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号的开篇里提到,妙妙英语启蒙时主要用过培生、红火箭、牛津树和RAZ四套英语分级读物,前三套都已经“毕业”,目前主攻RAZ。
RAZ是“海淀四大神器”中唯一一套英语绘本,足以见得它在英语绘本界的崇高地位。
有的人或许还不太了解这套书,所以我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早已烂熟于心的请直接跳到下文第一节)。
RAZ的全称是Reading A-Z,是按照从A到Z的字母顺序对文章进行分级(幼童还有一个AA级别)的一套英文原版绘本。在最后一个字母Z级结束后,又增加了Z1和Z2两个级别。
最终大约对应到美国五六年级的中位数阅读水平。
不同级别与阅读水平的大致对应关系可以参照下图:
从最右侧一栏的蓝思指数可以看出,整套书的级别上升非常平滑,而且每个级别的文章数量多达60-100篇,足以满足许多家长“一步一个脚印”的需求。
但除了级别设置合理外,这套书最大的特点还在于知识面极其广泛,不仅可以提升英语能力,对知识面和认知能力的扩充也很有帮助。
我随手翻了几本妙妙正在读的Q级,简单举几个例子。
下面这本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许多“失落的城市”:
这一本介绍了沉洞、天坑及其成因:
这本介绍了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的生平事迹:
也有介绍世界各地风土人情、地理知识的。比如这本就专门介绍了中国,可以帮助孩子了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介绍RAZ,所以就不多做展开。
我只是为了说明,RAZ里面的内容的确包罗万象,甚至包含许多中文绘本难得一见的知识。
不说英语学习,单就知识面而言,似乎已经足以给孩子提供大量的科普和人文素材。在讲究全科阅读的当下,真的算是难得的好书。
1
妙妙目前RAZ读到Q,其中的文字部分相比于大多数中文儿童科普读物已经要多很多。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认为,知识储备没有问题了,只要识字量足够,阅读中文同等难度的科普文章一定会轻车熟路。
我也跟你想的一样。
但现实却翻车了!
妙妙平日在用RAZ进行英文精读的同时,也会做一些中文精读训练,适当补充泛读的不足。
经过一番挑选,我入手了孟建平《高要求阅读》系列中段阅读。里面分了写人、记事、写景等一系列题材,还有一个专门的“说明文”系列。
由于三年级的课本主要还是以写人记事为主,平日里的中文课外读物虽然也有科普,但大都是下面这种感觉。所以我一开始并没有尝试说明文。
直到有一天,妙妙主动说,我们做做说明文吧。
我心想,说明文里面很多都是科普类的文章,既然读了那么多RAZ,了解那么多知识,叙事结构也基本大同小异,做起来肯定可以轻松过关。
但当妙妙读第一篇文章时,我发现她朗读极其不通顺,读完后还面露难色,似乎不太对劲。于是,赶忙过来带着她又读了一遍。
不读不要紧,读完以后倒吸一口凉气。因为内容真的难啊!
到底有多难?
1
我先来插播一下自己家平时的精读训练方法:
先让孩子自己朗读一遍,有不认识字立刻告知。
然后我带着她读一遍,但凡我认为有一点点可能存在理解问题的词语和句子,基本都会圈出来解释,还会对字词之外的其他关键内容稍作讲解。
最后做题。选择题直接写答案,其他题为了节约时间,只需口头表达即可。
大部分的文章,平时领读过后大致是这个样子:
可以看出,其中虽也有一些圈圈画画,但并不会太多。

然而,这篇“说明文”读完以后的画风却是这个样子的(捂脸)
其实文章生字并不算多,但里面需要讲解的词汇实在是太多
虽然文章最终还是勉强啃完,但是为什么会跟预期出现如此之大的落差呢?我肯定不会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需要好好分析一番。
2
我针对这一篇说明文认真思考后,总结出两个问题:
首先中文和英文的语言逻辑存在很大差异。
提到文字,我们很容易想到“字词句段篇章”这样的组成结构。
但中文和英文最大的不同在于:中文的基本单位是字,而英文的基本单位是单词。
也就是说,英文相比于中文,直接跨过了“字”这个阶段,而进入到词的范畴。每一个单词都对应具体意思。(一词多义的问题暂且抛开,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拿文中的一个词举例:实地考察
这四个字,妙妙都认识,但却未必知道确切意思。所以认字不等于认词。具体到文章,那就是全文的字即使都认识,依然要下点功夫才能读懂。这也是大量阅读的意义所在。
而如果把实地考察换成英文,根据不同场景可以翻译成field research/investigation。其中的单词只要认识,并不需要单独再去储备背后的意思,只要简单组合起来便可轻松理解原文。
此外,文中还出现了“策源地”、“处女地”、“退化”这样稍显专业的词汇,以及“河西走廊”、“武威”、“金昌”等对小孩子来说算不上耳熟能详的地名。就进一步加大了阅读难度。
而且,在一些专有名词(例如地名)的处理上,英文很多时候会用大写标注,相当于做了提示,而中文的专有名词大部分时候则与前后文融为一体,难以分辨。
