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第2284
7年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教育·人文·名师·媒体生态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端午节 包粽子
文:黄宗之
又是一年中国传统端午节日到了。疫情即将结束,关门歇业的各类餐馆已经开门迎客。一年多没有进餐馆了,我有些按耐不住,想借节日之际犒劳禁足居家仍辛勤劳碌、三餐素菜淡饭久违美食佳肴的家人。
今年之前,我会为去哪类餐馆纠结,为吃中餐还是西餐闹心。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小女儿在美国出生,不喜欢吃中国餐;岳母一辈子待在湖南老家,吃惯了家乡菜,来美与我们同住,餐餐少不了辣椒;所以,每逢传统佳节或生日庆贺,一家人去外面吃饭,去哪类餐厅成了一件令我头痛的事。
2020年,感恩节晚餐,与女儿一同做的晚餐。
今年的情况不一样,岳母她老人家去年底去世了,小女儿非常喜欢吃烤牛排,我第一次用不着烦恼,打算让女儿随心所欲选一家她最钟爱的西餐厅。
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孩子不吃中餐并非少数,但像我女儿那样,坚决不吃中国餐却不多见。岳母年老,生活习惯改不了,我也只好尽量说服女儿吃中餐,不用父母每次去超市采购,都得中西兼顾,买一大堆食物塞满冰箱。我劝多了没用。妻子说,算了吧,不就是吃饭吗?她喜欢吃什么随她去,过几年,她高中毕业离开家,我们也就不用烦心了。
后来,我读了一篇有关新移民身份认同的论著,里面有一章关于身份认同障碍的内容。对照我家女儿的行为,我分析她拒吃中餐只是表象,她与某些新移民家庭出生的孩子一样,有着很强的身份认同焦虑。
女儿上初中时,把我和妻子给她的零花钱拿去把头发染黄;我们住在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华人的社区,她在学校里不与华人同学交往,几个好朋友不是白人就是黑人。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她是在通过保持与华人以及中国文化和传统尽可能远的距离,试图强化自己是美国人。
我为此深感忧虑。一个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不认同自己的身份,没有祖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走得顺畅吗?我自己移民美国后,曾有过处在非常艰难的边缘状态的疏离感,内心经常会有一种既不被主流社会接纳也回不了过去在国内有做主人翁的感受,整个人就像水面上没有根的浮萍,处在漂泊的状态中。
新移民面对新环境的疏离,由于种族、性别、阶层等差异导致的冲突,经受母体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撞,容易产生文化认同焦虑。女儿长大后进入职场,遭遇玻璃天花板下的隐形歧视在所难免,如果她不能度过文化适应、融入社会的第一道难关,不能很清楚地认识现实,正确地看清楚这一点,她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很容易受到伤害。
那时,她能够经受得住波折和打击吗?那篇论著中提到,有认同焦虑的孩子忧郁症发病率和自杀率明显高,特别是华人家庭出生的高中学生。分析其原因时,作者认为:除了华人父母盼望孩子成功,给予孩子学习压力过大之外,身份认同焦虑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新移民的认同困惑主要是文化认同的问题;文化认同的目的是定义自己;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文化焦虑,严重迷失认同方向感,甚至会导致精神危机。
如果我家小女儿因不知自己是谁,无疑她未来将会处在内心挣扎与矛盾之中艰难生活。我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办法,帮助她认清自己,有文化自信,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会迷失。
我和妻子尝试过一些方法:带她到帕沙迪拉市参观亚洲博物馆,在我们城市里参加华人社区活动,让她加入华人儿童合唱团,带她回国省亲旅游,但收效甚微。但有一件事让我找到了打开女儿心锁的钥匙。
有一年端午节前,一位好友家包了肉粽和豆沙粽,给我们送来了十几个。那一天恰好是周末,女儿要赶去学校参加舞蹈队训练,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去超市采购,家里冰箱空空的,连一片面包也没有了。
