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线
有用、有料、有趣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乔•拜登(Joe Biden)政府正考虑进行一项调查,以确定进口主要产自中国的稀土磁铁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如果是的话,就有理由对该商品加征关税。白宫方面表示,美国商务部将审核是否要调查钕磁铁,这种材料被用于制造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等多种产品。
稀土遭遇关税威胁
据悉,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对主要在中国制造的稀土磁铁的进口是否构成可能需要征收关税的国家安全威胁进行调查。
白宫方面表示,商务部将审查是否对钕磁铁进行调查,钕磁铁用于制造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发动机的所有产品。由于担心过度依赖中国,总统拜登正在考虑将此举作为白宫措施的一部分,以提高美国在稀土、食品和制药等领域的供应链的弹性。
政府将决定是否根据1962年贸易法第 232 条调查钕磁铁进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在前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引用它来证明对从美国盟友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之前,很少使用该条款。华盛顿新任美国安全中心的技术专家 Martijn Rasser 说:“就钕磁铁而言,这些关税将直接针对中国。如果关税足够高,这可能会为建立美国国内产业提供经济激励。”
华盛顿越来越担心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稀土是用于制造商业产品(如计算机硬盘)和军用产品(如雷达、声纳和精确制导导弹)的 17 种金属元素。根据伯明翰大学的数据,到 2030 年,对稀土磁铁的需求将从目前约130000吨增加到每年270000吨。目前,中国生产了大约88%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磁铁,日本是第二大生产国。
“我们非常依赖钕稀土磁铁的进口,尤其是从中国进口。第232节是我们可以用来提供帮助的另一个工具,以减少我们对中国的依赖。”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说。“我们不打算与我们的盟友和合作伙伴发动贸易战。”这位官员补充道。
当拜登下令对供应链进行审查时,他把重点放在半导体、稀土、药品和电动汽车电池上。官员们表示,政府将利用《国防生产法》——一项 1950年朝鲜战争时期的法律,允许美国强制工业界优先考虑政府合同以帮助国家安全——从海外退回50-100种关键药物的生产。能源部计划发布一项为期10年的发展锂电池国内供应链的计划,锂电池对电动汽车至关重要,并将立即动用170亿美元的贷款工具来支持这一努力。农业部将分别投入40亿美元,以帮助加强和多样化美国食品供应链。
拜登还将尝试与盟友举办一个论坛,以促进供应链合作。在康沃尔七国集团会议之后,预计他还将于下周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美国峰会上讨论这个问题。这位官员表示,政府还将组建一支由美国贸易代表凯瑟琳·戴 (Katherine Tai) 领导的“贸易打击部队”,提议对那些从事不公平贸易行为、削弱美国供应链弹性的国家采取执法行动。
影响有多大?
从稀土的角度来看,据官方6月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份我国稀土出口量创下了自2020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4171吨;综合1-5月的出口数据来看,我国稀土出口同比增长8.7%至19813.3吨。
我国蕴藏的稀土矿多达4400万吨,掌控着全球近90%的稀土市场,其中在2019年,我国与美国等60个国家都达成了稀土贸易合作;在2020年,我国稀土的出口量达到了35448吨。美国有将近8成的稀土是从中国进口。若最终加税,很大程度上可能增加的是美国公司的成本。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全套垄断的稀土分离冶炼技术,2011 年开始,中国每年的稀土申请专利量大于世界总和,以稀土的分离冶炼技术来说,中国的分离纯度已经接近百分之百。
像“离子型稀土原矿绿色高效浸萃一体化新技术”、“低碳低盐无氨氮分离提纯稀土新工艺”、“4N级超高纯稀土金属集成化制备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都具有原创性,而且我们提出并研发出高纯碳酸氢镁溶液皂化萃取分离和沉淀回收稀土的原创性技术,首次将稀土分离提纯过程产生的氯化镁废水和CO2气体低成本回收用于连续碳化、规模制备纯净的碳酸氢镁溶液,代替液氨、液碱、碳酸氢氨等应用于稀土萃取分离和沉淀。

在垄断了稀土提纯分离技术之后,中国开始减少自己稀土矿的开采,转而进口,像2020年度,全国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只有140000吨,其中以轻稀土为主指标120850吨,中重稀土为主指标19150吨。轻稀土主要是民用,而中重稀土主要用于国防科技。
目前,中国大部分稀土都是外国进口稀土矿,然后进行提炼,最后出口稀土产品。而且今年中国又再次缩减了稀土产品数量,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上半年, 中国累计出口稀土1115.4吨,同比去年23232.2吨减少9.1%。
稀土元素在经济民生国防科技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想要研发代替稀土元素的产品,在现阶段是没有可行性的。尽管目前美国宣称要摆脱对中国稀土技术的依赖,但是2016年2月,美国政府问责局曾发布了一份关于稀土材料报告,据其估算,美国可能需要15年才能建成国内稀土供应链。所以美国还是把稀土矿石卖给了中国,因为美国没有办法打破中国的稀土技术封锁。
其实,需要关注的并不是对稀土征税一事,而是近期美国的动作。前几天,拜登政府刚刚宣布将中国59家企业拉入投资黑名单;6月6日,美国派出几名政客“访台”;在此之前,拜登政府还再度将新冠溯源政治化,要求美国情报组织彻查病毒来源;马上就要召开的G7领导人峰会肯定也少不了中国话题。
在这种背景之下,投资者也开始进行权衡,资金逐渐涌向避险资产,近日美国和欧洲的债券价格均有所上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许对市场的冲击不会有特朗普时代那么剧烈,但就长期而言,伤害性可能不会弱于那个时代。
链接
中国如何对美打好稀土这张牌?
