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认真白白
糕妈,我家孩子现在不到 5 岁,我想让他在小学前养成个好的学习习惯,请问糕妈有什么好的时间管理方法呢?
 糕妈
“认真白白”问到的时间管理,是我还算有心得、有经验,也在不断实践和修正的一件事。今天我也算给自己做个总结,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在这件事上的心得吧。
每次说起孩子的时间管理问题,大家都会跟我聊,自己都用了什么工具,最常见的就是日常惯例表,这当然是经过实践验证,比较好的工具了。但我想告诉大家,管理孩子的时间,关键点并不是用什么工具。
那么,关键点是什么呢?是我们先要理解这件事:孩子,尤其是 7 岁前的孩子,他真的没有时间的观念。不信你问问孩子,昨晚你几点睡的?几点该吃早饭,几点该吃晚饭?我估计啊,大部分 6 岁前的孩子都是回答不上来
一天有 24 个小时,到了什么时间就该做什么样的事,这些成人世界里最基础的规则,但是在孩子那里通通不存在,为什么呢?因为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7 岁前的孩子还是以符号思维为主的,他们真的不理解你说的“9 点啦,该上床睡觉了”,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为什么非要这样做。
听上去好沮丧啊,这么说,孩子的时间管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咯?恰恰相反,孩子并不是像成人那样,用时间表、闹铃、计划清单、理智和意志去管理时间的,他们天生就有秩序感。
在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理念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热爱秩序,是儿童的特点。
不论是外部的秩序,比如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还是内部的秩序,比如洗澡的时候用哪只手,孩子对秩序的天然热爱,在大人看来就变成了稍有不如意就哭闹。
就像一位妈妈跟我说的,自己家 3 岁的孩子,正在经历秩序敏感期,看到玩具小汽车没有按照顺序放,就要哭很长时间,而且一定要放好了才会去做别的事情,让她哭笑不得。
当我们对孩子天然的秩序感都有所了解了,你会发现所谓的日常惯例,根本不需要一张表格,也不需要总是催着孩子做这做那。孩子天生愿意遵守秩序,只不过很多时候不能遵守秩序的,反而是我们。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小,我建议你先观察孩子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和他自发的行为,把你的观察记录下来,你会得到一张比日常惯例表更有用的、孩子自己的秩序表。而真正要努力遵守秩序的,往往是家长。在时间管理这件事上,你做到了,孩子才能做到。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像“认真白白”家的那样 5 岁了,我建议你先从教会孩子感知时间开始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比如家长喜欢说的“再给你 5 分钟”,放到孩子那边,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 5 分钟,它到底有多长。
与其总催孩子快点、快点,不过来跟我一起,扎扎实实做好下面这些事情:
第一,给孩子准备一些 5 分钟、10 分钟、15 分钟的沙漏。预估一下孩子完成一件事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在他能看到的地方,放个沙漏,这样可以让孩子一边通过做事情感受到,一边用眼睛直观看到,时间的长度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二,做好了这层铺垫,就可以带孩子了解一些最基础的钟表知识年糕 3 岁后,我们家的每个房间都挂上了数字很大,样子丑丑的那种时钟,以便他随时能“看见”时间。
虽然不懂几点几分,但每天一抬头就能看见,年糕自己慢慢就对 5 分钟、10 分钟,长针要走多久有了大致的概念。
平时,我们还会和他玩各种强化时间感知的游戏比如穿衣服的时候,我会跟年糕说:看今天能不能三分钟之内把衣服穿完,然后用手机给他计时。他会一边穿,一边问我,“妈妈,还剩几分钟?”
第三,教孩子认识时间的同时,明确的时间指令也非常重要比起“快点快点!马上就要出门了”,你告诉孩子“长针走到几就要走了”,效果要好很多。
第四,等孩子做好了时间感知的铺垫,也对时间有一些基础的了解之后,就是一个对预期管理的过程。
在这件事上,我以前有个不太好的经验就是,我对孩子的预期太高了。我总觉得自己 10 分钟能做很多事情,那么他也应该要在 10 分钟内也完成同样多的事情。
如果他没做到,我就会有点生气,很不高兴地跟他说:你在干嘛?都这么久了还是没做好?
但后来我才发现,孩子对大人的要求,并不是不配合,而是能力没有到比如系一颗扣子,你只要 3 秒,他可能需要 3 分钟。
后来,我就开始给年糕比我多一倍的时间。比如我穿衣服需要 5 分钟,我就给他 10 分钟。管理好了自己的预期之后,我催促他的次数越来越少,他能够在预期时间内完成事情也就越来越多了。
管理好自己的预期后,还要管理好孩子的预期比如到了时间不肯睡觉,要多玩一会儿玩具、多讲一个故事这类让妈妈们比较头疼的事情,在我家就是一个谈判的过程。
比如晚上讲睡前故事,我会先问年糕:你今晚想讲几个呀?讨价还价之后,我会假装妥协:好吧,本来我只能给你讲 1 个的,但你说的很有道理,那就讲 3 个吧。
做好“讲完 3 个故事就睡觉”的约定之后,开讲前我还会强调:现在开始第一个故事。每讲完一个,我都会提醒他一次:现在还剩下几个故事了呢?
那么,等 3 个故事讲完,年糕就会自己把书合上,乖乖睡觉了。
所以你看,大部分时候,小孩子都是讲道理、受约定,热爱秩序的,只不过他们还小,需要经常到妈妈这里来,蓄满自己内心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去做事请就像我们的一位同事跟我说的,有段时间自己太忙了,陪孩子的时间被压缩了不少,忙过之后她休假在家,却发现只要她在孩子就磨磨蹭蹭、也不愿意配合大人的指令。
后来她发现,就是因为她之前陪得太少,孩子才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能跟妈妈多待一会。
说到这里,一边心酸一边还要提醒大家,靠催、靠吼等行为,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慢。因为应激反应会让他紧张到失去思考能力,反而更不知道怎么做了。
孩子还没有那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能明确把控每个时间节点,很多事情在过程中可能就已经忘记了。所以家长在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醒、强化孩子,他才能逐渐形成时间意识。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在秩序,我们先要理解、尊重这个内在秩序,才谈得上帮助孩子规划时间。比起一张让家长心满意足、精妙设计的时间表,孩子更需要一个懂得他,能真心对他说:“孩子,你慢慢来”的妈妈。
想要及时获取育儿知识,把我们 设为星标⭐ ,不掉队哦!
简单 3 步,快速搞定~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