妻子说去给她买麦当劳,她说来不及了,不能迟到。我只好说服她热一个朋友送来的粽子吃。情急之下,她只好免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她吃得是肉粽,当吃到里面的红烧肉时,我看到她的眼睛里隐约出现一丝惊喜的光亮。我问她,好吃吗?她没有回我的话。我继续说,爸妈也会包粽子,比这个好吃很多。真的吗?她眉头一皱,一副不相信的模样。我说,要不,我们包粽子给你看,你来评判是不是我们自己包的粽子更好吃?她耸了耸肩,算是答应了我。
送女儿去学校后,我和妻子去超市采购。一路上我脑子不断在想着如何才能不食言,包出更好吃的粽子来。我记起年少时,我母亲就曾经包过好几种粽子,肉馅的、豆沙的、花生的,还有香肠的。
不同种粽子味道各异,浸入心脾,口齿留香,让我至今难忘。为了包出不同花样的粽子,我和妻子跑了好几家店,除了买糯米和粽叶,还买了五花肉、咸鸭蛋、去皮绿豆,花生、香肠。回到家,我立刻烧红烧肉,浸泡糯米、花生、绿豆。
我母亲曾有把香肠与豆类放到同一个粽子里,似乎要比单一肉馅的好吃。我打算也尝试一下,包肉粽,除了在粽子里放上红烧肉和香肠,还把去皮绿豆、咸蛋黄和花生也放入。
我们包了几个粽子煮上,女儿训练完,我开车去学校接她回家后,妻子迫不及待拿出一个粽子给她吃。她咬了一口,脸上立刻显露出难得一见的喜悦。好吃。她说过后,吃完一整个粽子,随后又拿了一个。
女儿在学校选修过烹调课,她是喜欢烹调的,经常在家里烤糕点带去学校与同学分享。我问她,愿不愿意跟爸妈学包粽子?我对她说,你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少不了要参加同事朋友开的派对,虽然你在学校里学过怎样做西餐,但很难比得上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参加派对,能拿出一道好吃的中国菜,他们肯定比不上你。听我这么一说,女儿动了心,跟着我和妻子包起粽子来。
我们自己家熏制的湖南家乡腊肉。
洛杉矶中国超市有非常多种腊肉卖,可不好吃,我家自己制作的腊肉是用很多佐料在冰箱里泡三天,然后用电风扇吹三天,吹干后,用松树枝、八角、桂皮、陈皮、谷壳、糙米微火烟熏出来的。
我们一边包粽子,我一边给她讲端午节的来历,讲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故事。她听说屈原是在我们湖南的汨罗江投江自尽的,问我汨罗江与老家衡阳有多远?我把湖南的地理位置描述给她听后,接着给她详细讲解公元前东周战国时期楚国那段故事和中国历史。我给她讲中国美食的源远流长,讲中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让她对自己的华人身份感到骄傲。
中国新年后的元宵节,我们带着女儿自己家做芝麻花生元宵,油炸。扣肉是女儿做的。
那一次包粽子的经历,让女儿慢慢对中餐不再那么拒绝了。我和妻子也就开始在每一个美中两国的传统节日里带着她做一些有特色的中国菜。感恩节,我们按照家乡传统烹调美食的方式烤火鸡,把火鸡放入冰箱里用佐料先腌泡三天,烤前在火鸡肚子里塞进煮熟拌上花生、蘑菇、松籽的糯米饭;元宵节,我们自己动手制作芝麻花生元宵,油炸得香喷喷灿灿金黄;中国新年前,我们按照老家的习俗,自己打鱼丸、烟熏腊肉、蒸梅菜扣肉。
在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里,我们也都给她讲解节日的来历,讲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悠久历史。
几年过去了,女儿不仅喜欢上了吃中国餐,她还会包粽子、做梅菜扣肉、包饺子。她自己吃中国餐,去旧金山看望姐姐时,她在那儿替爸妈蒸姐姐最喜欢吃的梅菜扣肉。
女儿最喜欢吃烤牛排,她不太喜欢与我们一起吃中餐,自己在家里烤牛排吃。
如今,她不仅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汉语,给我们发短信也完全是用中文。进大学后,她与不少华人同学成了朋友。今年的端午节就在周一,马上要到周末了,我和妻子商量好周日晚餐去餐馆吃饭。
我们与女儿一起包的粽子
周五晚上,我敲开女儿的房门,对正上完当日暑期网课的女儿说,餐馆也都开门了,你挑一家最喜欢的西餐厅,吃你最喜欢的烤牛排。她抬起头对我说,爸,我明天早上开车去中国超市采购,我们就在家里包粽子吧。
【作者简介】黄宗之,湖南衡阳人,受聘于欧洲跨国生物医药制药公司美国分公司工作,现任研究开发部科学家,与妻子朱雪梅合著有《阳光西海岸》《未遂的疯狂》《破茧》《平静生活》《藤校逐梦》《幸福事件》《艰难抉择》长篇小说以及在《北京文学》《小说月报》等国内外杂志和报纸上发表二十余篇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现任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洛城文苑》《洛城诗刊》文学专刊副主编。
作者其他作品延伸阅读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儿女未来
名校之路
儿女教育公益分享系列
扫码加入【留美学子】公益分享汇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