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3913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悟00000空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上一篇《
人类中心简史》推送后,有不少读者问:“为什么人类对‘中心’如此迷恋?”这一篇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不管是人类个体还是全部,还是不同层面的组成部分,比如种族、民族、国家、宗教等,都有自我中心、唯我独尊、过度自信、妄自尊大、一切尽在我掌控中的倾向,究其最深层的原因,还是进化的结果。
人类是在险恶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如果不够自信、乐观,是无法直面惨淡的人生的。人需要觉得自己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一定的操控感,才能获得足够的勇气活下去。
科学家做过实验,把100只老鼠分别放进装满水的玻璃瓶中,这些老鼠会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爬出玻璃瓶,但都不成功。15分钟后,大多数老鼠都会放弃努力,漠然地漂在瓶子里。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习得性无助
另外100只老鼠,同样分别放进装满水的玻璃瓶里,但是过14分钟后、当它们快要绝望放弃努力的时候,就把它们捞出来,擦干,喂食,让它们休息一会儿,然后再丢回玻璃瓶。这次大多数老鼠都能撑20分钟才放弃。
为什么这次多了6分钟呢?因为过去成功的记忆触动大脑释放某些生化物质,让它们觉得自己可以操控生存环境,爱拼就能赢,它们感觉到了希望,推延了绝望的时间。
有个关于“永不放弃”的励志童话故事,两只青蛙掉进了牛奶桶,怎么跳也跳不出去,慢慢精疲力尽,一只青蛙放弃了努力,任由自己沉下去淹死了。另一只青蛙继续不停地跳,终于,牛奶慢慢凝固,在变成奶酪的一瞬间,青蛙蹬在固体的表面,纵身一跃,跳了出去。第一只青蛙没有后代,第二只青蛙是现在青蛙的祖先。
第一只青蛙有可能参加过前面那个实验,是第一批;第二只青蛙是第二批。第一批老鼠碰到同样的情况,多半会像第一只青蛙那样淹死;第二批老鼠多半会像第二只青蛙那样得救。
当然,第二只青蛙得救的概率实际上是很小的,然而这不是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如果放弃,肯定死;如果不放弃,也许能活。活下来的都是不放弃的。
坚持努力、永不放弃,才能提高生存机率。而对周边环境有操纵感是不放弃的前提条件。所以现在的人们普遍都有很强的操控感,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周边环境,因为他们都是不放弃的人的后代。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电脑屏幕上有一根水平的线,将屏幕分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屏幕上有一个球,飘来飘去,受试者手上有一个装置,可以把球向上移动。
受试者被告知,他们的任务是确保球呆在屏幕的上半部分,不要掉下来;同时也被告知,有时球会受到随机的力量的影响,他们对球没有完全的操控。
实验结束后,试验者问受试者,是否觉得自己对球的移动有操控力。每一个小组都斩钉截铁地回答“是的”,而实际上有一组的装置根本没有和电脑连接,也就是说事实是他们对球的移动毫无掌控。
唯一没有这种“掌控幻觉”的受试者是那些被诊断得了重度抑郁症的人群。实际上,前面讲的那个老鼠实验就是医药公司的科学家做的,希望找到那种让大脑产生“掌控幻觉”和希望的生化物质,以治疗抑郁症。
可见,人类如果没有一点掌控幻觉、妄自尊大、盲目自信,会被抑郁、绝望击垮。

然而妄自尊大有两个风险,一是像纳粹那样,走向极端、疯狂,要消灭别人,结果两败俱伤;二是自我封闭,自我陶醉,不理别人,不关心外部世界的发展,结果被人消灭。经典的例子是当年位于墨西哥西南部的一个强大的帝国阿兹特克帝国。
1517年左右,已经把加勒比海群岛变成殖民地的西班牙人听说墨西哥有个强大的帝国阿兹特克。1519年7月,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率领着自己的探险队踏上了阿兹特克帝国的维拉克鲁斯海滩,他谎称自己是西班牙国王的和平使者,希望和阿兹特克的皇帝蒙提祖玛二世进行外交接洽。
阿兹特克人恭恭敬敬地将他们带到了皇帝面前,谒见进行到一半,科尔特斯一声令下,命手下杀光了皇帝的守卫(他们只有木棍和石刀),将皇帝囚在宫中,逼迫皇帝假装行动自由一切依旧,实际上是科尔特斯挟天子以令诸侯。
科尔特斯的处境十分微妙,他在一个几乎一无所知的大陆,周围是随时会觉醒的贵族精英、几万名士兵和几百万平民。而他能够依赖的只有几百个西班牙手下,最近的西班牙援军在1500公里以外的古巴。
科尔特斯一分钟也不浪费,他一面审问皇帝和他的侍从,一边训练各种当地语言的翻译,还向四面八方派出许多西班牙人的探险小队,熟悉阿兹特克帝国的各个部落、民族和城市。
几个月之后,阿兹特克的贵族精英终于起身反抗科尔斯特和傀儡皇帝蒙提祖玛二世,拥立了新皇帝,将西班牙人赶出了首都。不过故事没有结束,科尔特斯通过收集来的信息,了解了阿兹特克帝国内部的矛盾。他策反了不少阿兹特克帝国的属民,和他一起反抗贵族精英。
科尔特斯建立了数万名当地士兵组成的军队,围攻首都,最后成功占领了首都。然后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包括士兵)从古巴等地赶来,还有从西班牙远道而来的殖民者,加强了对阿兹特克人的统治。
