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们撤下了家里的圣诞树,把各种圣诞装饰包好放进了储物室;姐姐的寒假结束了,今天开始了新学期的网课;爸爸难得休息了几天,现在又回到了办公室里窝一整天的状态;我也提醒自己,文章的落款处该写2021年了。
没错,新的一年当真来了。
我知道对于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它翻篇儿。我虽然也是同样的心情,但心底对于2020年仍是有感恩的。
得到了更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学着更从容地面对生活,这个写满了艰辛与磨难的一年也给了我慷慨的馈赠。
新年伊始,这总是一件让人满怀期盼的事儿,一切都该有个新的模样,对吧?你们都给自己立了哪些flag?
一直以来我对公号的定位都是「育儿育己的小天地」今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就来聊聊自己对于「育儿」「育己」的期待吧。
1
育儿: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而不是最好的孩子
这是我当妈妈以来一直秉承的育儿理念,我特别希望我的读者朋友能在这一点上和我有共鸣。

我们80、90后的父母,是在「互联网时代」养娃的父母。互联网将世界连接在一起,让信息与资讯能够即时共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了更多的家庭,这是好事。

但是不可避免的,互联网也是一块「炮制焦虑」「传播焦虑」的好土壤,
再加之我们的文化中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应试体制,少不得有人会被一片鸡娃与焦虑的浪潮裹挟着向前走。

在我眼里,「鸡娃」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关键在于父母的心态和出发点
养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最好的孩子。
如果心中有这样的育儿理念,那么「鸡娃」不过就是搭脚手架、轻推、支持、鼓励、和引导的另一种说法,对不对?

反之,如果内心不够坚定、通透,就容易掉入「盲目比较」的陷阱,继而焦虑得不行。要做到一份坚定与通透,有几条规律我们不妨心中有数。
规律一:孩子的心智发展都遵循一定的共性。人群中的天才和有智力缺陷的人都是极少数,从这一点来讲,包括你我的孩子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规律二:在共性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我深信每个人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拥有自己的独特气质,从这一点来看,你我又都是「不普通的」、「独一无二」的。
规律三:投入与回报。
时间对待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公平的,投入多一分、回报自然多一分。但是任何事情都有「机会成本」,如果孩子的时间被刷题、补习班、兴趣班填得太满,自然就没多少时间自由思考、探索、做白日梦、感受无聊了。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不至于走入盲目的焦虑,还会更多地去观察、倾听、了解孩子,这些都是支持孩子「个性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在时间安排上做出「选择和取舍」的依据。
你们有没有觉得,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大道理说起来总是很美的,可是一到实操中,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比较」是人的天性。
比如我也会不自觉地比较姐弟俩,我会觉得姐姐阅读和学习时更坐得住、更专注,怎么弟弟不是这样呢?弟弟动手能力强,还常常有很新颖有趣的搭建创意,要是姐姐也这么喜欢搭建多好。
既然「比较」是存在于天性中的东西,要逆天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好 在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看待比较的结果。
如果横向的比较只是让我们更完整地看到、更坚定地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值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那有什么不好呢?
相反,如果比较让我们陷入焦虑,或者成为我们想把孩子改造成另外一个样子的原因,那就是跟自己拧巴了。
两个孩子各自有自己擅长与热爱的事情,我要做的就是给予支持。姐姐喜欢阅读,我就经常买书,还兴致勃勃地和她一起读、一起讨论;弟弟喜欢搭建,我就淘回各种不同的搭建玩具,然后陪他一起搭、一起玩、一起研究。

让我感到小小的惊喜是,当姐弟俩对自己的「专长」越来越有自信时,姐姐就会主动带着弟弟读书,或者读书给弟弟听;弟弟也喜欢拉着姐姐一起拼乐高、搭积木,玩得不亦乐乎。
看到俩人相互影响带来的自驱力,这让我很治愈。

我们的父母那一代大概没有人讲这些育儿的大道理,但是我现在回想起来,我爸妈当时在很多方面都是给我很多自由的,也不会拿我和其他孩子比较,很多大事情他们都让我自己决定,甚至连建议都很少给。
我也确实长成了一个很独立、有主意的人。
我在公号里分享过很多「早教启蒙」和「学科教育」的实操干货,也向来很受你们的欢迎。
但是我知道,「教育观念与育儿理念」才是真正指导我们行为的东西,所以新年开篇儿,我特意聊聊这个话题。
我希望你们在这里收获的不止是「方法」,更有「理念」和「思考」。
我翻出了公号里几篇有代表性的讲「理念」的文章,老朋友们可以回顾一下,新朋友们正好借此了解我。
2
育己:做个70分的妈妈,80分的妻子,
90分的自己
「育儿育己」总是被我们放在一块儿来说,这当然是有道理的,做父母是一个不断自省、不断修炼、愈发成熟稳重的过程。
但是当过妈妈、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做为妈妈,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学习玩耍,是事无巨细、耗时耗力的。

做为妻子,操持家中的大小事情,从一日三餐吃什么,到一份账单、一张要寄出的节日贺卡,同样也是事无巨细、费时费力。
一天下来忙完孩子、忙完家里,留给自我成长,或者放松娱乐的时间是少之又少的。

所以我才有了对自己的这一点期许:新的一年,把更多的时间分给自己,且做个70分的妈妈,80分的妻子就好,匀出来的精力,去做个90分的自己吧!
90分的自己是怎么个做法呢?我想了想,列了几点 。

1、
多分配一些时间给自己的小事业,坚持写这个公号,坚持真诚地分享,让这里输出的内容更加有趣有益。

2、做几次线上分享,将公号里的学科干货整理归类,进一步完善。
3、
随手记录所思所感,加快思考速度,提高思维敏锐度。

4、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执行力。
5、
留出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和杂志,看纪录片,看电影,听演讲。

6、和女朋友们出门玩一趟,不带孩子不带老公。
7、每周保持一定频率的运动,慢跑和瑜伽。
8、
等疫情结束后,把一部分家务外包出去。

洋洋洒洒地给自己提了这么希望,我还得有个更加具体的执行计划才行了,这几天要好好捋一捋。

你们呢,新的一年对自己有什么期许和打算?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希望在留言里面可以看到你们的新年规划,我会选几位朋友送出一份新年小礼(礼物是什么,先保个密)。
By超雄 2021.1于克利夫兰
近 期 推 文
后台「回复」“加群”
加“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