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推送是南书房荐书第23期
01.
《冲动的美国》
[美]保罗·罗伯茨
(Paul Roberts)
鲁冬旭 任思思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3月
5月20日,拜登签署《反新冠仇恨犯罪法》,旨在打击自新冠以来美国频频发生的仇视亚裔暴力事件。而美国亚裔群体的恐惧早在新冠爆发前就已根生蒂固。
仇视亚裔、民粹主义、政党斗争、阶级矛盾,这些关键词近些年来在美国社会中持续发酵,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理性的、撕裂的美国,或者说,一个冲动的美国。
在《冲动的美国》一书中,罗伯茨认为美国病根在于自我中心主义的不断升温。“我”而不是“我们”的价值观,已经从个人,延展至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本书较多篇幅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故事。该部分叙述了消费主义如何兴起,企业家们又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情绪和欲望,让美国民众放纵性购物,最终被市场吞噬。罗伯茨认为,由此导致的市场与消费者心理的过度融合,这种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让美国人成为了“瘾君子”,痴迷于个人欲望。
这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各界都选择去满足个人的短期欲望,而不是长期的集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同理心逐渐弱化,焦虑不安泛滥,美国社会越来越难以容忍差异,从而演化为如今的种种矛盾和撕裂。
作为一名记者,罗伯茨出色的分析能力,以及娓娓道来的叙事专长,让整本书易读性十分强。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五章,该章聚焦美国的一个“非主流文化”城市波特兰。从洛杉矶“逃离”的女同性恋者艾丽、无法忍受不环保思维的移民斯蒂芬,他们精心计划,从别的城市搬来波特兰,因为只有这座城市可以让他们感到“融合”。而在美国的其他城市,他们感受到的是隔离感。
罗伯茨由此引到美国“大归类“的风潮,讲述这是如何影响美国的政治。在人们都倾向于生活在完全符合自己偏好的地方的同时,地区间政见的隔阂深深加剧。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除了几个摇摆州,深红(偏共和党)和深蓝(偏民主党)地区的票数归向几乎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导致美国两党的对立僵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两党政治家们都知道如何提出短期的满足方案来赢得地区选票。作者认为,这在让美国不断失去社会凝聚力。
罗伯茨的文字兼具理性和丰沛的情感。在静态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为祖国深深担忧和痛心的美国国民。如果你想了解真实的美国,一窥美国现状背后的深层原因,不妨听听这位美国记者的心声。
推荐人:汤兴
02.
《国家地理人类进化史:智人的天性
[美] 理查德·耶茨
 [美]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惠家明 刘洋 郭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4月
脚趾对齐向前、直立行走、关怀他人、拥有童年……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人类的突出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
了解这些特征的起源与发展,就是回溯一段有关人类的历史。这本书就带我们回顾了人类奇妙的进化之路,人类的起点,是一种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的生物。 
我们在进化史上的近亲——早期的人属物种,都曾发展出实用工具、抽象思维、高度社会化这些“人而为人”的特质,但他们最终都走向了灭绝。究其原因,是根据居住地发展出的特化适应无法帮助他们面对变化的环境。
对早期的人类祖先来说,任何饮食习惯的变化都依赖于牙齿的演变。被喻为“胡桃夹子人“的傍人鲍氏,有着强壮的咀嚼器官,他们能够食用坚硬、粗糙的食物避免挨饿,却也只能动用这副重型装备吞食柔软的浆果与昆虫。尽管我们并不知道傍人鲍氏灭绝的具体原因,但他们的特征无疑成为了适应新型食物的拖累。
尼安德特人与傍人鲍氏有着相似的命运。这群身材结实健硕的古人类,在十二万年统治了布满温带森林的欧洲,也曾迁移到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与直布罗陀。然而,两万多年前,当冰川蔓延过欧洲,他们突然消失了。
尼安德特人并非不能适应寒冷气候,相反,他们的身体在所有人属物种中最适合应对冰寒。但在冰河时期结束、新的海岸线形成后,来自非洲大陆的智人却成为了人类唯一的继承者。
适应能力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具体表现为适应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衣食住行的改变。比如尼安德特人以食用肉类食物为主,他们就必须要学会在冰天雪地中成功猎捕猛兽(同时要保证食物本身不灭绝),或者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现代人能够应对环境变化,并非基于基因带来的生理优势,而在于文化上的适应。尽管智人与尼安德特人有着共同的祖先海德堡人,但他们的骨骼明显更加纤细,在进化过程中逐渐丢失了强韧与力量。不过相比尼安德特人,智人在文化上更进一步,表现为更强的社会组织,社群沟通与合作。灵活的大脑和更高程度的社会化,帮助智人抵御了外界的变化。
对人类历史的研究,必将我们带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人科物种的终极形态吗?或者说,属于我们的时代还能维持多久?
上述例子都在表明,当一个物种所依赖的基础资源并不那么多元化时,就会在环境变化面前不堪一击。为了生存,物种需要更多适应性的选项。
经历如此长时间的演变,现代人并非高枕无忧了。我们的食物种类似乎空前繁多,但是仍然十分集中,小麦、稻子、玉米三种作物占据了全球消耗的热量的一半;而在1.5万种哺乳动物和鸟类中,不到14个物种就供应了全球90%的动物制品需求。
食物是如此关键,在这方面,智人仍在不断进化,五六千年前,某种基因突变使得我们拥有了在婴儿期之后继续消化乳制品的能力。
不难想象,如果未来的地球环境不再适应麦子与水稻的种植与生长,人类就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一个有趣的结论是,我们应当尊重种类繁多的生活方式,因为“文化多样性以及接受社会内部不同观点的倾向将我们的可能性与潜在选项放大了许多倍”。
除了被动迎接挑战,我们本身也在改变环境。回溯历史,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环境终会改变,而人类无法控制未来。
推荐人:张旦珺
03.
