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第2281
7年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教育·人文·名师·媒体生态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戈鲲化,哈佛大学的第一位中文先生
文/桑宜川
金秋十月下旬,我应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演讲会的邀请,从温哥华飞往波士顿,前往哈佛大学校园,参加演讲会。结束后的次日,我怀着敬畏的心情重返校园,前去造访燕京学社,因为那里是我心仪已久的学术圣殿,如今终于有了机会。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简称东亚系和研究所,坐落在校园东北角的一条僻静街道上,是一幢二层的红砖建筑,古雅的风格里透射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学术灵气。
这就是哈佛燕京学社及哈佛燕京图书馆所在地,被誉为北美汉学研究重镇。杜维明教授在给张凤女士撰写的《哈佛问学录》一书序文里述及“哈佛已经成为英语世界中经常用普通话谈论中国学问的道场。” 点评中肯,诚如斯言。哈佛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美大学之间交流的典范,她的校园里留下过许多现代中国大儒的光影与足迹。
回望历史,早在1928年,远在北平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先生与燕京文理科科长洪业先生成功筹划哈佛大学与燕京大学合作,遂成立了哈佛燕京学社,并设立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
叶理绥 Serge Elisseeff 为哈佛燕京学社首任社长,他是法国汉学名家伯希和 Paul Pelliot教授门下的法籍俄裔高足。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曾在哈佛燕京学社执教,著书立说。哈佛学者杜维明教授曾于1996年起任哈佛燕京学社第六任社长,他是当代新儒家的第三期代表人物之一,目前他的影像高挂在学社一楼社长办公室,展示着哈佛燕京学社的厚重人文积淀。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哈佛学者,赵如兰教授的影像高挂在Cabot House学院大堂,默默地述说着哈佛大学校园里的精彩中国故事。
赵如兰教授乃是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之长女,是第一位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音乐专家,也是哈佛大学首位华裔女教授,曾与夫君卞学鐄教授同任Cabot House学院院长。现任社长裴宜理(Elizabeth Perry)教授出自哈佛大学政府系,她是哈佛燕京学社首任女掌门人,一位学识广博,温文尔雅的女学者,高山仰止,令我素然起敬。
校园里的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则由哈佛学者李欧梵教授创建于1994年。从那一年伊始,原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任职的张凤女士就热心参与其中事务,后在另一位哈佛学者王德威教授引领下,经过20多年张凤女士仍坚持不懈,协助召集与主持讲座,以期这一燕京传统的薪火不熄,发扬光大。我感悟到,这一举措旨在推动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意义深远。
张凤女士是《哈佛问学录》系列获奖作家,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古道热肠,热心公益,同样令我心生感佩。如今使这一讲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华文名家,前来讲经论道,已成为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中国人文风景。其实,中国文化在哈佛校园的传播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后期,源远流长。
《哈佛问学录》作者张凤女士与哈佛校长交流中
戈鲲化,哈佛的历史光影里有你
当我步入哈佛燕京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口处墙上悬挂着一幅大照片,一位清代官员打扮的中年男子,头上顶戴花翎,身着官服,足蹬皂靴,清癯的脸上生着一双睿智的眼睛。
他就是第一位到美国名校任教的中国学者戈鲲化(1838-1882)。当年的聘书上注明的是Instructor, 汉语可译为讲师,或循旧礼,称为“先生”,其实他在哈佛校园任职期间享有教授礼遇,那年月西人学界多以“教授”称呼他,去世后更享有这一殊荣。
故称其为“教授”,是为尊敬先贤,应不为过。早在1879年,即138年前,他跨越大洋,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创立哈佛大学的早期中文教育,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据史料记载,戈鲲化是安徽休宁人,年少时期,天资聪颖,凭借童子功,先后通过乡试和会试,从秀才做到举人,在清政府平定太平军的将领黄开榜身边当了五六年幕僚,后在宁波的英国领事馆当了15年的翻译生兼中文教师。
在当时,他的家庭生活应是很优渥的。就是这样一个衣食无忧,闲云野鹤的读书人,决意举家去往遥远的大洋彼岸,那里举目无亲,既无红袖添香,又无友朋把盏。是何缘故?
