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本市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持续开展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建设,6月5日上午,上海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发布会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上海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和2020年度上海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蓝皮书,会议介绍了前阶段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及后续工作开展情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等领导及专家共同出席发布会。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讲话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致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作主旨发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的“要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评价机制,2016年,上海市启动了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研究和推进工作。几年来,研究团队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学生体育素养的核心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建立了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涵盖态度、行为和成效等三个维度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理论,明确了体育意识、知识、行为、技能及体质等5个二级指标、相应权重、三级指标及测评方案,基本构建形成了相对科学、系统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理论体系,并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级六层的学生体育素养智慧服务平台,实现市、区、校三级及面向年级、班级、学生的用户数据采集、分析和个性化推送。
上海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明确了意识、知识、行为、技能及体质5个二级指标,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级六层学生体育素养智慧服务平台
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教授通过视频发表了对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专家点评
同济大学凌培亮教授通过视频发表了对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专家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教授通过视频发表了对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专家点评
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会长、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名誉会长薛明扬通过视频发表了对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专家点评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上海市开展了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智能化测试为核心的全覆盖测评工作,截至2020年底,汇聚至体育素养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已达4.5亿条,全指标测评学生数近50万人,初步计算出全市中小学生体育素养指数为80.2,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设定的2020年目标值。
而为了促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两项运动技能的目标,2020年上海市教委就在中小学体育素养测评相关工作中明确提出体育技能的测试要按照《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执行。
其实,早在2018年“标准”发布后,上海市教委就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多次测评工作,通过广泛而严谨的测试,以青少年通过体育课所掌握的运动技能情况对“十几年体育课什么也没学会”的质疑进行客观回应,呈现体育课的教学成果。
并以此对校园体育教学问题进行一次诊断,找到体育技能教学的痛点,提升青少年体育课的质量。
这次体育素养评价体系以及蓝皮书的推出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提供科学、系统和过程性评价,为提升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有力保障。
“标准”发布之初,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对于设立“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表示肯定。他说:“将来,我们会把《标准》和学校体育挂钩,使得学校体育教学更为规范,同时,还将和升学、评优、评奖等相结合,成为学生的个人成长的一部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