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发生了很多悲剧,包括这件事: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
这是我国体育史上罕见的灾难,也是马拉松历史上罕见的灾难。
5月22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办了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172人参赛,21人遇难,
死亡率超过了12%。
这场所谓“全国最简单”的百公里越野赛,却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去世的人中不乏高水平、经验足的专业运动员。
遇难者中有:
世界排名第八、亚洲第一、中国超马记录保持者梁晶,
路跑名将,《男生女生向前冲》节目嘉宾,被称为“安徽一哥”的曹鹏飞,
全马能跑进2小时30分的吴攀荣,
被称为“50公里越野冠军收割机”的黄印斌,
以及残运会冠军黄关军。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这是一场在某些业内人士看来“并不算难”的比赛,怎么会造成如此大的灾难,让这么多高水平运动员无辜殒命于此?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01,为什么没人知道会降温?
9点鸣枪开跑,开跑前风和日丽,开跑后当地温度有近15度,用参赛选手的话来说“阳光照在身上甚至有点热”;
但13点左右,冷空气急速过境,气温陡然降到0度,同时狂风、大雨、冰雹等,这为许多选手的失温埋下了伏笔。
所以为什么没人知道会降温,也就成了整个问题的关键。
组委会说他们收到了景泰县气象台的大风蓝色预警通知,也收到了气象局发来的比赛场地的气象信息专报,包括了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风级风向等信息。
但恰恰没有收到关键性的“具体的冷空气过境信息”,所以他们疏于防范,最后酿成悲剧。
然而中新网的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甘肃省气象局其实已经提醒过21-22日可能会有降温降水。

微博@中国气象爱好者也表示:
这次的大降温过程,超级计算机模式、气象部门都给出了预报,我们在5月20日特地分析提醒。但5月22日上午的这一波狂风暴雨、气温急跌,属于强对流范畴,确实难以预料也难以估计。
也就是说,其实都知道那段时间可能会降温,但是具体什么时间降温,在现有科技水平难以进行预报,所以无法给出“具体的冷空气过境信息”。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

知道要降温但无法准确知道冷空气什么时候过境,是不是就可以当做极小概率事件,就不需要预防了呢?
我觉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都在说这次悲剧的原因是“超极端天气,五月下雪”,但如果我们追溯往年的天气情况,就会发现白银市在5月份下雪也没那么罕见。
这远远谈不上百年一遇,可能连二十年一遇都谈不上。
很显然,从组委会不强制运动员带冲锋衣这点来看,他们应该是完全没有做气温骤降的预案,乃至于我们回看赛事出发的信息,会发现很多参赛选手短裤短衣,随身装备不多,面对降温手足无措。
如果,我是说如果,组委会料想到紧急降温的可能,提前做了相关的准备工作,而不是“没拿到冷锋过境报告就不做准备”,也许一样会出现有选手失温的情况,但绝对不会酿成如此重大的事故。
最后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极端天气的说法成不成立?
组委会没有不知道冷空气过境的情况下又该怎么操作
02,补给站的设置是否合理?
看完了天的事,接下来,我们来看地的事。
天气突变在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即24公里的CP2附近),这段山路非常陡峭,石头和沙土混合,遇到下雨只能摸着泥泞的石头前行了。
在官方给出的打卡时间里是最长的,需要3个半小时,路长8公里,有1000米的爬升,理论上就有6℃的温差。
可以说这段赛程并不轻松。
恰恰最长最难的路段就是没有救援人员,没有补给点,沿路也没设置避险点和安排工作人员。
有人为赛事组委会辩驳称今年已经比往年好了,2019年的比赛全程设置6个补给点,比今年的更少,不是也没出事。(意思是今年完全是意外)
补给站的质量也不能让选手满意。
《封面新闻》在报道中引述另一位参赛者张先生的话:
“记得最难的CP2竟然只有水没有运动饮料,很多补给点都没有盐提供,曾经和组委会说二十块钱盐分发到各个补给点足够了,可是没有。”
本就保暖衣物少的选手爬到了山顶,要是有口热水,有点盐分,还能借助能量抵抗一阵。
但现在没有能量的补充,他们便更加暴露于失温的危险下。
相关志愿者的数量还少。
百公里越野赛9个CP站点,共62名志愿者,相当于每个点招募7名志愿者,这和一般城市赛事一个站点配备几十名志愿者的情况来说,天壤之别。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很多人的转运包被组委会在赛前一晚收集,放在了CP6的站点上,转运包里有他们需要的冲锋衣等更加有效的保暖装备。
要达到CP6的点,光CP3出发就得30公里远。
由于保暖装备被放在了遥远的CP6站点,很多选手在CP2遇到突变的天气,只有短衣短裤,无异于裸身前行。
所以这个问题也很值得人思考:
补给站、避险点的设置有没有到位?关键路段的赛道保障有没有到位?
03,为什么不及时终止比赛?
看完了天和地的事,我们来看看人事工作。
其实快到中午的时候就已经起大风下大雨,最早到中午12点17分就出现了求助视频,结果下午14点赛事组委会才决定停止比赛。
这中间发生了这些事:
13点左右,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即24公里的CP2附近)天气更加大变,局部地方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
13:30左右,当地村民组织赶往救援,在救援途中发现3人冻死。

