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成为“黑马”,而有的人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一到大考就“掉链子”、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这背后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考试也是一门学问,需要认真研究、科学应对,做到这几点,考试或许就会多拿分,一起来看吧。
考前的紧张和焦虑要适度
高考当前,一点儿也不紧张、不焦虑,什么都不在乎是不正常的现象,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有利于大脑兴奋、活跃思维。适度的紧张和焦虑不仅无害而且有益,但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导致发挥失常。
考生如果感觉自己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和老师、同学、家长、朋友多交流与沟通,散散步,听听音乐,放松心情。
如果紧张和焦虑严重到不能参加考试,如考试时极少数考生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疼、手发抖、大汗淋漓、头脑中一片空白等,这是考试焦虑综合征,就需要接受专业治疗了。
另外,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考前不要与他人发生纠纷,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考试期间服从包括监考老师在内的所有考务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与他们顶撞。考前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或打闹,要防止意外受伤影响考试。
科学确定答题顺序,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最典型的表现是做不完试卷上会做的题,导致考试严重失分。
不少人提出答题顺序应该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简后繁,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在考场上时间这么紧张,如何一题一题去鉴别难易、生熟、简繁?我认为应按照试题顺序,从前向后答题,因为高考题的编排顺序本来就是符合考试心理的,是由易到难的,目的是先让考生进入状态,再慢慢加大难度,理论上是越往后越难。
做选择题时为了节约时间,不要做一题填涂一题,也不要等到把非选择题做完再填涂选择题答案,可以先把每道选择题的答案写在试卷的题号前,不要写在题目的括号内,更不要在选择项上打钩但又有改动,这样后面找时不仅耗时,而且很容易出错。
全部选择题做完并复查后就把答案选项涂到答题卡上,能防止遗漏未涂。非选择题不要先在试卷上做好后再往答题卡上写,这样很可能时间不够用,历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方面吃亏的考生不在少数。
题目的分值应该与用时成正比。以往经常有人问我:“多长时间做一道选择题,多长时间做一道填空题,多长时间做一道大题目比较合理?”这不能一概而论,与题目的难易、考生的水平、平时的解题速度等都有关系。
一般来说,高考中的选择题或分值较小的题不要小题大做。命题组的本意是小分值和容易的题用时少,大分值和难题用时多。如果在分值小的题目上耗时太多,导致分值大的题目只能草草解决,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小芝麻”没有捡全,“大西瓜”又丢了。
节约时间的关键是一次做对,一气呵成。考生不要指望通过最后一次检查来力挽狂澜,一是因为要检查出自己的错误比较难,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是如果有时间检查,也不要一题一题地检查,而是先查那些在第一遍做时自我感觉有疑问的题;
三是现在高考各科的题量都很大,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很难有比较多的检查时间。比如高考作文,过来人都有体会,留给考生修改作文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的。这就要求考生力争一遍过、一遍清,一气呵成。其他类型的题目都差不多。
千万不能因为一道难题而失去了整场考试,一定要通盘考虑,算总分账,最大限度地提高总分才是硬道理。高考是在规定考试时间内的竞争,如果时间分配不合理,会导致会做的题目因时间不够而没做。另外,绝对不要提前交卷,务必要用全、用好、用准考场上的每一分钟。
审题要仔细,避免细节出疏漏
要解题就绕不开审题。先审后做、慢审快答、先准后快,应该是我们做题的准则,先求准确,后求速度。不正确的所谓快,没有任何意义,快一点会错一片,“宁可多审一分,不可抢答一秒”。有了审题的“慢”,才能有答题的“快”,欲速则不达、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写文章时不能“文不对题”,回答问题时“答不对问”肯定也是错误的。出现“问牛答马”“所答非所问”的根本原因是审题环节出了问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连题目都未看完、未看清,怎么解题?
要解决答非所问的问题,应该在审题时多做记号、划重点,做到眼过、手过、心过,提醒自己按要求作答。任课教师也要结合本学科特点,总结出本学科学生审题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提前“打预防针”。
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
字迹不清,让人无法辨认,一定会影响得分。字体可以不漂亮,但书写认真、整齐好认很重要。在高考争分夺秒的紧张状态下,过分追求、关注字体漂亮,势必会影响答题速度。因此,在考场上应遵循“慢思考、快答卷、字迹清”的原则,切忌乱涂乱改,让人看不清。
规范答题就是增分。文字表述题要有因有果。如果答案相对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表述清楚的,心中要有一个小提纲,不至于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层次分明,有因有果,并且用好标点符号甚至序号,让阅卷老师一看就明了。如理科的实验,应该先描述实验操作,后指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得出完整、准确的实验结论。
规范答案用语,学科专业用语不能出错。要准确使用学科语言、书面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口头语言,防止因口语化表述不准确、不规范而丢分。
要用好草稿纸,以备复查,尤其是对于拿不准的题目,有多余时间时先复查这些题目。大多数人对于草稿纸的使用不重视,很随意地写写画画,没有条理,把整张纸弄得乱七八糟。
怎么用好草稿纸?应该先把草稿纸对折、再对折,这样就把草稿纸折叠成4份,正反面就划分为8个区域,使用时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正面到反面,并要标上题号,以便复查。
其实,现在的高考,由于阅卷时不在试卷上批改,那么试卷本身就是最好的演算纸,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样既可以省去使用草稿纸的麻烦,又便于复查,可谓一举多得。
 合理猜想也可能得分,尽量不留空白
高考时得分、多得分才是关键。不写不得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除非明确提出错误倒扣分,否则尽量不要留空白。
最怕大面积题目开天窗、留空白,特别是正误判断题和选择题,如果实在不会做,可在规则和初步思考的范围内猜,坚决不要留空白。事实上猜想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如数学上就有很多著名的猜想,像人人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就不是一般人能猜想出来的。
对于分步给分的题目更不能留空白,能写多少写多少,哪怕写一个公式、方程式、原理,可能也会得一点分。在不能保证时间充足、没有重做可能或者没有特别把握的前提下,不要轻易把写好的答案划掉,也不要随便改动第一次的答案,毕竟第一次是花时间思考的,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不要患得患失。
作者 | 嵇雷高,系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原校长、党委书记
文章选自 |中国教育报2021年6月4日第7版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