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再次阐述对于张同学事件的观点,看法。
首先我再次声明我的立场:从本质上定义,张同学是“代人受过”,他是受害者!
下面说说我的理由:
他的今天不是他一出生,自己就想要的样子,我坚信他生来肯定不是现在这样的!是什么让他变成现在这样的?也决不是因为他生活在农村,更不是因为穷困造成的!寻找张同学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与穷困为什么发生这两者殊途同归。都是一个原因:我们的社会严重缺失一种避免这两种现象发生的机制!这才是病根!从这个角度来说,张同学是位受害者!他“代人受过”!
我不相信他生来就想成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样子!绝对不信!
对一个偷吃外卖快餐的大学生,我们可以宽容,可以思考到她为什么会偷一顿饭,为什么这么穷,然后去质疑来华留学生的优厚待遇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的孩子。而那些对张同学的批评者,自媒体运营者,为什么不去思考一下张同学为什么变成这样子的呢?
如果我们只知道自己病了,却不去了解自己得了什么病,为什么得病,这才是真正的病!
这些批评者用大量语言形容张同学有多龌龊,卑鄙,可怕,危险。却轻描淡写的对病根几句代过。这是对张同学的侮辱!也证明了批评者自己的无知!
如果没有勇气揭露本质,可以选择沉默,为什么要胡说八道。
这样的做法要么是自己对社会毫无正确理解,要么是言不由衷的虚伪俵!那些批评张同学者,以批评张同学来显露自己是道貌岸然的公知,把自己标榜成道德君子,蹭热度、搏眼球、图打赏。“盗亦有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不懂吗?
这些批评张同学人格堕落,戾气卑劣,心头充满恨的同时,没想过自己不正是在以张同学的思维模式,行为逻辑去对待张同学吗?批评者要求张同学心中要充满爱的同时却用非爱的方式对待他。那些偏颇的、不客观、不公平的批评者们的行为,其恶劣性在本质上与张同学的心态有什么区别呢?你们不觉得可耻吗?
把社会之错单向的归罪于张同学与讨论三胎政策生还是不生,福利政策怎么落实,而不去讨论思考为什么要有计划生育政策,应不应该有。这样避重就轻,隔靴搔痒有意义吗?
社会舆论对张同学如此尖刻的批评,其实是对一个学生的残忍欺凌!面对一位代人受过的弱者,这些过来人不但不想着去理解他正经历着我们曾经历过的种种风风雨雨,反而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不谈本质,本末倒置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影响与叼盘之流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张同学是个悲剧!我们应该同情他!他从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变成现在的样子,一定经历了什么,这些经历让他变成现在这样。张同学现在的心态不止是存在于农村,在城市,在工厂,在职场比比皆是,表现形式不同,本质一样。
为什么这种现象会普遍发生呢?
是现实被编程的结果,这个被编程的社会缺失了太多应该有的机制。张同学是被编程的社会环境里众多悲剧中的一个。在这个被编程的社会环境中,所有人被裹挟,不知不觉间无法抗拒的产生了张同学现在的心态。在这样的环境中以张同学的心智完全不能自己,所以才有了那个他自以为正确的演讲。
至于学校在里面起到了什么作用,我想除了负面全是负面,一个致力于编程社会的教育系统,我是没有理由相信它的。现行教育体制简单说就是灾难,不然哪来的有这般心态的张同学。教育就是张同学“代人受过”的这个“人”里面的组成部分。
对于张同学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同情他、关心他、帮助他、改变他。对于弱者,一个无辜的受伤的弱者,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落井下石,一棒子打死!如果我们选择这样做,那么,我们现在的样子正是我们所描绘的、担心的、未来张同学的样子。不是吗?
当然张同学的思想观念是不可取的,心态是非理性的,不健康的,是错误的,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他现在的认知能力是这个被编程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产物。
当池塘里的水是有毒的,那么池塘里的每一条鱼都不能幸免,当鱼儿们意识到了自己是这样痛苦的结局,求生欲会选择挣扎,不择手段的、竭尽所能的挣扎,这种挣扎行为与心理状态就是张同学演讲内容所描述的样子。
他就是那一条想挣脱命运被安排的鱼,我们又何尝不是!最起码曾经是!
这个被编程的现实裹挟着所有人。
当年在非诚勿扰中的一句名言: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句话早就道出了社会本质对现实的影响。
从懵懂无知,天真理想变成妥协现实,恍然大悟,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当土猪立志要拱城里的白菜时,城里的白菜何尝不是希望一头比自己更优秀更有能力的猪来拱,这两种对立又同质的的病态思想很早就广泛存在,不但一直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区别是有人说了出来,很多同样想法的人只做没说。这样的思想病,根不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她们这是被编程的环境给裹挟后为了生存而做出的无奈被动选择。
纠正解决这个错误需要改变。让空气更清新,让水更干净,让环境更人性化,改革势在必行!否则,这个被编程的现实将裹挟着所有人陷落,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
编程者们,所有人,该醒了。
小编建议:成立一个以张同学姓名命名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金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希望有人可以组织起来。小编愿付绵薄之力。
为了让我们下一代的未来可以处在更好的未来中共同努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