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正文前先提醒大家一句,途道大、小颗粒积木+机器人精品课程今晚24点准时下架,还有需要的朋友抓紧最后的时间。
上周我在公号里聊了聊「STEM启蒙」:给孩子做好STEM启蒙,这些是我6年来最值得分享的精华,留言里有几位朋友问我能不能写一写怎么给孩子找科普书籍,以及实操练手的素材。
关于怎么找科普书和实验素材,我的理解这个问题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在玲琅满目的科普主题里,应该给孩子挑选哪些内容?
我给你3个原则:
1、根据孩子的兴趣有的放矢地选择。不管孩子喜欢恐龙、太空、汽车、飞机、机器人、芭比娃娃,你都可以找到相关的科普书籍来支持孩子的兴趣。
2、给孩子经历过的事情复盘。比如2年前我们回中国时去了长城,后来我专门给姐弟俩读了地理方面的科普书,了解了世界7大奇迹。这是非常好的总结和复盘,对于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孩子总是很有兴致的。
3、给即将发生的事情预热。如果你们计划好了要去哪里,要参加什么活动,要做什么事情,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科普书提前预热,这样一来就是「有备而去」了,效果自然也会很不一样。
我想大家关心的第二个维度一定是,市面上有哪些靠谱的、优质的科普书籍可以作为亲子共读或者儿童自主阅读的材料?

不瞒你说,我们家有很多科普书,我和孩子们也很喜欢科普类读物,所以我还是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建议。
首先要说明一下大家不要把「科普书籍」和「非虚构类读物」弄混了。
我这里说的「科普书」是指「介绍知识」的书。科普书可以是非虚构类的,比如《国家地理》,也可以是虚构类的,比如《神奇校车》这种。
我就按照「非虚构类」和「虚构类」这两个类别来一一介绍。
01
 特别推荐
如果你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者家里有喜欢科学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我推荐一本我自己喜欢的书给你,英文版叫做《One Two Three... Infinity》,作者是George Gamow(乔治·伽莫夫 ),他是20世纪有名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和科普作家。
这本书是1947年问世的,直到今天仍然是很受欢迎的经典科普读物,有很多人正是因为在青少年时期读了这本书,领略到了物理和数学之美,后来才进入了科学领域。
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叫做《从一到无穷大》,我上大学的时候读过,去年又读了英文原版。
别看这是一本科普读物,读起来一点儿却都不枯燥,虽然有点儿烧脑,不过有意思得很,不信你读读看?回头我们可以交流交流。

另外你们问我「科学实验素材」去哪里找?这类书籍其实是挺多的,比如DK出的这一本
《STEM LAB》
就很好,
书中都是实操案例,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搞小发明创造,乐意动手的朋友一定会喜欢。
这一本《The Dad Lab》也不错,里面收录了50个科学小实验,够慢慢研究了。
02
 非虚构类科普书
非虚构类的科普书没有任何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就是正正经经讲知识的书,比如分级科普读物,百科全书都属于这一类。
Rookie Read-About Science
首先要推荐的就是学乐出版的Rookie Read-About Science ,中文意思是「菜鸟读科学」
市面上的科普分级读物不少,学乐这一套之所以赢得我们的青睐有两点原因:
1、在儿童科普书中,写给低龄孩子的物理和化学方面的书籍是最难编写的,它比生物、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科学都要难一些。
因为你说「北极熊生活在很冷的北极,它要冬眠,它最喜欢吃海豹」,3岁的孩子完全可以理解,可是如果你要解释「光的折射」,「电」这些事物,就难多了吧?
学乐的这个系列覆盖到了不少物理和化学主题,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是最初级的科学启蒙读物,适合亲子共读,也适合刚开始自主阅读的孩子来读。
2、Rookie Read-About Science底下还有一个小分支,叫做「How Things Work」,这个系列的每本书都附带了一个相关的科学实验,在书的最后。这是很好的动手实操素材。
我们就跟着书上捣鼓了不少东西,比如做色轮、做小灯泡实验、做潜水艇、做压力水泵等等。
我一直说,STEM启蒙的乐趣在于动手、动手、动手,所以「How Things Work」这个系列深得我心。
国家地理和DK分级科普书
这两套书是科普界的老大哥了,如果说其他优秀的儿童科普读物胜在有自己某一方面的特色,那么「国家地理」和「DK」就是从布局到细节都力求完美了,用「鸿篇巨制」来区别它们和其他的科普书不算过分。
👆国家地理和DK的分级读物国内均引入了中文版
我和姐弟俩都是「国家地理」的忠实粉丝,从最开始的亲子共读,到现在姐姐已经可以自己阅读Level 3的内容,孩子们当真从书上学到了不少知识。
👆国家地理分级情况