其实在求助视频出来了后,组委会比较迅速地派出了20人队伍赶去现场。
在开展救援的过程中,天气越来越糟糕,他们“发现雨急风大并伴有冰雹、冻雨以及有泥石流的现象”,救援难度越来越大,才终于叫停了比赛。
这时离求助视频出来,已经过去了2个小时。
所以很多人也疑惑:
是否需要等到太过明显的天气恶劣的征兆出来,才可以停止比赛?2小时的决定时间是否本可以缩短?

04,为什么参赛手册里不要求冲锋衣?
按理说已是第四届比赛了,从经验上来说,算比较成熟的了。
这还被称作全国最简单的百公里越野赛,往年三届比赛“没有出现过一单哪怕是极小极小的问题”。
而且,赛道几年没变过。
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的相关服务一度令人满意,参赛选手“流落南方”赛前认为组委会工作人员“还是蛮靠谱的”。
赛道简单,组委会经验成熟,组委会自信,这些因素可能就导致赛事连冲锋衣都不做强制要求。
强制要带的装备就下面九个,非常简单:

之前的一届,2019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在规定上还是多了保暖内衣、急救包等,但依然没有强制要求带冲锋衣。
由于没有强制限制,越是精英跑者,他们为了跑出好成绩,越不愿意带很多装备,往往穿的比较单薄就起跑了。
实际上,冲锋衣的效果在低温天是无可替代的。
国际惯例中,高海拔的山地越野赛因为局部气候变化复杂,随时有变天的可能,所以组委会不管什么天气,都强制要求装备冲锋衣。
这次的组委会恰恰没有强制要求,而是作为建议装备写进了赛事手册,可带可不带。
再看这一举措的实际效果,在地势崎岖、天寒地冻的CP2—CP3路段,许多人带着的强制要求的保温毯根本不起作用。

有的被大风不断掀起吹跑,有的甚至被大风撕烂,相当于剧烈运动的人直接暴露在0度的环境中,失温症便出现了。
失温状态下,人“睡过去”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于是有的选手咬牙咬舌头咬自己的肉,不让自己睡着。

不断地哈气,就算再冰冷的气,也试图让自己的手指热起来,即使这无济于事,但这已经是绝望下的他们所能做的了。
最后只能听天由命。
有的是幸运的,他们迷路,甚至昏迷,恰逢遇上放羊的牧民。
牧民带着大家躲进了窑洞,给大伙儿生火取暖,从而救了6名选手。
有的不幸。
抽搐,口吐白沫,失去了体温,失去了意识,渐渐……或者,被居民救至家中,但没有等到救援队的及时到来,渐渐……
他们没有及时获得救援,一层银色的保温毯就像纸糊的,在大自然的凛冽面前根本无济于事。
流落南方见过了这些惨状,在当时的群里直言,人间地狱的情况也不过如此。
而在另一边,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摄影师的视频里,拍到了一位顺利到达CP4的选手,因为她穿着完整的装备,不但到CP4状态良好,此后甚至能继续比赛,最远到达68KM处:
一边是穿着单衣的选手逐渐失温倒下,另一边则是穿着完整装备的选手有说有笑,一溜小跑继续前进。

装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不禁要想,如果赛事组织者做了紧急预案,强制每个选手必须要带冲锋衣才能参赛,这次悲剧会不会就不发生了,会不会像过往几次一样“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顺利完赛”。
05,为什么没有应急救援预案
事后选手们纷纷不满:“组委会的救援来得太慢”。

要知道根据网络信息显示,事故发生7小时后,大批量救援队出发,12小时后开始正式救援,这样的时间差可能让很多有利时机错过了。
我们只能猜测这段时间里,也许是当地在做评估和调整已有的预案。
再根据网络信息显示,“有参赛者自称曾在赛前质疑过主办方没有完整应急预案,然而提出建议后却没有得到采纳。”
也许所谓的没有完整性,说得就是原有预案没有考虑到概率小事件的发生,所以在当它实际出现的时候,工作人员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了。
更灵活的预案得实时跟进,但在这次比赛里我们似乎没有看到。