戈鲲化 中间最高的男孩
其实,戈鲲化赴美担任哈佛中国语言文学讲师是时代机遇,也是因缘巧合。起先,在哈佛大学设立中文课程并不是校方的本意,而是来自于在华经商的美国商人的建议。
鸦片战争之后的1877年,中国沿海地区已出现商埠,抵岸的美国商人在与中方进行贸易时,深感培养通晓中文人才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哈佛大学可以培养一些了解中国的年轻人,使美国人能够在中国政府供职,并促进两国间的贸易往来。
对于学习中文的目的和意义,美国商人均无异议,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却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学习中文就应该到中国去学,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则坚持从中国聘请教师来美国教学。这时,哈佛大学的态度起了重要作用。
尽管当时哈佛已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大学,但校方认为开设中文课极具挑战性,可为哈佛的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因此极力赞同从中国聘请教师。于是,商人们联合捐赠了一笔不菲的款项,让哈佛大学从中国聘请教师,开设一门为期三年的中文课程。
美国方面的计划落实了,但物色一位合适的中文教师却成了一个难题。这时,哈佛大学校长埃里奥特(Charles· W· Eliot)想起了自己的朋友,美国驻中国牛庄领事鼐德 (Francis P. Knight)。埃里奥特亲自写了一封信,请求鼐德帮忙,在中国寻找一位中文教师,鼐德则委托担任清朝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帮忙。赫德又把此事托付给任职宁波税务司的美国人杜德维。
早在康熙年间,宁波就是中国四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1844年开埠以后,与外国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赫德认为在宁波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经过仔细考虑,杜德维选中了自己的中文老师戈鲲化。当时,戈鲲化正在美国驻宁波领事馆任职,对西洋特别是对美国有一定了解,而且还教过一位英国学生和一位法国学生。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故事。
1879年5月26日,美国驻牛庄领事鼐德在上海代表哈佛大学校长埃里奥特和戈鲲化签订了任教合同。合同规定,哈佛聘请戈鲲化前去教授中文,自1879年9月1日起,至1882年8月31日止,共计三年,每月薪金200美元,往来旅费(包括随同人员)亦由校方负担。至于在哈佛的课程设置、学生人数、教学时间,则由校方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安排。
戈鲲化,直把他乡作故乡
清光绪五年,即1879年7月15日,戈鲲化手执与美国哈佛大学签订的三年任教合同,携带家眷,仆人,翻译和一大批中国书籍,经过23天的航行,乘船抵达美国,开始了他在哈佛大学为期三年的教学生涯。他就此踏上了这片未知的国土,再也没有回头。
这是近代中国官方早期向西方派出中文教师,讲授中国语言文化的事例,旋即成为美国各大报纸争相刊登的新闻。
戈鲲化在哈佛主要是教授美国学生中文。抵达哈佛后,戈鲲化在1879年10月22日正式开课,他的第一份教材是一篇小说。戈鲲化在哈佛开馆授徒,但学生并不局限于本校人士,任何有兴趣了解中国的学者,或者希望从事外交、海关、商业及传教事业者,只要缴费就可选修他的课程。
在哈佛,戈鲲化的教学以其丰富的内容、充分的准备和高度的技巧著称,深受学生和同事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思想开化的戈鲲化也有很传统的一面,在美国哈佛任教期间,他一直坚持身着中国清朝官服上讲台,要求学生尊师重道。他还为哈佛的教授们特别开设了中国诗文讲座,有时还应邀到教授俱乐部去演讲。
戈鲲化是作为中文讲师被聘任的,但他的文化自豪感决定了他更想做一个文化传播者,而不仅仅是语言老师。他选择的载体是中国诗歌,因为“诗言志”,诗歌是非常民族化的,融合了民族精神。因此,他在任何场合,几乎都不忘吟诗、讲解诗。
作为诗人的戈鲲化,用中国诗歌的魅力和中国诗人的气质,感染了从未接触过中国文化的美国人。戈鲲化不仅自己喜欢诗,而且强烈地意识到诗的价值,有意识地在美国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要把诗的精神带到美国。
为此,戈鲲化专门编纂了中文教材《华质英文》,这本教材被哈佛大学称作“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本中国人用中英文对照编写的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诗词的教材”。上图为戈鲲化编写的教材《华质英文》。
在这本收录了戈鲲化自己创作的15首诗作的小册子中,既有中文原诗,又有英文译文,还有对诗中词句、典故的英文解释,甚至还标出了平仄发音。通过这种方式,戈鲲化不仅使中文教育更加生动,也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在异国的戈鲲化就这样顽强地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先行者。
在哈佛校园里,名家如林,戈鲲化并不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不过这个浸透了儒学思想的旧式举人始终保持着士者的尊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每逢戈先生在哈佛授课,他必定是衣帽整齐,坚持着中国的长袍马褂,即使在夏天也不脱下袍子,非常注意师道尊严。
当时任教地方
他教书认真,虽然仅仅有四五个学生,但他爱社交的性格、幽默的授课、有绅士风度的举止及富有成效的教学,让当地人对他、并通过他对中国人都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1880年,戈鲲化以他的特立独行和厚重的中国文化背景成为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令人瞩目的贵宾。