每一本书都是从「目录」开始,中间有「详实的内容」,「精美震撼的图片」,最后还有「知识复盘」。
对于任何一个话题,就算国家地理的书不是最好的,但肯定不会差,看完后感到失望的概率是很小的。
国家地理的Pre-reader和Level 1 Co-reader这两个级别,3岁以前就可以开始亲子共读了,我记得我们读过的《Sleep, Bear!》、《Farm Animals》都很好。
国家地理和DK我们看的最多的是动物、天文、地理和历史类。我会挑选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他们从其他渠道了解到了金字塔,嚷嚷着要去埃及,我就从图书馆借来了国家地理的这本《Pyramid》,读完之后我还启发俩人用乐高搭了一个简单的金字塔模型。
说实话,国家地理和DK的有些书我自己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比如DK的这本《Life in the Stone Age》,我就被里面介绍的关于石器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深深地吸引住了,看着书中那些考究的图片,感觉自己就在逛自然历史博物馆,一口气读完还嫌太短了,如果我们上学那会儿的历史书有这么好看的话,我说不定就选文科了。
👆石器社会时代的房子,DK Readers 《Life in the Stone Age》
国家地理的这本《Ancient Egypt》也是一开头就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呼吸:1922年12月26日,考古学家Howard Carter站在一扇紧紧封闭的门前,这扇门已经关闭了整整3000年。
Carter的手在颤抖,他凿开了一个小洞朝里面看。“你能看到什么吗?”,他身边的人问到。“是的”,Carter说,”伟大的东西“。
👆国家地理《Ancient Egypt》(古埃及)
读到这样的开头你会停下来不继续往下看吗?这就像一部史诗级纪录片的开头啊。
国家地理和DK的分级科普,属于不会出错的选择,涉及的主题也很广,你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找就可以。
百科全书类
分级科普书是一本一个主题,适合有的放矢地去挑选。我建议家里还可以备上一两本科普百科全书,当作工具书来使用,这样面对小朋友的十万个为什么,也不至于完全投降。
我们家的科普读物基本上是英文的,所以在选百科全书的时候我特意挑了两本中文书,是DK的幼儿百科全书《那些重要的事》和《那些重要的动物》。
这两本书的编排得很精美,颜色明亮,语言简练,非常适合做为启蒙读物。
我现在每天挑选一个话题读给姐弟俩听,这对海外孩子来说,也是不错的中文输入,毕竟平常我们用中文交流科普知识的时间很少。
除了上面的提到的这些非虚构类科普书,我还专门分享过人物传记,点这里可以看旧文:
我喜欢和孩子读名人传记,收获良多,把这些心头好分享给你
03
 虚构类科普书
科普书并不一定都要一板一眼地讲知识,也可以加入有趣的、有吸引力地故事情节,把科普知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故事中。

