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推送是南书房荐书第24期
01.
《基层中国》等
《基层中国》
东方出版社 /2021年1月

《大国底色》
东方出版社/2021年1月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
贫困县缘何喜欢大兴土木,奢华建筑?
各城市出租车管理,为何总是管不好?
如何理解街头执法的困境?
……
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基层社会也面临转型巨变。与漂亮的经济增长数据相比,大多数人回想起基层社会,都会感到脑子混沌——群访、闹事、扫黑、讨薪、小官贪腐等恶性事件似乎总绕不开。
基层是大国治理的基石。扎心的事件一遍一遍地在基层社会上演,但事件背后的逻辑,并非黑白分明、善恶有别。边缘灰色地带在基层社会很多,亦是很难用笃定的道理或简单的意识形态判断出来的。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学者吕德文对基层治理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他的田野调查中,基层治理存在大量灰色地带,社会议价系统并未完全固化。“只要深入基层,就会发现太多左右为难的问题”,但与此同时,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基层政府,权力式微,自主性大大下降,工作负担却极其重。
《治大国如烹小鲜》汇编吕德文过去三年对基层治理社会事件的时事分析,提供了多元维度看待当今基层治理的困局和突破点。表面截然不同的社会事件,细读下发现背后体现治理困境的相似逻辑。一方面,中国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流程的改造,基层政府常常面临权责不对等,由此带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基层事务繁多,导致基层官员与群众的脱离,很多实事也办不成。
而在《基层治理》一书中,吕德文详细剖析了基层体制,尤其是县乡两级运转的逻辑,紧跟时代发展提出的命题,比如基层扶贫时的产业扶贫,后扶贫时代的治理风险。作者对县乡村的通透观察和思考,同时对当今治理提出警醒和建议,如基层治理要有价值观;基层干部应该被设计成有富有创造性的治理者等。
《大国底色:巨变时代的基层治理》一书则记录了在城乡交融背景下基层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以及这些人身上反映的治理困境和时代烙印。里面有80后乡镇干部的素描——“他们没有办法接触农村工作,亦不可能了解一线工作实际”;在流动文化中成长的青年“农二代”,他们物质欲望高涨,个体主义觉醒,“焦虑,迷茫、不安”。同时也有对街头治理摊贩的多元内部权力关系的剖析等,案例丰富,深入基层社会的各个毛细血管。
吕德文有着其丰富的调研和研究经验,从书中能看到他在分析社会事件中的理性力量。在过去很多非黑即白的网络舆论中,社会事件一旦发生,一边倒地支持、同情所谓的弱势群体,或者极力反对看似拥有权力的政府,有时并非所谓的正义之举。在关系错综复杂的基层治理中,理解制度、体系以及背后错综复杂的力量,无非为认识中国社会提供绝佳角度。
推荐人:秋雨
02.
《宇宙的孩子
[美]迈克尔·乔莱特
苏伊瑶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5月
《宇宙的孩子》是2020年美国黑马作家迈克尔·乔莱特的成长故事。虽然只是个人对往昔成长的回忆,但由旁人读来却是一部澎湃有力的生命史诗。
故事先由米克充满稚气的儿童口吻叙述。托尼和米克兄弟出生在一个叫锡南浓的地方,那里是一个邪教组织。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直到那个叫“妈妈”的女人来接他们。
离开从小生活的地方,他们回归到正常社会。但日子并没有变得好过:母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父亲是个前科犯,他们都喜欢的继父却是一个酒鬼,有一天也突然消失、不知死活。
早熟的米克早早懂得如何安抚患有自恋人格障碍与抑郁症的母亲,甚至会压抑自己忍着恶心棒杀兔子、吃兔肉。但在哥哥托尼眼中,米克只是一个会讨妈妈喜爱的马屁精。兄弟关系一度恶化。两个孩子都觉得孤独,感受不到世界对他们的爱。
如此恶劣的成长环境,导致米克一直深陷于对家庭疾病的恐慌——所有人都似乎无法逃脱——叔叔们和爸爸都曾是瘾君子、进过监狱,继父酗酒度日,姥姥离不开荷兰茶……“我会不会就是下一个?我长大后会成为他们中的哪一种呢?因为我可以选择的似乎只有离开一切去吸毒,或者留在家中,为了离开的人终日以泪洗面。”
充满愤怒的托尼走上了家族堕落的老路,先是沉迷啤酒,再是大麻,再变成可卡因和迷幻药,最后因为毒瘾而被送到戒毒所。米克也曾迷茫过,尝试过问题少年所热衷的事。他还在一次“飞叶子”后驾车,九死一生。
当他在病床上看到亲人无比担心的样子,内心有了新的目标:“我想拥有好成绩,想拥有一个未来,不想像哥哥一样悲哀。”他意识到,这个家族里的人们从未真正做过选择,仅仅都是外界让他们成为的样子。
