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艺人林墨上了热搜。但并不是因为什么好事,而是他在参加一场活动时,看到工作人员不慎摔倒后,不仅没有出手搀扶,反而放声大笑,甚至笑到不能自已。
如果你还不了解这件事情,可以看看现场的简短视频:
从视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身着红衣的工作人员走上舞台时不慎脚滑摔倒,主持人赶紧上前搀扶。
但旁边的林墨却“本能”地大笑,笑得如此坦荡,如此放肆,如此旁若无人。
请原谅我这个80后的大叔有些跟不上流行趋势,确实不认识这位叫林墨的艺人,只能临时百度。但很抱歉,百度百科里面的介绍也并没有引起我共鸣,因为我的确没看过也没听过他的任何一部作品。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林墨现场的反应,确实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许多平台上都成了热点话题。林墨也很快通过微博发布道歉声明
1

这里不是娱乐公号,所以就不对事件本身过多解读。但有一点却是我很感兴趣的,那就是林墨的行为反映出的同理心缺失,的确值得好好探究一番
有人说林墨这是自然反应,也有人痛批这种行为极其丑陋。
我看到视频的第一反应是,我自己肯定笑不出来。但心智未开的小孩子会是什么反应?我不确定,所以,昨天妙妙放学回家后,我给她看了这段视频。
她看到红衣工作人员摔倒时,本能地说了一句:“咦……好疼啊。”但却没有注意到旁边笑得前仰后合的林墨。
反倒是我重复播放视频时,提醒她关注这个新生代爱豆时,她很不解地说了一句:“这有什么好笑的?” 
于是我们进行了简短的对话:
我:有人摔倒好笑吗?
妙妙:不好笑,多疼啊。
我:如果不笑,应该怎么做?
妙妙:呃……上去扶一下?
我:对!别人有困难,应该帮助。
上面是站在林墨的角度,下面换一个角度。
我:如果你是那个红衣服的阿姨,会怎么样?
妙妙:疼啊。
我:除了疼呢?
妙妙:好丢人。
我:这时有人笑你,你什么感觉?
妙妙:那得气死我!真讨厌!人家摔倒了还笑!
我:
所以,以后有人在你面前摔倒,不要笑话人家。

对话结束。
8岁的孩子虽然心智未开,但面对这种场面,本能反应并不是觉得好笑,而是觉得对方很疼。至于接下来应该作何反应,需要我引导一下。
当然,我只调查了妙妙这一个样本,没有什么说服力,也无法得到切实的结论。但最起码,妙妙看到有人摔倒时的第一反应跟我一样,是心里揪了一下,觉得对方很疼。
于是,我趁机稍加引导,询问如果她变成那个红衣女子会是什么的感受,让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彼时彼刻的心情和被人嘲笑后的感觉。
这种体会别人感受的能力就叫同理心。也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换位思考,或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2

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英文是empathy。从词源上讲,em-表示进入,-path表示感情,最常见的同根词是passion。所以empathy的意思就是“进入别人的感情”,也就是对别人感同身受,真正去理解别人。
而要对他人感同身受,首先需要在自身建立感知。
回到我刚刚跟妙妙的对话,她之所以看到红衣女子摔倒后会觉得疼,是因为她自己也摔倒过,所以才能在看到别人摔倒时,知道对方也会疼。
至于那种尴尬的心理,同样也应该是在自己有过相同感受后得出的结论。
只不过,要让她表达并理解对方的尴尬(也就是她所说的“好丢人”),需要我稍加引导。
作为反例,我也给快满4岁的熙熙看过这段视频。她起初有点无动于衷,不知道我要表达什么。后来在我的提醒下才明白过来,笑嘻嘻地说道:“嘿嘿,阿姨摔倒了。”
她之所以会形成摔倒了好笑的这种认知,其实是因为我们平日里在她摔倒后,都尽量用这种好玩的口吻来化解她想哭的冲动。
摔倒后肯定有点疼,但或许也不是太疼,可小孩子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哭。这时,我们会伴着笑声,用开玩笑的口吻鼓励她自己站起来。大人偶尔也会假装自己也摔倒了,然后“笑一笑就过去了
所以,就在她脑子里形成了摔倒与可笑的简单联系。但她并没有笑得前仰后合,毕竟这本身并没有那么可笑。
而随着熙熙慢慢成长,尤其是在渐渐体会到一些摔倒后感到尴尬的场景之后,她也会渐渐建立起“摔倒→疼痛→尴尬”这样的思维链条。
所以,建立同理心的基本前提就是了解自己在相似环境中的感受。
3

