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 2 (SARS-CoV-2) 引起的 2019 年冠状病毒病 (COVID-19) 在其肆虐一年后仍然难以控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严重的感染以及抑制病毒的传播显得极为重要。全国人民接种新冠疫苗的热情因此高涨,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截止至2021年6月14日,我国已经有超9亿的人群接种了新冠疫苗。
图片来源:pexels
那么,国产新冠疫苗的保护期到底有多长呢?常常听说的是疫苗接种后保护期仅有6个月。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的研发单位有数百家,新冠疫苗的类型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如北京科兴,北京生物,武汉生物)、基因重组疫苗(如安徽智飞)、载体疫苗(如康希诺生物)、核酸疫苗。新冠疫苗的作用就是保留了病毒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特性,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病毒时,免疫系统会依循原有的记忆,更加快速有效的阻止病毒带来的危害。
经国家卫健委近日公布,疫苗在接种后,通过接种者抗体水平监测,能够检测到抗体的时间大概是6个月以上。但是这不代表免疫也到此为止,因为我们仍在等待进一步的数据。并且抗体的含量也并不是衡量疫苗保护力的唯一指标,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记忆,也能在新冠病毒感染时快速作出反应。
由于疫苗研发需要一定时长,接种疫苗后的机体的免疫能力仍在等待最新的数据,但是针对那些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并且康复的患者体内的免疫力情况又是怎样呢?我们或许能从中推测出接种疫苗人群中免疫反应的维持效力。
近日,由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预印文章,标题为:“Naturally enhanced neutralizing breadth against SARS-CoV-2 one year after infection”,表明在被新冠病毒感染一年后,仍然维持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并有增强的趋势!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对于控制疫情的传播是十分可喜的成果!
无论是感染新冠病毒还是接种了新冠疫苗,都会让我们的身体内产生对病毒的抗性。机体的免疫系统对于预防 SARS-CoV-2感染的这种免疫力能持续多久呢?首先就需要了解到机体在感受到新冠病毒时会产生怎样的免疫反应。
机体对于新冠病毒的感染有三种免疫反应的方式,第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是一种特异性的T细胞能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CTL可以选择性的杀死受感染的细胞。第二:浆细胞(效应B细胞),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而成,可以分泌抗体,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相应的抗原,通过中和作用防止病毒感染细胞。第三:辅助T细胞(Th),也是属于T细胞的一种,可以激活其他类型的免疫反应。
特别重要的是,在第二种方式的免疫作用下,会产生记忆B细胞,产生免疫记忆——当新冠病毒再次感染机体时,会引起更快速,强烈的免疫反应。这种细胞在骨髓中可以保持数十年,甚至一生。拥有这种寿命长的、能够分泌抗体的记忆B细胞也是持久免疫的最佳预测指标。
Michel C. Nussenzweig 及其研究团队早在2021年1月18日在Nature上发文:“Evolution of antibody immunity to SARS-CoV-2”,表明感染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至少维持6个月,并且发现虽然血液中和抗体的活性降低了5倍,但是特异性记忆B细胞的数量保持不变!
现在过去了5个月,最新21年6月份这篇文章则是对于在感染新冠病毒一年后记忆B细胞以及其分泌的针对SARS-CoV-2抗体存在情况的后续调查。
(图片来源:洛克菲勒大学官网)Michel C. Nussenzweig
Michel Nussenzweig及同事发现在感染后6-12个月期间,分泌产生的抗体浓度并没有改变。在对康复者血液中SARS-CoV-2 特异性记忆 B 细胞分析表明急性免疫反应会持续性产生,并超过了6个月。这些记忆B细胞能不断增强其 SARS-CoV-2 特异性抗体的反应性。
研究团队还分析了感染一年后的康复者在接种mRNA疫苗后体内的免疫力情况。接种疫苗可以进一步提高恢复期个体的免疫力,将会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同时发现接种疫苗的康复者 SARS-CoV-2 抗体的水平比接种疫苗前高出 50 倍。
除此之外,感染一年后的康复者接种疫苗后显示其体内的特异性记忆B细胞的数量平均增加了8.6倍。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感染新冠病毒1.3月,6.2月以及12月(未注射疫苗,注射疫苗)人群的特异性记忆B细胞的数量
综上,感染新冠病毒后会诱导大多数人产生长期免疫力,这是在当前疫情盛行下值得高兴的好消息。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在一年后接种疫苗后也将大大增强机体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未受感染的人群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力或许与报道中感染新冠的人群类似,这样人群之间的免疫力将大大提高,我国建立免疫屏障也将更进一步!
参考资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696-9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207-w
上万科研人员交流基地,扫码加入“科研交流群”,找到组织让科研更轻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