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心的教育事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8月就青少年近视防控相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达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持续居世界第1位。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达53.6%,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14.5%、小学生近视率36.0%、初中生近视率71.6%、高中生近视率81.0%。数据令人揪心。
儿童青少年健康无小事。我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青少年近视问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遵循指引,近年来,一场守护孩子光明未来的行动在全国掀起前所未有的高潮。
6月4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安洲小学,二(8)班学生在课间做无接触式眼保健操。王华斌 摄
高度重视,保护孩子明眸
“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时说。
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总书记将其视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予以高度关注。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话语情真意切,态度坚决。
保护孩子明亮眼眸,任务紧迫。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阶段性目标及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的防控措施,打响了近视防控工作的阻击战。
教育部等15个部门建立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一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和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立起来,发挥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视率、体质健康、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化建设、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等,被列为评估认定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县的重要内容,关乎政府绩效考核。
全国上下都在发力。各省份人民政府落实与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签订的近视防控责任书,出台省级近视防控方案,明确防控责任和具体措施;海南、云南、天津、河南等地成立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省级联席会议机制;甘肃、山西、江苏、浙江、天津、北京、上海等7地将“实现地方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目标”列为教育系统“奋进之笔”厅长(主任)挂号项目。
国家与各级政府的积极行动取得成效。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较2018年下降3.4个百分点。尽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儿童青少年视觉环境变化很大,导致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有小幅上升,但基本实现了预期防控目标。
今年5月,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明确近视防控路线图,振奋人心。如今,我们向着新的目标奋进——力争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多措并举,科学防控发力
如何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必须认真、仔细作答。
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行动方向,要结合深化教育改革,拿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并督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好落实。
“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低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30分钟。”“中学生应注意劳逸结合,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远处物体20秒钟放松眼睛。”
这份详细的爱眼护眼指南,来自近日教育部印发的《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
该《指引》由教育部体卫艺司委托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牵头单位温州医科大学研制,为学校、家长、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提供专业指导。“儿童青少年从0至18岁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近视防控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指引》3个篇章针对的主体对象、防控重点都有所不同。”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温州医科大学教授吕帆说。
呵护孩子的眼睛,不仅要有决心,更需科学加持。
因此,近年来教育部强化智力支撑,支持高校自主设置近视防控相关学科,设立“新中国70年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专项研究,围绕近视防控等重点,加强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研究。
在学生居家学习期间,教育部及时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要求各校科学有序实施线上教学,科学规范指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产品,严控在线时长。
作为我国最早启动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城市之一,武汉升级近视防控“武器”,让人耳目一新。武汉中小学共配置了1000余套“智能监测与数字化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可对学生的课堂读写姿势、用眼环境、眼保健操执行情况、阳光户外活动等进行监控。同时,将知识融入“系统”,激励学生与家长自我学习,用数字促进视力健康教育。
近视一旦发生不可逆转。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制(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杨莉华表示,必须抓早抓小,从源头开始防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近视高发问题。“通过‘智能监测数字系统’全程管控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对干预执行与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可建立起保护学生视力健康的‘防护墙’。”
儿童青少年近视科学防控,还要解决难点、堵点、盲点、痛点。
今年教育部陆续印发“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文件,便为此提供了“实招”: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小切口,大改革。所有管理放在一起,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健康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形成合力,营造防控氛围
近视防控,只靠教育部门和学校不行,还需医教协同、家校联动,全社会共同营造健康可持续的防控氛围。呵护孩子的眼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就分别从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角度列出任务目标,可见,从顶层设计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必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社会合力共谋。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3月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和专业指导;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连续在全国部署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近日印发,新标准将与近视防控相关的教科书、考试试卷、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教学多媒体等学习用品纳入管理,成为国家强制标准。
近视防控需凝心聚力。教育部成立了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2019年5月以来,宣讲团成员累计宣讲1960余场,聚焦政策解读、近视成因、近视预防和科学矫治等内容,自主研制了一套针对儿童青少年、学校教师、医疗卫生机构、政府部门等4类宣讲对象的宣讲大纲和配套宣讲课件,有力助推了全社会形成共同防控近视的氛围。
医教协同让近视防控更科学。温州能高效完成全市范围内上百万中小学生一年4次的视力普查,离不开专业眼视光医院的科学支持。温州市政府顶层设计,教育部门落实具体工作,学校作为号召老师、家庭配合行动的关键力量,专业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教师培训,温州形成了政府、学校、医疗机构、学生、家长“五方协同”共同呵护孩子双眼的合力。
家校联动是近视防控的有力武器。天津市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文件《天津市中小学生居家护眼指南》,让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北京市指导家长了解学生视力健康状况筛查建档工作,开展“我和家长一起锻炼”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引导家长开展家庭体育锻炼。武汉市已建起市视防中心、学校、家庭三方共管工作机制,共建学生视力健康保护的“四道防线”。
小眼镜牵动大情怀。“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摘掉“小眼镜”行动已初见成效,未来将有更多的儿童青少年轻装上阵,创造未来。
文章选自 | 中国教育报2021年6月6日第1版,记者 林焕新 欧媚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