来源:经军武次位面(微信号:junwu233)
众所周知,全球三分之一的稀土储藏在中国,同时中国又是世界最大出口国,全世界90%的稀土来自中国。
那么中国能否拒绝向美国出口稀土呢?
1
美国丢了稀土霸权地位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上17种稀有金属的合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也是军事、冶金、机械、化工、电子等诸多领域的必需品。

稀土开采在美国曾有辉煌的历史。
1945年,美国人的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二战很快结束。
地质学家进入加利福尼亚的芒廷帕斯,想要寻找制造原子弹的铀元素,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稀土矿场。
芒廷帕斯矿被发现后,很快一家名叫Molycorp的企业就购买了开采权,绝对大干一场。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稀土的认识和应用,极为有限。
因此,Molycorp在公司成立最初的十几年里,一直也没什么建树。
即便有一些零星的需求,也仅限于打火石之类低端的东西。打火石是含有镧和铈的合金,由于它们的燃点很低,因此只要轻微撞击,就会出现火花。
这种打火石最早被火枪兵和炮兵带在身上,开枪或开炮之前的打火都得靠它。后来烟民们手中的打火机里也有这玩意,每次用齿轮摩擦一下打火石,火星就会点燃挥发出的汽油。
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种稀土金属——铕,引发一场彩电行业的革命。
在铕之前,彩电的红色荧光粉很暗淡。科学家们在一次偶然中发现,掺入铕的荧光粉不但亮度高,还很鲜艳。
整个稀土产业为之一振。
进入到1960年代,芒廷帕斯稀土矿使美国拥有了稀土霸权。
紧接着70年代,稀土在石油精炼中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芒廷帕斯的矿坑也越挖越深。
一直到80年代,美国都是世界稀土产业的龙头老大。
1984年,通用汽车和日本住友特殊金属几乎在同一时间发明了钕磁铁。
这是一种将铁、硼和稀土元素钕,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的新型磁铁,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强的永磁体,号称“磁王”。
如果你手上有一小块钕铁硼(家用电器里的),几十厘米以外再放置一个,它俩的磁力会让你的手受到痛击。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有人相隔几小时吞下两块钕磁体,绝对可以导致肠穿孔。
铷磁铁的发明,使得经历了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后的汽车厂商,实现了给汽车减重,以节省油耗的目的。
也让通用汽车随后组建的麦格昆磁公司,接到了来自美国国防部的巨量订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国防工业发展。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联军以300多人的轻微代价,击败伊拉克号称的百万大军。
战争中,从美军航母战斗群上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以及F-117隐形战机投下的一枚枚精确制导炸弹,震惊了世界。爱国者导弹也第一次在战时被使用。
制造这些高科技武器的永磁、隐形涂层等稀土材料,正来自麦格昆磁和Molycorp。
不过,也就是在1990年代,美国稀土的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
因为中国后来居上了。
2
稀土之父憋大招
事情还得从抗日战争期间说起。
1939年冬,日军进攻绥西,被中国守军傅作义部击败,史称五原战役。
战斗结束后才知道,五原城里原来还有100多个特殊的人物——日本的“帝国蒙疆矿业调查团”。
资源匮乏的日本不光对土地感兴趣,对他们奇缺的矿产更是求之若渴,对绥西丰富的稀有金属矿藏更是垂涎欲滴。日本打算调查清楚这一地区矿产的存量和贫富等情况,为进一步掠夺和确定其支持侵略战争的时长来提供数据参考。
于是,日本从国内抽调了这批地矿领域的科技精英,组成了这个所谓的调查团前往实地考察。不成想,却在五原被中国军队“包了饺子”。
据有的日方材料说,为了营救这个考察团,日本还出动过飞机实施迫降(真是下了血本),但由于日军已经被分割打散,只是救走了少数几个人。多数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
这个考察团搜集的矿藏资料,战役结束后一部分被我方缴获,成为揭露日本侵略者对我国进行经济掠夺的证据,还有一部分则被日本人带回国内,成为其开展相关研究的珍贵资料。
20世纪70年代中日开始恢复邦交的过程中,便有日本商人按图索骥来到包头钢铁厂,要求购买矿渣,但被我方拒绝。