《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
陈平原 
东方出版社
 2021年4月
无疑,这本书有着一个引人阅读的书名——《文学如何教育》,在当下舆论中的“文理科之争”中格外引人一读。尤其全书的第一篇文章便叫做《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作为一个关心时事的社科类硕士毕业生,简直是迫不及待地把书翻去了那一页。
谁不想看看陈平原——这位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授——是如何看待文科教育的呢?
陈平原对于文学教育的话题,有天然的发言权。一是他的职位、专业的权威性;二是他多年来出版的关于现代文学、五四历史的诸多书籍,不论是学术专著还是通俗向的作品,在读者群中的美誉度、传播度都很高,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三是书封上的那七个大字,“三十年潜心思考”,更加大了读者的期待。
它诚实地记录了一位学者对于文学教育的多年思考,多篇文章都保持原始面貌,并注明出处。
全书有一个相对明晰的框架,也提供了一些可贵的观点,比如“中文系的基本训练,本来就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不止将其作为文学观念和知识体系来描述,更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来把握”等等。关于一些乡土教育、民族文学方面的思考,也能够看出作者对于文学教育如何切肤、浸入土壤的真正关怀。
但难免也存在一些憾事,全书文章之间有一些拼凑、零碎之感。引用陈平原写在本书序言中有一句话,读者便可明白:“此书并非结构完整的专著,而是若干文章结集,其内在逻辑属于事后追认。” 
十分期待将来可以看到作者出一本关于“文学如何教育”话题的系统学术著作。
推荐人:季洁
04.
《活着:安第斯山上的幸存者》
[英]皮尔斯·保罗·里德 
 著

胡萌琦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3月
1972年10月13日,一架载有45人的客机从乌拉圭飞往智利,但因为遇上风暴坠毁在3900多米高的安第斯山脉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幸存者该如何求生?这是一个记叙了奇迹的生存故事:21人当场丧生后,其余24名幸存者艰难求生,不幸8人又在逃生中被雪崩夺去生命,最终有16人于同年12月22日之前陆续走出雪域而生还,被世人称之为“安第斯奇迹”。
飞机坠毁后,每个人身上都有或轻或重的伤,更加迫切的是物资短缺。前期每天一块巧克力、一瓶盖葡萄酒和一小勺果酱的定量供应,但随着时间的流失,这种拮据但尚平静的日子最终还是流逝而尽。人们不得不面对食物耗尽的残酷现实:在寸草不生的雪地里,唯一的食物只剩下尸体。
面对这道选择题,有人犹豫不决,有人无比厌恶。幸存者泽尔必诺的一番话减轻了顾虑:“如果我的尸体能够帮助你们活下去,那么我肯定希望你们好好利用它。”朋友的舍命是一份残酷的生存礼物,他们由此订下了一个“恐怖协议”——“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也正是靠着遇难者的人肉果腹,幸存者才活了下来。
这个举动也在他们回归文明社会后引发轩然大波,舆论为这种惊世骇俗之举而震惊。遇难者父母作出了理解:“如果不做出勇敢的决定,没有人能够在那种地方,在那样的环境中生存。”
在与死神艰苦卓绝的抗争中,每一个决定都决定意味着求生或是向死。幸存者们的确展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在向生的过程中,他们并未丧失人性沦为野人,始终遵循着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没有抛弃伤员,形成了互助平衡的小型自救组织。即使存在着矛盾与摩擦,但他们分工协作,始终朝着“活下去”而坚持着。
终于两位先行的幸存者成功将全部人的呼救传达给世人。即便在绝境之中,人类永不放弃的精神依然闪着动人的光。
推荐人:李波
05.
《有限全球化》
郑永年
东方出版社
2021年4月
新冠疫情在中国国内首先爆发,但也率先得到控制。与此形成突出对比的是,时隔超过1年,进入炙热夏季的印度以日均确诊35万确诊病例令世人心痛,在全球化的当下,面对疫情的卫生健康危机,各国的准备远远不够。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在研究这场全人类危机时,提出“有限全球化”的概念。他的依据是:疫情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波及,促使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更想收回自身的“经济主权”。这样的一致行动会让全球化方向发生变化——过去的“超级全球化”变为“有限的全球化”。
作者认为,新自由主义下的全球化恰恰成为西方政府抗疫失败的一大因素。美国欧洲虽然具有最发达的公共卫生系统,但新冠疫情的国内境遇依然糟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转移,使得口罩、呼吸机等基础物资产业链大量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欧美国家自身的生产能力大幅降低。
不过他也认为,面对有限全球化无需过于悲观。一是因为有限全球化不等于去中国化,而是将在中国投资的企业迁至越南、印度等地,以此降低成本。
二是从长期来看,中国将从“有限的全球化”中获益。西方企业撤离后让出的国内市场空间,中国企业可以迅速占领。书中对中国经济未来乐观的预期明显。郑永年的预想是,“有限的全球化”下,尽管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陆续会将部分企业迁回本国,但这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在一年半载完成,这些国家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产业链迁回。
本书从国家治理角度解读疫情下各国面对举措背后的制度、经济原因,创新性地提出有限全球化的概念。2020年的新冠疫情具备重塑世界格局的作用,书中剖析了“有限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应对之策,视角宏观,提供了一种面对国际格局变化的应对思路。
推荐人:朱秋雨
欢迎各出版社荐书,编辑董可馨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文月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