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技术越来越进步,与人交流的渠道变多了,好好沟通却变得越来越难了。
网络上流行的让人猝不及防的互联网黑话,永远猜不透的字母缩写,还有随时可能出没的网络杠精......被误解的几率更大,沟通的成本反而增加了。与之相对的是,人们的说话方式越发千篇一律,而公共讨论则常常因为双方没有理解对方的意思而走偏。
即便是在私人领域,也时常会因语义的模糊而产生误会。职场里,领导、同事之间因沟通不畅,而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亲密关系里,因不能接收到对方言语里“潜台词” “暗示”,收到“他/她根本不懂我的心嘛”的回应......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虽然同说一种语言,沟通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用意和表达自己?
📚
推荐几本与沟通有关的书:《如何说人话》《沟通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等,里面有一些实用的对话技巧。

不排斥沟通的前提是,
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简单的说,我们对沟通的需求体现在3个方面——生理需求、认同需求和社交需求。
无论对健康而言还是考虑现实因素,我们都无法将自己完全封闭。而沟通的重要性也绝不仅止于维持生存,它也是使我们认识自我的方法。
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理解着自己。《沟通的艺术》里这样解释沟通对我们的意义,
“我们对自我的认同源自于我们和他人的互动,因此究竟我们是聪明的还是迟钝的,动人的还是丑陋的,精明的还是笨拙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会从镜子中照出来。我们是由他人对我们的回应中建立自我认同的。
除了帮助诠释自我之外,沟通也提供了和他人之间重要的联结,这种联系包含在各个年龄层的各种社交活动之中。
在一项对1800位美国南加州人的研究中发现,和邻居闲聊的“美好的老习俗”是建立社区意识最有效的方法。
在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最快乐的10%的人都认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社交生活,而他们在睡眠时数、看电视时数、喝酒量等可观测项上,与其他人并没有差别。这也可以表明与人交流的重要性。
假如谈话的结果引发或增加了争执和冲突,或沟通仅仅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那交流的过程和意义就显得没那么美好了。
《语言学的邀请》中举了一个“可笑”却常见的例子——在许多中学和大学举行的辩论赛中,“正”“反”两方都以夸张自己的主张和藐视对方的主张为主要工作。最终哪一方能在辩论中获胜,只能由说话技巧高不高、辩论员态度好不好等无关紧要的各点来决定。
这种看似在“认真沟通”的行为,其实反倒失去了沟通的意义。

有思考的沟通,
可以增加交流的有效性。

会说话、能把话说好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因为我们都无可避免地要和人打交道、与人交往、与人沟通。
日本NHK知名主持人矢野香就曾在《会说话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里提及,对于普通职场人士,语言艺术好像已经变成了一种必备的工作技能——“公司对一名新员工的评价标准就是其交流能力。其中,‘照顾对方感受’‘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是言谈的三大基础。”
会说话的人,一定也是善于倾听的人。自己的意见,可以在收到对方需要反馈的时候再说。
“先听对方说,再归纳其要点。归纳要点的好处,不只是让对方感到你‘在认真听我说’,还有一点是,因为你只是重复对方的话,不会在口语表达中出错。”
除了简单有逻辑的讲述表达外,更重要的,是掌握说话的节奏。说话时,如想强调某一部分,一个有效方法是,以沉默留出空白。留出大概7秒的时间。
还有这些可能会有用的要点:

  • 商务交流的重点在于,先说结论。
  • 商务谈话,特别是向上司作报告,切忌起承转合。
  • 报告流程可分为三大部分:结论、本论与结语。先说结论,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 提问要着眼于具体工作、具体事物。
  • 没有意义的话不要说。具体而言,就是不要应付地附和对方,不要多嘴多舌说些无关的话。
    ......
真诚在沟通中也至关重要。矢野香表示,“会说话不是会运用沟通技巧,更不是会拍马屁,真正的会说话就是让对方觉得我们是值得信任的,是真诚而友好的。”
也要留意那些“言外之意”,学会用观察去更好地理解他人。
美国著名艺术史学家艾美·赫曼曾经提出一套“洞察艺术”,当我们重新审视身边貌似熟悉的事物,就会觉察到很多原本可能错漏的信息和机遇,甚至及时躲避可能存在的危机。
因为每个人观看问题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有些事,你自己看到、听到、闻到、知道,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也一样。我们要意识到这点,即对你来说熟悉的事物,对别人来说也许是陌生的。
因此,我们要敢于认识且摒弃不利的偏见,学会应对偏见:
  • 敢于认识且摒弃不利的偏见;
  • 不要把偏见当作事实,而是利用它们来发现事实;
  • 做出结论的时候请别人把关。
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我们必须享受和所有人的沟通过程,并对之进行“缜密计划”。因为每个人可以满足的社交范围其实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真正愿意与之沟通的人。
沟通不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
如今,表情包、表情符号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表达工具。
它们既能满足即时通信,又能表达出很多语言无法传递的微妙情绪。
不过,因为对图像的理解是更加个人化的,这种脱离文字具象表达的“语言”,也更容易因为国别、年龄和生活背景等的不同而产生误解。
在2019年Adobe发起的一项表情包调查中发现,性别、国家区域不同的人喜欢使用的表情符号是不同的。
在由备受赞誉的员工体验公司Jaxzyn创始人杜格尔·杰克逊和珍妮弗·杰克逊的《如何说人话》一书中,就研究了表情符号使用下,更“人性化”的交流沟通。
  • 法国人热爱❤️,在一个首都被称为“恋爱之城”的国家,这一点也不奇怪。
  • 南非人也是充满爱的人,但是他们更热衷的一种爱是😘。
  • 爱尔兰人对 💩 情有独钟。
  • 而在澳大利亚喜欢用😜。
但当我们过于依赖表情包、网络流行语,也容易造成一种思维上的懒惰。网上流行的模式化语言,也会简化语言的魅力。
语言是平面镜,直观地反映着我们所处的社会。语言也是一面透镜,可以修饰、改变、塑造世界观。
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观察和感受着这个世界,所以沟通会遇到障碍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因为我们不是单方面接受内容输出和输入机器,也具有产生情绪起伏的能力。

《语言学的邀请》里这样说,“就像人生是错综复杂的,语言也是错综复杂的;就像人生不仅是理智的,语言不可能也不应是完全理智的。”

👇
点击购买
📺

【重逢岛】视频分享
那些电影中经典的阅读场面。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