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诗人和记者,一高兴就诗作词,一激动就给新华社写新闻稿或给人民日报写评论。也因此,他的文章或讲话都非常生动和易懂,看这些一手的权威文献,根据时间线简单梳理,或根据革命逻辑展开联系性思考,就能得到符合德胜公本意的答案。

这就是濠哥目前正在做的。
现在进入正题。为各位研读五卷第11篇《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根据背景介绍,这是1951年1月19日德胜公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
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最后胜利就一定会得到。
正文非常简单,似乎没有什么好解读的。
查文集第六卷,原来在这一段之前,还有一段话,主要是称赞金日成和以他为首的朝鲜劳动党与人民军,以及朝方五年来的伟大斗争成绩,要求一切在朝鲜的志愿军“全心全意地拥护朝鲜人民,拥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拥护朝鲜人民军,拥护朝鲜劳动党,拥护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同志”。看着有点礼貌过头了。
查阅文集六卷提供的注释,原来,这是德胜公在审阅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在中朝军队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上的报告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也就是说,这段话其实是要彭总在中朝两军高级干部会上说的。由彭总说,毕竟彭总的身份是援军司令,那么表示拥护所在国领导人似乎还是合适的。
无论这段话是领袖给志愿军的指示,还是写给彭总的一段客气话,既然同时被收五卷与文集六卷作为文献,至少说明了其重要性。
濠哥倒是认为,这恰恰说明了当时德胜公略带喜悦的心情。即,由于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作战行动展开得相当顺利,前期进行的三大战役基本上都达到了战前的预期,迅速的、顺利的、成功的将联合国军赶出了平壤,赶到了三八线以南,让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形势又回到了前一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的状况——即南北朝鲜仍以三八线为界分立分治。

朝鲜战争1950年美军登陆前主要进程
也就是说,志愿军从1950年10月19日正式入朝作战,10月25日打响首次战役,到1951年1月19日——整整3个月时间——德胜公亲自为彭总的讲话稿进行批改之时,朝鲜战争回到了开始时的地方。

换句话说,如果此时,朝鲜南北双方及各自的后援大军不再寻求扩大战果,不再进行报复性战斗的话,那么持续了大半年的朝鲜战争,有可能,就到这里结束了。

如果朝鲜战争与后来我们所称的抗美援朝,到1951年1月19日结束,那么,在濠哥看来,德胜公完胜,彭总和他率领的志愿军完胜,新中国新政府完胜,苏共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阵营完胜。美军和联合国军呢,也没输,甚至说也胜利了。

到1951年1月,朝鲜战争是有可能以皆大欢喜在三八线这个老地方结束的。
但是,由于双方都还没有付出特别惨重的代价,都还对这场战争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无论攻守,无论南北,无论中美,或许都不甘心在此收手、就此停战。
现实是,战争没有止步,悲剧性的后续战争很快上演。
实际上,早年1950年12月,德胜公就下达了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的命令。当时,志愿军刚刚完成第二次战役。
战争进行得太快了,初期也太顺了。几乎再现了半年前朝鲜人民军向南方发起突袭之后的节奏。

1950年12月6日,德胜公亲自为新华社起草电讯稿:
【新华社6日讯】朝鲜人民军和我国人民志愿军本日解放平壤。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侵略军以及李承晚匪军残部,向平壤以南溃退。朝鲜人民军和我国人民志愿军的正规部队,于12月6日下午2时进入平壤城。
打得太爽了,优势兵力+突然袭击+以有准备围歼没准备,志愿军势如破竹,收复平壤。

从电文看,领袖的喜悦与兴奋之情,充盈在电文间。
一周后,1950年12月13日,德胜公致电彭总、高岗:中国人民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
电文称:
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由这一电文可知,由于战场形势不利,联合国军节节败退,美、英及联合国军参加国已经提出在三八线停战。这里是战争的原点,提出在这里停战有其合理性。

