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外教课是学英语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各种外教网课盛行的当下,许多家长选课时都有些力不从心。
我身为专业翻译,这些年跟英文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也会尝试应用到孩子的英语启蒙中。
今天就来专门讲讲外教课这件事
语音语调
开篇先来解决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上外教课?
估计90%的人都会说:练口语
那么,口语包括什么?
无论什么语言,大致都包含三项:语音语调、流利度、语言思维
明白了这几个问题,再来解剖外教课就会思路更加清晰。
下面继续拆解:
先说语音语调,无论你偏好英式还是美式发音,只要够纯正,张嘴就能给人惊艳的感觉。所以,语音语调就像一个人的长相,能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的确很有优势。
不同的是,长相不太好改变,语音语调却可以通过练习来纠正。所以这算是刚需。语音语调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英语水平的高低。
那么上外教课,一定能练语音语调吗?
我的答案是:能,但效果未必很显著。
首先,所有语言的学习过程都是遵循先输入后输出的过程。英语口语也不例外。
如果你的孩子上过外教课,你一定会注意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外教,老师的语速都很慢,至少比你在英语影视作品中听到的语速都慢得多。(实际上,上课的语速比平时闲聊慢是正常现象,不光是外教课,就算欧美原汁原味的课堂,大多数的语速也比较慢。)
而另一个令人颇感诧异的现象则是:很多欧美人明明知道你是“外国人”,但日常跟你沟通的时候,似乎也并没有刻意放慢多少语速。
由此可见,课堂归课堂,生活归生活
所以,从输入的角度来讲,孩子未必能从中感受到真正生活化的语言氛围。也就是说,就算听得懂外教课的内容,也未见得听得懂真正的生活口语
这还只是语速,如果再融入各种习语、俚语,那就更令人抓狂。
从输入的层面来看,光上外教课肯定是不够的,大量观看英文原版的动画片和影视剧,或者听书,效果才会更好。
有了输入后,进行模仿也必不可少。这方面有很多App可以尝试。
跟外国人直接沟通,的确有助于练习语音语调,但时间要够长,量要够大
单纯上外教课,肯定有作用,但作用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大
流利度
再来看流利度,这需要分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如果孩子汉语很流利,英语不流利,那就要主抓英语。
因为这种孩子本身语言是过关的,无论是表达欲望还是表达能力都可以达到流利的程度。说英语时之所以不够流利,很大原因就是英语能力不够
这种情况,需要加强英语的口语练习。可是,口语练习不能只靠外教课
外教课肯定有很积极的意义,最起码,面对一个老外,你从一开始就会断掉说中文的念头无论水平如何,都只能强迫自己用英文表达。
而且真人外教课可以在沟通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反馈,因为当你的语法表达存在明显问题时,外教通常都会给予纠正。
但如果基本功不够,直接上外教课,其实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些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入课堂讨论的外教课尤其如此。
提到基本功,很多人可能会立刻想到词汇量。但实际上,即便词汇量过关,可能依然不够流利。语言的表达都是以意群为单位的,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都是一样。
比如“The girl standing over there is my sister.”这样一句简单的英文,你在尝试表达时并不会把每个单词拆解开来,而是会拆解成The girl、standing over there、is my sister这样三个意群,更加流利的人还会拆解成The girl standingover there、is my sister这样两个意群。

这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平时的大量输入,然后在有一定积累的时候大量输出,便可形成自然而然的效果。
说得通俗一点,只要在适当的场景下,嘴里说了前面一个词,后面一个词就会不由自主蹦出来
想想你说汉语的感觉就不难理解——大脑主动思考的只是语言逻辑,而不会花费太大功夫去思考词汇,因为一切早已习惯成自然
十几年前,李阳的“疯狂英语”很火。虽然现在遭到很多人批判,但他的一些理念其实就是强调磨嘴皮子,形成肌肉记忆。
只不过,他的做法有些极端、出格,再加上家暴问题,所以现在已经没了市场。
总体来说,流利度也可以靠外教实现提升学语言需要有语言氛围,这句话确实是真理。
但具体到网课来说,毕竟一周只上那么一两次课,最多一天一次课已经很多了,而且并没有在生活中形成足够沉浸的体验。所以主要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流利度。
第二,如果孩子平日说汉语就不太很流利,那还要从母语来下功夫,与英语关系不大。
我家妙妙就属于这种,她的性格比较腼腆,说话做事都比较“黏糊”,所以语言表达时往往不够利索。
可以想见,汉语都是这种情况,英语又能好到哪里去?须知,母语水平是外语学习的天花板!
