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发了一篇文章:2020,疫情把我困成一座孤岛,聊了聊今年的艰辛与不易,也对「自我价值」和「育儿育己」做了一些探讨。
文章发出去之后收到了100多条长长的留言,我想告诉你们,虽然留言只能精选100条,但是每一条我都认认真真地读过了,
谢谢你们给我这么多温暖的鼓励、慰藉、还有信心,有这样一群云闺蜜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你看,今天我又满血复活来分享干货啦!
一直以来说起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大家好像都有这么一个印象,那就是美国学校的数学教得太简单了!
前阵子几个朋友之间又聊到了「数学教育」的话题,我出于好奇,就想探一个究竟,美国小学生学的数学知识真的比国内简单很多么?
我小姨是有几十年教龄的小学老师了,我小时候就经常跟着她去教室里玩儿,后来我上学了还时不时被她拉过去帮忙批改作业和试卷。

前几天我问小姨能不能把国内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本和作业拍给我看看,她一口答应了。
我本想着看个大概就好,没想到第二天起来一看微信,好家伙,小姨给我发来了200多张照片,她把一年级上下册的数学课本和习题一页一页都给我发过来了!我估计她拍照都要拍到手软,我也不好意思不仔细看了。
01
 国内一年级的情况
这是一年级上册
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章
准备课

_
第二章:
位置
第三章: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章:
认识图形(一)
第五章: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六章:
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七章:
认识钟表
第八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九章

总复习

这是一年级下册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章
认识图形(二)
第二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三章:
分类与整理
第四章: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五章:
认识人民币
第六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七章:
找规律
第八章:
总复习 
简单地总结一下,
一年级上学期(放寒假之前)会学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年级下学期(放暑假之前)会学到100以内加减法,不过还只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以及整十数,还未涉及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我认真看了一年级下册课本上的练习题,感觉习题的类型还是挺丰富的。
这是基础的计算题👇
这是百数板题目👇,要求把百数板中截取的一小块填写完整。
这个百数板是从「0」开始的
看题要仔细哦~
这是找规律的习题👇
我看到应用题方面,虽然还不涉及具体的乘除法知识,但是已经有了乘除法原理的浸润了。

比如「3个小朋友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一共折了几个?」,解题方法是累加,这是为以后理解乘法做准备了。
还有「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书中用了分组法和累减法两种方法来解答,这是除法的雏形了。

整体来看,我觉得一年级课本上覆盖的都是基本知识点,练习题的设计丰富多样,能看出来设计这些题目的目的是为了让小朋友提高熟练度、学以致用、扩展思维。
02
 美国一年级的情况
再来看看美国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都学了哪些知识吧。

姐姐目前还在一年级上学期,美国学校没有课本,不过我翻了翻老师发下来的各种资料和练习纸也就知道大体情况了。
因为想要有第一手的作业资料做为比较,我知道国内一个好朋友家的孩子也是上一年级,于是特意要了她女儿的数学作业来看看。
这是朋友家的孩子前段时间的作业题,第一道题是「理解等式的两边要相等」。
我看到Mia的老师发下来的资料夹里也有一模一样的练习题,这个题型在英语里面叫做「balancing  equations」。

第二道题是要求在几个数字中寻找可能成立的等式,这是训练数感的题目。

Mia的练习纸里面也有类似的题目,不过难度低一些,比如下面这个就是让小朋友寻找相加得「12」的相邻数字。

我看了其他的作业题,内容上也都差不离。

我对照着小姨发过来的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把Mia的数学文件夹过了一遍,我发现两边一年级上学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一样的,重点都在20以内的加减法。
就知识点来看,稍微有点不同的是「100以内数的认识」,我记得Mia的老师已经讲过了这一块,而国内的课本上这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内容。当然,不同版本的教材进度可能不一样。
目前我还不知道Mia学校下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不过上次在家长会上老师提到了寒假之后就要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这跟国内一年级下学期的主要内容也是一致的。
所以,单从知识点来讲,我所看到的是两边的教学进度和难度基本相同,并不能支撑起「美国学校数学教得太简单」这个说法。
这可能是很多人未经考证,想当然地认为,然后慢慢地传播开来,大家也就都这样说了。
03
 在哪都有个体差异
当然,以上只是基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比较,而每个孩子的情况可能又很不一样了。

我说说姐姐班上的情况。因为考虑到一个班上的孩子在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上的差异,老师在「阅读」和「数学」这两门课上一般会采用小组教学制,也就是把程度差不多的几个孩子安排在一组一起学习。
另外,美国学校一个班上一般只有20来个学生,老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差异化」教学
比如给学有余力的孩子安排更深一些的内容。

目前课堂上教的数学对姐姐来说确实太简单了,我也跟老师提了这个问题,老师说会考虑给她安排一些额外的内容。可能因为今年上网课老师也很忙,还没顾得上。
好在姐姐反正在家,我看她对数学也挺有兴趣的,就索性自己教她了。
不过老师发下来学习资料我们也没浪费,弟弟正好能用上。文末我也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好的放到网盘了。
我想个体差异不论在哪里都有,对数学的悟性不同、所花的时间不同、学习的方法不同,这些都可能是差异的原因。

因为我自己对数学、英语、科学这些科目都挺喜欢,所以平日里会自己辅导孩子,说实话今年攒了不少经验,以后再慢慢地跟你们分享。

04
 练习题的形式有点不同
最后我要说说练习题,我发现国内教材上的练习题设计得
很扎实
,而美国老师给的练习题
很有趣

比如同样是巩固百数板知识,我看到Mia的老师给的是这样的「百数板涂色谜题」,根据文字的提示给不同的数字涂上不同的颜色,就会画出不同的图案来。
如果加大一点难度的话,百数板上就不会标出数字来,要靠小朋友自己快速准确地定位每个数字的位置。
这一张涂好颜色之后会看到一只企鹅
枯燥的「加减法计算」
也可以加上涂色游戏,这样一来小朋友的积极性会更高。根据计算得出的数字给每个区块涂上相应的颜色即可。

这是「数字棋盘」
游戏,通过掷骰子向前移动棋子,家中的任意小物件都可以当棋子。碰到糖果就向下滑,碰到梯子就向上爬。先到达终点的人获胜。

这个游戏叫做「BUMP」,同样简单又有趣。
每个玩家准备8个相同颜色的小方块做为计数方块(乐高积木、小绒球都行)
。同时掷2枚骰子,将2个数相加,再加1,得到最后的数字。

用一个小方块在游戏板上覆盖住你得到的这个数字,如果之前对手已经放了一个小方块在同一个数字上,那么你可以将对手的小方块「撞掉」;
如果之前你自己放了一个小方块在这个数字上,那么你可以再放一个方块上去,锁定这个数字,这样对手就不能再占领这块地了。
谁最先将小方块都用完,谁就获胜。

这是「找等式」
的游戏纸,这个就要烧脑一些了。

我把「BUMP游戏」、「数字棋盘游戏」、「百数板涂色谜题」、「加减法涂色纸」、「找等式游戏纸」都整理好放在了百度网盘,其中「加减法涂色纸」有10以内、20以内、3数累加等不同难度的。
大家在我的公号后台回复「数学资料」就可以一键领取了。
这些数学游戏很有意思,能调动起孩子学数学的兴趣,既是玩中学、又是学中玩,不妨存下来一个一个试试。
记得点点“在看”,让更多的人看到!
By超雄 2020.12 于克利夫兰
近 期 推 文
后台「回复」“加群”
加“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