在了解了自身的感受后,接下来就要懂得如何表达感受。
我们平日里给孩子阅读的很多绘本里都有类似的内容,低阶的英文绘本尤其如此。比如我手上拿的这本Sofia’s feelings:
里面会通过场景和语句共同让孩子明白happy、sad、upset、scared、shy等几种常见的感受。所以,这看似是在学习语言,其实更深层地还是在练习孩子表达情绪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便可逐步建立孩子的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
而当孩子学会了感知和表达感受后,就要培养他们初步的同理心。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角色扮演。
还拿上面的绘本来说,我的做法是跟熙熙一起玩游戏,让她扮演Sofia。设计某个假想出来的场景,然后引导她表达应有的情绪。
这种场景是虚构出来的,对于小孩子而言不太容易直接调动他们的内心感受,但随着他们的大脑逐步发育,就可以渐渐在虚构的场景中表现出真实场景中应有的感受。换言之,他们通过扮演角色,感受到了角色应有的感受。
这,便是最基础的同理心。
最后,回到生活中。当碰到一些可能使人产生困扰的真实场景时,就可以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然后采取一个有同理心的人应有的做法。
比如,看到人摔倒后去搀扶,伤害他人后说对不起。有条件的,还可以多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也很有利于培养同理心。
4

有人或许会认为这样做有些过于刻意:难道这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或者自然形成的吗?
如果家长不加引导,同理心依然可以依托周围的社会环境自主形成,但形成到什么程度却不太好控制。
否则,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就不会在日常生活中见到那么多情商低得令人发指的实例了
情商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已经充分认识,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但具体到培养孩子的层面,先抛开情商这个看似有些高尚的能力不谈,光是日常琐事,其实也可以通过培养同理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简单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有孩子的家庭,对下面(我家)这样的景象肯定都不陌生
孩子爱玩是天性,玩乱了也正常。但苦了家长日复一日地收拾。更郁闷的是,刚收拾好房间,还没来得及发个朋友圈晒一晒,结果孩子回来了,立刻邋遢如初。
如果孩子太小,我们也只好一声叹息。可好容易等到孩子大一些了,是不是应该培养他们也参与家务劳动?书上不是说,家务劳动有助于培养规则意识,甚至能提高智商吗?
可是,实际情况是,我们家长跟孩子说要收拾好房间时,他们往往会无动于衷,甚至顶嘴。
一来二去,活生生把温良的母亲变成了河东狮吼。就算你想用道理感化他们,告诉他们家里乱了不好看,他们也会被绊倒,口干舌燥后依然难有效果。
孩子真的是软硬不吃
。最终总是难免变成强制性的命令:孩子迫于家长的威严,不情愿地打扫干净。

这一切其实都源自家长自己在沟通过程中缺乏同理心。无论你是吼叫还是感化,本质上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命令”孩子,并没有调动他自己的感受。
更好的做法是: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表达房间里乱糟糟的样子给人什么感受,再说说家长自己看到这样的场景是什么感受,最后让他们设想一下客人此时来到家里又是什么感受。
这样做虽说也未必能药到病除,但由于同时调动了自己与孩子的共情以及孩子与家长和他人的共情,久而久之肯定有利于同步培养家长和孩子的同理心,也更有利建立和睦的亲子关系。
当然,光是开头的“心平气和地引导”这一条估计就会让人犯了难
。你我皆凡人,既不必苛责孩子,也不必苛责自己。
100分的孩子不好找,100分的家长同样难做。
先定个小目标,从这一次开始,做到70分,比及格高10分,总归不是太难吧?
5

同理心在情商层面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它让人懂得倾听,学会换位思考,知道理解他人,容易跟人相处。
但实际上,这对学业成绩也很有帮助。同理心的本质是理解和尊重他人,所以,对于我们接受不同的知识同样很有帮助。
当碰到跟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相冲突的信息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排斥。这很正常。但真正有同理心的人,会试图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他们持有这种观点的原因。
即便最终依然不会认同,但却能拓宽自己的思考维度,不再单纯局限于自身的思维框架。
很多人都知道君子和而不同,但却忘了前提是要有充分的思考,而不是固执地受困于自己的思维,全然屏蔽他人的想法。
所以,不仅孩子需要培养同理心,我们身为家长更需要培养。
亲子之间的许多冲突,往往都是因为家长缺乏同理心导致的,不能真正设身处地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只是单纯用一句老掉牙的“我是为你好”来辩护自己的一切行为。
我相信,我们家长在说出这句话时,绝大多数都是出于真心,并不是冠冕堂皇的虚情假意。
但这本身就暴露了我们缺乏同理心的缺陷。我们所谓的“我是为你好”,往往都是强加于孩子身上,而没有听取孩子的意见。
时间一长,我们的一意孤行也会令孩子的心灵窗户慢慢关闭,导致各说各话,最终分道扬镳,甚至酿成一些悲剧。
诚然,成年后的孩子大都可以明白家长当初的苦心。但已经成年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早些理解孩子现在的苦恼呢?
点亮
,告诉大家你也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