在虚构类的科普世界里,最负盛名的一套书应该就是《神奇校车》了。卷毛老师和同学们,加上一部可以百变的神奇校车,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了解神奇的科学世界。
中英文版的我们都读过,大家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来选择。中文版建议从桥梁书开始读,内容短一些,难度小一些,很适合用来培养科普阅读的兴趣。
读完了桥梁书可以接着读图画书,图画书的篇幅变长了,知识点也更多,但是每一本都很有趣。
除了《神奇校车》,《尤斯伯恩看里面》、《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也是非常好的虚构类科普书,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我想特别讲一讲的是,其实不少绘本故事里头也藏着科普知识和生活常识。
我记得前两年姐弟俩在幼儿园学习了「天气」,了解了「水循环」,我就配合学校的学习主题给俩人读了这本《The Little Raindrop》
故事属于娓娓道来的风格,讲了一滴小雨滴从一朵云里掉下来,飘过了彩虹,掉进了一个水坑里,然后流入了小溪,接着小溪融入了河流,又跳下了瀑布,最后汇入了大海,小雨滴被潮水带到了海滩上,海滩上越来越热,小雨滴飘了起来,最后又回到了一朵云里面。

你看,这就是一本很典型的「科普绘本」了,有虚构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故事里还藏着很多「知识」。虚构的故事保证了趣味性,打开了孩子的想象,故事读完了你又不知不觉地了解了很多东西。
卡尔爷爷是我们都很熟悉的童书作家,他的很多绘本都是带有「科普性质」的。比如《很饿的毛毛虫》讲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爸爸,我要月亮》讲述了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
姐弟俩小时候很喜欢这本《The Tiny Seed》(中文名:小种子),讲述的是一颗特别小的花种子历经了各种考验和危险,最后终于长成了一朵很大很大的花,一转眼到了秋天,这朵花的种子也被大风吹向了远方...
《The Tiny Seed》中文译本,明天出版社出版,蒋家语翻译
「植物的生命循环」就被作者悄悄地融入到了一个紧张忐忑又满怀期待的故事里。
要说早年间我们读得最多最深入的一套科普绘本,还是Richard Scarry的
《忙碌小镇》
系列。

书中事无巨细地勾画出了小镇生活的方方面面,街道、学校,超市、医院、火车站、飞机场等等,3,4岁的孩子往往对细节非常着迷,这也是这套书的魅力所在。
孩子们就是从这套书中知道了一封信是如何从寄信人的手中到达收信人的手中;知道了机场是如何运转的,警察是怎么工作的;一根玉米是如何被送进超市,再被我们买回家;水管是怎么被埋进地底下,然后将水送到每个人家里。
👆Richard Scarry的「Busytown」系列作品
如果小朋友喜欢汽车卡车的话就别错过《Cars and Trucks and Things That Go》,这本书唯一的毛病就是一个晚上可能读不完一遍,但是故事太有趣了。
小猪一家开车去海边野餐,来回的路上碰到了各种事情:木匠从五金店里买了一袋钉子,袋子坏了,钉子撒了一路,结果所有的车子都有了一个扁扁的轮胎;有人开车超速了,警察Flossy从故事的开头一直追到故事的结尾才追上超速的司机;装西瓜的大卡车翻车了,满车的西瓜排着队的在街道上打滚儿...
👆《Cars and Trucks and Things that Go》,左上:路上的钉子和扁掉的车胎;左下:警察追到超速的司机;右上:埋水管;右下:装西瓜的卡车翻车了
平常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场景被作者用夸张的图画和文字演绎出来,而孩子恰恰对成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对于这样事无巨细的图画书简直没有抵抗力。
低幼阶段的科普绘本只要选得好,读起来应该是充满乐趣的,儿童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兴趣都有可能从这里打开来。
只是你得去捕捉孩子兴趣的火花,而不是等着他告诉你「我对这个很有兴趣」,这是我在讲STEM启蒙时一再提到的,还有印象吧?
超雄叨叨几句 :
最后提醒大家两件事情 ,一个是途道今晚24点准时截团。

另一个是大家催了几个月的《红火箭》终于要返团了,返团时间是下周一。
这回我还认真研究了红火箭的官方课程,到时一并跟大家分享。红火箭中有一半都是高质量的非虚构类科普读物,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英语分级读物的地方。
悄悄地告诉你,这次返团红火箭,我还会建一个共读群,我会在群里头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By超雄 2020.12于克利夫兰
近 期 推 文
后台「回复」“加群”
加“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