所有的大人深陷于侵蚀本性的各种瘾上,他们无法自救,更没办法让孩子们好好成长。哥哥曾被父亲问不累吗,他只是回答“我只想快乐,没有人想让我快乐。”孩子们的感情被忽略了,他们孤独地长大,无力地走上虚无的宿命。米克一直想爬上能改变命运的梯子,甩掉虚无感,到达一个温暖的地方。
终于,他找到了。他爱上了学习,成为了一个实力强劲的田径运动员,然后考上了斯坦福大学,成长为一个音乐记者和成功的摇滚音乐家。这个来自奇怪地方的奇怪小孩克服了旁人无法想象的苦难,在艰难的童年和复杂的亲情中,一次次地超越自我、理解他人,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过去和解,成为一个更好的儿子、兄弟和父亲。
从深陷泥沼到见证光明的过程里,米克与哥哥、父亲之间的亲情描绘格外动人。托尼开始摆脱毒瘾,有了自己的家庭。米克听着哥哥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充满骄傲:“那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糟糕的事情没有击垮我们。我们还在这里:我们舞蹈、跺脚、跳跃、摇摆,崭新的事情、美好的事情依旧有机会发生。”米克与父亲也实现了理解,米克明白父亲一直想要保护自己,而父亲也开始将米克当成一个男人看待。
如果说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莱娜将自己走出贫民区的人生概括为那句震撼人心的“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那么《宇宙的孩子》里一步步走出低谷、摆脱原生家庭的过程则堪称震撼人心的伟大救赎。
“宇宙的孩子”,成功地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而“为未来奋斗”,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推荐人:李波
03.
《不称职的英雄:
达尔文与难产的物种起源》
[美]大卫•奎曼 
郝舒敏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1年4月
查尔斯·达尔文曾在自己的日记中愉快地自我批评:“哦!你这个唯物主义者!”40岁之后,达尔文彻底放弃了基督教信仰。他相信宇宙受法则支配而不受神意驱使,致力于“仅仅是宇宙法则中的其中一条法则——自然选择学说的物种演变”的研究,这造就了他思想中唯物主义的核心支撑,而彼时达尔文经历了父亲和10岁女儿的死,恶的存在和无辜者遭受痛苦让他更加无法对神明忠诚信仰。
这本书的作者——科学记者大卫·奎曼总结了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记叙了19世纪伟大的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从正值青春年华的20多岁,作为博物学家跟随英国皇家海军船舰“小猎犬”号的野外探索;到回到伦敦后,进行“小猎犬”号航行日志的整理及《“小猎犬”号的动物学》的编辑撰写;再到为期八年的藤壶研究,两年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实验,再到《物种起源》的难产出版。
作者用不称职的英雄形容“与上帝为敌”的达尔文,他谨慎、恐惧、怯懦、倦怠、体弱多病,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
他研究指甲盖大小的藤壶分类学耗费了8年的时间,参加父亲的葬礼时,在送葬队伍向教堂出发后才到家。他缺席一些严肃仪式和重大事件的行为皆非偶然,这是他的行事方式,而这种方式,让他花了21年才发表出惊世骇俗的《物种起源》。
达尔文思维开阔,天马行空,博览群书,好奇心极其旺盛,广泛贪婪地涉足各个科学领域,在生物地理学、生物分类学等生物学领域奉献了自己几十年的生命。
也曾从政治经济学冷酷无情的社会学逻辑中获得自然选择物种间弱肉强食的灵感。他的探索热情,对规则之外的兴趣,都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迷人的宝贵特质。
除此之外,作者也不吝笔墨在达尔文的家庭、婚姻生活,他在婚姻问题上有着学者书生气的一面,会像探索理论一样将关于婚姻与金钱如何平衡的焦虑想法写在笔记上,他与表姐埃玛的结合出人意料,但婚后几十年埃玛成为了他科学探索之外最重要精神支柱。
作者以幽默的笔触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而非远在天边高居神坛之上的达尔文形象,以丰富的视角,从多个侧面展现了达尔文的科学研究进程和个人生活。
他为读者与达尔文的世界之间搭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读者可以感受到当达尔文把所有考据联系在一起解开进化之谜时,说出“自然神学大厦将倾!”是何等欣喜若狂,更能体会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研究考证、笔耕不辍,一个人与整个学界乃至与上帝对弈的达尔文又是何其孤独。
作者志于在有限的篇幅内聚焦一点来描写一位思想者的成长,简洁紧凑地讲述宏大复杂的主题,全书夹叙夹议,表述准确,可读性强。
推荐人:张茜雯
04.