包钢的铁矿石来自于白云鄂博,就是当年日本考察过的地方,这里是世界最大也是品种最丰富的稀土矿所在地,限于技术原因,我国对于稀土矿藏当时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但总要把这笔财富留给子孙后代。
关于此事,还有一则流传很广但无人证实的传言。据说当日方提出购买矿渣的时候,此事引起保卫部门的重视,一直把报告打到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处。周总理指示:矿渣不卖,堆存,留给后人。
不过,当时中国稀土研究和技术的落后却是事实,几乎白纸一张。70年代以前,我国不得不低价出口稀土精矿,再以几十倍的价格购进深加工的稀土产品。
稀土素有“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等美誉,在国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日本、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对稀土的研究。
落后的面貌,逼着中国人自己开发稀土分离技术。
1972年,北大化学系教授徐光宪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分离镨钕。镨钕是稀土中最难分离的两种元素,在当时被公认为世界难题。
就在这样的危局下,徐光宪毅然投入到了稀土相关的研究中。而对于他来说,这已是他第三次改变研究方向,但只因一个理由——祖国需要!
是因为这个理由,当年留学美国的徐光宪受到祖国感召毅然回到国内。当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中美关系异常紧张,徐光宪和妻子高小霞均感到祖国更需要自己,高小霞毅然中断攻读学位,徐光宪放弃即将到手的工作,夫妻俩人借华侨回国省亲的名义,于1951年乘船回到中国。
国外惯用离子交换法分离镨钕,但产量小,成本高,徐光宪决定另辟蹊径,采用萃取法。
立足于基础研究,着眼于国家目标,不跟外国人跑,走自己的创新之路。
3年后,这个难倒国内外稀土研究员的难题,真的被徐光宪团队攻克了,让中国稀土的提纯度达到了惊人的99.99%。
因为这一技术,中国成功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出口大国的逆袭。
1986年,中国稀土产量首超美国。到90年代末,中国高纯度稀土的产量已占到全球九成以上,国际稀土价格降为原来近四分之一。
1992年,视察南方路过江西时,邓小平也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3
严重依赖中国稀土的美国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稀土产业累积了一定技术实力,在生产水平上有了长足进步。
据统计,全球80%以上的稀土产业集中在中国境内,除中国以外的唯一一家轻稀土分离工厂位于马来西亚,属于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稀土项目都只停留在原矿开采阶段,并没有稀土分离的技术应用。
而且,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为1.2亿吨,而作为全球储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储量4400万吨,占比37%。
美国审计署近几年经过调查发现,目前美国使用的稀土材料80%来自中国。大多数稀土材料加工集中在中国,中国依旧统领稀土资源市场。中国的市场优势将增加美进口稀土材料的成本。
美国国防工业将继续依赖大量稀土材料,短期内无法对中国的供应形成替代。(这或许正是特朗普政府未对美自中国进口的稀土加征关税的主要原因)。
拿这个洛马公司来说,世界军火"第一巨头"对美国的影响巨大,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军工领域,它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各行各业,还对美国政界有着很深的影响力。
它旗下的F-35,一架据说就要用掉400多公斤的稀土,爱国者导弹里面则用了4公斤的钕磁铁用来精确制导。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对美国不能实现稀土等战略资源自给感到吃惊和愤怒。
在过去十年中,美国一直努力重建本土稀土供应链,但是由于资金投入、环保、知识产权以及自身加工能力等诸多原因,进展十分有限。美要想在短期内建成国内稀土供应链,难度极大。
美国审计署《2010财年国防授权法》的说法是,重建美国稀土供应链需耗时15年。
而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2016年对国内稀土产业做过一次全面评估,结果显示,重建美国稀土供应链还是需要15年。
至于中国到底能不能打好稀土这张牌,也就看这几年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