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越南战争”系列的番外。
1973年1月27日签署的《巴黎和平协约》有四个签字方:
美国
越南共和国(南越)
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前三个我们都认识,这第四个“解放阵线”是个啥呢?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是1960年底由北越支持成立的一个组织,大家可以理解为“白区政府”。
“民族解放阵线”是它台面上的名字,背后其实是越共南方局。
南方局是越共内部一个独立性很强、势力很大、甚至能与河内平起平坐的机构。
有一点1937~1938年间武汉长江局的感觉。
黎笋与胡志明

越南版图上的北部、中部和南部曾经分属于不同的国家。

直到十八世纪末才形成今天的版图。

由于天然的地理界线,二十年代越南北、中、南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三股共产主义势力,互不隶属。
那么胡志明的角色是什么呢?

他是苏联委派赴越南的“共产国际代表”。

1930年2月,胡志明以莫斯科钦差大臣的身份在香港召集“印度支那共产党”、“印度支那共产主义联盟”和“安南共产党”开会。
三家合并而成越南共产党。

因此越共内部一开始就有来自北部、中部、南部的三支力量。
胡志明更像是一个手持“法杖”的象征性人物,而非说一不二的政治强人。
作为长期在国外从事革命活动的“外来户”,他或自然、或不得已采用了亲和民主的作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越共内部维持着以胡志明为旗帜的集体领导,各管一摊。
北越初期(1957年)胡志明访问东德,与东德少先队员在一起
五六十年代越共内部的几派势力中,南方局是最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它的代表人物是大家熟悉的黎笋。
黎笋从1946年12月开始便长期担任南方局书记。
直至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黎笋才很不情愿的率大批南方局党政军干部北撤。
这也是他与中国最早结下的“梁子”。

1954年日内瓦会议达成的南北越划界,当时越共南方局还有一部分地盘在柬埔寨境内,也一并丢了。

胡志明时期,黎笋和长征作为“南派”和“北派”的代表人物曾经“轮流坐庄”。

1951年越共召开二大时,政治局的“四驾马车”为:
胡志明(越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
长征(越共中央第一书记)
黎笋(南方局第一书记)
范文同(越南政府总理)
待到1960年开三大时,胡志明和范文同位置没变,长征和黎笋位置互调了一下:

胡志明(越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
黎笋(越共中央第一书记)
长征(越南国会主席)
范文同(越南政府总理)
其实长征在1956年即因极端的土改政策被黎笋赶下台,为此胡志明还出面做了“自我批评”。
从这种微妙的人事变化中我们不难发现,胡志明其实是在越共南北派斗争中小心翼翼的平衡。
很为难。
1990年成都金牛宾馆会晤后的合影。前排C位右手边的是阮文灵,搭档左手边的是杜梅。从1991年杜梅开始,越共一把手开始固定由北派人马担任
六十年代初黎笋的势力渐长。
为什么呢?
那自然是因为这一时期革命的“重点”在南方。
当时越共几乎把全部家底都通过“胡志明小道”送入南方参加抗美斗争。
这样一来负责南方局工作的黎笋自然在党内腰板硬气。
1969年胡志明去世后,“四驾马车”中剩下的三位——黎笋、范文同和长征组成“三人治国小组”。
有点类似1953~1957年间的苏共。(《苏共,1953》)
胡志明去世后,又经过六年苦战,越南终于在1975年实现南北统一。

凭借着此项“盖世奇功”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南方抗美斗士”形象,黎笋在1976年的越共四大上毫无悬念的成为新掌门。
这是一位比胡志明更强势的人物。

帝王庙号》一篇里我们介绍过一些关于古代皇帝称呼的规则。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黎笋和胡志明的地位是不分伯仲的。
就像是铁木真之后灭掉南宋的忽必烈、努尔哈赤之后入关中原的顺治,均可以称为“祖”。
黎世祖。

1970年访华的黎笋(左三)

1975年秋,统一后志得意满的黎笋筹划着率越南党政代表团访华。
黎笋目的有很多个。
既要向中国要援助,又要试探中国对西沙南沙的态度,还有在中苏之间评估态度、“择良木而栖”的考量。
正式出行前的一个月,黎笋还专门派越共党内分量十足的黎德寿打了一次前站。
探探中国人的口风。
面对再次上门请求援助的黎德寿,病床上的周恩来轻声说道:
“你们越南人得让我们喘口气,恢复一下元气。”
周恩来最后一次会见外宾(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劳动党),1975年9月7日
或许考虑到可能是最后一面,1975年9月来京访问这次,黎笋面见了多位中国领导人。
在与当时主持国务院工作的小平同志会谈时,小平同志强硬拒绝了越南对于西沙和南沙的诉求。
在同“四人帮”会谈时,他们要求黎笋先发表“反苏声明”,中国才肯考虑援助的问题。
啪啪打黎笋的脸。
最后与毛泽东见面时,老人家语重心长的对他说:
“现在天下最穷的不是你们,而是我们,我们有八亿人口。
我们现在有领导危机。总理身体不好,一年开过四次刀,危险。康生身体不好,叶剑英身体也不好。我八十二岁了,我也有病。”
然后毛泽东用手指着陪同会见的邓小平道:
“只有他算一个壮丁。”
参考:
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804/c69113-28611987.html
总之黎笋一行在北京是碰了一鼻子灰。
悻悻而去。
黎笋与勃列日涅夫。握手时二人一个前倾、一个后仰,地位高下立判
离开北京后,黎笋一行又去了莫斯科。
在克里姆林宫,勃列日涅夫给了越南人想要的一切。
此后几年里,越南被拉入苏联主导的“经互会”,和苏联签订了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互助条约》。
1978年后,苏联海军大举入驻越南金兰湾……

就这样,越南与曾经“同志加兄弟”的中国彻底分道扬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