《警治的终结》
[英] 亚历克斯·S. 维塔莱  著
王飞 张鹏瀚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绿林社
2020年10月
46岁的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的悲剧触发了美国,乃至全球对种族话题的探讨,不仅掀起BLM运动(黑人的命也是命),同时与之并行的,还有口号为“废除警队(Abolish the police)”和“削减警费(Defund the police)”的废警运动,引发了公众对美国警察和警治的反思。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愿意无条件为警察配备武器,赋予他们“开枪”和“施暴”的权力?从什么时候开始,警察在民众心目中有了“守护神”的人设?又从什么开始,美国的有色人种群体会不成比例的倒在警察枪口?我们是否需要警察?有多需要?有多不需要?
 “警察不是来保护你的。”作者亚历克斯·S·维塔莱认为,主流媒体夸大了大多数警察工作的实际性质,因为管控犯罪,只是美国警治活动中的一小部分。他援引政治经济学批判教授马克·尼奥克里尔斯的话,“警察的存在是为了营造社会秩序,但这秩序却建立在剥削体系之上。”或者说,美国警治的“根”就是歪斜的。
美国警治的诞生并不光彩。在成为“警察”前,他们被叫做“守夜人”,源自英国伦敦,曾主管爱尔兰的殖民占领,随后也被英国人带去了美洲大陆。在1802到1828年间,美国罢工狂潮不断,工会开始建立,政治性暴动几乎每月都在发生。“守夜人”就充当了管制“暴行”和镇压民众的角色。但管理层的精英对此依旧不安,便开始呼吁对“守夜人”队伍实施关键性的扩充和专业化,最终促成“警察”。
在现代美国社会,警察已经无处不在。为了减少青少年犯罪,美国司法部推行“驻校警察计划”。但爆炸式新增警员取得的效果却适得其反。同样的“果”也结在了警察管理精神疾病患者的枝干上。如今美国三大城市(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的看守所已经成为了全美最大的精神病院,但无论是从管理的成本,还是解决精神病人犯罪问题的成效上来说,加大警力的干预往往无济于事。
此外,作者还指出了美国警察在边境、性工作、无家可归、毒品等问题上治理的问题。警治或许并不会真正走向终结,但它亟待一场彻底的变革。
推荐人:赵菀滢
05.
《简洁如照片》
[英] 约翰·伯格
祝羽捷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2021年4月
照片、一幅画,都是静态的,它不发一语,传递出对不同人各自不同的故事。它们必然留存了某一个具体的时刻,但却没办法将那一瞬间与前后的时空都衔接起来,那么,“经年累月重复看一幅画”的行为,是否只有极度无聊、沉闷与愚蠢之人才会做呢?
20世纪前半期被誉为“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的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约翰·伯格在新作中给出了他的思考。《简洁如照片》是一本不足200页厚的小册子,封面与内页都如其名,呈现出一股干净纯白的简洁感,但这本书其实试图“包罗万象”——关于爱与生命,时代的分离与社会运动,游离在城市边缘的移民……
娓娓叙述从一幅画开始,伯格在伦勃朗的画中重新发现了某种神秘的力量,藉此,他又重新审视了卡拉瓦乔的经典画作,探索了“家”这一概念对于早期人类、及今天城市中成千上万移民的意义。
约翰·伯格这位浪漫的艺术家、作家曾这么诠释他眼中故事与镜头的关系:“那些读或听我们故事的人,像透过镜头般洞察故事中的一切。这个镜头就是叙述的秘密,它在每个故事中都被打磨一新,在暂时和永恒之间来回打磨……在短暂的生命中,我们在细细打磨这些镜头。” 
对于“观看”作出的反思和新解,是伯格对于整个文学艺术史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在其之前更广为人知的著作及同名电视节目《观看的艺术》里,他这么描述观察与事物本真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与视角,体现在了摄影作品上即——一个事件是有多元视角的,不该恪遵某个标准。
不过,伯格式的浪漫绝又绝不是曲高和寡、风花雪月的,而是在贴紧现实的基础上,生出的尖锐犀利的社会洞见,如揭露艺术背后的西方意识形态问题,如分析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以及广告与资本主义症结等等。
推荐人:肖瑶
欢迎各出版社荐书,编辑董可馨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文月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