所以很多人再追问,
有没有应急救援预案,能保证应对各种“极端天气”和不可预料的意外?
现在关于这次事故已经开展了调查,相信这些问题也会有答案。
到时候,组织上的失误可以被改正,有了这次血与泪的教训相信未来举办类似活动主办方也会更加小心,赛制更加完善……
但改变不了从这次比赛开始到救援结束的24小时已经发生。
24小时很短,短到人生中有25000多个这样的24小时;24小时也很长,长到21名运动员永远地留在了昨天,留在了那里。
比如梁晶、曹鹏飞、吴攀荣、黄印斌……
还比如残运会冠军黄关军。
我们甚至不能想象作为聋哑人的他当时会怎么求救的,只知道在危险情况下,他甚至都无法呼救,那将是多么孤独无助的状态啊。
就像谷雨实验室写的:
那个愿望永远地破灭了。她(黄关军好友)记得,黄关军去白银参加比赛时,只带了一个特别小的行李箱。那个20平米的房间,除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以外,没有太多他个人的财产。最多的是跑步的衣服和装备,除此之外,在他离开这个世界时,他孑然一身,身无长物。
06,我国举办的马拉松是不是太多了?
本来文章写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也该结束了,但既然都写到这了,不如再多说几句。
看下来,事故的过程甚至有点儿荒诞。

一个个的漏洞和错误叠加出了整个灾难,使得本来“岁月静好”的马拉松长跑变成了“夺命越野”。

但其实放眼国内的赛事,每年举办1800多场的马拉松的“不平常”才是它的寻常。
2015年,海南海口国际马拉松赛事,主干道被封锁了一天,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2018年,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比赛,不少选手明目张胆地抄近道,还出现了大量套牌、侵吞赛事物资,抄近道等现象。
据传第二年的深圳南山半马又出现了相似的套牌等现象。
还有危及生命安全的。
2016年,广东清远马拉松,两万左右跑友参加,共有12000多人次接受治疗,晕倒20人,危重症5人,3人入住ICU。
往前一年,还是广东清远马拉松,12000多人参赛,共7000多例伤病救治,其中5800多例是肌肉痉挛。
就在一个月前,贵州毕节山地马拉松赛上,众多参赛者拥挤在终点附近争抢奖牌,有人为抢奖牌往别人身上踩踏。
这些案例里很难说与主办方的组织管理能力无关,起码他们就忽视了“量力而行”。
本可以该叫停比赛就叫停,该救援就救援,该强制要求装备就……
该及时熔断就及时熔断……
所以说,让马拉松成为岁月静好的文旅大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7,我们可以有哪些更好的应对方式?
举办马拉松,大可以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
2016年1月香港举办百公里越野赛,但不料华南大寒潮来袭。
当地晚上,风大到了10级到12级,下起了雪,气温到了0度,百多名参赛者被困山上,有人就求救。
一小时后,香港消防署派出19辆消防车、27辆救护车、147名消防人员到场,还派出两个分队小组协助。

救援车辆也不能开到第一现场,直升机也飞不到第一现场。
但还好救援响应比较及时,无人遇难。
这就是关键的应急预案的作用。
环富士山越野赛是出了名的严苛,严苛到不讲人情,比赛前要检查,比赛中也要检查。
组委会在比赛的站点上会对选手检查强制装备,比如要求被检查者拨打组委会号码,来检查手机是否畅通运行。
还要检查长裤或紧身裤的长度,不够长就起不了保暖作用,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还会检查水,参赛者到了站点,被要求携带1公升以上的水才会被放行。
冲锋衣等保暖衣物更是不在话下。
这就是关键的强制装备的作用。
东京马拉松赛,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马拉松。
赛事有40个救援医生,70名护士、420名专业救护成员,15个救护站,救助站前半程每5公里设立一个,包括医生和护士以及消防人员,后半程大约2到3公里设置一个。
除了静态的设置,还有动态的跟随。

骑自行车的移动救助人员携带心脏除颤仪,跟着比赛队伍前行……18名医生跑在队伍里面,穿着有别于运动员的衣服,随时待命……
这些保证了一旦有人在赛事中倒下,现场600多名医疗志愿者很快就能在2分钟内实施急救,也就保证了东京马拉松一直保持“零死亡”纪录。
这就是关键的持续保障的作用。
再来看看这次的马拉松越野跑事故,我们知道的确有一部分原因是天灾,但是面对天灾我们可以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就像上面说的,我们可以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加强强制装备的检查,加强医护救助的保障,等等。
说白了,举办马拉松/越野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相当高的准入门槛,得做很多工作
包括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只顾盲目宣传。
悲剧发生第二天,白银电视台居对活动开幕式进行了重播,画面里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
与如今21人遇难的事实形成强烈的讽刺和反差,似乎眼泪可以很快的抹去,并露出笑颜。
我们知道,不应该如此,也不能如此。
还是应该做些实质性工作,为了能让选手们认认真真比赛,开开心心回家。
因为,生命安全是运动的出发点,更是运动的落脚点。
-END-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
【推荐阅读】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