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前段时间火得一塌糊涂。
一线城市小学生的内卷现状也必然会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进一步深入人心。
1
在这部剧里,三个孩子,三个家庭,让大部分中国家庭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夏欢欢家原本佛系,依然逃不过时代的裹挟。
颜子悠从小就在妈妈的指挥下奋力向前。
米桃虽然家境贫寒,但智商极高,也肯用功,成绩遥遥领先。
因为剧中的各种细节高度贴近生活,引发了广泛共鸣。
虽然不是每个重视教育的家庭都会像田雨岚那样压得孩子喘不过气,但无论孩子是牛娃、普娃还是渣蛙,但凡走上奋斗之路的家长,心里肯定都藏着一个“子悠妈妈”,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奋斗路上有三板斧:理论+实操+坚持。
想要成功,三者缺一不可。但这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否则,只要懂理论、能落实、肯坚持,是不是所有重视教育的家庭都能培养出清北娃?至少上个985?再退一步,上个211?
显然不是!
所以,肯定漏掉了什么。
没错,天赋! 
01

不用我说,想必大多数人都不会否认天赋的重要性。谁上学的时候没见过几个天天不学习,照样考试前几名的天牛?
无他,智商使然。
但我最开头用的是“天赋”,没用“智商”这个词。因为智商的范围较窄,天赋更宽泛一些。毕竟很多人在意的不只是孩子的学习,还包括艺术、体育等等方面。
最典型的是体育。
姚明很努力,但如果不是2米26的身高加持,他的职业生涯恐怕很难达到当年的高度。
诚然,NBA也出过“小虫”博格思这种1米6的矮个子球星。但我们讨论的是大概率事件,个别现象不在考虑范围内。
就好比你想致富,提高收入和财商才是正道,正常人都不会奢望着靠买彩票一夜暴富。
所以,努力是必须的,但认清天赋也很重要。
一如《小舍得》里的颜子悠,纵然也算学霸一枚,而且刻苦用功,家长更是鼎力支持。但在米桃这种天牛面前,依然力不从心。
02

努力决定下限,天赋才决定上限。
这很扎心,但也很现实。
听了这话,你是不是又焦虑了?
别着急,我从来都不制造焦虑。缓解焦虑才是我的本意。
前文说过,“理论+实操+坚持”是奋斗路上的三板斧。但其实,很多人都是见识了牛娃们的表现后,才下定决心用好这三板斧的。
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在开号第一篇文章中就说过(点击蓝字直接访问原文),妙妙没上小学的时候,我家一直采用放养态度,遵循所谓“快乐教育”。
导致她上学前夕依然大字不识一个,最基础的加减法都不会,英文字母也完全不认识。
后期之所以理念转变,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上稍有吃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孩子上完XDF试听课后的那个迷茫的眼神。
但这只是起点,这两个因素只是令我放弃放养而已。
可真正走上英语启蒙道路,其实都是因为网上的各种信息,尤其是牛娃的“表演”
我之前写过,XDF的一次家长会让我知道了廖彩杏、吴敏兰这些主张原版绘本阅读的大咖。
通过这样一条简单的线索,我开始大量搜集资料。然后知道了安妮鲜花、盖兆泉等更多的英语启蒙理论传播者。
互联网时代,信息虽然碎片化,但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收集这些理论的过程中,也难免会见识到各种各样的牛娃,或者普娃变牛的故事。
我原本对这些理论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至于没上小学就能过KET这种传说,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就像上文所说,神童年年有,但小概率事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更何况,网上的很多牛娃也多少有些水分。
然而,我越是深入了解,反而越意识到,这并非小概率事件。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再加上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坚持,都可以通过无痛手段,把孩子的英语拉到极高的水平。
小学过PET确实只是起步,这还真不是凡尔赛。
也就是说,理论只是打开了一扇大门,真正促使我下定决心研究实操方法,不断在孩子身上迭代,并与孩子一同坚持下来的,其实是遍地牛娃的刺激。
我也羡慕嫉妒过网上的牛娃,也确实曾经倍感焦虑。但焦虑不能当饭吃。
真正促使我坚持下来的,不是对牛娃们羡慕嫉妒恨,而是认清理论的可行性之后,下定决心将理论付诸实践。
小概率事件不必在意,但如果大概率成功,自然值得一试。
于是便有了我后面一年多的英语启蒙之路。我也用亲身实践证明了,英语启蒙阶段靠三板斧就足够达到不错的效果,这与天赋无关。
03

