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晓东、王大华、杨波、张明禄、高林
【活动介绍】
在2021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科普委联合中国科协科情在线调查平台、科创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心理健康与发展专项基金“创心工程”、北京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朝阳区民政局、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办事处、大兴区高米店街道、共同展开女性心理调查活动。此次活动的收集时间为3月5日至3月15日,共2244人参与,累计回收问卷2005份,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参与调查的人员基本信息

1、在人口学分布上,参与者女性占89%,以80、90后居多
此次参与调查的人员覆盖30个省、直辖市,从参与者的性别分布来看,参与调查的女性占据89%,男性占11%(图1),说明一部分男性也有了解女性心理的需求;从年龄来看,主要集中在80后和90后居多,占总体调查人数的82%(图2),对女性心理的关注更多集中在中青年群体。
图1 调查参与者性别分布
图2  参与调查者年龄分布
2、在学历及职业分布上,参与者集中在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职场人士占据95%
此次调查的参与者在学历分布上,主要以大学以上学历为主,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占到70%,硕士以上学历占16%(如图3),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群体对心理的关注程度更高;职业分布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比例最高(图4),占比达到35%,专业人员和办事人员分别占比16%,职场人士占据95%以上。
图3   调查人员学历分布
图4  职业分布
3、婚姻家庭情况方面,大部分参与者为已婚已育状态
此次参与调查的人员的婚姻状态分布来看(图5),已婚状态占70%,从婚育情况来看(图6),有孩子占比67%,未育状态占比33%。
图5 婚姻状况
图6 婚育状况

二、调查参与者压力状态描述统计分析

1、对压力状态评估上,大部分参与者处于中高压力状态,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方面问题
此次的女性心理调查,对参与者近期的压力状态进行评分(图7),大部分分值都集中在6分以上,其中压力值7-8分占比36%,9-10分占比31%,可见大部分参与者都处于中高压力状态下。
图7 压力评分
对于压力下身心状态的评估,65%的参与者都存在不同的身心方面不适(图8),其中身体方面的头痛失眠现象占比23%,情绪方面容易紧张、焦虑现象占比18%,精神方面精力不充沛占比17%,专注力方面难以集中注意力占比7%,说明压力状态下对女性身心健康都产生很大影响。
图8 压力状态分布
2、在压力源评估方面,大部分女性都存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从工作中的压力源来看,认为工作中存在压力的参与者高达97%(图9),排名前三位工作压力分别是工作竞争激烈、人际关系不好处理、工作负荷较大,占比分别为19%、17%、16%,大部分的压力都集中于工作本身和职场人际。
9  工作方面压力来源
从家庭生活中的压力源来看,在家庭生活中存在压力高达95%(图10),排名前三位的压力分别为经济状况、夫妻关系、与父母兄弟姐妹关系,占比分别为18%、13%、11%,亲子方面的压力主要集中在亲子沟通和亲子教育,占比共计20%,女性对家庭的照顾会倾注更多的精力,因而主要压力集中在经济和关系的处理上,这也与女性独有的特质相关。
图10 家庭方面压力来源
3、女性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建立相关保护场所的建议表示支持
调查中21%的参与者表示曾经历过家庭暴力,在对女性庇护所建立和提供相应庇护服务方面(图11),87%的人表示支持建立相关场所及服务
图11 女性庇护服务的需要
4、女性对压力的调节方式多样化
从面对压力所选择的调节方式上来看,97%的参与者都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调节压力,且调节方式呈现多样化(图12),排名前三位的调节方法包括听音乐、运动、旅游,分别占比27%、18%、12%,找朋友或亲自倾诉的占比较小,较少人选择心理咨询等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的方式。
图12 常用的压力调节方式

三、调查参与者压力状态相关性分析

以第8题“请对您现阶段压力情况进行评分”为因变量,依次分析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家庭状况(婚姻、子女)、压力状态、压力来源(工作、家庭)、家暴经历、调节方式的相关关系。以下分析仅涉及在“性别”一栏选择“女性”的样本。

