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在六一儿童节这个节骨眼上宣布三胎生育政策,确实是用心良苦。
这是小朋友一年中最可爱的一天,脸上喜气洋洋,台上能唱会跳,一手培育出的茁壮小苗们让父母们看了心生欢喜,内心里涌动着“再来一个也不错”的冲动。
前段时间,携程的老板梁建章强烈建议,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每年1200万新生儿加上为钱猛生一波的增量,这就是12-15万亿的支出,2020年全国财政收入也就18万亿元。
梁老板真蔫儿坏,先骗群众把孩子生出来再说,饼就这么大,后续养儿、教育、医疗、养老、基建、国防的钱哪里来?携程负责兜底吗?
我问我老公,奖励100万,生不生?
他坚定地摇摇头,不生,现在养大一个孩子哪止100万?主要是操不完的心,太累了。
我记得刚生完孩子第一年,我问他还生不生的问题,他的回答是:孩子当然越多越好。
造成这种巨大思想转变的原因是,第一年他几乎没有参与育儿,觉得多个孩子只有欢乐没有付出,凭啥不生?
而后面几年没人帮忙,他不得不亲自参与带娃,当男人开始支付生育成本的时候,他们也变得理智了起来。
这就是典型的中产家庭逻辑,在生育这件事上只能“精致利己”,除非生孩子的总收益真的完全覆盖育儿成本,他们才会下定多生一胎的决心。
账本永远摆在眼前,能维持生活质量不滑落就是最大的幸福,就算亲生的来拉后腿也不行。
为华夏民族复兴扛起生育重任的远大理想,还是得靠其他更有觉悟的人负重前行了。
在三胎的新闻出来后,新华社搞了个投票,本以为大家会热烈庆祝生育自由,没想到还没挺过几个小时,就赶紧删了——
因为3.1万参与投票的人里,有2.8万选了“完全不考虑”。
至于那2000个把票投给了“马上安排”的人,我只能双手抱拳,敬一声:人民英雄!
这10%愿意生的人里,大概分为两拨,一拨是富豪阶层,一拨是底层人民。
你发现没,鼓吹生育的,数各位富豪最卖力。
除了携程老板梁建章的百万悬赏,中原集团的老板施永青提出,建议生育完两个孩子后,才可以有权使用避孕产品。煮肘老师更是公开招募女友,已经生完了12个娃,前段时间传闻某上市教育集团老总在国外已经造了10个混血女儿由月嫂带回国,还有10个受精卵等着出世。
他们家大业大,培养一个孩子花个上千万,生十个也才仅仅花掉一个亿,用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娃,又有现成的资源人脉,有很大概率成为新一代的顶级食肉者,孩子长大随便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十倍回报率。
对底层家庭来说,生孩子几乎是脱贫的最好方法,生孩子如同抽奖,奖券越多,中奖概率越大。
他们不需要像城市中产那样使劲鸡娃,生出来了就直接放养,女儿小学就能帮忙做家务带弟妹,二十岁嫁人收彩礼,儿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万一有一两个开窍的,靠读书改变了阶级,那就是全家得道,血赚不亏。
这两条路,对中产家庭都不划算,花1000万鸡娃(包括买学区房)几乎就是倾其所有,有人选择精心培养一个,也有人选择生两个均摊这点资源,如果敢生三个就直接回归赤贫。
多生放养的策略,中产家长绝对不会入眼,寒窗苦读20载才过上体面的生活,怎么会甘心让孩子们回头上个菜小?
会愿意三胎的,主要是一穷一富两头,一个负责割韭菜,一个负责生韭菜,生产供应链直接打通,简直完美。
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更耐人寻味:
1. 2020年新生儿里,有超过50%都是二胎,入坑的新用户越来越少了。
2. 结婚率比2013年下降了40%,离婚率比2013年上涨了75%。
90后、00后实在是刚,说不生就不生,他们岂止是不想生二胎,很多人连婚都不想结了。
只剩下70、80后,还在努力地一边凑合,一边造人。
我说感谢那些还愿意生娃的普通人,把他们称为英雄,绝不是风凉话。
陷入老龄化、少子化的东亚发达国家,已经把路都走给我们看了,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因为后继无力,负担过重,很快陷入了经济瓶颈原地踏步的困境。
中国文化讲究血统渊源和家族传承,抗拒亚非拉移民的方案,所以想增加人口,只能靠各位自己自力更生。
明明知道为了国家大义,该生,但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又都希望别人多生。
因为谁都明白,社会的运转需要年轻的血液,但这血最好不是自己身上抽出来的。
年轻人多,税收就多,社保也充盈,我们努力工作,供养的是现在的老年人,而当我们这代人老了,收入下降,疾病增多,人均寿命又长,那时候的年轻人,还够我们分吗?
残酷的现实已经摆在眼前,如今北京每2.3名劳动力抚养1名老年人,上海每1.54名劳动力抚养一个老年人,等到了2050年,我们的老龄化人口接近5个亿,到时候抚养比只会更严峻。
今年出生的三胎们,那时正好是30岁的中流砥柱,每个年轻人不仅要养活自己,照顾父母,还要扛起另一个老人的养老金。
明知道孩子前路会如此沉重,却偏向虎山行的父母,一定是做出了艰难的抉择,不是英雄,是什么?
2014年,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教授在论文《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里做了个预测,他说开放二胎后,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峰值会摸高4995万。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除了刚开放第一年,后面人口出生数量连续四年下降,去年创出了历史新低,仅1246万。
最近记者又去采访了一次翟振武教授,这次教授明显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非常虚心地承认:
开放生育政策已经影响不了生育格局了,大家不愿意生孩子,主要不是生育政策的限制,而是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难题。
国家在放开三胎的同时,也推出了10条三孩政策配套支持措施,因为没有看到具体的细节,还是心存疑虑。
比如“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这条,究竟是把单方延长女性产假作为催生福利,还是实现男女同休产假一视同仁?如果是前者,那无疑是会直接把女性赶出职场。
又比如“治理天价彩礼”这条,会不会让那些没啥闪光点,只能靠彩礼娶亲的底层男性,最后连婚都结不上了?
种种疑问,还等着后续的解答。
我在网上看到了网友们的13条建议(有删改),感觉更加能促进生育意愿。
1. 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完全生育自由,也支持不生育的自由。
2. 全面放开单身生育,女性冻卵,女性辅助生殖;
3. 严格遵守劳动法,严禁超负荷加班,禁止996甚至007,落实双休年假;
4. 延长女性产假,男性育儿假与女性产假同等天数;
5. 取消教育与户籍、房产挂钩;
6. 全面建设母婴室、中性卫生间、0-3岁公立幼托;
7. 教育机构开展课后托管服务,提高教育医疗系统整体薪酬;
8. 育儿家庭减税,多孩补贴;
9. 提高产前检查生产报销费用,无痛免费;
10. 新建房屋多规划三四室及以上,持有多套房重税;
11. 取消离婚冷静期,在财产分割上对弱势方进行倾斜;
12. 规范家政服务行业,完善无障碍设施;
13. 一方家暴赌博吸毒等,另一方提起离婚即可离婚,让妇女儿童权益真正受到法律保护。
普通家庭,不是不愿意多生,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生育成本一直只能由家庭自行承担,甚至是由妈妈退守家庭牺牲自己的方式实现,那么女性就永远不可能有多生几个的欲望。
如果真能做到以上这样,不用国家催,愿意生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的。
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