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妙爸,一个爱思考、爱运动的资深翻译奶爸
我在国内学习商科和计算机后,赴美留学攻读商科硕士
目前主业是给科技媒体和咨询公司做翻译,业余写公众号,分享家庭教育心得。
我每天接触的是最前沿的科技资讯和商业报告,粗略估计,从业十多年累计翻译字数近2000万(以汉字计),从中积累的知识和思维对育儿起到莫大帮助。
我家有两个女娃(9岁+4岁),活泼可爱,天资各异。我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琢磨怎么跟她们一起玩、一起疯、一起学习。
当然,也不乏各种心碎懵逼焦虑痛苦强颜欢笑脸)……
因为我在工作中接触了海量英文资料,常年在中英文之间无缝切换,父亲还是个不知名的业余作家,自小给我不少文学熏陶,所以我对中英文的学习都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在家庭教育中也格外重视这两方面。
此外,因为常年耳濡目染最前沿的科技资讯,所以我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也有不少想法,同样会落实到两个女儿的教育中。
希望以后能在此与大家尽可能多分享心得,交流体会。
这是我开号的第一篇文章,先来分享自己在培养两个女儿过程中一次典型的“踩坑”和“爬坑”经历。
1
1
1
我家老大生于2012年初夏,小名妙妙她刚出生就是个小不点。因为在妈妈肚子里不老实,脐带搓成一团,导致孕后期营养供给不畅,生下来只有4斤9两。
看到她的第一眼,我生平第一次亲眼见识了真正的“皮包骨头”。怕吓着大家,这里就不爆照了。
好在后期检查一切正常。后来在妙妈的辛勤哺育下,小家伙的体重很快达标,长成了一个大胖闺女。
我自小也算是个小学霸,小时候从来不用费劲学习,都能保持班级甚至年级前三,刚上高中天天上课睡觉依然可以考到前十(这并不值得效仿,其中的故事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详细聊聊)
但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确目睹了不少同学小学时候优秀,到了初中、高中一落千丈;也见识了大量小时候学渣,后期逆袭的案例。
所以我最初对孩子“从小学习好”这件事情完全不在意,因为在我当初的意识里,小学与初中甚至高中完全没有关联
只要想学好,初中一个月就足够把小学的知识全部补齐。所以在学前阶段,我对孩子始终保持放养状态。
在没上学之前,妙妙每天的状态就是玩,到处玩,漫无目的地玩,甚至在她有学习机会的时候,我都会主动拒绝
直到有一天,妙妙的一个眼神,成了我日后思维转变的起点!
那是2018年夏天,也就是妙妙幼升小的那个暑假。我觉得孩子玩了六年,该上小学了,应该收收心了。
我们除了报了家门口的幼小衔接班,提前适应一下坐在教室里的学习氛围之外,还特意跑到附近的XDF报了一个英语班。
那时的我,对于现代、科学的语言习得理念一窍不通,总以为自己是翻译,英语学习里面所有的坑基本都踩过,各种词汇理解、语法知识、长难句分析完全是信手拈来。
所以只要我想教,随时可以让孩子碾压同龄人。现在回想起来,真的为那时的无知而汗颜。
现实也的确给了我一记重拳。
第一节试听课结束后,我满怀期待地站在教室门口等着孩子出来。可当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个欢天喜地地跑出门时,妙妙却眼神呆滞地缓步走到我的面前。我心里咯噔一下。
不用多说,上课肯定不顺利。
我跟任课老师交流后发现,原来这是一个“老班”,班上的同学大都是从学前阶段就一直跟着这位老师上课至今,所以都有一定基础,日常的简单对话和词汇都可以快速理解。
而对于妙妙这样一个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的“小白”来说,整堂课肯定都处在懵逼状态。
老师建议我们选一个“新班”,大部分孩子都是零起点,这样适应起来更加顺畅。
当我询问妙妙的意见时,她只是抱着新发的精美教材礼盒点头应和。
我知道,她那时其实只是想着快点拆开这个精美的盒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摆在自己面前的巨大障碍。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联想到最近的热播剧《小舍得》里夏欢欢的父母看到孩子45分的数学卷子时那种茫然无措
的确,作为家长,我彼时的心境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请不要误会,我所在的青岛只是一个二线城市,鸡娃氛围远不及北上广那么夸张我直到现在也并不认同某些过分鸡血的教育理念
而“老班”孩子的基础其实也跟KET、PET、FCE这些如今早已耳熟能详的鸡娃证书毫不沾边,只是比完全不学的状态多认识几个基础词汇,仅此而已。
但即使是这样,依然能凸显出孩子在求学路上的差异,令我在早期学习规划上的重大失误暴露无遗。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在XDF的课外求学之路。
1
2
1
随着妙妙进入小学,我也开始更加关注起孩子的学习问题。
本以为进了“新班”就可以高枕无忧,跟着老师的进度总归可以慢慢追上。但现实依然残酷。
零基础总归是要还债的。
在日常作业中,妙妙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发音不准、写字难看、题读不懂,几乎每天都在打补丁,而且补丁似乎越打越多