1、年龄

首先,排除勾选出生年份为1920年的样本。由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年龄与压力评分显著负相关,r = -0.064,p = 0.009。年龄越大,压力评分越低。
按出生年代分类看(见图 13),40前、80后和40后的压力评分均值相对较高,分别为7.50±1.78、7.36±2.31、7.20±2.17。年轻老年(50后和60后)与年轻一代(00后和10后)压力评分较低,分别为5.27±2.37、5.22±2.92、6.61±1.74、5.00±3.61。
图 13  不同年代出生女性的压力评分均值

2、性别

特别地,在这一节,我们加入男性样本,与女性样本对比。如图 14所示,男性(N = 208)压力评分均值为7.33±2.40,女性(N = 1722)压力评分均值为7.14±2.34(范围1~10分);由独立样本t检验得,二者差异不显著,t(1928) = 1.140,p = 0.254。
图 14  男性和女性压力评分均值

3、受教育水平

将受教育水平(0 = 初中及以下,1 = 高中/中专/技校/职高,2 = 大学专科,3 = 大学本科,4 = 硕士及以上)视为有序分类变量。
在女性群体中,对不同受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学历(N = 30)报告了最高的压力评分(7.33±3.11),硕士及以上学历(N = 255)报告了最低的压力评分(7.05±2.28)。尽管在数值上发现了学历越高报告了越低的压力评分均值,但是由Spearman相关分析得,受教育水平与压力评分无显著相关关系,r = -0.039,p = 0.110(见图 15)。
图 15  不同学历的女性报告的压力评分均值

4、家庭状况

将婚姻状况(已婚;未婚)和生育状况(无子女;有未成年子女;有成年子女)分别视为自变量,分析压力评分的组间差异。
在婚姻状况方面(见图 16),未婚/离异/丧偶者(N = 511)报告了7.13±2.22的压力评分均值,已婚者(N = 1211)报告了7.14±2.39的压力评分均值(见图 16)。由独立样本t检验得,二者差异不显著,t(1720) = 0.116,p = 0.908。
在生育状况方面(见图 17),有未成年子女(N = 981)的女性报告了最高的压力评分(7.29±2.30),其次是无子女(N = 574)的女性(7.08±2.21),有成年子女(N = 167)的女性报告了最低的压力评分均值(6.43±2.83)。由Kruskal Wallis非参数检验得,三者差异显著,p < 0.001。在事后检验得(允许方差不齐),无子女与有成年子女之间差异显著,p = 0.020;有未成年子女与有成年子女差异显著,p = 0.001。
图 16  不同婚姻状况下的女性压力评分均值
图17  不同生育状况下的女性压力评分均值

5、 压力状态

对于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女性(见图 18),未影响到工作生活(N = 614)报告了最低的压力评分均值6.06±2.80,一天提不起精神(N = 269)报告了最高的压力评分均值8.13±1.62,其次是有头痛失眠现象(N = 407)报告的压力评分均值7.73±1.80。
由Kruskal Wallis非参数检验得,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女性报告的压力评分差异显著,p < 0.001。由事后检验得(允许方差不齐),未影响到工作生活与其他压力状态差异显著,p < 0.001;一天提不起精神与其他压力状态差异显著(与有头痛失眠现象:p = 0.030;与容易紧张焦虑:p = 0.003;其他:p < 0.001)。可见,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压力评分分为三个梯队:一天提不起精神 > 有头痛失眠现象、容易紧张焦虑、做事情难以集中注意力 > 未影响到工作生活。
图18  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女性压力评分