等一下,我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明明开头说天赋重要,怎么现在又说与天赋无关?
可我还说了一句话:努力决定下限,天赋才决定上限!
英语启蒙只是下限。毕竟,你努力了半天所掌握的英语水平,无非就是接近了美国普通小学生应有的水平而已。
但要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那就不是单凭努力能达到的。
而且我也主要关注英语和语文这些语言类的科目。谁不想语数外科科优秀?可是看看自家娃三年级的课内数学都才勉强90分,还是别为难自己和孩子了。
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们肯定都订阅过各种各样的公号,其中不乏许多真正的天牛家长。
就拿英语来说,某些孩子真的天赋秉异,英语的口语表达真的比同年龄的外国小孩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完全在英语母语环境中长大,其实也无可厚非。
然而,这些天牛其实也只是家长尽可能多教一点英语,大部分时间依然是沉浸在汉语环境中。所以能达到如此水平,着实令人钦佩。
但你细心研究便会发现,天牛们用过的方法,其实普娃们很多也都用过;天牛们花费的时间,普娃们也没少花。但差异的确摆在眼前。
面对这样的天牛,很多家长不免焦虑我也很努力,也摸索了很多方法,效果同样也很显著,可是跟天牛们一比,所有的努力似乎瞬间失去意义。
而且,这些天牛的家长往往也会标榜“哪有什么天牛,都是努力使然”,更是加剧了普娃家长们的焦虑
面对这样的论调,普娃家长必然心怀愧疚,认为孩子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事实果真如此吗?
04

我还是拿英语举例(谁叫咱是翻译呢,就这方面最在行
当你下次再看到类似的口语牛娃时,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
你只看到了孩子英语很牛,很羡慕,觉得自己家的孩子没达到这种水平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不够鸡血。
可是,如果把英语换成汉语,同样的流利表达,又有几个同龄孩子能做到呢?
口才虽然可以后天训练,但主要还是靠天赋。
即便同样属于语言天赋,口才天赋跟写作天赋也并不完全等同。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贾平凹时的惊讶之情:身为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贾老的口才似乎远远达不到他笔下文字的高度我指的是表面的口才,尤其是配合着他的陕西方言)
其实,这也与口才的表象有关。毕竟,我们对口才的理解,尤其是对小孩子口才的理解,主要停留在“流利”的层面,远未涉及到“深刻”
换言之,只要语速够快,举止大方,不吞吞吐吐,没有明显的用词错误,再稍微加一点好词好句,就可以被认定为好口才。
我们看到的多数孩子都属于这种情况。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天赋,或者性格再加上家长后天的引导和努力,便成就了这些天牛。
摘掉英语这层面具,单纯从语言角度来审视问题,就更容易看清本质:没有几个孩子能做到如此落落大方,表达流利。而看到这样的孩子,多数人都能意识到其实是天赋使然,性格所致。
既然如此,那就不是努力所能达到的。换句话说,我们的努力已经起到了效果,更上一层楼的事情,暂时来看并非力所能及。那就应该放平心态,接受局限。
诚然,我们都希望孩子更好,但“更好”的对比对象是孩子自己,这也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让孩子变成更好的自己。
而不是与他人相比——孩子或许这方面没有天赋,但在其他方面可能还有未被挖掘的天赋;或许口语稍差,但阅读很好。
妙妙就是典型例子,我早就看清她的口语平平,阅读还有点开窍,所以更重视阅读能力培养。口语或许是遗传了我的嘴笨,暂时表现一般。
正所谓扬长避短。只要努力过了,起到了效果也就问心无愧。找到自己更擅长的领域去发挥,凭着曾经的努力锻炼出来的那份毅力,一定可以收获更好的未来。
所以,当你下次再看到那些天牛父母们吹嘘自己的努力如何造就了他们的牛娃时,不要再轻易否定自己。
至于那些纯粹靠人为捏造出来的假牛娃,更是配不上你的自责。
只要真的努力过了,天赋的事情,还是交给老天吧……
欢迎点赞
分享
给更多朋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