每天只能拼命追赶看似简单的进度,却似乎总是差点火候。
直到有一天,XDF开家长会,我在老师的PPT上看到了“英文绘本”四个字,第一次听说了吴敏兰、廖彩杏这些原版启蒙领域的名人大咖。
虽然老师当时只是一笔带过,但好奇心却驱使我开始研究这些内容。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各种各样的新名词奔涌而来,“原版启蒙”这四个字在我心里就此扎根。
通过一番碎片化的知识整理,我渐渐梳理清楚了背后的脉络,也在实践过程中慢慢了解了牛津树、RAZ、海尼曼、红火箭、培生,这些鼎鼎大名的绘本。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开始用绘本给孩子做家庭英语启蒙——说是启蒙,其实已经有点晚,毕竟那时的妙妙已经7岁了。
但努力永远不晚。
从2019年10月左右,我通过初步研究,选中了难度较小的《红火箭》作为最初的切入点,跟妙妙一起踏上了真正的英语分级绘本阅读之路。
从那时开始,妙妙几乎每天都会阅读2至4本原版英文绘本,并延续至今。中间经历了《红火箭》、《牛津树》、RAZ,以及《神奇树屋》、《疯狂学校》等一部分初章书。
过程中还会大量观看《蓝色小考拉》、《小猪佩奇》、《卡由》、《汪汪队》、《小公主苏菲亚》这样的原版英文动画片。
再加上最初入门阶段的Super Simple Song(简称SSS)儿歌,一路飞驰,终于上道。
中间经历了疫情停课,也算给我们的绘本阅读之路腾出了足够的时间。我们父女俩利用疫情停课的时间在家里读完了牛津9,然后在2020年暑假切入RAZ,目前读到Q级
在2021年寒假刚开始的时候(那时还在读O),测试的AR成绩达到4.6,相当于美国小学生4年级6个月的中位数英文阅读水平,蓝思值接近700。
以我个人的评估,她目前如果参加KET考试,听、说、读都没有太大问题,PET努一努力也可以够得到。
但写作的确要多多努力,因为单词拼写和语法会有不少错误,需要着力加强。但是否考试还要看具体评估,这一点我也会在日后跟大家详细聊聊。
虽然妙妙相比于传说中的牛娃依然差距不小,但以零基础入学后,仅经历一年多的原版绘本阅读之路能有如此成绩,作为老父亲,我已深感欣慰。
1
3
1
正是因为有了妙妙的惨痛教训,我早早地就在老二熙熙身上开启了原版阅读之路
她生于2017年6月,在2019年姐姐开始初次接触英文绘本时,我也同步开始对她进行英语启蒙。
两相对比,实在是差距明显。
熙熙每天听听儿歌,读读绘本,看看动画片,再在生活中融入简单的TPR指令和日常对话,很快就可以悄无声息地掌握常用的英文对话表达。
日常词汇基础早已远超刚上1年级时的姐姐,简单都能顺畅开展。
虽然面对我的一些提问,她也经常嘟着嘴、皱着眉说“I don’t know!”。看到姐姐大段阅读绘本时,她也总是有样学样地拿起完全看不懂的高阶绘本看两眼,然后说“我不会那么难的英语!”
但实际上,我心里很清楚,她的英语绝对不会重蹈妙妙的覆辙。
当然,受制于认知能力的差异,小童和大童的英语启蒙肯定有很大不同,具体内容我会在日后的文章中陆续分享,希望能用自己的经验给同在鸡娃路上迷茫的家长一些启发,最终融入自己的启蒙之路。
1
4
1
一路走来,我对家庭教育最深刻的理解可以浓缩成一句话:鸡娃先鸡己!
这倒并不是说,家长一定要自己在事业上飞黄腾达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
能够做到当然更好,但关键问题其实是,在渴望孩子优秀的同时,作为家长能否随时抱着开放的心态,怀着好奇心去潜心研究真正的学习理论。
要做孩子的同路人,而不是旁观者。
千万别像当初的我一样,受制于之前的路径依赖,铁了心地漫无目的放任自流。先入为主地把“学习”与“痛苦”画上等号。一听说“鸡娃”,就怀着异样的眼光看待别人。
毕竟,时代在进步,知识也在更新。
对我来说,英语学习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如果是在几年前,当我听说谁家孩子小学就能达到高中甚至大学英语水平,那肯定会本能地认为不是揠苗助长,就是天赋秉异。
但当我见识了诸多活生生的案例,发现这些所谓的牛娃并非个案,也不需要天资聪颖,只要靠着正确的方法,就能快乐地达到极高的水平后,便会敞开胸襟接纳新的知识,从而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如果从英语启蒙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之所以会形成固有认知,总是把“超前”学习等同于揠苗助长,完全是受困于自己小时候学习英语的痛苦经历。
我们当初是首先孤立地背诵单词,然后学习简单的语句后便要记住各种烧脑的语法,最终再把天书般的语法知识套用到写作和口语中,完全不顾语言的真正发展路径
要说揠苗助长,传统的英语学习恐怕才是当仁不让,违背客观规律。
因为语法本就不应该在输入量不够的情况下强行加入,这种模式才是真正的“超前”学习。通过这样的路径,当然不可能迅速掌握一门语言。
反而是跳出“学得”的固有思维框架,以“习得”的眼光看待英语,才会豁然开朗。
中国人即便考过大学四六级,英语阅读水平也很难赶上美国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听力和口语就更是相去甚远。
从词汇量这个最容易量化的指标便可看出(见上图),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10岁的中位数词汇量已经超过1万。
在欧美国家的许多双语甚至多语家庭,孩子早早地掌握两门甚至多门语言,早已是家常便饭。难道这都是揠苗助长?都是“超前”学习?
