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蘭陵會
2005年我作出一个很多人不理解,今天看来非常正确的决定:放下手中一切工作,辞去《当代汽车报》社社长的职务,回到武大家里,为父亲重新校点他的学术专著《吹沙集》1,2集。
当时父亲因"老慢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弱,血液中二氧化碳增高,有轻微酸中毒症状,虽然家里备有氧气瓶,但老人也常昏昏欲睡。我逐字逐句地校读,他坐在旁边,只要我有疑问问他,他头脑马上清醒,非常清楚地把问题的前言后语都说出来,原文见于哪里也记得清清楚楚。真不得不佩服父亲的博闻强记。为了核对原文,还专门去把郭齐勇的《船山全书》借来好多卷(父亲的许多书,包括〈船山全书〉都捐赠给冯天瑜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了,此刻又不好意思去要回来),一一作了核对。这次校点纠正了原版的不少错夺,父亲感到很欣慰。

接着我们又开始编辑《吹沙三集》,他列出目录,我一篇篇地从各种文件、杂志、书刊中找出来,送到我们武大的打字社打印,校对,加注释。最后三卷《吹沙集》1、2、3,都三校核红后,刻成光盘,然后携光盘三赴成都联系"巴蜀书社"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

出版学术著作,不但没有稿费版税,还得自己掏钱!于是我又去找到"人福科技"的艾路明,说明缘由,艾路真是仗义慷慨,一听说为萧老师出版《吹沙集》,二话不说,当即批了五万元的赞助。艾路极重师生情谊,八十年代初,我们家搬到九区,艾路带他们班同学来帮忙,他站在楼门口的一个台子上指挥同学搬东西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我问艾路要不要鸣谢?他说为萧老师出书是我们的荣幸和应当做的,鸣什么谢呢?不要!
有了这五万元赞助,与巴蜀书社正式签订了出版合同。以后就是我这个"特约编辑"与责编张玉亮的多次反复地电邮沟通。这个小伙子非常认真,提出许多具体编辑问题,我都在父亲指导下一一答复,也采纳了一些他的合理建议,我们的合作是愉快的!
我又两下广州,与闵乐晓一起编辑设计我们的家书《缀玉集》。他有一个文化公司,出过很多邮册画册,有经验有实力。他是父亲的关门弟子,多次表示要为导师和师母出版画册,以谢师恩。于是我带着一箱子父母亲的画轴原作,爷爷奶奶的遗稿来到他们公司。闵公子立即布置技术人员分别扫描,又指定一名编辑协助我编辑画册。父亲早已作了整体构想,我就是要一幅一幅地恰当安排,并用各种闲章点缀补白。一个多星期的连续奋战,家书《缀玉集》终于基本成型,内含《松萱遗墨》(即爷爷奶奶的遗稿,我噙泪写下一篇"编后记");《破雪春蕾》,《緜邈尺素》(即父母的书画作品集)。
闵乐晓根据他的经验,提出一种新派线装书的方式进行装帧,我欣然赞同这样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这正契合父亲的启蒙哲学思路。这套书我们就自行出版了,样书出来后,果然大受欢迎,父亲也会心地笑了。一段时间他都在每册扉页上亲笔题字,寄赠给国内外的挚友、亲戚,武汉大学更是成一时之盛,他的学生争相传递,上门索要。
趁势,我又与郭齐勇商议如何传承中国人文学者琴棋书画的优良传统,策划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父亲的文集,诗集,书画集。郭齐勇很认真地把这个建议向当时的校长刘经南作了汇报,竟获得刘校长的大力支持,认为这样的人文传统武大不能丢,决定由校长基金出资资助出版。一个学测绘的理工科出身的校长有这样的见识,我真心地为他点个赞!
武大出版社的美编涂驰是我们华师的子弟,合作起来非常顺利愉快,很快《萧氏文心》编辑完成,一函四册,包括《思史纵横》、《呼唤启蒙》、《苔枝缀玉》、《火凤凰吟》,2007年6月正式出版。装帧别致的《萧氏文心》一个封套四册书,包函父亲的文选、诗词、书法及与母亲合作的"筠画萐诗",别开生面,在武大又成一风景线。第七届国际儒学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哲学学院把它作为礼品赠送与会代表,大受欢迎。
两年多,终于完成了这三种书的编辑出版。父亲满意地笑了,儿子虽未能继承家学,但胜任了对父亲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也心安理得地尽孝了。
2008年9月17日父亲功德圆满无憾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享年83岁。在他与母亲合葬的墓里,我放了一本我们的家书一一《缀玉集》。

今天是父亲八周年忌日,带妻儿焚香跪拜,告慰父亲:我们正在四川乐山筹建一个"萧萐父纪念馆"。此举得到萧氏宗亲萧德寿父子的鼎立支持,晚辈萧光照的热心张罗。前不久萧萌和邬礼堂去乐山现场实地考察,双方都非常满意地达成协议。目前,一尊一米二高的汉白玉雕像已经定稿开始雕塑,"诗人哲学家"的雕塑,艺术家正在捕捉灵感构思创作中,我们家属捐赠的物品已列出清单,十月份可以运往乐山,我也正在构思撰写有关文字稿,恭请名人题写馆名的策划正在运作之中,你的学生吴根友相当配合,他现在是哲学学院的院长......
谨以此告慰阔别八年的父亲!
2016年9月17日于(弗吉利亚州)林奇堡

萧萐父,(1924—2008),我国著名哲学史家.祖籍四川井研,1924年1月出生于成都。1947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哲学系,曾受教于万卓恒、张真如、金克木教授之门。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华阳中学等校任教,曾主编《西方日报·稷下》副刊,并被蒙文通先生聘任尊经国专西方哲学史教席。解放初,参加接管华西大学,历任武汉大学中国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学术顾问团成员,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顾问,中国周易学会顾问,国际道联学术委员,湖北省社联学术委员,国际儒联顾问,中国文化书院导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