英文还会用空格形式将单词隔开,不会混淆。而中文每个字都需要读者自行区分意群,进一步加大难度。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英文在阅读过程中的确要比中文少了许多障碍
更不用说英文的基本元素只有26个字母,而且是拼音文字,学习词汇的速度本身也比中文要简单许多——中文的字几乎要一个一个去认,而且没有“自然拼读”这种神器的加成
这还只是单词问题,如果再到句子层面,二者差异就更加明显。
英文会有大量的修饰成分,比如各种从句、非谓语动词。往往一个中心词,可以出现n个修饰成部分。
但英文的修饰成分非常灵活,并不是简单粗暴地都以形容词的形式罗列在中心词前面。
但中文在处理同样内容时,往往就会捉襟见肘。如果要同时修饰同一个成分,必须要分拆成许多短句才能更加地道,否则就会出现很多人吐槽的“翻译腔”。
这也是中文在逻辑性表述方面的一点不足。
于是就引出了我总结出来的第二个问题:这篇文章本身在语言运用上就不够地道。
3
尽管这并不是翻译过来的文章,但在表达很多语句时,反而“感染”了经常被人吐槽的“翻译腔”。
比如下面这句话:
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
说实话,我第一次读这句话,完全是不知所云,一头雾水。作为一个整天跟文字打交道的人,真的感到有些无地自容。
我虽然读第二遍就能大致明白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但总觉得哪里不对,而且无法深入理解他的意思
于是,我在反复阅读理解意思后,对语句做了如下调整(标红部分是我的修改,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沙源有四个,包括:1)沙漠;2)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3)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4)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如果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一旦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
是不是明确多了?
原文表述的问题在于,过于意识流,是一种口语常用的表达方法。但作者只顾着自己表达,完全没有顾及到读者在阅读书面材料时可能碰到的语言逻辑障碍。
另一个问题在于标点符号的运用。这种错误在原文中出现了不止一次。平日里我们在使用逗号和句号时,其实并不是太过在意。
但在讲究严格逻辑的文章中,一个标点符号往往会起到关键作用。
就像上面那段话里面。即便其他地方不改。只要把“施工场地”后面的逗号(我已用黄底标出)改成句号,阅读难度就会瞬间骤降
我指出第二个问题的本意并不是在批评文章作者和书的编者,而是在批评自己。
相信具有一定阅读水平的成年人,在读到这篇文章时,即便感觉有些不对,但依然不影响理解。
但对于仍在语言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却会遇到巨大的障碍,甚至完全无法进行下去。
所以,家长在选择书籍和教材时的确需要好好把关。能够入选练习册的文章未必就一定是好文章,一定没有病句,一定可以不假思索地拿来给孩子阅读或练习。
试想,如果我当时看到孩子面露难色,没有亲自去看文章,也没有后面的领读过程。
而是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妙妙已经上了三年级,而这套题目又是专门给三四年级使用的,理应符合她的水平。于是便二话不说,劈头盖脸把孩子数落一番。
会是怎样的景象?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这简单的一篇说明文阅读,给了我三个教训:
1.不要以为英文科普阅读没有问题,中文的说明文就可以驾轻就熟。二者差异很大,需要对后者进行专门训练。
比如除了绘本类的科普读物,还可以适当引导孩子阅读纯文字的中文科普内容。或者选择专门的“说明文”做阅读训练。
2.中文的汉字不对应英文的单词,认字之后,补充词汇量依然任重道远。
对于像妙妙这样基础一般的孩子,平日里最好不要单纯泛读,因为泛读时出现理解偏差无法及时纠错,难以形成反馈。读了很多,可能依然效果甚微。
可以辅以少量精读,具体方法请参考我在文中的介绍。最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3.家长选书请尽量把关,不要轻信权威,起码稍微浏览一下是否适合孩子的水平。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筛选,而不要以成人眼光来看待内容。成人可以轻松读懂的书,孩子即便文字全都认识,也很可能因为缺乏背景知识而一头雾水。
点亮
,告诉大家你也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