6、压力来源

在工作中,压力来源人数占比最高的前三项是:工作竞争激烈(19.45%)、人际关系不好处理(17.24%)、工作负荷较大(16.72%);而报告工作中没有什么压力的仅占2.50%。压力评分最高的压力来源是职业发展遇到瓶颈(7.44±2.11),其次是工作竞争激烈(7.36±2.12)、人际关系处理不好(7.27±2.17)和企业中没有归属感(7.27±2.55)。可以发现,压力来源的选择数目较多和引起压力程度较高的大多与人际联系有关。
图19  工作中不同压力来源的人数占比
图20  工作中不同压力来源的压力评分均值
 在家庭中,压力来源人数占比最高的前三项是:夫妻关系(22.71%)、亲子关系(20.38%)、经济问题(18.70%)。报告没有太大压力的仅占4.41%。压力评分均值最高的前三项是: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7.55±2.23)、婆媳关系(7.48±2.67)、夫妻关系(7.45±2.10)。压力评分最高的三项皆是与直系亲属或较近的亲属关系。虽然报告压力来源有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10.57%)和婆媳关系(10.16%)的人数占比较低,但是这两项却是压力评分最高的。
图 21  家庭中不同压力来源的人数占比
图 22  家庭中不同压力来源的压力评分均值

7、家暴经历

如图23所示,有家暴经历的女性(N = 312,8.04±2.03)比无家暴经历的女性(N = 1410,6.94±2.36)报告了更高的压力评分均值;由独立样本t检验得,差异显著,t(513.799) = 8.385,p < 0.001。
23  有无家暴经历的女性的压力评分均值

8、调节方式

如图24所示,不同压力缓解方式中,被选择的人数占比最高的前三项是:听音乐(27.82%)、自我调节(18.82%)、运动(17.42%)。而寻找专业人士(机构)帮助的比例很低,仅占1.57%。

压力评分均值最低的三项是:运动(6.93±2.68)、与朋友和亲人倾诉(7.06±2.35)、听音乐(7.12±2.25)。

图 24  选择不同压力缓解方式的女性压力评分均值
图25 选择不同压力缓解方式的女性的压力评分均值

四、调查参与者对女性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分析

1、大众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在提升,大部分对知识的了解途径来源于网络
92.7%的参与者表示关注女性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而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途径方面,58%的参与者都通过微信、网页等网络途径获得帮助(图26),社区宣传、报刊宣传、公司宣传途径分别占比16%、12%、9%,通过报名专业课程学习占比不到5%。
图26 对女性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途径
2、大众对参与女性心理健康讲座的积极性较高,更关注情绪压力管理和关系处理方面的主题类型。
80%以上的参与者愿意参加女性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排名前三位的课程主题为人际关系、情绪压力管理、夫妻关系和婚姻情感,占比分别为24%、19%、15%(图27),可见对女性心理知识的需求集中于压力管理和关系处理方面等主题方面。
图27 参与者希望学习的心理知识方向

五、总结与建议

1、此次调查大众的参与度较高,大众对女性心理的关注程度日趋增加,不限于女性自己本身,男性也有了解的意愿;
2、对女性心理关注的人群在逐渐扩大,更多的青年人也会提前对女性心理进行关注和学习;
3、进入婚姻、家庭的女性对心理关爱的需求更高,面对的压力更明显,新时代的女性更加独立,面对事业和家庭双向兼顾,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更重,因而需要提升对这部分人群的关爱;
4、大众对女性心理健康知识有需求,科普工作是重点,对知识的了解主要依托于网络,而网络的知识和信息成碎片化,需要有专业的组织和平台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服务;
5、随着知识水平的提升,女性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对于在危机时寻求身心保护的意识和需求明显增加,譬如建立女性庇护所等,对女性专门保护的组织和机构需要落实保护机制和措施,建立有效的保护支持体系,给予落地的关爱和支持;
6、女性对于压力调节方式更加多元化,而选择心理咨询等专业支持的人较少,一方面女性仍然受到传统的影响,大多会选择用自我的方式调节,另一方面大众缺乏对于心理咨询的认知, 科普宣传不到位,对心理咨询存在一些误解,因而需提升科普宣传的方式和频度,需要更多平台的支持,覆盖更多女性群体
7、对女性心理知识的关注更加细分,针对大众的需求,科普工作也要做细分和专业化,分阶段分析大众的需求,不断更新升级知识体系,搭建专业化科普平台,培训科普讲师,推进健康知识落地和传播。
此次观后感问卷策划、调查及分析由中国科协科情在线平台支持和提供!
关注科情在线微信公众号
  前往小程序围观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