但是美英等国的停战要求,被德胜公认为是缓兵之计。既然战场形势对我有利,那怎么能见好就收呢。这明显不符合革命领袖“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性格啊。
但是。三八线,不是地图上简单的一条线,也不是一条没有感情的纬度线,这是一条美苏两霸的势力分割线,也是一条默契线。谁越过了这条线,谁就将受到诅咒,谁就从有理变成了没理,谁就从正义变成了侵略。

朝鲜人民军最早越过了三八线,金日成受到了惩罚,差点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中国东北打游击;

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也越过了三八线,麦克阿瑟受到了惩罚, 不仅自己被美国总统杜鲁门直接宣布撤职,他率领的联合国军与南韩“伪军”也遭到了一路败退的厄运;
但是仅仅两个月,志愿军也要越过三八线。
既然志愿军没有在踏上朝鲜战场后的高光时刻,迅速在三八线结束战争,而是选择了继续向南进发,走上了半年前朝鲜人民军的老路,那么,此后的战争进程就失去了中国方面的完全掌控。
当战争进入完全的搏击状态,就到了比拚体力、精力和财力的时候了。
那么,刚刚成立了一年多的新中国、新政府如何解决战争后勤与财力支持呢?
另外,入朝两个月,连续在半岛的冬天完成两次大战役之后,志愿军的真实情况如何?
在德胜公这条致彭、高的电报中,还提到两条:
  • 明年一月中旬补充一大批新兵极为重要,请高加紧准备。请高、彭考虑是否有必要和可能,从前线各军(东西两线共九个军)抽派干部至沈阳加强管训新兵的工作。宋时轮部目前即须补兵一部,恢复元气,是否可能,请高筹划见告。
  • 空军掩护铁道运输线正在筹备,有实现可能,但最后确定尚待商办。
由电文可知,到1950年12月13日,志愿军入朝部队已经迅速扩充到了9个军。这样强大的兵力,以及北朝鲜如此狭窄的山地战场,对联合国军来说,几乎是碾压式的包围和攻击。
这是联合国军即使装备占优也只能一路向南逃奔的最主要原因。
但即使如此,志愿军在两战过后已经急需补充新兵,可见战场损失有多大。
尤其在提到宋时轮部的时候,用的词是“恢复元气”。等于说宋时轮率领的9兵团,在东线战场,试图围歼美军陆战一师的战斗中已经元气大伤。
查资料,宋时轮率领的9兵团下辖第20、26和27三个军,每个军由齐装满员的四个师组成,全兵团共计15万人。原来准备用于打台湾的,但是被急调入朝作战。
据说,由宋时轮指挥9兵团主战的长津湖战役已经拍成电影,即将上映。这部片子(希望主题是反省战争),濠哥是一定会去电影院看的。不为别的,只为向血战在异国他乡、埋骨在盖马高原的志愿军烈士致敬!
电报最后一条提到,空军掩护铁路运输线,还没搞定。这说明两点:
1.斯大林关于出动苏联空军掩护志愿军地面作战的承诺尚未兑现;

2.在装备后勤无法保障的情况下,继续向南攻击性作战,志愿军面临战力不支的明显弱点。这一点,在越过三八线之后,很快就被敌人发现了。这成了志愿军后来发生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电报,濠哥认为,继续坚持要求志愿军南下作战的领袖,被开战以来的胜利所鼓舞,被继续夺取更大胜利的目标所牵引,没有充分考虑对我军的不利条件已经出现。
但是,领袖当年的决策,或许非常人、非后人能够理解。
志愿军向南攻击到地图上1月8日那条线
德胜公在1951年指示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难说没有长远经营朝鲜半岛的想法。
所以,无论如何,现实是,战争没有停下来。
正如前文对三八线的解说,一旦越过三八线,战争就已经停不下来了。
其实濠哥曾经写过说过,三八线就像写在朝鲜大地上的一道咒语。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