当然不是!
相信所有人都会给出四个字的答案,是“语言环境”使然。
虽然我们大多数普通家庭无法营造双语和多语家庭的语言环境,但在理解了基本原理后,在一定程度上营造这样的环境,就很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或者再退一步,回到母语学习中,我们学习汉语也并没有过早地接触语法规则。
每个正常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都已经可以地正常地进行听说,这完全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习得”的结果。
所以,“鸡娃”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学习理论的传播,让很多人误以为大家是在过分鸡血,营造剧场效应。
但现实却是,绝大多数鸡娃的家长并没有不顾孩子的天性过早学习,反而是在掌握正确的理论和知识后顺势而为
纵然结果存在差异,但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已经成功大半
1
5
1
孩子就像水,家庭就像容器。水无定形,家庭是什么形状,孩子大概率也会顺应其势。
在接纳了先进的理论后,还要勇于实践,努力坚持。
比如,你能否365天风雨无阻,每天陪伴孩子阅读绘本?
能否在遇到瓶颈时,主动思考方案,查询知识,然后在实践中迭代实施?
这不仅要靠孩子的努力,更要靠家长的坚持。
如果家长整天只想着刷微博、看抖音、打游戏,却妄想着孩子能在学习上碾压同学,那只能指望着智商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
《小舍得》里的米桃那种从没接触过奥数,却能在课外奥数金牌班考试中拿到满分的事情,基本只停留在想象中!
当然,原版路线也并不完美。即便孩子英语的“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在应付课内“应试”教育时,依然碰到许多障碍。
在此过程中如何摆平心态,分清主次,克服困难,我今后也会一一撰文分享自己的看法。
有了英语的经验,我也开始探索语文和STEM方面的先进理念。尽可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依靠整个家庭的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塑造更好的自己。
事实上,早期启蒙与后期发力并不冲突。之所以会有很多人将二者强行扯上因果关系,其实牵扯到一个思维模式的问题。
早先的我正是因为看到很多同龄人小学学习好,到了初中和高中后一落千丈,所以才决定对女儿采取放养态度。
这本身就存在一个巨大的逻辑漏洞。首先,初中和高中一落千丈并不是因为小学学习好导致的。
而我不仅在这二者之间强行建立了错误的因果关系,甚至还在潜意识里面推导出了另外一个逻辑:小学学习不好,初中和高中反而可以逆袭。
这其实是一个很荒谬的结论。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确实存在,但这里用的是“未必”。并不能因为历史上出了一个“方仲永”,就认为小时候优秀的人,大了一定会落魄。
同理,更不能莫名其妙地认为小时候学习不好,大了反而能神奇逆袭。
无论后期结果是好是坏,都要认真做好当下。就好比你不能因为旅途终要结束而不去好好欣赏沿途风景一样。
事实上,如果真正从统计数据上讲,必然是小时候优秀,长大以后继续优秀的概率更大。
小时候学渣,长大后变成学霸的情况虽然也有,也可能不少,但概率一定是低于一以贯之的优秀学生。
关于这方面的思维方式,推荐大家看一看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其中通过大量案例和实验阐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归因的倾向。
也就是说,我们在大部分时候,其实会倾向于不动用深入思考,只用直觉作出判断,但由此得到的结果往往是错误的
我说这些,其实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培养孩子并不是所谓的“鸡血”,而是在顺应天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潜力。重过程,轻结果。
不要一味地焦虑未来,而忽略了眼下的重点。
当你真正努力过了,反而更能平心静气接受任何结果。因为,你真正体会到与孩子共同努力,见证他们成长的那份快乐。
至于结果,还是顺其自然吧。
本来只想做个自我介绍,结果随手一写又是长篇大论。看来家庭教育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我今后会经常在这里记录和分享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尤其是英语学习中的知识、技巧、实操经验毕竟是本职工作,入手方便,还会从资深翻译的角度解读各种英语学习方法从长远来看的利弊得失。
我还会“利用职务之便”(我不光做科技新闻,还会做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分析报告)
,站在最前沿的科技趋势和宏观视角上
分析长期的教育方向
,与大家
探讨STEM教育的落地方法

当然也少不了育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家长里短
欢迎大家点赞、转发、点在看,让我们有机会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探讨,共同帮助孩子变成更好的自己。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