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11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就送他去了日托,而且还在半年内换了三个学校。他是一个慢热,敏感的孩子,用了很长时间才适应,可以不哭着走进学校。虽然心有歉疚,但我也知道那是我们当时唯一的选择。
而我也因为他的眼泪,一直很关注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多大把孩子送去学校?父母,保姆和日托,谁能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只要日托质量够好,就可以早早送孩子去全托么?
#1
多大上日托对孩子好?
送婴幼儿去日托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这和此话题影响之广泛有关。从个体而言,孩子当然是主角,但谁来照顾孩子也对父母,尤其是妈妈在生育孩子后的 “母职惩罚”有着直接影响,也进而和家庭政治,男女平权相关。
同时做出送不送,何时送,送多久,送去哪儿等一系列决定的父母,尤其是妈妈,会承受心理压力,也是家庭成员和社会对妈妈进行评价的主要话题。
更进一步,一个国家的婴幼儿被谁照顾,被如何照顾,价格是多少,都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生育状况,家庭政策,未来社会发展。 
在美国,过去的40年里,对婴幼儿的养育方式变化巨大。上一代人中,妈妈大多肩负相夫教子的角色,妈妈们普遍会把孩子照顾到上小学(5岁),或幼儿园(preschool, 3-4岁), 才会重返职场。要知道,美国的家庭很少只有一个孩子。也就是说,生孩子对一些女性而言意味的,也许是彻底和职业野心告别。 
但在过去的3,40年间,因为家庭需要两份收入,密集养育方式的蔓延,单亲妈妈增多,和女性对个人发展需求的增长,婴幼儿越来越多的被早早交给他人照顾,无论是日托还是保姆—毕竟,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少有的没有联邦法定产假,也对婴儿照管撒手不管的国家。
所以,婴儿在一岁以前,甚至六个月左右就被送去日托越来越普遍。而父母们希望,或者只能相信,只要日托的质量好,对孩子的成长不但无害,而且有利。
这种养育方式的变化本质上是一场社会实验,争论首先在科学领域爆发,继而蔓延到了社会舆论中。主流的儿童发展的学者认为只要日托本身高质量,也就是说照顾者细心,有感情,也有丰富的环境刺激,那么无论时间多长,都没问题,如果出了问题,那就是日托找的不够好。
另一些研究者,比如依恋理论的研究者们,同样也是基于研究,认为质量只是一个影响因素,而时长,或者说剂量本身,也很重要。他们发现长时间被他人照料的婴儿,和父母较难形成安全依恋关系,也会在童年更加有攻击性和叛逆。
这些言论裹挟了意识形态和很多一厢情愿。因为无论赞成哪一边,都意味着反对另一边,而总有妈妈会受到指责。
这也就是NICHD, 美国国家卫生所管辖下的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 (NICHD) 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全面的关于日托如何影响儿童发展的研究的原因,并在2005年出版了Child Care and Child Development,发表了研究成果。
Jay Belsky教授不仅是这项耗资1.5亿美元研究项目的主导者之一,也是挑战认为只要质量好,数量 (多大被送去日托)不重要的主流看法的学者。
这个大型研究项目从1989年启动,由来自10个大学、观点不同的研究团队参与,在经过无休无止的对研究方法的争论以后,终于得以运转。在15年的队列研究中,他们调查了1364名儿童,发表了很多优秀论文。而研究者们也终于认识到,他们短期的争执和合作中的摩擦,对比长期的发现和科学进展来说,是值得的。
在科学家的众多发现中,有哪些亮点呢?
  1. 在和父母的依恋关系上,通过陌生人情境实验和观察研究,他们反驳了唯数量论的观点,得出了在生命前三年内,长时间在日托度过加上不敏感的妈妈/主要照料者这样的组合确实更容易造成不安全依恋。 
  2.  在认知和语言发展方面,高质量日托确实比低质量日托对孩子有有益。
  3. 婴幼儿时期更长,更持续在日托度过的孩子,在2岁,进入小学时都有更多行为和社交问题。他们更加反叛,在青春期时更倾向冒险也更冲动。
  4. 孩子在家庭中的经历对他们的影响比在日托的经历影响更大。家庭影响全面盖过日托。这是常常被遗失在论战中的主要信息。
  5. 无论如何努力调整研究方法,寻找多种变量,研究者都无法找到低质量日托可以为长时间在日托造成的负面影响负责的证据。
  6. 无论如何努力寻找,研究者也无法找到在日托的时长和日托质量相互作用的证据。 比如长时间在高质量日托,并不比短时内在低质量日托能带来更多益处。
简而言之,多大上日托合适这个问题,没有简而言之的答案。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当下需要的优先排序,可使用资源的不同组合,价值观和现实约束的多种考量。每对父母都爱孩子,她们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那些不考虑现实条件,只告诉你送去,或者别送的声音,是关于他们自己,而不是关于你的。
#2
The Origins of You
这个关于日托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是2020年底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The Origins of You:  How Childhood Shapes Later Life中的一章。这是一本将追寻一个人是如何成为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思考记录下来的书。童年经历,家庭养育,社会环境,或基因,到底哪个对我们的成长最重要?
