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CPI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5%,同比涨幅高于市场预期的4.7%和前值的4.2%。5%的CPI也创出美国自2008年8月来新高,另外核心CPI年率3.8%,创1992年以来新高。
这种爆表的通胀数据,往往会逼得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因为美联储的通胀目标是2%,现在都已经到5%了,总得开始收紧行动了吧?比如提前推出QE、提前加息的时间表...正是这个原因,高通胀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对股票市场带来沉重打击。
但这次数据出来之后,市场不但没有下跌,反而大涨,标普500在盘中又又又又创历史新高了。
我对这个结果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在我们5月17日发布的主题 中国M2不及预期、美国通胀爆表,货币要收紧了吗?中,就已经重点谈过美国通胀的展望,这里节选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当时美国刚刚公布4月的通胀数据,现在节选部分内容供大家参考,回头看看说的到底对不对↓
四月份同比4.2%的CPI涨幅是2009年以来最高的数据,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这两三个月美国物价确实涨得比较快,另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基数太低。去年4月美国物价环比大跌,所以通胀加速+低基数,就有了这个十多年来最高的同比CPI涨幅。

今年四月和去年四月美国物价各自的位置可参考下面两张图,这样我们就理解为什么四月美国通胀同比增速这么高了,并且可以预判五月的数据。
美国消费品物价:今年四月和去年四月
由于2020年5月美国的物价水平比之前的4月还低,但今年五月的物价指数大概率还将在四月的基础上继续上涨,所以下个月公布的五月美国CPI涨幅不出意外一定还会高过4.2%,甚至接近5%。这个数字应该已经被市场所预期,如果数据相差不大,可能不再会带来大的波动和恐慌。
那5月之后呢?之后可能就会应验美联储所说的话:通胀是暂时的。
5月之后,美国物价涨幅可能放缓,同时去年基数开始快速增加,同比涨幅会很快回到3%出头。到那个时候,美联储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我们回到现在,市场对5月高达5%的CPI增速不以为然,不仅有基数效应,还有结构因素,基数效应让市场对高通胀早有预期,而结构因素决定了通胀很难持续下去。
基数效应
同比增速指的是现在的数值和去年同期的比较,所以决定同比增速的关键有两个,一个是现在的物价,一个是一年前的物价。不巧的是,2020年5月美国物价正好经历过一波急跌进入了谷底,当时美国经济遭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导致物价连续下跌了三个月,然后在6月才开始大幅反弹。
美国物价指数 2017-2021
根据已有数据,我们可以预测从下个月开始美国通胀的同比速度会开始下降,5月的5%很可能就是这一波通胀的最快速度,通胀压力最大的时候也已经过去了...这本质上是个小学数学的应用。
如果我们看环比增速(即本月和上个月的对比),会发现美国5月的物价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尽管环比增长还在0.6%,但比上个月的0.8%变慢了。后续随着全民发钱对物价影响的结束、9月失业金停发,通胀很有可能再度回到理性区间。
过去一年美国物价环比增速
关注结构
除了看基数效应外,5月通胀数据的结构也非常值得关注我们可以看出在各项消费品中,同比价格涨幅最大的是能源的几个项目,然后是二手车和机票,而这几项高增长的项目都没有可持续的涨价动力。

先看能源,这个板块对应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在过去一年的暴涨,如今国际油价比去年的低点涨了一倍还多达到70美元/桶左右。但如果我们站在现在展望未来一年,原油可能再涨一倍吗?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一方面是需求不会突然增加,另一方面在于现在的油价已经远高于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约40美元/桶)了,在页岩油受2020年低油价冲击之前,美国一个国家的原油产量就已经超过沙特和俄罗斯的总和,如果国际油价再涨,美国会调动更大的原油生产潜力,这会让油价的继续上涨阻力重重。
美国各类消费品价格同比增速 2021年5月
再看二手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二手车这种贬值货怎么还有接近30%的同比涨幅呢?主要原因是两个:1是美国国内旅游开放,租车公司加大了采购;2是由于芯片短缺,新车产能受限,一部分需求被挤向二手车市场。
但是二手车价格的上涨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二手车再贵也有天花板,那就是新车价格,二手车总不可能贵过同款式的新车吧?
总的来说,从结构看美国的高通胀没有可持续性,这也是市场不担心美联储因为通胀而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
美债收益率
通胀是债券最大的敌人,因为通货膨胀侵蚀了债券未来现金流的购买力。简单来看,未来的通胀预期越高,国债收益率的曲线就会越发陡峭,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会走高,因为投资者要求更高的国债收益率补偿通胀风险。

但是美国国债收益率最近这段时间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加速下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降到了1.45%左右。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并不高,即便短时间内CPI的同比增速已经到了5%,但市场对未来的通胀率根本不担心。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今年3月见顶后横盘波动 最近开始下降
同样是在5月17日的主题中,我们还分享过一个新观点,那就是中国成为疫情复苏期的全球金融风向标(过去是美国),现在中国比其他经济体节奏快了半拍。下面是当时文中一段内容↓
在疫情发生后,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复苏区间,中国的货币政策成为了世界先行指标。比如中国在后疫情时代率先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中国的无风险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比美国的对应指标更早提升(2020年4月就开始提升,美国是去年9月才开始提升)。
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中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突然取代了美国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而是因为中国率先从疫情中走了出来,所以货币政策相应的调整转向也比其他国家更早。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来判断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下一步会怎么做。
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2019年9月-2021年5月
中国和美国的无风险利率对比(各自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很有价值的数据,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0年4月开始大幅回升,到2020年11月时见顶,然后又慢慢下降。在疫情后的复苏时代,中国无风险利率先上涨,然后稳定甚至慢慢下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去年底见顶后的近半年时间里都没有再上升,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今年3月见顶后也走出了中国之前走过的状态:稳定并小幅下降。
所以美国的国债收益率下降不奇怪,因为中国之前也是下降的,美国的复苏节奏比中国慢大约半年,那么无风险收益率的走势大概率也比中国慢半年。
放水的代价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世界各国央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大水漫灌一年之后,包括通胀在内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最大的问题并不是通胀,而是资产价格暴涨带来的社会问题:由于富人拥有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资产,各个国家的贫富差距都进一步拉大,而包括房价、股票在内的资产价格是不纳入CPI的考察范围里的,这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问题的严重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财富分化,疫情后的这波大放水又加速了这一趋势。
放水不可能是无休止的、各国社会所能容忍的分化也是有极限的,这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放水有代价。过去那种一遇到麻烦就大水漫灌的操作带来的效果会越来越差、而承受的代价却会越来越高。
欢迎点在看、转发朋友圈、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