在日常生活中,旅居哈佛的戈鲲化也以一种开放积极的姿态融入了美国社会。他一到哈佛就开始学习英语。很快,他就摆脱了基本上不会说英语的窘境,能比较随意地用英语和人们交谈,甚至可以翻译自己的文章和诗歌。他从不排斥美国文化,对所见所闻总是备感兴趣,孜孜以学。
戈鲲化很注意与身边的美国人友好交往。美国报刊评价他“擅长交友,待人真诚”,“他独特的社交气质使他能够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努力使自己能被大家接受”。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戈鲲化与美国的汉学家们和当地社会名流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作为诗人的戈鲲化,用中国诗歌的魅力和中国诗人的气质,感染了从未接触过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在面对中美的文化风俗差异时,戈是十分机智的,后来波士顿每日广告报这样评价戈:“一个纯洁、正直的心灵,一副热心肠,还有与人交往时迷人的微笑。”
据他的好友哈佛神学院院长埃里福特回忆:“当他拜访别人时,他具有绅士的老练机智,会尊重我们社会的习俗;而他款待客人时,却总是以中国的礼仪相待。”如此不失风度又有个性的戈鲲化受到师生的喜爱,这种交流智慧,被埃里福特视作“能在新旧两大文明间进行沟通交流”的佐证。
戈鲲化,一位可敬的先行者
尽管戈鲲化关于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有许多雄心勃勃的设计,可惜“千古文章未尽才”,他在哈佛的任教期还未结束,就于1882年2月不幸患上了肺炎,虽经当地名医全力抢救,但他的病情仍不断恶化。几天后,带着事业未竟的遗憾,戈鲲化在异国的土地上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途,两大文明的沟通者带着遗憾客死他乡。
哈佛大学对这位中文教师致以了最沉痛的哀悼。2月16日,哈佛大学在阿普尔顿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除了他的亲属,校长埃利奥特,他的美国朋友鼐德、刘恩等,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生容闳以及中国使团的代表出席了追思会,哈佛在悼词中对戈鲲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在中国大圣人孔子身上可以发现类似的品质。”
戈鲲化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却留给美国人一笔精神财富。过早结束了生命旅程的戈鲲化,没有来得及把他在美国的收获带回国内,用他的学识来推动中国的进步。比起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一百多年来,戈鲲化的名字几乎不为世人所知。但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他的美国之行所体现出的意义是应该给予充分评估的。
那年月,戈鲲化的事迹不为国人所知,但在美国学界却是名人。他初来乍到时,便有多家媒体对他进行了报道,例如1879年11月美国《每日图画报》(Daily Graphic)刊登的《戈鲲化与哈佛的中文讲座》报道所说:“应该祝贺哈佛大学有勇气和远见成为这项学术新领域的先驱……语言文化交流将会促进友谊与和平的发展。”
戈鲲化去世时,美国著名的《波士顿周日晨报》,《波士顿每日广告报》《每日图画报》等媒体连续刊发了戈鲲化逝世的消息及回忆、纪念他的文章。各大媒体除了对他表示哀悼,还专门刊登募捐信息,哈佛师生也自发的为戈鲲化募捐,以支持他的遗孀返回祖国。戈鲲化去世当天,波士顿发的电文,给予很高的评价:“他那优雅的风度,谦虚的举止和与人为善的品格,都给接触过他的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纽约时报》第二天全文照发。至今,戈鲲化的遗像还悬挂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大厅里,是百年以来哈佛大学最早给予华裔学者的殊荣与礼遇。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对承袭国学精粹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这两种选择,几代中国知识分子都曾产生过困惑,如何平衡两者间的关系也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戈鲲化已经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答案。面对当时强势的西方文化,他试图将其精华与中国文化融会贯通。同时,他将古老的儒家文明介绍到美国,给西方文明提供了另外一种价值参照,使人们看到文化交融互补的益处。
今天,当我们面对全球化浪潮时,重新审视戈鲲化的历史贡献,以史为镜,其意义是深远的。
备注:本文初稿写出后,承蒙哈佛大学历史学者张凤女士拨冗校勘,订正了拙稿表述有误之处,谨此遥致谢意!
2017年10月31日修订于加拿大温哥华枫树谷
照片分别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桑宜川,加拿大华裔学者,加拿大枫叶出版社社长。
原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七七级毕业,曾在四川大学外语学院教书多年,后赴澳大利亚留学。移民加拿大后,以治学为生,研究兴趣广泛,现为加拿大多家华文报刊专栏作家。近年来与国内数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常回国讲课,并受聘为客座教授
作者其他作品链接
前期发表

名校校长说:不这样做 留学就是“作死”

原本稳进清北的高考生,失手后的痛与思

泪目:大学生“儿臣”的账单与“额娘”的神回复...


名校之路
儿女教育公益分享系列
扫码加入【留美学子】公益分享汇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