四位投入一生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学者在长期合作研究之后,共同写作了这本书。他们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发展系教授Jay Belsky, 杜克大学心理和神经科学以及伦敦国王学院的Avshalom Caspi教授和Terrie E. Moffitt教授,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心理学系的Richie Poulton教授。
“人是如何发展的” 是各学科研究者恒久关注的一个问题,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也吸引着无数人的追踪和关注。人类总有执念掌握决定着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让我们可以合理的解释命运,也让自己拥有些许控制感和安全感。 
也的确有很多专家试图告诉我们,有那么一些神秘成分是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发展方向的, 比如基因,原生家庭,专注力,自控力,成长型思维,乐观性格等等等等。于是我们化好大的力气挨个儿学习,掌握,攻克,期待一切于是就变好了,最后却发现我们只是掉进了兔子洞,有数不清的 ”关键因素“ 在前方等着我们。
问题就出在了这些推崇单一因素的思路上。这可能也是学科越来越专精化导致的的后果。
无论是从皮亚杰,到维果斯基,到布朗芬布伦纳,还是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对儿童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儿童发展的看法是越来越丰富的。生命发展是极其复杂与不可测的。而The Origins of You这本书,无疑用重量级的研究在这样的认识上再添了一块砖。
这四位作者领导的研究团队分别在三个大洲上共进行了三项大型队列研究,覆盖了共4000多个人。这其中:
  • Poulton教授领导的是新西兰Dunedin镇约1000人,从出生到38岁的发展研究。在这期间他们每隔2-6年就会进行回访,最新的一次回访,这批研究对象已经是45岁的中年人,他们仍有95%的人参加。 
  • Caspi和Moffitt 教授进行的是人群的环境风险研究。他们追踪超过大多来自贫困家庭的1000个英国出生的双胞胎。这些双胞胎从出生到18岁,现在还有93%的人在参与研究。
  • 而第三个项目,就是开头提到的Belsky教授主导的对于日托对儿童发展的研究项目。
这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书。四位研究者,数十年的大型队列研究放在一起和盘托出。他们看见过几千个人随着岁月增长一点一滴的变化,从童年经历,家庭养育方式,社会环境,基因,一直到这些因素对中年的身体健康,衰老的节奏的影响。
除了他们的研究发现之外,更让我有收获的是他们对研究过程的讲述:如何挑选研究方法, 各种研究方法的力量和弊病,研究的局限和边界在哪里,发现结果不是自己期待时的不甘心,如何更改方法继续检验,面对各种学术界内外质疑的思考,研究结论哪些是有强证据,哪些是弱证据,或者没有证据的,而缺乏证据却也不能否认其存在。 
这其中的坦诚,实事求是,甚至是对“自我” 的放下,才是科学让人信赖,踏实和着迷的地方。也是区别于各种包治百病和一招制胜的育儿法的地方,虽然后者也许让人们以为更有掌控感。
#3
这本书的局限
但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有明显的局限。 
首先,这又是一本关于WEIRD社会(白人,受过高等教育,工业化,富裕,民主)的科普书,对非WEIRD国家的情况,不能冒然扩大化。 
研究方法上,大型队列研究非常有力量,昂贵且操作难度高,这当然也是非WEIRD国家的研究者较少有能力进行此类研究的原因。
但同时,大型队列研究也有局限, 比如它揭示的大多是相关而非因果关系。对人的发展的研究,使用随机对比实验的实验室方法很有难度,比如没有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被霸凌然后去找寻造成的结果,也不会有家长把孩子故意送去低质量的日托从而得知这样的暴露对孩子的影响。
这样的研究压根也无法通过伦理审核。但其已经有将随机对比实验应用在现实场景中的方法, 比如实证经济学家就会使用这样的方法。 
#4
最后
The Origins of You 并不是一本交给你人生公式,育儿秘诀的书,但却更让人踏实和放下焦虑,因为他们通过研究的一再探索,矫正,验证,并没有找到人生赢家的秘方,而我们做出的一个个养育选择,其实都有合理性,也都可能可以选择改变。
四个科学家摊开双手,告诉你人生的真相,和宇宙、生态、还有人类的大脑一样复杂。不要听信那些居心叵测的自以为是。这才是理解一个人成长的科学方式。
在在已经快五岁了,在第三个学校已经待了两年多,每天自信的走进学校,欢笑着奔入我们的怀抱。我也早已放下了心里的歉疚。今天他从学校拿回的刚拍的纪念照,和两年前那个怯生生的他放在一起,真让人感慨。
人的一生如此浩瀚而漫长。命运是不会被哪一件事所决定的。只要我们相爱,保持成长,就会长出自己美好的样子。
- 往期相关文章 -
-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成长合作社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点击在看

转载请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