所以当务之急,其实是训练母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不仅仅是提高英语能力。
比如平时跟孩子多聊天,多阅读和背诵一些名篇。
语言思维
最后来说语言思维
外教课虽然有逼着你说的作用,但如果底层的语言思维不够,依然达不到好效果。
除了上面说的基本功之外,英语的语言思维也与汉语有着巨大差异
相对来说,英语更讲究逻辑,各个意群之间都会相互嵌套、关联,而汉语则更像是意识流,不太注重语法规则,喜欢省去逻辑关联词,把不同的元素直接罗列出来。
要想真正体会思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阅读英文原版读物
原版读物都是母语人士撰写的,所以可以很好地体现出英语思维。
阅读是一种沉浸感很高的活动,而且可以自行掌握速度,腾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这也是我们鼓励阅读的重要原因。
同样的文字,不同的人读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无论口语好坏,阅读都很重要。有的孩子从小练习口语,虽然发音不错,但如果不注重阅读,就很容易因为口语的内容过于浅显,而在后期暴露出深度不足的问题。
除了阅读本身之外,我还强烈建议家长引导孩子用英文对读过的绘本进行复述。这样既解决了题材和场景不足的问题,也能够充分锻炼口语表达
另外,身为翻译,我要额外提醒大家:孩子读英文绘本时,千万不要字对字翻译,越小的孩子越不能这样
我们做翻译的工作是在两种语言间架起桥梁。
但实际上,如果你不是从事翻译工作,却非要字对字地翻译内容,非但无助于学好英文,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我举个例子:熙熙,我家老二,即将满4岁
她所知道的绝大多数单个的单词都是名词。
但很多比较抽象的词,她未必能确切知道什么意思。
比如,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name?How many dog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其中的how old、what’s、how many、are there。
如果我在教她英语的时候对这些词进行字对字翻译和讲解,那会导致完全无法推进。
首先,要跟两三岁的孩子解释这些内容就很费劲。其次,这对于理解和运用整句的意思并无意义。
我只要在生活场景中直接融入相应的句子,当场景无法完全让她理解句子含义时,用中文告诉她整句话的大致意思即可。
日后当她听到这句话时,即便并不清楚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也会立刻明白我的意思。
等到年龄大一些的时候,再去学习每个词的确切意思,效果会好得多。
也就是说,语言学习需要遵循从模糊到精确的过程
越早期,越要模糊,越要“不求甚解
词汇如此,语法更是如此。
英汉同理
事实上,汉语也是一样
比如前几天,前几天,妙妙放学回来跟我说,老师上课问了他们一个词——“邻居”。让他们解释一下。她的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这是因为,我之前不久刚好给她拆解过这个词——“邻”就是靠近,“居”就是居住,所以“邻居”就是住得很近的人
事实上,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基本都已经可以模糊地理解“邻居”的含义。所以妙妙的同学都能给出类似于“关系很好”这样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比较相近的答案。
这就是在模糊地理解语言。但现在,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她已经可以逐渐理解单个字的意思,就便于偶尔深入讲解类似的词汇。
但如果反过来,如果从一开始就来讲单字的精确意思,很容易适得其反导致孩子不爱学,家长也生一肚子气,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从一开始就单个单词去讲解,很难起到积极作用。正确的做法是从整体上理解短语或句子含义。
只有名词是例外。
但名词也要注意:千万不要告诉孩子apple就是苹果,而要拿着真的苹果,或者指着苹果的图画告诉孩子,这个是apple。
应该跳过中文与英文对应这个环节,直接把单词对应到具体事物
实操方法
最后来说说上外教课的实操方法。
妙妙上外教课采用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换句话说,外教课在我看来只是一种以浓缩方式展示和演练的舞台
毕竟每周一两次课的频率,难以营造太丰富的语言环境。但的确可以抓住这样一个机会强迫输出。
当然,如果能做到几乎每天都上大量外教课,类似于国际学校那种,那就确实可以形成很好的语言氛围,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钱包不允许啊。
因此,真正的功夫依然在平时,比如每天的大量阅读和词汇积累。
1
具体到上课的过程,我家是这样做的:
在上课前的预习阶段,我都会以我认为外教可能采用的提问方式,跟孩子提前沟通。
这就是我说的“台下十年功”。
而真正上课的时候,孩子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以及在互动过程中对用词和语言细节的打磨,都要得益于平时的大量积累,以及我们的课前准备。
其实,最终也只是通过外教课这样一个平台进行呈现平日里的学习效果。
如果完全不注重这个过程,而是奢望在上课时一边练习口语,一边学习新知识,我个人认为效果只能差强人意。
所以,外教课也跟其他课程一样,真正要达到效果,依然要靠平日的积累,以及课程的预习和复习。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个人反而建议大家在选择外教课时,不必追求高级别,而是应该选一个比自己孩子阅读水平稍低的级别。这样在课前预习阶段会更容易,纯粹的陌生知识更少,更有利于锻炼口语。
有人可能会问:我直接全程“台上”演练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但价格不菲!
所以,真正的国际幼儿园和国际学校的确能提供学习英语的优质环境。只不过成本过高,许多人难以接受。
至于具体采用哪种课程体系,其实不是太重要,只要符合孩子的水平,而且是英美外教,学习语言的效果都差不多。
我并不迷信课程中涉及的开放性思维之类的内容,毕竟在孩子英语水平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奢望通过一周一两次的外教课来吸收这些信息,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不过,有总归比没有要好,只是不要太过在意这方面,而应该抓住英语学习这个主要矛盾。
所以,我个人觉得,学英语就是学英语,其他方面的知识不能说没用,但的确有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当你“既要……还要……也要……”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一无所获。
集中精力攻克语言关,自然能打开更广阔的世界。
总结
最后再来简单总结一下,普通孩子渴望从外教课中获得的东西,实际上的确可以达成一定的效果。
真正提升能力还是在于平日的积累,尤其是阅读的积累。这一点在语文学习中也已经得到印证。
你或许见过很多机构会用一些牛娃来做宣传。但实际上,这些牛娃绝大多数都是在平日里大量阅读各种分级读物,而且父母也会全力配合。
你看到的是“台上一分钟”,没看到的是“台下十年功”正因如此,上同样的外教课,达到的效果却有可能是天壤之别——问题就出在课下!
单纯指望外教网课达到牛娃的那种程度并不容易,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已。
认清了外教课的意义和逻辑后,再去选课和上课,应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欢迎点赞
分享
给更多朋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