等到阿兹特克人看清真相,为时已晚。在科尔特斯踏上维拉克鲁斯海滩的一个世纪间,美洲原住民人口锐减九成,主要原因是殖民者带来的细菌和病毒,但是也有很多人直接死于殖民者的奴役和折磨。
如果当时阿兹特克人不是那么封闭,对于周边的世界多一点了解,那么他们应该早就知道西班牙人是怎么对待自己的邻居加勒比海群岛的原住民的,就不会那么轻信西班牙人,有可能积极成功地抵御西班牙人的入侵。
从哥伦布第一次抵达美洲(1492年)到科尔特斯登陆墨西哥(1519年),西班牙人已经征服了无数的加勒比海群岛,建立起殖民岛链。对受奴役的当地人来讲,曾经的家园变成了人间地狱。不到20年,整个加勒比地区的原住民近乎灭绝,西班牙殖民者不得不从非洲进口奴隶来填补空缺。
然而阿兹特克人对隔壁邻居的遭遇一点儿都不知道,他们的封闭给了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复制加勒比海的“成功”的机会。而且墨西哥不是这个加勒比海模式复制成功的最后一个案例,还有下一个倒霉鬼印加帝国。
科尔特斯登陆墨西哥的10年后,皮萨罗抵达印加帝国的海岸,他的人手甚至比科尔特斯还少,只有168个人。印加帝国就像当年阿兹特克帝国对加勒比海的惨剧一无所知那样对阿兹特克帝国的惨剧一无所知,很快皮萨罗复制了科尔特斯的模式,消灭了印加帝国。
封闭无知导致了灭种亡国。
当然这样的故事再也不会发生了,一则,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二则,现代世界高度国际化,形成了一个国际社会,游戏规则更严格了,二战之后,没有一个联合国承认的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被吞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也是有史以来战争最少的时代。
这可能要归功于核弹的发明者,也许他们应该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核弹的发明使得人类第一次获得了消灭自己的能力,这使得终极威慑成为可能,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不然就会同归于尽。
就算有一方科技进一步发展,能够建成一个好比保护罩一样的系统将自己的国家保护起来,能够抵御核打击,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如果攻击方足够疯狂的话(这种可能性永远不能彻底排除),可以在地球其他地方、甚至自己的国土引爆足够多的核弹,让整个星球的环境遭受毁灭性影响,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最终所有人都活不下去。
所以有“专家”称:“美国击败我们的机率是零,我们的核武器够用……我们的烟民把一万多亿的军费和600多亿的扶贫都管了……中国最大的敌人是中国自己。”某种意义上,他说得一点儿也没错。
现在要制服一个国家,不像以前那样容易了,不能随便打仗,也不能随便制裁,至少粮食是不能随便制裁的。
当然,如果一个国家能够移民其他星球,那么终极威慑就不复存在了。就算地球毁灭,他们也照常可以活下去,不存在同归于尽的问题。到那时,人类的和平就比较难以维持了。
从这个角度讲,应该阻止马斯克建造火星基地。马斯克为什么要移民火星呢?《名利场》杂志曾报道过一篇关于马斯克与DeepMind哈萨比斯对话的文章,哈萨比斯在开发超级人工智能,马斯克表示SpaceX的终极目标是让人们能够进行星际移民,人工智能“就是人类应该移民火星的原因”。
他认为,当人工智能失控并与人类为敌的时候,火星就会成为人类最后的避难所;而火箭将会成为人们逃生的重要工具。
但也许不等人工智能消灭人类,人类自己就把自己给消灭了。马斯克说:“若是未来人类不移民火星,那么人类文明将会灭亡。”也许正相反,如果人类移民火星,那么人类文明将会灭亡。
最近马斯克在接受欧洲最大的数字出版社Axel Springer的首席执行官Mathias Dopfner的访谈时,说人类将在四到六年内登陆火星,他希望自己死后葬在火星。
国际社会应该阻止马斯克的另一个理由,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已经写得很透彻了,如果人工智能失控、攻击人类的那一天来临,谁来决定谁能乘火箭逃往火星、谁留在地球等死呢?
这将引起世界大乱,人类将互相残杀,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三体》中,人类最终决定停止发展曲率驱动技术,并宣布建造光速飞船为非法,如果降维打击来临,大家同归于尽好了,谁也别想乘坐光速飞船逃往太空。

总结一下,人类迷恋“自我中心”,妄自尊大,这是进化的结果。如果不够自信、乐观,无法直面惨淡的人生。如果没有操控感,会被抑郁、绝望击垮。但是这种心理特征走向极端时也会带来灾难,一种是像纳粹那样,要消灭别人,结果害人害己;二是自我封闭,自我陶醉,不关心外部世界的发展,结果被人消灭,像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那样。
核武器的发明使得终极威慑成为可能,为人类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大家应该正视自己、正视世界,不要让自我中心、妄自尊大的心理特征走向极端,招来杀身之祸。实事求是,求同存异,和平发展。
这个道理我们老祖宗早就知道了,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作者:曾在复旦学习、任教9年;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职20年。微信个人公众号:悟00000空。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